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一百十二篇短篇信息

 

目录:

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蒙福(杨震宇)

敬畏神蒙福(刘锐光)

神子民的品德与操守(陈家强)

有福之人的福(一一二1~10)(台北灵粮堂)

敬畏耶和华之福(一百一十二篇110)(台北基督之家)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二)(112)(香港读经会)

 

 

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蒙福(杨震宇)

 

钥句:这人便为有福

背景《诗篇》第一百十二篇与一百十一篇都是前缀诗,其中多句连开始的字都一样,可以说是相互辉映,很可能为一百十一篇的续篇。上篇结语论到敬畏耶和华是智慧之源;本诗接着描述那些敬畏神的人,他们所蒙的福是何等的丰富。本诗的体裁也是取自希伯来文字母篇的方式,所以不易分段。一般将其分为二段:「敬畏耶和华的人」得福的景况(19)「恶人」灭绝的结局(10)

提要:第一百十二篇是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蒙福的祷告。在这首诗里,诗人把敬畏神的人的祝福(19)与恶人最终的灭亡(10)作了强烈的对比。全诗分为三段:

()谁是蒙福的人(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敬畏耶和华,甚喜爱他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

()敬畏必蒙福(29)──他的后裔在世必强盛,正直人的后代必要蒙福。

()恶人毁灭的下场(10)──恶人看见便恼恨,必咬牙而消化。恶人的心愿要归灭绝。

钥节:【诗一百十二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敬畏耶和华,甚喜爱祂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

钥点:本篇继续第一百十一篇,劝勉人敬畏神。前一篇论及神的作为伟大奇妙,而敬畏耶和华是智慧、聪明的人本篇却进一步告诉我们,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蒙福。在这首诗里,诗人说出谁是蒙福的人呢?

()「敬畏」耶和华,是发自内心真实的而不愿伤祂的心而喜乐的来爱祂;

()「喜爱」命令,是被祂的话语所吸引,而自动而乐意顺从祂的命令。

「敬畏」的心态「喜爱」顺从祂话语的行动,是一切得到神祝福的秘诀和源泉。亲爱的,你若将主放在你生命中的首位,就必「敬畏」的心和「喜爱」的灵,而能喜乐承受所赐的福。

今日的钥节提到「这人便为有福。」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诗人列出谁是敬畏耶和华的人:(1)他是凡事存敬畏神的心;(2)他喜爱祂命令;(3)他的家庭兴盛;(4)他是帮助别人的;(5)他是刚强的;和(6)他是被恶人所恨的。而敬畏的人,他所蒙的福是何等的丰富,包括:(1)家庭兴盛的福──后代必蒙福和家道丰富;(2)逆境得顺畅之福──暗中有光事情顺利;(3)凶恶中得安稳之福──永不动摇必不惧(4)荣耀之福──仁义存到永远和并大有荣耀以上的福份,包含身、心、灵三方面,扩及今生与永世。此外,诗人在末了一节用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神所赐的祝福会让人嫉妒、眼红,而神乐意将这些丰富的福赐给祂的儿女们。亲爱的,神是祝福的神,而每一项所赐的祝福都值得你深入去默想。因为这些福是非常具体的,也是为你预备的。

后代必蒙福】爱德华约拿单(Jonathan Edwards)是十八世纪新英格兰著名的奋兴家,后来当上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他是敬畏神的人。他的后代约有一千三百零四十四人,其中出了许多大学校长和教授,一百十八十六位牧师,还有不计其数在教会中热心服事的信徒,八十六位参议员,三位众议员,三十位法官,另一位出任美国副总统,没有人犯过法。因此,「正直人的后代必蒙福。因为这是神的应许,赐福给敬畏他的人和他们的子孙。

我们期望得到神的祝福,就必须「敬畏」和「喜爱」祂命令。」――佚名

默想:诗人用三个「不」(68)来形容信靠耶和华的人「永不动摇」「不怕凶恶」和「总不惧怕」。迈尔说的好,「不必惧怕,因为神的手控制着,你无论听见什么,都是主周围的音乐。」亲爱的,你又如何能在生活中迄立不倒,也不惧怕呢?

