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百十三篇短篇信息 目录: 赞美耶和华的眷顾(杨震宇) 至高的主提拔教会同坐宝座(吴主光) 被高举而又抬举人的主(陈家强) 哈利路亚!神给你们的旨意(兰隆纳)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一一三1~9)(台北灵粮堂) 谁像我们的神呢?(一百一十三篇1〜9节)(台北基督之家) 节期颂诗(一):来赞美神(诗113篇)(香港读经会) 赞美耶和华的眷顾(杨震宇) 钥句: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 背景:《诗篇》第一百十三至一百十八篇是「赞美《诗篇》」(Hallel
Psalms)而闻名,因为一再重复呼喊「哈利路亚」,即「赞美耶和华」之意。赞美就是这几篇《诗篇》的主题。在犹太人的习惯里,这几篇《诗篇》是他们在过逾越节时所要吟唱的。守逾越节的时候,他们在吃逾越节筵席餐前,就唱前两首;吃完之后,就唱余下四首。主耶稣和门徒吃完了最后一次逾越节筵席的时候,圣经记载说:「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马可福音》十四章26节)。那时他们所唱的,就是这些诗。 提要:第一百十三篇是向神大声的赞美。在这首赞美诗里,诗人呼吁众人一同来赞美耶和华(1~3节),因为祂的荣耀高逾诸天(4~5节),但祂却谦卑观看,眷顾贫寒人和不能生育的妇人(6~9节)。全诗分为二段: (一)呼召赞美耶和华(1~3节)──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今时直到永远; (二)赞美神的原因(4~9节)──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祂坐在至高之处。 钥节:【诗一百十三5】「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祂坐在至高之处。」 钥点:本篇诗人提醒耶和华的仆人,如何「赞美耶和华的名」: (一)在任何时候──「从今时直到永远」,表示赞美是永无止尽的。 (二)在任何地方──「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指不论在何处,全地都要赞美祂。 (三)赞美的内容──赞美祂是何等的伟大,祂的荣耀高过诸天,并且坐在至高之处;以及祂所作的一切,在蒙恩的人心中,又是何等的亲切、可爱。 这里对神赞美的呼召,不是无谓的重复,而是超越时间,与空间,与祂在地上与天上所彰显的权能相配。此外,诗人在本诗用四句话邀请大家赞美神,先是你们(会众),然后是神的仆人(祭司和利未人),然后是现在和将来的世代,最后是万民(全地的人)。神的名虽然尚未传遍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但在不久的将来,万民都要到祂面前敬拜祂。亲爱的,我们应该为这件事多多祷告。 今日的钥节提到「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诗人重复提及应当「赞美耶和华的名」,因为 (一)祂的所是──(1)耶和华为至高,超乎万民之上,而祂是何等尊贵的荣耀,超乎一切,高过万有,配得我们的赞美;(2)祂坐在至高之处,而不论环境的变迁,祂仍是掌权的神;(3)祂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而关心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切事务。这就是我们所信的神,无任何的人、事、物能与祂比相比! (二)祂的所做──(1)祂抬举提拔贫穷人,使他们升高与王子同坐,受人尊敬;(2)祂赐下祝福,使不生育的妇人多生子。马太亨利说的好,「有时候神故意提拔最卑微和的人,去做最伟大和被人羡慕的事,以彰显祂的智慧、权能、和荣耀。这往往是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甚至那被抬举的人也常常会受宠若惊。出身贫寒的人,像乞丐,甚至流氓等,可能一跃而成为蒙神宠爱的子民、祭司、或君王,被列入选民的王子中。」照人的本相,是全然没有价值,没有盼望,但祂所显出的怜悯与大爱,真是让我们感受到没有谁像祂如此看顾人。 亲爱的,你所认识的神是怎样的一位神呢?诗人的赞美的是否也是你的赞美呢? 「我是贫寒的,但透过在基督里的信心,在属灵的事上,我变成奇异地富有。我是穷乏的,但主耶稣把这乞丐从粪堆里拉上来,赐他宝贵的基督徒弟兄姊妹,这比世界所能给予的一切更好。我是不孕的,我的生命没有为神结果子。但祂把我从空虚、浪费的存在中提拔出来,使我进入有意义、有生产的生命里。无怪乎我能与诗人一起歌唱:赞美耶和华!」――马唐纳 默想:「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7节)。至高的神竟然眷顾那些陷在绝望深渊中的贫穷、卑微人,这给你什么鼓励和挑战呢? 祷告:主阿,有谁像祢那样的怜悯卑微之人,并且能提升与祢同坐,而使我成为蒙爱的人。祢实在配得我的赞美。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至高的主提拔教会同坐宝座(吴主光) 第一百一十三篇大纲: 引言:哈利路亚(113.1) 1.高呼哈利路亚 2.神的众仆人都要赞美主名 一、主名超呼万名之上(113.2-113.4) 1.主的名超越时间 2.主的名超越空间 3.主的名超乎万名 4.主的荣耀高过诸天 二、主在天作王管理历史(113.5-113.6) 1.无人能与主基督相比 2.主在至高之处俯看天地 三、主使教会复活被提(113.7-113.9) 1.主叫教会从灰尘中复活 2.主叫教会与他同坐宝座 3.主使教会成为多子乐母 结论:哈利路亚! 释经: 引言:哈利路亚(113.1) 113.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哪,你们要赞美,赞美耶和华的名! 1.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所指出的,本诗一开始唱「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其实原文只有一个字──「哈利路亚」(halleluiah),这是群众一同高呼的赞美词。表示千禧年大会开始时,主基督从台后出来,坐到宝座上;众人一看见,就同声高呼「哈利路亚」!「哈利路亚」通常是最后大结局,是当神的荣耀彰显出来之时才高呼的。所以心情非常兴奋,尤其是作者呼吁耶和华的仆人「要赞美、赞美耶和华的名」,这样以双重「赞美」来呼吁,更显得作者的心情非常兴奋。读者可以想象:主基督在极大的荣光中,与千万圣者一同降临,在耶路撒冷作王统治全世界。这时,天下列国都派代表来参加主基督所主持的大会,与基督一同作王的基督徒,要在这样的大会中唱哈利路亚诗赞美主,心情岂不会是极度兴奋吗?所以读者要以同样的心情来颂读这些「哈利路亚诗」,才能够体会其中的宝贵。 2.这里作者特别呼吁「耶和华的仆人」要赞美耶和华的名。这一点使我们想起《启示录》第十九章所记载的「天上哈利路亚大赞美」、也呼吁「神的众仆人」要赞美神。那时,天使已经倒完「神大怒的七碗」,经文说: 「此后,我听见好像群众在天上大声说:『哈利路亚!救恩、荣耀、权能都属乎我们的神!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因他判断了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仆人血的罪,给他们伸冤。』又说:『哈利路亚!烧淫妇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二十四位长老与四活物就俯伏敬拜坐宝座的神,说:『阿们!