诗篇第八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录: 神是听祷告的主(杨震宇) 求神听祷告(刘锐光) 与基督同死同活的见证(朱韬枢) 神是听祷告的主(八六1~17)(台北灵粮堂) 求祢指教我(八十六篇1〜17节)(台北基督之家) 与神契合(诗86篇)(香港读经会) 神是听祷告的主(杨震宇) 钥句:赐给凡求告袮的人 背景:《诗篇》第八十六篇是大卫的祈祷。在《诗篇》卷三里,这是大卫惟一的诗篇。他以祷告开始(1~7节) 和结束(14~17节) ,中间是赞美与感恩(8~13节) 。有些学者发现短短的十七节里,大卫有三十一处引用其他地方的字句,所以有人认为本篇是节录大卫七次祷告的词句而编辑成。大卫的祷告多像直接对神讲说,说明他与神之间的亲密关系。他用了29次「我」,36次「祢」,并且他用了三个不同的希伯来文来形容神:「伊罗欣 (神) 」共享五次,「耶和华」用四次,和「亚多乃 (主) 」用七次。 提要:本篇诗是大卫在困苦穷乏之中,向全能神呼求。在这首诗里,大卫受到仇敌攻击,以求神在怜悯中保守他作为开始;然后,他赞美与感恩神大有能力,有能力做到他所求的事,并称赞神的伟大);最后,他再次求神施恩,因为骄傲人起来攻击他。全诗分为三段: (一)切心求神拯救(1~7节)――耶和华啊,求袮侧耳应允我,因我是困苦穷乏的; (二)颂赞神的作为 (8~13节)――主啊,诸神之中没有可比袮的,袮的作为也无可比; (三)显出恩待凭据(14~17节)――主啊,袮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钥节:【诗八十六5】「主啊,袮本为良善,乐意饶恕人,有丰盛的慈爱,赐给凡求告袮的人。」 钥点: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卫对神有深入的了解,好像至爱亲朋友。他所述说神的美德:(1)本为良善;(2)乐意饶恕;(3)有丰盛的慈爱;(4)肯应允人;(5)诸神之中没比祂的;(6) 祂的作为无可比;(7)所造的万民都要来拜祂;(8)祂为大;(9)行奇妙的事;(10)惟独祂是神;(11)祂发极大的慈爱;(12)救我们的灵魂;(13)有怜悯;(14)有恩典;(14)不轻易发怒;(15)有丰盛的慈爱和信实;(16)怜恤人;(17)赐力量给人;(18)帮助人;(19)安慰人。大卫对神的认识说出他和神之间的互动亲密的关系。因此,他的祷告和赞美不是建立在感觉之上,而是根据他认识神永不改变的属性和应许。亲爱的,你若根据这些的美德来查考本诗,以及大卫对神使用的颂词,你将获得更多的亮光,和更深的认识神。 今日钥节提到「赐给凡求告袮的人。」大卫确知神必应允他的「求告」,因为他深知,神「本为良善,乐意饶恕人,有丰盛的慈爱」。因此,他由「求告」转为称颂赞美。大卫几乎对于每一件所说的事,无论祈求还是赞美,都交代原因。这是因神是听祷告的主。大卫特别提到神为什么要垂听他的祷告:(1)因他是困苦穷乏的(1节);(2)因他是虔诚人(2节);(3)因他终日求告神(3节);(4)因为他的心仰望神(4节);(5)因神必应允他(7节);(6)因神为大(10节);(7)因为神向他发的慈爱是大的(13节);(8)因神耶和华帮助他,安慰他(17节)。亲爱的,在困苦穷乏中,不要忘记来到神的施恩宝座前,「求告」祂!「求告」祂的人,他的祷告必蒙垂听。 【比无线电报更准确】新闻报上有一段故事:「一船长中途忽染重病,全船的生命都关系他一个人。而药箱内之药,不能应付他的病症。当时只有一个希望,就是请一位医生来。但在茫茫大海中,那里去找?于是就发无线电报,东西南北各方去请一位大夫。想不到在几百里远的一只船收到电报,来了回电,医生找着啦!药方也开出来,船长的性命因而得救。」新闻报导将这事件比喻为祷告。然而,此事和祷告之间,仍有一大分别。就是前者发电报,并无一定的方向,茫茫大海中,虽盼望有一人能收到,但无确实把握。可是祷告的人,知道他的「求告」,一定能达到他天父的耳中。 「问题并非在我们的祷告有多少,乃是在我们合乎祷告法则的祷告有多少。合乎祷告法则的祷告,纔是真有价值的。」──佚名 默想:这篇诗的焦点是在「祷告」。对神的认识、与神的关系,加上对神的信靠,此乃祷告蒙垂听的必备要件。亲爱的,你祷告,神为什么要垂听呢?你是否与有祂亲密的关系?你是否忠诚地信靠祂呢? 祷告:神阿,我们感谢祢,祢是听祷告的主。求祢教导我们在祷告中与祢更亲近。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求神听祷告(刘锐光)