祷告:神阿,我感谢祢,祢是祝福的神。让我存「敬畏」「喜爱」的心,成为蒙福的人,来领受祢所赐的福。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敬畏神蒙福(刘锐光)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敬畏耶和华,甚喜爱祂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v.1)。诗人所说的福到底只是一种劝勉,一个愿望,还是实在的呢?诗中所说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会实现的吗?这是人对圣经常有的疑问。如果你照诗人所说的去行,你自己就会发现到底是否真实。
家庭 (v.1-4)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敬畏耶和华,甚喜爱祂的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v.1),人要赞美神,因为祂是使人得福的神。什么人会蒙神赐福呢?就是那些敬畏祂的人,而且是喜爱祂话语的人。真正敬畏神的人必定喜爱神的话语,而真正喜爱神话语的人也必定会敬畏神,这是互为表里的。这样的人必蒙神赐福。
       「他的后裔在世必强盛。正直人的后代,必要蒙福。他家中有货物,有钱财」(v.23),这是他的家庭蒙福。家庭蒙福比甚么都重要,因为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根,是他的本,他的根蒙福才是真正的有福。家庭若毁坏,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也乐不起来。
       有福的家庭影响后代,使后代强盛。强盛就是不至衰弱,衰败。前题是:他自己必须是正直的人。人自己若敬畏神,遵行神的话,成为正直,必会影响后代,以至他们也蒙神赐福。亚伯拉罕三祖孙是最好的证明,他们三祖孙都敬畏神。他们的后人,直到今天在世界还是有非常的影响力,这不单是奇迹,更是圣经的话语真实。圣经常出现一句话:「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说明神是这个家庭的福气。
       「他家中有货物,有钱财」(v.3),这是物质方面的蒙福。神会赐福给那些敬畏祂,守祂话语的人,使他们在物质上没有缺乏。
       「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发现」(v.4),物质是身外物,不是最重要,但神在这些身外物上也记念那些敬畏祂的人,就是当他落在黑暗中时,有光来光照他,领他走出黑暗。而且「他有恩惠,有怜悯,有公义」(v.4),就是神将祂的恩典,怜悯和义也都赐给他,使他在艰困中仍能享受神的同在。前题是:「他的公义存到永远」(v.3),这人要行公义,作神眼中看为正,看为义的事。这样才能长久,才能长存。
安稳 (v.5-8)
       「他永不动摇。义人被记念直到永远」(v.6),这是安稳,是神赐的另一种宝贵的福。
       「施恩与人,借贷与人的,这人事情顺利。他被审判的时候,要诉明自己的冤」(v.5),蒙神赐福的人原来是一个于人有恩的人,于人有恩,对别人好,神怎会不记念?
       「他被审判的时候,要诉明自己的冤」(v.5),他办事都是按照公平,公义,以正直处理一切事务,因此无论何时他都能表明清白。是这样的人能永不动摇,被神记念。
       「他必不怕凶恶的信息,他心坚定倚靠耶和华」(v.7),人生难免会听到凶恶的消息,遭遇不幸的事,这蒙神赐福的人不会害怕,不会动摇,因为他坚定的倚靠神,是神使他不害怕。
       「他心确定,总不惧怕,直到他看见敌人遭报」(v.8),原来他的难处来自仇恨他的人。当人按正途办事,凡事照规距行,而又蒙福,不要以为就此一帆风顺,他多少会招人妒忌。而且当别人不依法办事,而你却按本子而行,别人就会成为你的仇敌,会攻击你。仇恨你的人设计谋排除你,各种各样的坏消息可能就接蹱而至。但是因他倚靠神而行事,他的内心坚定,他不惧怕,这真是他的福气。
长存 (v.9-10)
       「他的仁义,存到永远」(v.9),能存到永远的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能存到永远的就是被神记念的,能被神记念不是最大的福气么!
       「他施舍钱财,赒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v.9),原来是他的善行,他怜悯弱势的行为被神记念。神喜欢祂的儿女有怜悯人的心肠,因为这是祂的性情,祂喜欢人像祂。这样的人必有荣耀,也必有能力,被人尊崇。
       「恶人看见便恼恨,必咬牙而消化,恶人的心愿要归灭绝」(v.10),行事与敬畏神的人相反的人,结局也与他相反。他们本想高升却不成功,他们想被人永远记念,却落了空。他们用各种
手段想得财富,结果却成泡影,归于虚空,一无所有。他们不但无法得福,反因恶行招祸。这两个强烈的对比,你我如何拣择?