哈利路亚!』有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神的众仆人哪!凡敬畏他的,无论大小,都要赞美我们的神!』我听见好像群众的声音,众水的声音,大雷的声音,说:『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神、全能者作王了。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启19:1-8) 3.这里有几点值得我们留意的: 第一、这里所说的「天上的群众」,都称为「神的仆人」。他们在较早之前已经复活被提,相信他们必要在主的审判台前「交账」;正如主耶稣所讲「分派银子的比喻」,人人都要交待清楚自己在世上怎样为主而活,怎样为主作见证。 第二、他们大声赞美神,因为「大淫妇」曾流他们的血,现在看见神报应了地上那个「大淫妇」,他们就向主高呼「哈利路亚」。这是说,他们「交账」之时,表示自己为主至死忠心,所以他们很重视神怎样报应那个杀害他们的「大淫妇」。当神的宝座有声音出来吩咐「神的众仆人哪!凡敬畏他的,无论大小,都要赞美我们的神」之时,他们响应的声音极大,如同「群众的声音,众水的声音,大雷的声音」,表示极度兴奋,因为神在「大淫妇」身上已经伸了他们的冤。 第三、他们大声表示「救恩」属乎神,因为神在福音里所应许的「救恩」,现在全部都实现了。他们现在复活被提,证实一切都是出于神,而不是出于人的本事;他们又承认「荣耀」属乎神,因为神的计划全然成功,神的荣耀大大彰显出来;又承认「权能」属乎神,意思是当神审判地上一切恶人和大淫妇时,显出了神是全能者,有能力创造万有,也有能力结束万有。 第四、神按真实公义审判了「大淫妇」,因为她用自己的淫行败坏了世界。读者要明白,这「大淫妇」就是变节的「教会」,与第十九至二十二章所叙述的「新妇」形成对比。如果所有解经家都同意,「新妇」就是对主「忠心的教会」,这样「大淫妇」当然是表示「变节的教会」。再者,「大淫妇」是以「大巴比伦城」为代表,其结局是沉沦;「新妇」则以天上的「新耶路撒冷」为代表,其结局是进入新天新地,永远享福。「大淫妇」与列国的君王行淫;「新妇」只将自己献与主基督。「大淫妇」喝醉了圣徒的血;「新妇」却是由圣徒合一而组成。 或问:这「大淫妇」是谁呢?历世历代许多解经家都一致指证,她就是「罗马天主教教会」。她的领导人──天主教教皇就是「假先知」。《启示录》指出,「假先知」与「敌基督」联合,迷惑普天下的人;「教皇」也是想尽千方百计,要与「欧盟」将来一位「领导人」(敌基督)结盟,重组「神圣罗马帝国」。 《圣经》形容「欧盟」为一只可怕的「十角兽」,而「敌基督」就是这「兽」头上的角长出来的另一只「小角」。《启示录》指出,「大淫妇骑着兽」──意思是天主教在历史上一直支配和控制着整个欧洲列国。古时,天主教与欧洲列国联合,组成「神圣罗马帝国」,由「教皇」(代表「属灵最高的势力」)与欧洲列国选出来的一位「国王」(代表「属世最高的势力」)结合。这结合使欧洲落在一千年的黑暗时期,因为天主教借着「十字军」和「异端裁判所」,屠杀了千千万万圣徒,这就是《启示录》所说,这「大淫妇喝醉了圣徒的血」(启17:6)。 自从马丁路得发起「宗敎革命」以后,「神圣罗马帝国」就逐渐解体。这应验了《启示录》的预言,说:「你所看见的那十角兽(欧洲列国)必恨这淫妇,使他冷落赤身,又要吃他的肉,用火将他烧尽。」(启17:16)同时也应验了另一个预言──「兽的头受到死伤」。不过,这「死伤」却被假先知「医好了」(启13:3)。这是指「教皇」与「欧盟」在末世时重组「神圣罗马帝国」成功,叫「住在地上的人」都跟从牠,这是预言将来全世界各国都对「欧盟」的领导「马首是瞻」。「假先知」甚至建议「给那受刀伤还活着的兽」(敌基督)作个「像」,叫所有不拜这「兽像」的人「都被杀害」;又叫所有人在右手上或是额头上受「兽的印记」──「666」(启13:12-18)。这些「神的仆人」就是因为不拜兽的像,不肯受兽印记而被杀。 3.从这些经文我们可以看到,唱「哈利路亚」要学会以「恨」和「爱」来表达。我们「恨」,是「恨神所恨」──神「恨」那变节的教会「大淫妇」与「敌基督」勾结。她用自己的淫行败坏世界,结果「敌基督」发动人类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哈米吉多顿大战」;而「敌基督」最后也极其讨厌「大淫妇」太过份地控制他,于是在一天之内将她消灭(启17:16, 18:8)。这是神奇妙的作为,叫仇敌魔鬼中了自己的诡计。 4.再者,我们「爱」,是「爱神所爱」──神因为「爱」教会,将教会从尘土卑微的地位,提升成为「基督的新妇」,叫教会得以与基督联合为一,一同承受万有、一同坐宝座作王、一同进入新天新地,享受永远荣耀的福乐。 一、主名超呼万名之上(113.2-113.4) 113.2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今时直到永远!113.3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113.4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他的荣耀高过诸天。 1.本诗非常强调要赞美耶和华的「名」,因为这时「教会」已经复活被提到天上;而且历史上所有圣徒,都是因为相信和倚靠主的「名」而得救。当福音传遍天下,各地教会每主日都奉主的名聚会、奉主的名传道、奉主的名差派宣教士、奉主的名主持婚礼和各样的礼、奉主的名赶鬼、奉主的名推行社会关怀、奉主的名斥责罪恶……等,主的名就大大被高举,而且被尊为至高(参赛52:13)。请看,世人以主降世之年为「公元元年」;以主的十字架为「救伤符号」;以主复活的日子为「礼拜日」,我们就可以看到,主的名影响这个世界有多么深远。甚至连魔鬼要迷惑普天下的人,也要假借「基督」的名来进行欺骗。但是当主基督驾云从天降临之时,「假基督」和「假先知」的一切假冒就都要被揭发,牠们要被擒拿,活活的被扔在烧着的硫磺火湖里。(启19:20)。全世界的人,因为看见主从极大的荣光中降临,消灭「假基督」和他的大军,就都承认主的名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这便应验了保罗在《腓立比书》所说的,神要将「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赐给主基督(腓2:9)。 2.本诗形容主的名超乎万有,乃是分开三方面来形容: 第一、超越时间──「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今时直到永远。」既然我们靠着主基督的名得救、又得永生,我们就应当从得救的那一天开始,称颂主的名,直到永远才对。 第二、超越空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主降临平定天下,终止了「哈米吉多顿大战」,叫住在地上的人都得享千禧年太平;而且主又用他降临的荣光,一次性地医治好被严重污染的大地,叫大地的气候和环境回复到挪亚洪水前那样的美丽,以致万物复兴,人类可以享受千岁长寿。所以全地的人都承认,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 第三、超越万民──「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这时主基督作王,统治全世界,得称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因神赐给主基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2:9-11) 结论:「他的荣耀高过诸天。」主基督本是从「至高之处」降临的,他得胜一切之后,又再返回「至高之处」,叫一切受造之物都极其佩服他,承认他的荣耀(他的成功)高过诸天。 