大卫是个祷告的人,他常祷告,他的诗都是祷告。他常祷告,求神垂听,因他认识神和自己,这样的人才会恒常祷告,不住祷告。 与基督同死同活的见证(朱韬枢) 第九段 与基督同死同活的见证 诗篇第八十六篇 八十六篇说到与神是一的主的仆人们,八十七篇是神对走道路的儿女们的回应。八十五篇说到神的百姓那里对我们的描述又美、又高、又丰富、又属天,但是,这一班百姓怎么出来的呢?乃是因着八十六篇这一班「受苦」的人。太精明的人不能跟随主,也不能有分八十六篇。谁有分于八十六篇呢?愿意把一切都给主的人。谁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主,主就说:「让我带领你,经历一个主的仆人的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神仆人的所是 第一点说到主仆人的所是。第一节,「耶和华啊,求你侧耳应允我,因我是困苦穷乏的。」他是困苦穷乏的。第二点说到他是虔诚的,「求你保存我的性命,因我是虔诚人。」(2上)第三点说到他是倚靠主的,「我的 神啊,求你拯救这倚靠你的仆人!」(2下)结果呢?他是终日求告主的,「主啊,求你怜悯我,因我终日求告你。」(3) 我们不要小看这四点的描述。很少人认识跟随主的一生,是困苦、穷乏的一生。这穷乏远远超过物质的穷乏,绝不是只指贫穷,事实上大卫贫穷的日子也不多,可是,他描述一个跟随主的人,因着跟随主的缘故,他就不断地在困苦里,也在穷乏里。换句话说,他看见了神的心意,他看见了神的工作,他也为神的工作而活,因为这样,他永远觉得:「主啊,你要做得太多,我们太限制你!」因为这样,就产生了困苦穷乏。他自己呢?他向着神是虔诚的,向着主是倚靠的。所以,最后他说:「主啊,求你怜悯我,我终日求告你的名。」不仅这样,又说,「主啊,求你使仆人心里欢喜,因为我的心仰望你。」(诗八六4)他也仰望主。 然后,他就说到他的经历。请看,这样的基督徒已经太好了,他是困苦穷乏的,是虔诚的,是倚靠主的,是求告主的,是仰望主的;这样的人,我们觉得一切都没问题了,主却说:「不不不,你等等,我还要叫他有更深的经历。」什么样的经历呢?第7节,「我在患难之日要求告你,因为你必应允我。」主叫他经历什么呢?第一个,各种的患难,他在患难之日求告主。借着患难,他有第八节的见证,「主啊,诸神之中没有可比你的;你的作为也无可比。」结果,「他们也要荣耀你的名。」(9下) 唯独神为大 第十节,「因你为大,且行奇妙的事;惟独你是神。」这就是跟随主的一生。一个跟随主、服事主的人,他经历什么呢?苦难 ── 因神为大 ── 奇妙!想太多、溜来溜去的人,永远不知道我们的神多奇妙,只有一生跟随主的人,可以起来说:主啊,奇妙!如果有个人,他临走的时候,说出一句遗言:「奇妙!」这遗言不是美丽极了吗?他想:「我简直不能信,我这一生这么过来了,奇妙啊!」请想想看,作礼拜的人能有这句话吗?或仅仅爱主的人能有吗?「大」和「可」组成「奇」,奇妙,就是大大的可妙。什么叫奇妙?真正经历奇妙的人,他有个感觉,「哦,不可能,我这一生是这样的一生啊!」弟兄姊妹,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一生呢? 服事主的人,他从外面看,经历了患难,因为经历患难,他就能说:「神啊,宇宙中哪有一位比你掌管得更好?!」是啊,没有人比主更会作事,诸神之中,没有大过主的,祂真是能作一切的事。所以,他又说:「现在我荣耀你的名!」为什么呢?「我来看我这一生,「奇妙」无比啊!」他为什么不说「美妙」无比?因为太多的时候,只有「妙」没有「美」。同工们一个个可怜兮兮的,一唱诗就哭起来了,一祷告就哭起来了,服事时或者没人要,或者就不在流中,或者被戴上分裂的罪名,真是可怜;但是,也只有服事主的人,才能起来说:哦,主啊,你实在是奇妙无比! 神的道路、真理和名 十一节,「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因为主是这样的奇妙,在我们一生跟随主的路上,在我们的事奉中,我们就要有主的「道路」,主的「真理」,主的「名」。哦,服事主永远不离开这三个。第一个是路,地方教会的路;这一个路,主已经给我们看见了,别人不走,我们也要走!这一个路,狭隘的宗派组织不走,我们也要走!我们愿意在宇宙中宣布,这条路大家都不走,我们还得走!为什么呢?我们看见这条路了。不仅这样,我们在走这条路的时候,我们说,这里有真理啊。