―― 刘锐光《诗篇默想》

 

 

神子民的品德与操守(陈家强)

 

这诗篇有清楚的题目:头4节属于第一类,其它6节属于另一类:

1-2

1. 1-2节个人与家庭:每个人因内心敬畏神,表现出乐意的顺服(1)。独特的祝福会临到这种品德与操守──孩子得到认可(2节上;参箴二十7),而这祝福又世世代代延续下去(2节下)

3-4

2. 3-4节幸运与不幸。「公义」是两面的:一方面与神关系良好,另一方面不断地持守生活上的公义。这样的人虽然不能避免人生中的黑暗面,但却是富足有余的(3节上;参一3,七十三23-26)。当黑夜来临,他们以信心等待必临的黎明。在黑暗延续时,他们仍持守「正直」和「公义」的品格,对人仍然有「恩典」及「怜悯」(参一一一4)

5-6

3. 5-6节慷慨和保障。正如在黑暗中总会出现光明,「事情顺利」是必然的──但我们得注意诗人仍强调那坚定不移的特质──一个喜欢「施恩」的灵(5节上;与4下及一一一4下中的「恩惠」是同一个字词),能自由地施予(「借贷」),并生活公正,就是透过正确的决定应用公义的原则。

7-8

4. 7-8节威胁与信靠。义人的一生不是花香常漫。当「凶恶的信息」传来(不是4节下的黑暗,而是8节下的人的敌视),也无损平安。由于信靠神,所以「心」仍「坚定」;这不是短暂的情绪,而是一个坚持的态度,直至威胁消失。「看见敌人遭报」:「直看着敌人」(直译),可能是「见他最后一面」的意思,不过,这绝无幸灾乐祸的意味。

9-10

5. 9-10节品格、行为和命运。两节都有其表达次序:在与神和好及行为纯正的生命里显出的慷慨,令人得着尊荣(9节;罗二10);仇恨和恶毒使人自毁(10),最终归于「灭绝」。

―― 陈家强《诗篇研究讲义》

 

 

有福之人的福(一一二1~10)(台北灵粮堂)

 

本篇与前篇可以说是相互辉映,前篇论及神的作为伟大奇妙,本篇却进一步告诉我们,敬畏神的人所蒙的福是何等的丰富,并且本篇有一个特色,本篇所说的福不仅是属灵的福气,这福气也是非常具体的,每一项福都值得我们深入去默想。

简述如下:

1. 后代必要蒙福。(v.2)我们留给儿女的是什么?除了金钱之外,有没有将认识神的智慧传给他呢?是否在从小就教导他认识神明白真理?

2. 家中不虞困乏(v.3)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主按时供应我们的需要。

3. 公义存到永远(v.3)

4. 暗中有光(v.4),神的引导是一项非常宝贝的祝福。

5. 事情顺利(v.5),即使是在困难之时亦然,因为主必伸冤。

6. 永不动摇(v.6)

7. 必不惧怕(v.7-8),因为坚定倚靠神。

8. 仁义永存并大有荣耀(v.9)

诗人在末了一节用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神所赐的祝福真是会让人眼红,而神乐意将这么丰富的福气赐给他的儿女们。

默想

为所领受的福气每一样都献上感恩。

回应

主感谢你,原来你已赐给我这么多的恩典

 

 

敬畏耶和华之福(一百一十二篇110)(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篇诗篇开头诗人就告诉我们:「敬畏耶和华的人,这人便为有福!」因此:

第一、我们要一起来看,谁是敬畏耶和华的人呢?

一、   1节诗人说,「甚喜爱神命令的人」就是敬畏神的人!一个愈喜爱神的命令,因为喜爱就去遵行的人,就是敬畏神的人!你是这样的人吗?诗人告诉我们,一个敬畏神的人,他因为甚喜爱神的命令,且常常遵行神的命令,第4节提到他的生命就愈来愈像神!「有恩惠,有怜悯,有公义」,他的生命愈来愈有神的「恩惠」!以至于第5节提到,他很慷慨地愿借贷给有需要的人;他愈来愈有神「怜悯」的生命,以至于第9节提到他愿意赒济穷人;他也愈来愈有神「公义」的生命,以至于第5节提到,当他被审判时可以站立得住!