二、主在天作王管理历史(113.5-113.6) 113.5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113.6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1.因为主基督的名超乎万有,所以作者很骄傲地问:「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意思当然是绝对没任何神像耶和华的。当撒迦利亚先知预言到千禧年时也说道:「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他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亚14:9)这说明到了千禧年时代,全世界再没有别的宗教,全人类只敬拜主基督为神;因为看见主基督在极大的荣光中,驾云从天降临,消灭地上所有敌对他的势力,并且作王、统治全世界,试问还有甚么神可以这样降临显现的呢? 2.这使我们想到,当神宣布「十诫」的第一诫时,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 )又说:「你们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申32:39)这位神又再三的向以赛亚先知启示,说:「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赛43:11)「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赛44:6)「你们是我的见证!除我以外,岂有真神吗?诚然没有盘石,我不知道一个!」(赛44:8)「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别神;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赛45:5)「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使人都知道除了我以外,没有别神。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别神。」(赛45:6)「谁从古时指明?谁从上古述说?不是我─耶和华吗?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是公义的神,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没有别神。」(赛45:21) 3.作者总结这位神在历史上所有的工作,表示神本来在「至高之处」享受他创造的荣耀,但他竟「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意思是,这位至高的造物主,竟然降低自己的身份来关心天地间的事──就是他在地上所创造的人,并且拯救他们脱离罪恶和死亡、叫他们复活被提到天上的事。按神的至尊身份来说,如果他所创造的人败坏了,他何须花这么多工夫与爱心去关怀和拯救他们呢?他大可以将人类毁了,重新再创造一种更好的人类,有何不可呢?但是,神为人犯了罪而心中忧伤(创6:6);神差派摩西和许多先知来做教导、警告、和挽回的工作;最后,神竟然还差派他的独生爱子降世,为人的罪受刑罚,好拯救我们进入荣耀里,做神的儿女……。这一切都显明神是如何「谦卑自己」。 三、主使教会复活被提(113.7-113.9) 113.7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113.8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1.这里所说「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当然是形容神「谦卑自己」的表现──人本是用尘土造的,神却赐人有神的灵,又使人有神的形状和样式,好像把人看为自己的儿女一样;不但如此,当人犯了罪,本应灭亡、归回最卑贱的尘土,神又用他儿子耶稣基督的救恩,救赎了我们的「灵魂」;到末世时,更叫我们的「身体」从尘土中复活过来,并且将我们提到天上。所以这里所说的「灰尘」和「粪堆」,一方面可以按喻意来解,指出我们人类其实非常卑微;另一方面又可以按实意来看,指出主再来之时,我们的身体从尘土中得以复活过来,被提到天空,与主相会。 2.至于「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这句话,读者应该明白,这是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应验过的。若有的话,就只有大卫曾经这样恩待过扫罗的孙子米非波设而已(撒下9:6-11)。但应验到「教会复活被提」,就非常广泛、贴切和明显了。因为我们每一个得救的基督徒,都能复活被提,与主同坐宝座、同作王。《新约圣经》有非常多经文论及到这一点,例如:保罗对提摩太说:「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提后2:12)《启示录》也预言到:「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他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20:4)主耶稣也曾对门徒说过:「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太19:28 )又对老底嘉教会的使者说:「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启3:21 )保罗也对哥林多教会说:「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林前6:2) 113.9他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为多子的乐母。 1.这句话更是不可能按实意应验于以色列人的历史上。但「不能生育的妇人」这句话在《圣经》中很著名,因为是按灵意应验在教会身上,指出传道人用福音生产的「儿女」很多。正如以赛亚先知说:「你这不怀孕、不生养的要歌唱;你这未曾经过产难的要发声歌唱,扬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这是耶和华说的。」(赛54:1)保罗更引用以赛亚这句话指着「教会」,说:「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加4:27)主耶稣也是应用这个属灵的原则,对门徒说:「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亲、母亲、(有古卷在此有: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太19:29) 2.所以,这句话很清楚是指着「教会」而说,表示「教会复活被提」之时,有数不过来那么多的人。他们都是「教会」的儿女,「教会」成了「多子的乐母」。正如约翰在天上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启7:9-10)这些人,就是复活被提的圣徒。 结论: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1.这里以「哈利路亚」为结束,表示极度兴奋,要赞美主基督。如果读者领会,以上各点都是主基督施与教会极大的恩典。试问,本来如灰尘粪堆的人,因信得称为义,又蒙恩得以复活被提,与主基督一同作王,怎能不兴奋呢?面对主基督,怎能不高声呼喊「哈利路亚」呢? 2.