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百五十篇短篇信息 目录: 赞美耶和华(杨震宇) 从天上穹苍唱哈利路亚(吴主光) 一起赞美!(陈家强) 普天同庆的赞美(杨浚哲) 敬拜与音乐 (赖建国)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神(一五○1~6)(台北灵粮堂) 当用角声赞美神(一五○1~6)(台北灵粮堂) 赞美的真谛(一百五十篇1~6节)(台北基督之家) 尽心尽情的敬拜(诗150篇1至6节)(香港读经会) 赞美耶和华(杨震宇) 钥句: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背景:《诗篇》第一百五十篇是「哈利路亚」诗集的最后一首,也是全卷诗篇末后的一篇。本篇是整卷《诗篇》的高潮和整卷书最经典的结论。本诗曲调流畅,内容和谐,也是一首体现诗篇之真髓的伟大之作,并给《诗篇》落下了大团圆的帷幕。慕安得烈说:「在《诗篇》里,我们看见,赞美在属灵的生活中该占何等大的地位。在这卷书里共有六十多篇赞美的诗,就是第九十五篇到一百零一篇,一百零三篇到一百零七篇,一百十一篇到一百十八篇,一百三十四篇到一百三十八篇,一百四十四篇到一百五十篇。最后的五篇,都是哈利路亚的诗。开头和末了,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并且在末了一篇里,每一节都重复两次说:『赞美他。』末了又说:『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提要:第一百五十篇是赞美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全体歌唱,普天同庆的诗篇。在这首赞美诗里,诗人阐明了赞美之处(1节)、赞美之故(2节)、赞美之法(3~5节)和赞美之人(6节)。全诗分为四段: (一)在何处赞美神(1节)──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在神的圣所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 (二)为何要赞美神(2节)── 要因祂大能的作为赞美他,按着祂极美的大德赞美祂! (三)用何乐器赞美神(3~5节)──要用角声赞美祂,鼓瑟弹琴赞美祂!击鼓跳舞赞美祂!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祂!用大响的钹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 (四)谁该来赞美神(6节)──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祂! 钥节:【诗一百五十6】「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钥点:本篇我们看到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都是指出要赞美耶和华,其目的乃是鼓励我们用坚强的信心、圣洁的爱心、和喜乐的热心来赞美神。以下就是诗人说明有关赞美的四个主要问题: (一)对「在何处赞美神?」的问题,诗人的答案为:「在神的圣所中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因在圣所的赞美也要上达于天,在主的面前蒙悦纳。 (二)对「什么是赞美的焦点?」的问题,诗人的答案为「神的大能和神的大德!」神是我们赞美的焦点,「神的大能」和「神的大德」是我们赞美的中心。 (三)对「如何赞美?」的问题,诗人的答案为:「用你所有的一切来赞美祂!」虽然这里只是列举了八种乐器,其实乃是呼召我们当用所有的一切方法,去发声赞美神。 (四)对「谁应该来赞美神呢?」的问题,诗人的答案为:「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祂!」当然我们都要加入这全宇宙的「哈利路亚」合唱团,无止尽的赞美祂。 今日的钥节提到「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这节美丽的赞美结束了整部《诗篇》,也带进了《诗篇》的最后一个高潮,并且给《诗篇》落下了最完美的帷幕。《诗篇》以「这人便为有福」为起头,以「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为结束。本篇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在短短的六节圣经内,「赞美」一字竟然有十三次之多!每一句都有「赞美」,从起首到结尾「赞美」串连整首诗。诗人以最恰当的方式来结束这部「赞美」的书,他催促「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一切神所创造有气息的都要一同赞美神,无论现在还是直至永世。因为神创造的最高目的,乃是要在一切所造的万物之上得荣耀。因此,让我们花时间来学习每天都赞美神,直到我们整个的心和生活进入蒙福的境地,最后必被提到荣耀里,与一切被造的都加入哈利路亚的大合唱(启十五3,十九1~6),因为那时「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二十一4) 亲爱的,人的生命中有苦也有乐、有得意也有失意、有哭泣也有欢笑、有喜乐也有忧伤。但无论在甚么境遇(健康或疾病),甚么阶段(从年幼到发白),你都能经历「赞美」的大能,使你能摆脱一切的问题,并且使你进入与神亲蜜的交通。让「赞美」成为你生命中的动力吧! 【一息尚存时,我要赞美创造主】约翰韦斯利上牛津大学时,有一个晚上,他和校工交谈之后,发现他只有一件衣服,没有床,也饿了足足一天了,他在如此贫困的情形下仍然是一个快乐的人,满心赞美神。那时约翰还不太成熟,他就问这个工友,「那你还有什么可赞美神的地方呢?」那人说,「多得很,我赞美神赐给我生命,也给我一颗热爱祂的心,还有就是渴望服事祂的心志」工友这种微笑的、谦卑的、敬虔的回答。约翰觉得这实在才算得上是真实的感恩。他和校工的交谈,改变了他,使他后来成为一位信仰的伟人。在一七九一年,约翰韦斯利在他临终时,最后以微弱的声音唱「在我一息尚存时,我要赞美创造主」。