二、   78节诗人提到,一个「坚定倚靠神的人」,就是敬畏神的人!他因为与神有好的关系,所以他听见凶恶的信息,他的心是确定而不惧怕的!愿我们都是这样坚定倚靠神的人!

第二、我们也要一起来看,敬畏耶和华的人有什么样的福呢?

一、   诗人告诉我们,一个敬畏神的人必定是一个「今生满得恩惠」的人!因为他是一个有恩惠的人,神就以更大的恩惠对待他!以至于第3节提到神大大在钱财物质上赐恩给他,第4节提到,神也必定在他遇见患难时,光照指引他,第9节提到,神必在他面对仇敌的攻击时,使他的角被高举,大有能力,大大得胜,大有荣耀!感谢主!神给那些敬畏祂的人,在世人面前所显明的恩惠是何等的大啊!

二、   诗人告诉我们,一个敬畏神的人,不仅今生满得恩惠!神还给他们有「永恒的奖赏」!第39节都提到,一个满有恩惠对待别人且敬畏神的人,「他们的仁义是存到永远的」!不但今生神给他们丰盛的祝福,神也给他们在永恒中是蒙福的!敬畏神的人何等有福啊!但愿我们都成为敬畏神的人!

三、   2节诗人还告诉我们,一个敬畏神的人,不但自己今生,永恒蒙福!「他的后代也都要蒙福、强盛。」感谢主!让我们一方面再次为着神丰厚的恩典感谢祂;一方面也渴望成为一个蒙福的敬畏神的人!

回应:

主啊,谢谢祢!祢给那些敬畏祢的人的恩典是何等的丰厚!我愿意一生成为一个甚喜爱祢命令的人,也成为一个坚定倚靠祢的人!

祷读:诗篇一百一十二篇78

7 他必不怕凶恶的信息;他心坚定,倚靠耶和华。
8 他心确定,总不惧怕,直到他看见敌人遭报。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二)(112)(香港读经会)

 

祈祷:   给我新生命新生活的主,求你教我懂得选择行在你的心意中,得享从你而来的福分。

 

本诗与诗篇第111篇一样,同是字母诗,每节由两句组成(除了第910两节由三句组成外),亦同是以第1节的第一句为标题,只是这次诗人以「永远」一词为标记,把全诗分为三段(1-34-67-9),而第10节则是本诗的结语。

诗篇第111篇以赞美耶和华为主体,而本诗则主要描述敬畏耶和华的人如何蒙福。诗人从以下三个层面指出敬畏神的人(义人)是蒙福的:

1. 在家庭方面(1-3):义人的后裔在世必强盛,家中有货物、钱财,且有「公义存到永远」。注意本诗第3节下与1113下的内容完全相同,可见诗人指出那「存到永远」的「公义」不是人的公义,而是耶和华的公义。

2. 待人处事方面(4-6):即使在艰苦的岁月(「黑暗」)中,神仍常与义人同在(「有光向他发现」),使别人因他的缘故,见到神的恩典和怜悯。注意本诗第4节下与1114下的用词相同,可见诗人所指出的,是别人可从他身上看到耶和华的荣耀。此外,他能施恩与人,又能处事公正(5),因他对神的信念永不动摇,所以他会被永远纪念。

3. 面对逆境方面(7-9):靠着神,义人勇于面对现实,信心坚定;他确信逆境终会过去,倚靠主终必得胜。所以即使在艰苦的时候,他仍按着神的心意行,说明有需要的人,以致「仁义存到永远」。注意这里「仁义」一词与第3节下和1113下所用的字词相同,可见诗人所指的「仁义」是耶和华的仁义。

在描述过敬畏神的人如何蒙福后,诗人以恶人的响应及结局(10)来结束这诗。

活出主教导的人,终必得着荣耀(9下,「角必被高举」表示胜利的人得荣耀),这荣耀也许不一定是世人看重的物质、名利和权势,但却是主所肯定、喜悦,并存到永远的赏赐;这荣耀是不跟从神话语生活的人穷一生追寻仍不可得的,即使他们为此恼恨、哀哭切齿、不服气,但他们的心愿终必不能达成。

今天我们是否已得着神所赐的这些福分?我们努力追求的会否也是这些从神而来的福分?还是我们像很多人一样,当光阴溜走以后,蓦然回首,才发现所追逐的,只是捕风、只是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