请读者注意,由(第111至113篇)都是以「哈利路亚」为开始,惟独这(第113篇)却在结束时,多加一个「哈利路亚」。当然,这个现象是「加强赞美主」,表示关于「教会」的启示到此结束了。但这一点也可能示意,本诗与(第115至117篇)接连,因为那三篇诗都是以「哈利路亚」为结束。正如我们以前解释过的,因为那三篇是关系以色列人蒙恩,他们是在「教会」被提之后才决心信主的,所以他们最后才唱「哈利路亚」。 3.值得留意的是,全《诗篇》以最后五篇「哈利路亚诗」(第146至150篇)为结束,而这五篇都是以「哈利路亚」为开始和结束,与本诗一样、十分兴奋、十分强调赞美神,因为神的启示到此全部完结了。读诗篇的人,不要单单只看诗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付出感情,想到神的荣耀、神的伟大作为、神的恩典丰厚、神的慈爱永远长存…,就能够与作者一同兴奋地高呼「哈利路亚」! ―― 吴主光《诗篇精选研经亮光》 被高举而又抬举人的主(陈家强) 第一一三至一一八篇 出埃及的哈利诗:救恩大合唱 任何有关主耶稣基督的事对基督徒都是非常有价值和吸引的。因为,这一组诗篇极有可能是耶稣过最后的逾越节时用的,因此人对这组诗篇大感兴趣,并且其重要性也因而大增。在最后的逾越节,又是第一次的主餐,耶稣和祂的门徒在餐前很可能是唱诗篇一一三和一一四篇,而餐后唱一一五至一一八篇(太二十六30)。虽然每首诗篇也有自己独立的文学特色,它们组合起来就被统称为「出埃及的哈利诗/赞美诗」,可谓出埃及记六章6至7节的诗歌注释了。 一一三篇以神的性情为本──神有至高的尊荣,按这本质,祂会提升贫苦穷乏人。一一四篇庄严地记录了出埃及的事迹,描写创造主如何控制受造的世界,目的是使祂的子民得福。一一五及一一六篇是彼此平衡的,分别讲及群体与个人在灵里死亡(一一五篇)和肉身死(一一六篇)中得着拯救。一一七篇是把出埃及事件的意义延伸至整个世界──为以色列人所作的,同样是为世上所有人。最后,一一八篇带我们参与伟大的巡行行列,进入祂的门和祂的同在之处。 第一一三篇 本篇的主题是那位全宇宙的超然的神──比天地还高,超越时间、空间和列国的祂如何提拔贫穷人,鼓励伤心的。思路由神统管万有的主权,渐进至神临到万有的良善。 第1-3节 宝贵的名字 神的「名」(祂所启示的;出三15)激起「敬畏……人」(新国际译本:「仆人」)的赞美,这名是配得全宇宙无尽的欢呼喝采的。「名」教导我们以赞美来回应启示,而「仆人」说出赞美是建基于奉献的生活的。 第4-6节 被高举的主 在第1至3节的3次提到神的「名」,和在第4至6节的3重赞美很是吻合:「高过诸天……坐在至高……谦卑(即俯身)观看……天上」。祂是高过所有人和地方,至高无可比拟,即使是高天,祂也要俯身去看。祂在万有中是最「荣耀」的,祂比一切尊贵的还尊贵,祂的无所不知是包罗万有的。 第7-9节 至高的分享 神自己是「超乎万民」的(4节);祂「抬举」「贫寒人」;「坐在至高之处」的(5节),也使「贫乏人」与祂「同坐」──从灰尘里带到宝座上,获得全然的满足。祂在人无助之时扶助他们(「贫寒……穷乏」),祂不计较他们的卑微,逆转他们的命运。这一切就是出埃及事件的核心真相──神控制地上一切的力量(出四22-23,十四30-31 );祂关心祂的子民的需要(出二24-25,三7);祂回应那些失去儿子的母亲绝望的哭号(出一22)!这些启示是永久的:神昨日如何,今日也如何。 ―― 陈家强《诗篇研究讲义》 哈利路亚!神给你们的旨意(兰隆纳) 凡事谢恩;这就是神在基督耶稣里给我们的旨意
——帖前五18 (新译本) 我有时喜欢作点「娱乐性的阅读」作为消遣。这样可以松驰一下日间所作份量很重的阅读工作。这些「娱乐性的阅读」中,我喜欢读一点带有神秘性的小说。所以老一辈作者所写的侦探小说,我读了不少。 几年前我读了一本侦探小说,书中的主角是凶杀组的探员。这位探员又是一个福音派的基督徒,他很规律的参加教会的聚会,礼拜三的晚间崇拜和诗班练习。他看上了诗班中一位唱女高音的姐妹。可是一直按兵不动。那部侦探小说出了好几期之后,才描写到他邀请她练诗后去喝咖啡。 这位基督徒探员是一个标准信仰的基督徒,他敬畏基督,确信圣经完全可靠,了解撒但在这个罪恶世界中的可怕作为。可是,我对这位基督徒探员有一点担心。他没有赞美过神。我连续读了好几集,从未读到他在任何事上赞美过耶畏。 也许有人会说,「他是洛杉机警察局中凶杀组的探员,你怎能期望这样的一个人赞美神?」他每天都浸在人性污秽的臭水沟中,还有那些事可以赞美神?可是,这样的态度是不对的,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遇到什么样的事,都应该赞美神。也许我们不愿为自己所遭遇的困难赞美神,可是至少我们可以因为祂的本质,以及祂的作为赞美祂。 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完全协和的谐音。可是我们往往缺少一个音符,就是赞美的音符。诗篇所表达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信徒应该赞美神。赞美不是你可以选择要或不要的,赞美是基督徒的一种义务。 我们在菲律宾访问期间,学会了当地的一句话,说起来的声音略如「乌唐.纳.鲁莫」,这句话用在人与人之间时,是表示一个受恩者永远感谢施恩者的义务。我们对于救赎主也应该有同样的义务。我们有经常感谢神的义务。这是一种快乐的义务。 诗篇第一一三篇把这个真理表现得最清楚。你们要赞美、赞美耶和华的名。神心中对于赞美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在这篇诗篇中活跃的表现了出来。 赞美的命令 诗篇第一一三篇是一首无作者名字的诗,也是一首描述性的诗篇。全诗分为九节,每三节成一小段。第一小段可以译为: (1)你们要赞美耶畏! 耶畏的仆人哪!你们要赞美, 赞美耶畏的名。 (2)耶畏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从今时直到永远。 (3)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耶畏的名是应当赞美的。 在这一个小段中,我们立刻就读到了这篇诗的信息:应当赞美耶畏无可比的名。第一节开始的那句话,可以译为「哈利路亚」,和第九节结束时的「哈利路亚」(中文作「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互相呼应。这一篇诗充满了对神的赞美。第一小段命令人赞美耶畏无可比的名。这个命令可以从三节中的每一个动词看出来,这些动词都是命令语气。 这篇诗开头的那句话,是全世界每一个基督徒都很熟悉的。这句话就是「哈利路亚」、。不管那一个民族,那一种语言,大家都用同样的声音说这句话。可是,虽然人们常常用,却很少人加以解释。 「哈利路亚」是希伯来文,原来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哈利路」是复数的命令语气,译成中文是「你们要赞美」。「亚」是神名字的缩写。 不过,我要强调一个事实,这个字的语气是命令语气。我有一位朋友在这方面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一个人对一群人高声下命令,「把门关上!」他喊了好几次,可是没有人把门关起来。所以,他的命令并没有实行。同样的,只有说,「你们要赞美耶畏」(哈利路亚),却没有赞美的实际反应,那么这命令就没有实现,起初的用意也没有达到。 赞美祂的名 为了了解这篇诗篇中赞美基本的意义,我们可以用新闻记者的立场,来看第一小段的经文。这个新闻记者所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何谓赞美?」头三节中,「赞美」一词出现的次数太多了,所以我们必须问这个问题。 诗篇中最常用来作为赞美的那个字,就是Halal。正如前面说的,赞美必须是公开的、出声的。