弟兄哪,第一个我们有路,第二个我们有真理,第三个我们敬畏主的名,就是专心敬畏神自己啊! 然后,他的遭遇是什么呢?十四节,「神啊,骄傲的人起来攻击我,又有一党强横的人寻索我的命;他们没有将你放在眼中。」骄傲的人,结党的人,他们根本不把神放在眼里,「什么神不神,主不主」一切都是人为的操纵。他们想,「什么主呀,什么真理呀,什么基督的再临呀,我们怎么得着会众,叫他们跟着我们,这才是我们所要的。」这就是没有把神放在眼里了,因为,这不是主所要的。 弟兄们啊,有骄傲的人起来攻击他,也有一个党来寻索他的命。什么叫党?党,就是尚黑,越黑越好。有一班人,崇尚黑,越黑越好,「什么属灵的原则,什么真理,什么生命,怎么把他们搏倒,我们就怎么作了!」这就叫党。 十六节,「求你向我转脸,怜恤我,将你的力量赐给仆人,救你婢女的儿子。」求你向我转脸,或者说,求你面向着我。婢女的儿子,就是极其卑微的人。他说:「主啊,我虽然是你婢女的儿子,我虽然极其卑微,但是,当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时候,我求你,将你的力量赐给仆人哪!」这时,神来回应了,这就是八十七篇。 八十五篇说到圣徒,八十六篇说到主的仆人,现在,神来说到祂的工作。八十七篇有几节可说是诗篇中最可爱的几节,但是,这是在八十四篇、诗人对教会生活的认定之后而有的。 ―― 朱韬枢《诗篇中的教会成长(卷三)》 神是听祷告的主(八六1~17)(台北灵粮堂) 这是大卫的诗,也是在卷三中唯一的一篇大卫的诗,有些学者发现在本篇中,大卫有卅一处引用其他地方的字句,短短的十七节里,竟能如此大量的引用其他的经文,可见神要透过这篇诗篇教导我们学习重要的功课,这篇诗篇的焦点是在『祷告』,我们一起来思想一件事:神为什么要垂听我们的祷告? 我们常常能有信心的祷告,持续的祷告,是因为我们相信神会垂听我们的祷告,为什么祂会垂听我们的祷告?当然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是祂的儿女,是祂的百姓,是祂用重价买来的,所以祂垂听祷告,也因为祂爱我们…,我们可以举出数十个神垂听祷告的理由。除此之外,我们想从本篇看看大卫的信息中,他是如何让我们看见神是垂听祷告的主。 诗人在本篇中列出了八个原因:因我是困苦穷乏的(v.1);因我是虔诚人(v.2);因我终日求告你(v.3);因为我的心仰望你(v.4);因你必应允我(v.7);因你为大(v.10);因为你向我发的慈爱是大的(v.13);因你耶和华帮助我,安慰我(v.17)。在这八个原因里,有四个是人的原因,但另外四个是神的原因。从这八个原因里,诗人在此让我们看见神听祷告的几个原则:第一,我们是否知道我们自己的光景,意思是我们祷告神时,我们知不知道自己要求什么?有些信徒祷告时,说主你知道什么对我最好,但是,可能主会问你的需要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讲不清楚自己的需要。第二,祷告要蒙应允是需要长时间的祈求(v.3)。第三,要专心,要定睛在神身上(v.4)。这几点是诗人让我们从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应怎样祷告,存着什么态度祷告。这些是基于人的部分。 另外四个神的原因里,我们看见诗人是非常认识神的,而且从8-10节的细述中,让我们对神的尊荣、对神的权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所以从11节以后诗人的祷告,是根据对神深刻认识的祷告,诗人让我们看见要向神求什么:求神指教道路(v.11);求神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v.11);求神转脸、怜恤,赐力量,救我(v.16);求神显出恩待我的凭据(v.17)。而且我们看见诗人对神的响应不只是反应在更有信心、更具体、更讨神喜悦的祷告上,诗人的回应是更尊荣神,更加谦卑。诗人再次的让我们看见,对神的认识会影响我们祷告生活的深度,会影响我们对神的态度,对神的回应。 默想 从本篇中,我对神的认识有那些提升? 回应 主,求你提升我对你的认识,好让我的祷告生活能如诗人般的站在你的恩典中祷告。 求祢指教我(八十六篇1〜17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大致来看可以将全诗分成三个段落,第1〜7节和第14〜17节是祈求,而8〜13节则是称颂。