不过,诗篇中每一个用来作为「赞美」解的希伯来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和特具之味道。 Halal这个字含有兴奋夸耀之意。 这个字的意思,和你那十岁的孩子在少年足球队中踢球入网得分时,你口中告诉别人时的那种情形。Halal发生在你得到所希望的晋升之时,健康的婴孩顺利出生之时,第一次坐进刚买的新车时,或是找回失落的隐形眼镜之时。 这些时候,人所说的话特别是兴奋夸耀。如果我夸耀我自己,你很快就会说我是自我主义者。如果我夸耀自己的儿女,你很快就会说我吹牛。(当然,我自己不觉得如此。)可是,人兴奋地夸耀神的时候,没有人会说他错了。神的荣美、神的德性,永远无法被述说完毕的。这篇诗篇中希伯来文赞美一词, 最好不要用于足球、车子、添丁、升官之类,它只适用于永生的耶畏。只有祂才值得我们夸耀、兴奋地赞美。 作奴隶的崇高呼召 从何谓赞美,我们现在转到谁当赞美。这就是说,赞美当由谁来行?这篇诗已经指明,赞美的命令是对耶畏的仆人而发的。「仆人」一词不是目前一般青年人在填写职业志愿栏时所喜欢的一个名词。 我们到菲律宾短住讲学之时,得到一位女管家很大的帮助。我们发现,在那一个地方,她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她。我们的孩子称她为「姐姐」。我和内人对别人提到她时,就称她为「我们的帮手」。称她为「女仆」或「佣女」似乎都有不敬之意。可是,这篇诗提到「仆人」时,其含意更为低级,因为这种仆人实在的意思是奴隶。这个命令是对神的「奴隶」而发的,要他们赞美耶畏的名。 在旧约世界中,奴隶制度是生活中的一个事实。不过,我们相信那些奴隶,还是有相当的地位的。不但在同一个家庭中,某些奴隶的地位高于其他的奴隶。某些奴隶也因其主人的财富或脾气,而有不同的地位。拥有十名奴隶和拥有三十名奴隶的主人,其身份不同,其手下的奴隶地位也因此而有差别。约瑟在埃及的地位具有双重的尊荣。他不但具有管理主人全家所有奴隶的地位(见创三十九5,6 );更因为他的主人是法老的一个官员(见创三十九1)。 圣经中诗篇的作者,就把这种文化背景应用于人与神的关系上。人被视为神的奴隶之时,他就具有至髙无上的地位。因为没有任何人的主人比神更伟大。所以,作为永生耶畏的奴隶乃是信徒所能期望得到的最高头衔。即使国王,能够作为神的奴隶,高兴都来不及了呢! 以色列这个国家就称为神的仆人。可是她一而再的不尽奴隶的责任。当然,以色列人中有许多人忠心于他们的主人,愉快地顺服他们主人的命令。仆人中的仆人,神最优越的仆人, 乃是主耶稣基督。借着先知的预告(见赛五十二 13~五十三 12),和祂实际的生活(见腓二 5~8 ),祂实际上把仆人的理想活了出来。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理由,保罗很乐意的自称,他是耶稣基督的奴仆(见罗一1)。 我们借着主耶稣基督而建立的与神的关系,远胜于古时以色列人借着西乃之约而建立的与神的关系。耶稣称跟随祂的人为「朋友」,而不是「仆人」 (约十五15 )。还有,保罗说,我们过去是「奴仆」,而现在是「儿子」(加四7 )。在新约圣经中,仆人的职份仍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特别是,我们要随时顺服,随时荣耀我们伟大的神。奴隶的意义是什么?正确地说,就是随时顺服主人的命令。在这篇诗中,我们主人所给我们的命令是,赞美祂的大名。 我们赞美祂的名 我们赞美的对象是谁?问这个问题等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诗篇第一一三篇最有力的强调了我们赞美的方向。头三节,神的名是赞美的对象,总共提了五次之多。「耶和华的名」(「耶畏的名」更正确)是我们了解旧约神学的一个关键。圣经中的诗篇,就用这个词句,作为神存在一切的总括。这个词句包括了神一切超越的属性。有一位旧约老学者(H.C. AUeman)说,「祂的名是人藉以认识祂的线索,神借着这名,把自己显明给世人。」 赞美神的名,就是以诚心说出一些与神正确有关的事。我们说,「神是良善的,」就是在赞美祂的名了。同样的,下面这些词句也是真正赞美永生耶畏的词句: 耶和华为大! 祂的尊荣极美! 祂一直对我很好! 神永不改变! 耶稣是我救主! 通常旧约中用来作为「赞美」解的词汇,都是含有兴奋或强烈的味道。赞美并不是随便的,或是肤浅的。而是,一个人对圣经所启示有关神的事实有所回应,他必定用赞美的话来高举神的名。这一类赞美的话,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唱出来的。无论如何,赞美祂的名时,一定有赞美的话语说出来。 何时?何地? 接着要问的可能是,「何时要赞美神的名?」关于时间这方面,这篇诗说得很清楚。第二节下半节说,「从今时直到永远。」也许,你早已经在执行赞美神名的命令。假如这样,你已经在作了,问题就没有了。不过,如果你读这篇文章时,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命令,那么你应该把今天的日期写下来: 年 月 日。是的,从今时直到永远,你都要赞美祂的名。 赞美要到何时结束?大家很熟悉的那一首诗歌「奇异恩典」有如此的句子: 千年万代, 歌唱赞美, 欢欣喜乐, 有如初闻。 从今时直到永远,耶畏无比的名都是值得我们赞美的。 最后的一个问题是何地?我们要在什么地方赞美神?诗篇的作者回答,任何地方。第三节,用诗的方法,写出了日出之地和日落之处,是指东西方向。凡是太阳照到之处,都是你我应该赞美神的地方。我们的工作,我们最愉快的义务,就是赞美我们的主。有人说,「从日出之处到日落之地」应译为「从日出到日落」,也就是从清晨到黄昏。有一次,我以这题目讲道,有一个人给我的信息取一个不太愉快的题目,叫「日升到日暮」。从逻辑上来说,这样晚上就不必赞美神了。时间方面的问题,第二节已经说明了。所以第三节讲的是地理方面。再重复一次,无论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赞美神。 第一小段给读者一个命令,要他们赞美神那无可比的名。赞美是兴奋的夸耀。赞美是要由祂的仆人来行的。赞美是要对祂伟大的名而发的,祂的名乃代表祂的一切。赞美是要从今时直到永远,任何地方都要赞美。这个命令是清楚的。这样的顺服是快乐的工作。我们受命要赞美祂无比的名。 说明:无可比性 诗篇第一一三篇的第二小段,就是第四至第六节,作者作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他说明了命令人赞美的原因。发命令的人通常不说明为什么如此下令。军中有一些关于服从的俏皮话。比如说,「命令你跳,你只能问要跳多高!」套用吉普林 (Kipline)的话,军人只能说,「我们的份不是问理由是什么?而是服从遵行,或是死。」在军队,要训练军人的纪律,预备打仗,这样的服从是绝对必须的。我听说在耶稣会中,那些修道士也有类似的话,他们说,「顺服如军团」。 我觉得,在目前这篇诗中,最特别之处是,神说明了为什么命令人赞美神的原因。人类军队中的那些指挥官往往不愿意,或是不能够,说明他下此命令的原因,可是神却如此作了。祂回答了人所问的「为什么?」虽然祂是这宇宙的大指挥官,神还是让我们看到,祂的命令是合理的。从这里可以又一次看到 祂降卑的恩典。祂的说明是: (4)耶畏超乎万民之上, (5)谁像耶畏我们的神呢? 祂坐在至高之处。 (6)祂自己谦卑, 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这里所说明的,命令人赞美神的原因,乃出于一个中心事实,那就是祂的优越性:祂是无可比的。耶畏的无可比性是旧约神学中所强调的,可是几乎被忽略了。虽然诗人和先知一再强调神的无可比性,学者中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直到最近才有一位学者在这个题目上写了一篇专文研究。(C.J.Labuschagne, The
Incomparability of Yahweh in the Old Testament 该文被收录于 A.Van Selms 所编的 Pretoria
Oriental Series 中,该书由荷兰的Leiden城E.J.
Brill出版社出版。该文作者及编者均认为,这是教会历史中,第一篇慎重研究这个题目的著作。) 虽然我们对这个题目没有给予太多的注意力,但是诗篇里却很注重这个令人欣喜的事实。谁能像我们的神?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和神相比。我们这篇诗的作者,从三方面说到了,强调了我们神耶畏的无可比性。第一,祂的地位是无可比的。第二, 祂的位格是无可比的。第三,祂的怜悯是无可比的。 高过一切所有 我们很容易把第四节上半的经文轻率读过,「耶畏超乎万民之上。」然而,这句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写这篇诗的文化背景是多神论的世界。在人的想象之中,诸神互相竞争谁是最优越的。还有,当时的人认为,诸「神」的能力有地理上的限制。某一个国家的神,可能在另一个城市中就不能发挥其能力。可是耶畏是实实在在的神,祂是万国万民的神。祂绝对不受任何地理因素的限制。耶畏高于一切列国。 水门事件发生的那几年期间,美国举国上下受到了全国性的创伤,人们不相信竟然有如此令人惊讶的欺诈、不忠的事情。可是我们要知道一件重要的事实,我们应该记住,在神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令祂「吃惊」的。在万国万民之上,在所有领导人之上,耶畏高高在上,一切都在祂手中控制之下。祂高于美国和加拿大,祂高于苏联和中国,祂髙于新几内亚和莫三鼻给,祂高于以色列、叙利亚和伊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袖,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性的神祇可以和祂相比。 第四节的下半扩大了我们的想象力,提升了我们微细的眼界。耶畏不但高于万国万民之上,祂的荣耀超越整个宇宙。从定义上来看,这是必然的事实。创造者必不能被自己所造之物所遮蔽。按照目前流行的理论,据说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有限的创造。这个宇宙正以令人不能想象的比例扩大之中。可是,就在神所造那数以百亿计的闪烁星球之外,祂自己无限的荣耀正在那里发光。祂的荣耀是不受限制,无可匹敌、不能丈量的。 除了祂自己的心以外,是人所无法知道的。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祂相比。没有人可以和祂并排而坐。祂可以用手心量海水,可以用虎口量苍天(见赛四十12 )。在祂的地位方面,祂超越人所能描述之外。 谁像我们的神? 诗篇一一三篇第五节上半节问一个问题,「谁像耶畏我们的神?」这个问题并非宗教狂热者排斥其他宗教的话,好像摩押人或以东人孩子般的问题,「我的神比你的神好。」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神学问题:你可以用什么来和我们这位真实的神相比呢?石头?树木?某种理想?某种工作?某种目标?某种未知的能力?宇宙中那些善或恶的东西? 不!任何东西都不能与祂相比。任何人都不能像祂一样。他们的神都不过是「零」的总和。就如诗篇九十六篇第五节所说的。只有祂是永恒的,有位格的神。我们的神就是这样的神。以赛亚书四十四6~8很恰当地补充了诗篇第一一三篇的话。那几节经文说: 耶畏以色列的君, 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畏如此说, 「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 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 自从我设立古时的民, 谁能像我宣告,并且指明, 又为自己陈说呢? 让他将未来的事,和必成的事说明。 你们不要恐惧!也不要害怕! 我岂不是从上古就说明指示你们么? 并且你们是我的见证, 除我以外岂有真神么? 诚然没有盘石? 我不知道一个!」 神是全然智慧,在祂无所不知。可是,祂不知道有任何一个可以和祂相比的。在祂光辉的荣耀中,绝对没有人可以和祂比的。诗篇一一三篇第五节下半节译为「祂坐在至高之处。」这译法是合适的、也是真实的。不过,祂坐在至高之处的地位,不是别人封祂的。旧约的诗人和先知,绝对不会作如是之想。 这半节经文的意思是,神把自己高举到最高的宝座上。这也就是说,即使祂的宝座,也是耶畏自己高举,自己坐上的,而不必假手于他人。 想一想以赛亚在殿中所看到的异象,耶畏高高的坐在祂的宝座上(赛六1~13 )。以赛亚看到耶畏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祂的衣裳下垂,遮盖祂宝座所在的殿。在祂上面和四周有撒拉弗侍立,他们对唱: 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畏! 祂的荣光充满全地!(赛六3) 他们赞美的强烈程度,甚至叫房子的根基震动,殿里充满了烟云。一切都在动。这种对唱很强烈。神的荣耀是动性的,不是静止的。 无限加X等于多少? 耶畏高高坐在宝座上,在神学方面带来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神的荣耀本来就是无限的。既然如此,怎能在这荣耀之上再加荣耀?甚至新数学也不能解答这问题。要定神荣耀的量,人可以拿什么作基数?神已经在天上,怎能又「高高坐在宝座上」呢?有人提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无限的耶畏什么都不需要,从永恒到永恒,祂都存在于完全的荣美之中。然而,从祂所造的人类之中,祂接受人的赞美。因此,在祂的荣耀上又加上荣耀。我们的赞美加在祂无限的奇妙上。祂在高高的宝座上,又把这荣耀髙举了。「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罗十一33 ) 。 我们降卑的神 耶畏不但在她的地位和位格上是无可比的,在祂的怜悯方面也是无可比的。第六节(「谁像耶畏……」这个句子的最后一部份)说: (祂)自己谦卑, 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如果我们只读到第四、第五节就停住,那么我们可能就成为「超越主义」者。我们只对高高在上的神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对于这样的神是否会关怀、照顾我们这些在地下的人,会存怀疑的心。 可是,祂却从那不可想象的威严宝座上,自己谦卑,观看天上的事。这已经是祂的降卑了。可是,祂更加降卑,关怀我们这些地球上人类的需要。这样的降卑威严就是好消息,就是福音。这节经文所用的动词带有一幅画面,那就是一个人从他的天棚上或窗口,俯首看下面的人或东西。这就是「天堂降下」。这就是祂无可比的怜悯。神突破时间、空间、和光,借着祂降卑的恩典,满足了祂百姓的需要。就是这个理由,这诗篇的信息完全得到了解释:你们要赞美祂无可比的名。 祂无比恩典的例证 这篇诗以命令人赞美神为开始。然后它解释,这个命令是因为祂无可比的地位、位格、和怜悯。这篇诗的读者中,一定有些「米苏里州」人。他们还要求另一件事,「指出来让我看!」 诗篇第一一三篇并不以指出为什么命令我们赞美神的原因为满足。在这篇诗结束的那一小段,作者用「天然彩色」举出了祂无可比性的一些例证。这些「天然彩色」的例证还带有想象的气味。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这些事实。这篇爱的诗篇让我们看见了祂降卑恩典的两个例证。这两个例证都是取自古代以 色列人所熟悉的文化背景,就是:贫穷人和没有快乐的人。