但是前后两个段落的祈求却有所不同,前一个段落可以看见诗人处在被敌人压迫苦待的景况,甚至要无路可逃了,因此切切哀求神,侧耳应允目前困苦穷乏的情形。虽然当中仍然纪念神的慈爱,但是身处患难中的苦楚却让诗人发出深切的哀求。然而后一段落的祈求却更加坚定有盼望,不再只是看见自己的苦情,乃是为着恶人目中无神的恶行呼求神,并且求神显出恩待怜悯百姓的记号,好叫不敬畏神的人看见就羞愧,知道耶和华是慈爱施恩的神。 前后两个段落的祈求之所以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第8〜13节所带来的转变,诗人从前一段落哀切恳求的自怜中,转而定睛在神的伟大以及奇妙作为上,诗人不断地颂赞神是超越的主,具有荣耀的美名好让万民归顺敬拜,并且大有能力行奇事,更重要的是体认到唯有耶和华是真神,经过对神的颂赞之后,诗人向神陈明心愿,既然神是这么伟大、奇妙、慈爱的神,那求神把真正的真理指教给我,好让我可以专心没有偏倚地与神联合在一起,诗人打从心里相信,这位神是发大慈爱的神,若是能够得着神的真理,必定能保守「我的灵魂免入极深的阴间」。 再一次从这诗篇我们看见当人被神的真理摸着,就可以得到改变,原本的哀切恐惧,因为神的话语进入心中而变成坚定安稳,因为体认到神的慈爱、能力与安全感。并且因为神的话语产生极大的信心,就是知道神的慈爱要保守属神的人不落入阴间的网罗之中。诗人除了祈求神的话语指教他,更重要地是为要让神的话语成为我们的引导,好叫神的儿女能够专心一致,不偏不倚地跟随神。盼望这也成为我们向神最深的呼求:「求祢将祢的道指教我。」 回应:天父,谢谢祢是慈爱、能力、伟大的神,信靠祢的人就不需要害怕,我们祈求祢帮助属祢的百姓可以更深了解祢的真理,以致我们可以专心敬畏祢的名,并且用我们的生命来荣耀祢。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祷读:诗篇八十六篇11节 11 耶和华啊,求祢将祢的道指教我;我要照祢的真理行;求祢使我专心敬畏祢的名! 与神契合(诗86篇)(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求你将你的道路指示我,将你的教训向我显明。 诗篇八十六篇是个人与神亲密的情话,每一句都有「我」、「你」的称呼。原文共享了七个「你」的独立代名词,重复出现有强调作用。全诗用了十四次「我主」或「耶和华」等对神的尊称。诗人重复以连接词「因为」来表达发自信心、有根有基的呼求,其中可归纳为三方面的动力,这也是信仰的根基: 我的困乏和倚靠:1因我是困苦穷乏的(1)。2因我是虔诚人——倚靠你的仆人(2)。3因我终日求告你(3)。4因我的心仰望你(4)。我要认识自己真实的一面,谦卑承认自己的贫穷,专心倚靠神。我得不着喜乐和平安,有时是因我不求祂。因我常骄傲,惯以自己的思虑、靠自己的小聪明、或靠地上的权贵过活,而不从心底仰望祂,以致多少平安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 神自己本性:1因你本是良善,乐于饶恕人,有丰盛的慈爱赐给凡求告你的人(5)。2因你必应允我(7),因你为大,行奇妙的事,惟独你是神(10)。3你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15)。我可以呼求神,因祂本性慈爱,且大有能力,是可靠的,是我可以倚靠的。真诚的信仰必定对神有此等认信,而且按此信心亲近祂,倚靠祂。这不是患得患失、靠赌运气、模棱两可的祈求。我倚靠祂,因为我有坚固的信仰基础,就是神自己对我的委身。 与神心相契合:「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11)诗人倚靠神的心不断进深,由在患难中求救,进深到求神使自己专心敬畏祂、一心向祂、荣耀祂;明白到自己的身分是归属于神,是祂的仆人,是有祂照管的。诗人确定自己与神联合,看攻击自己的人等同攻击神。神实在帮助了我,我的生命就是神的记号,明白和遵行神的道成为我生命的关注和意义。 这首诗提出三个祈求的动力,最易推动我们祷告的,是看见自己的软弱和缺乏;其次是被神的本性吸引;最后当灵命日深,我们会为着遵行主人的吩咐而求祂指引。以上三种,哪一个是你最大的推动力?你希望哪个动力增长?你会怎样调校你的祷告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