这篇诗最后一小段的内容是: (7)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 从粪堆中癍拔穷乏人 (8)使他们与王子同坐, 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9)祂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 为多子的乐母。 赞美耶畏! 粪堆中的贫穷人 这位诗人所举的第一个例子,是一位非常贫穷的人。古代巴勒斯丁的城市很小,因为它们都是建造在山顶上的。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同一座山顶上盖屋居住,所以这山头越来越小。还有,他们在城的四周筑墙,这也使城变得更小。 通常城市的居民很拥挤。地价最贵的地区是在城中,因为那里有城墙的保护,可以避免敌人的攻击。贫穷人在城里无立足之处。他们只能住在城墙之外,有时甚至必须住在别人的垃圾堆上。那些垃圾堆是城里的人拿到城外来丢掉的。在这些垃圾堆上生活,乃是人所能想象得到的最贫穷的生活方式。新约圣经中,就是用这些垃圾堆所发出来的烟和味道作为地狱的比喻(原文叫Gehenna ,见可九43,45,47) 。 这是最贫穷的人。他吃别人丢掉的垃圾。他肮脏、蓬乱,又可能混身是病。他生活的水平低到不能再低。但是耶畏俯首向下看。神从祂荣耀无比中降卑。祂不但降卑到城中。耶畏自己降卑到粪堆中,祂自己降卑到最贫穷的人之中。祂说,「人是我所造之物中最尊贵的,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祂把穷人洗干净,给他们穿上衣服,带他们进入城里,使他们与王子同坐。祂叫那以前最贫穷的人坐在那最尊贵的宴席上。 何时神如此作?就是祂把一个罪人从罪恶死亡的臭烂污泥中拯救出来,然后洗净他,用基督无瑕疵的义袍给他穿上,让他和王子同住,和王与众圣徒同桌共享的时候;就是祂「在基督里,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一3 )的时候。第七、八节所描绘的图画,很奇妙的描述了「称义」——就是我们神在基督里宣告我们为义的行动(见罗四24~五2 )。这就是我们欢喜快乐赞美神的最大的原因。 绝望的妇人 神的无可比性之第二个例证,是一个完全没有喜乐的妇人。这个例证也说明了,我们之所以要欢喜快乐赞美神的原因。古时以色列人文化背景下,有一个名词可以叫人全然没有喜乐, 那就是「不育」。一个女人如果结婚几年之后,仍然没有生育,那么人们就会相信,这个女人是有缺陷的人。不过,请记住, 这是古时近东一带的人的思想,圣经并没有如此教训。 请运用你的想象力,有一个住了几百人的小村庄。时间是在黄昏的时候。妇人们正在井旁来来往往。他们一群一群的来, 一边走一边谈着儿女们的事:约书亚新长了牙齿,利百加的羊生了小羊,西门长高了,阿里在田野的工作,等等。那时有一家的门开了,井旁那四五个女人立刻提起装满水的皮袋,匆匆 赶回家去。有两三个女人原来正朝着水井走来,看到了那一家的门打开了,他们就停止,在那个地方站着闲谈。 刚打开门走出来的那个女人是哈拿,她独自一个人走向水井。她结婚十二年之久,可是只有给她的丈夫和父家带来羞辱。她没有生育儿女。不育!这个冷酷的名词就把她和其余「正常」的女人分开了。 有些人认为,她的「不育症」会传染。她孤单地走向水井,又孤单地走回丈夫的家。除非她的丈夫是一个最敬虔的男人,就像撒母耳记上卷第一章的以利加拿,否则看到了她,他可能会用刺伤人的话说,「我还以为我娶的太太是女人!」不生育就是没有快乐的代名词。 那时耶畏俯首向下看,祂从那不能形容的至高荣耀处降卑。这位无可比的神降卑自己,临到她的痛苦之中。神以无限威严,欢喜降卑自己,看顾这位不育的妇女。「我造女人,是要使她作男人高贵的配偶,她不可以过这样没有喜乐的生活。」神如此宣告。祂把她在当时文化背景下,她生活中惟一需要的说明赐给了她——祂使她怀孕、生子。这节经文说: 祂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 为多子而快乐的母亲。 请看,原来整齐但是空空荡荡的房间,现在堆满了婴孩的尿布。原来她一天到晚空闲得很,怀抱中都是空虚的,现在一天到晚要为孩子而忙。过去她是不育的,现在她是喜乐的。我们也一样,贫穷的,祂叫我们富足,没有快乐的,祂使我们大有喜乐。 这就是神的作为。旧约圣经中,真的有一个女人像这篇诗中所描写的这位快乐的多子之母一样。而且她也写了一篇伟大的诗。那一个女人的名字,真的就叫哈拿。她原来不生育,没有快乐。可是神自祂的尊严中降卑,因着她大有信心的祷告, 神使她怀孕。她所写的那一篇诗(撒上二 1~10 )可以拿来和诗篇第一一三篇一起读。哈拿也写出神降卑到粪堆拯救人的词 句,这就成为第一一三篇的背景(见撒上二8 )。 还有,令人料想不到的,新约圣经中最美的一篇诗也是女人写的,并且也是直接继承撒母耳记上二1~10和诗篇第——三篇的思想。这就是我们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所作的「尊主颂」 (见路一46~55 ) 。 马利亚的情况有一点不同,她并不是结婚很久没生孩子、没有喜乐的女人。她是一个少女,刚刚订婚。这样的少女怀孕实在是一件叫她很难于见人的事。可是,正如当初耶畏降卑,帮助了撒母耳记上的那位哈拿,帮助了诗篇第一一三篇作为例证的那个女人,现在神以一种新的、更加神秘、更加威严的方式, 荣耀降卑到马利亚身上。祂那无可比的恩典荫庇了她,所以她所怀的儿子是很特别的,是人类之中最特别的。马利亚是个童女,她却怀了神儿子的肉身。她所怀的这个儿子,是自创世以来母爱感情的焦点。她感受到哈拿所感受的那种奇妙感觉。这种感受的强烈程度,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因为耶畏选择了她。 这就是她伟大的赞美诗篇。在这篇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哈拿诗歌,和第一一三篇中的那些因素。她讲到了神的无可比性 (四十九节下半)。她唱出了神满足了那些饥饿者的愿望(五十三节上半)。她也讲到神降卑,以祂的恩典临到卑微者的身上(五十二节下半)。她特别为自己如此借着神迹怀孕而喜乐(四十八节)。最后,在圣灵感动之下,她宣告说: 祂扶助祂的仆人以色列, 为要纪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 施怜悯直到永远, 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 54,55 ) 蒙恩的马利亚知道,神不只是叫她尊贵。祂应验了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中的那个最重要的部份。神借着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为以色列人提供了一个方法,使耶畏的仆人(就是以色列人)可以成为「叫地上万族蒙福」(创十二3 )的工具。诗篇第一一三篇所要讲的终极真理就是这些。这篇诗的主题,都编织进马利亚的诗歌中了。 诗篇第一一三篇回顾哈拿的歌,也前瞻了马利亚的歌。不过,这篇诗最重要之处,是要引导我们快乐地赞美我们无可比的耶畏的名。这篇诗的重点是:耶畏无可比的名是应当赞美的!这篇诗经过命令、说明、例证等三个小段之后,最后又用开始的那个句子作结束: 哈利路亚!赞美耶畏! 我们的回应是照着命令行,赞美祂的名。 赞美祂万福源头, 地上万有赞美祂, 天上万军赞美祂, 赞美圣父、圣子、圣灵, 阿们! ―― 兰隆纳《赞美──诗篇的认识和欣赏》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一一三1~9)(台北灵粮堂) 从本篇开始,一直到诗篇一一八篇,是诗篇中另一个哈利路亚诗群的开始,意即这几篇诗篇的特色就是赞美,在犹太人的习惯里,这几篇诗篇是他们在过逾越节时所要吟唱的。 赞美已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题,诗人常会在他的信息中呼召我们要赞美神,虽然是很熟悉的主题,但是我们仍可以从本篇中,获得新的亮光与启示,并能提升我们的赞美。 本篇也是一篇非常适合默想的诗篇,因为结构非常的清楚,诗人的信息中告诉我们:赞美的对象?谁当赞美?何时赞美,何处赞美?并且诗人用了好几节向我们介绍他所认识的神。 你所认识的神是怎样的一位神呢?诗人的赞叹是否也是你我的赞叹呢?「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诗人让我们看见,我们的神超过万民之上(v.4);祂的荣耀高过诸天(v.4);并且祂坐在至高之处(v.5),表明祂在掌权;祂不仅坐在至高之处掌权,祂亦非常的爱我们,因着这样的爱,祂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v.6)。神坐在高天之上的宝座上掌权,那就是我们信仰生命安定的力量,不论环境的变异如何,神仍是掌权的神,这就是我们所信的神。神不仅高高的坐在宝座上,祂亦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这样的降卑是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对人来说,要放下身段已是非常的不容易了,然而,保罗描写我们的神为了爱我们的原故,所放下的不是身段,而是祂的位格─与神同等的位格,为了是要来成就这无与伦比的救赎恩典。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 前面论及耶和华的所是,v.7-9是耶和华所做,从短短的三节圣经中,我们看见神所显出的恩典与怜悯,真是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在祂的眼里都是价值非凡。被人轻视的,祂不轻视,并且还提拔他;受羞辱的(犹太人的习俗认为不能生育是非常羞耻的),祂赐下祝福代替那羞辱。 默想 今天,就找机会向一、二位朋友说一句欣赏的话,告诉他(她)你在他(她)身上看到神所赐给他的特质 回应 主,赞美你,以那无与伦比的爱爱我。 谁像我们的神呢?(一百一十三篇1〜9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5节诗人赞美说:「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是的!当我们愈认识神,愈经历神,我们也会如同诗人一般,从心里愈发地赞美神说:「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诗人在这篇诗篇中他赞美神的重点有两个,一方面他赞美神:「没有谁像我们的神这么伟大」!第4〜5节诗人提到,我们的神「超乎万民之上,荣耀高过诸天」,「坐在至高之处」!感谢主!我们所信的神是超乎一切的神,祂不是人手所造的虚假的偶像,祂是那位掌管一切的全能神!我们相信这样一位神我们是何等的有福啊!因此让我们也和诗人一样,向神发出赞美说:「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然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第6〜9节诗人赞美神,因为我们的神虽然超乎一切,虽然祂坐在至高之处,然而令人惊喜的是,祂却「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祂却十分「关心」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祂一直都在「观看」我们所发生的每一件事,不仅如此,令我们感动的是,祂竟然垂顾我们这些活在「灰尘」,「粪堆」中的人,当人对我们都不屑一顾时,祂竟然关心我们,了解我们,而且伸出祂大能的手来帮助我们!第9节提到祂也伸手医治那些不生育受羞辱的妇人!这就是我们所信的神!因此,我们怎么不会如同诗人一样,向我们这位伟大,满有恩典的神发出赞美说:「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 既然我们的神是如此伟大奇妙,那么,谁应当来赞美祂呢?第1节提到,「凡是耶和华的仆人」都应当来赞美神!若我们愿意一生来服事这位伟大奇妙的神,我们也要一生因祂的名常常发出赞美来!但愿我们都是一群充满赞美的子民! 我们应当什么时候来赞美这位如此伟大奇妙的神呢?第2节诗人提到,我们应当称颂神「从今时直到永远」!是的!因为我们神的恩典乃是从今时到永远的!因此我们也应当称颂祂「从今时直到永远」!让我们成为不断赞美神的子民! 什么地方的人应当来赞美我们这位伟大奇妙的神呢?第3节诗人提到:「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因为我们的神的恩典就如同太阳一样,祂眷顾一切祂所造的人!因此只要信靠祂的人,祂都以丰盛的恩典响应他们!是的!但愿全地都来认识祂的名,全地都来经历祂丰盛的恩典!愿祂荣耀的名在全地被称颂! 回应: 主啊,我愿一生称颂祢那伟大奇妙的名,我也愿全地都来称颂祢,因为唯有祢是配得万民称颂的!因祢超乎万民之上,祢的荣耀高过诸天! 祷读:诗篇一百一十三篇5〜7节 5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祂坐在至高之处, 节期颂诗(一):来赞美神(诗113篇)(香港读经会) 祈祷: 从尘土中把我高举,使我活得有尊严的主,请给我决心和勇气常常歌颂赞扬你的名。 诗篇第113-118篇是犹太人在他们三大节期(即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的聚会时,所连续唱颂的六首诗歌(参太26:30;可14:26)。人活着,就是要歌颂神的名,赞扬神的爱,这是诗人所认定的。以色列人在三大节期所唱的六首颂诗中,以本诗作起点,去数算神在他们先祖及自己生命中的无尽恩典,以致他们可以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本诗的主旨是呼吁人去赞美耶和华。诗人一开始就呼吁耶和华的仆人去赞美祂,之后又在第2-3节提及赞美耶和华的时空向度:从时间上而言,耶和华的名从今时直到永远都是值得称颂的;从空间上而言,从东到西,遍及全地,都要赞美祂。 为甚么要赞美耶和华?因祂是超乎万国万民的神,祂在至高之处永远为王(4-5)。耶和华的仆人要赞美祂,不单因为祂是威荣的主,更因为祂在至高处俯首垂顾天上地下的事(6);祂竟会从尘土中抬举贫穷人,以致卑微的人能与本国的王子同坐,而当时最受人轻看的不育妇女亦可以成为多子之母(7-8,这两节经文应是引述了以色列人所熟知的撒母耳事迹——参撒上2:8中的哈拿之歌)。末了,诗人再以哈利路亚(「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的呼吁作结。 作为六首节期颂诗的第一首,本诗能让以色列人对前面的生活充满盼望,因为他们可透过本诗,体会到神必一如以往的帮助他们,而且祂不单为人解决难题,更要使人得尊荣和喜乐。 今天,我们同样会唱颂诗歌;然而,当我们颂唱时,会否认定我们是主的仆人,因此要从今时直到永远的歌颂祂,又会在家中,在公司,在教会,以至在任何地方都赞美祂?还是我们仍然常常自己作主,自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主人,少去数算主的恩典,以致我们既不能口唱心和的赞美神,亦不会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中歌颂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