但愿我们在还有气息的时候赞美神,好叫我们在临终时也毫无遗憾,死得安乐。 「神预备整个宇宙成为一个大交响乐园颂赞圣子。据说某一次演奏会,在数百种乐器演出时,却缺少了横笛,指挥就等这一项齐全时才奏。神喜欢的,是一切被造的都从叹息转变欢乐,一切咒诅都已消除。但祂一定要听见你的声音,你要在教会中与自然里赞美祂!」──迈尔 默想:亲爱的,人的生命像《诗篇》一般,其中有苦有乐,有哭泣与微笑。但无论在甚么境遇中,你是否时时、事事都赞美神呢? 祷告:亲爱的主阿!我的心充满了爱和感谢。愿我一生都在祢的会中,用我所有的一切,口唱心和的来歌颂赞美祢。即是死临到,我仍然要表白:「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从天上穹苍唱哈利路亚(吴主光) 第一百五十篇大纲: 引言:高呼哈利路亚(150.1上) 一、赞美的地点(150.1下) 1.在圣所赞美 2.在穹苍赞美 二、赞美的因由(150.2) 1.因神大能的作为 2.因神极美的大德 三、用六组乐器赞美(150.3-150.5) 1.用角声赞美 2.鼓瑟弹琴赞美 3.击鼓跳舞赞美 4.用丝弦乐和箫赞美 5.用大响的钹赞美 6.用高声的钹赞美 结语:整体大赞美(150.6) 释经: 引言:高呼哈利路亚(150.1上) 150.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1.本诗一开始就高呼「哈利路亚」,像最后五篇诗的格式一样;只是结束稍为不同,(第146至149篇)都是以一个「哈利路亚」为结束,惟独最后这篇(第150篇)却是以「双重哈利路亚」为结束、也是《卷五》的结束,更是整部《诗篇》一百五十篇诗的结束,非常特别。这样的结束显示「赞美达到最高峰」,所以本诗短短六节经文,就有十三个「哈利路亚」──开始时一个、结束时两个、中间内容有十个。 2.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较早之前已经指出,「哈利路亚」在原文是用两个字合并而成的──“halal”(赞美)和“Yahh”(耶和华的缩写).读起上来就变成“hallelujah”(哈利路亚)。但“halal”含有「发光」、「赞美」、「夸耀」的意思.可以想象得到,唱「哈利路亚」的人,是因为看见神或主基督「发光」,显出他的大荣耀、大得胜。本诗既然有这么多个「哈利路亚」,作者心中也必定看见神极大的荣光,才叫作者发出极大的赞美。 3.闻说,大音乐家韩德尔(Handel)写「弥赛亚神曲」(The Messiah),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写成的;整套歌曲,单单是听也要三小时以上.但是韩德尔只用了二十天时间,就写完了。当他写到“Hallelujah, The
King of Kings, Lord of Lords” 这首世界著名的圣诗之时,刚写到天亮;他的一个仆人送早餐进来,看见他伏在桌子上哭.仆人就上前问他,有甚么伤心事没有?他却回答说:「不是的.我刚才看见神的荣耀!」因为这首「哈利路亚」充满了神的荣耀,所以世上差不多所有地方都有不约而同,流行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逢诗班开始唱这首「哈利路亚」圣诗的时候,会众就自动站立起来.有一位音乐家告诉笔者,说、这是因为大家都以这首歌为「基督教的国歌」!!这种尊崇主基督的感受,相信这篇诗的作者内心更是这样,因为看见主基督发出极大的荣光来。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渐渐看到主的荣耀从诗篇里照射出来呢?我们现在来到最后这篇诗了,你的心灵间,有没有见到主基督极大的荣光呢?但愿每一个欣赏《诗篇》的读者,读到最后这篇诗的时候,都能高呼「哈利路亚」。 一、赞美的地点(150.1下) 在神的圣所赞美他!在他显能力的穹苍赞美他! 1.作者高呼「哈利路亚」之后,立即表示、他这样高呼「哈利路亚」,是因为他的灵飞到「天上神的圣所」而赞美!请读者注意,在天上的「圣所」里,不再分「圣所」与「至圣所」,因为主基督被钉十字架时,已经打通了通往「至圣所」之路,这就是神使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的意思。(来9:7-8, 太27:51)从前,一般祭司只能来到「圣所」敬拜神;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带着牛羊的血,战战兢兢地进入至圣所,为百姓祷告。但主基督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9:11-12)所以作者的灵,也可以进到天上的圣所高唱「哈利路亚」。 2.作者又说:「在他显能力的穹苍赞美他!」以西结先知在异象中,看见神的「座驾车」,由撒拉弗「活物」抬着飞行。在这些撒拉弗「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像,看着像可畏的水晶,铺张在活物的头以上。「穹苍」以下,活物的翅膀直张,彼此相对;每活物有两个翅膀遮体。…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有宝座的形像,彷佛蓝宝石;在宝座形像以上有彷佛人的形状。我见从他腰以上有彷佛光耀的精金,周围都有火的形状,又见从他腰以下有彷佛火的形状,周围也有光辉。(结1:22-27)这样的描述,表示全能者神坐在「穹苍」以上;「穹苍」只不过是他的座驾车的「车身」而已。所以作者说:「在他显能力的穹苍赞美他!」意思是、来到全能神的脚前赞美他。 3.作者认为这「穹苍」是神显能力之处,意思是、神历来发号施令,都是坐在这宝座上发的;众天使也是来到这里、执行神的命令。例如:神创造万有、神维持万有、神施行审判、神听人祷告…,都是从这里发出命令和执行这些命令的。作者暗示,他的灵飞到神的宝座前,看见神发号施令,显出他的一切能力,成就他的一切计划,所以高呼「哈利路亚」。 二、赞美的因由(150.2) 150.2要因他大能的作为赞美他,按着他极美的大德赞美他! 1.简单来说,神的能力在人类历史上有两方面成就:其一、是彰显神「大能的作为」──就是创造万有、与维持历史的成就。正如神用六日来创造世界之时,《圣经》七次说:「事就这样成了。」(创1:7, 9,
11, 15, 21, 30, 2:7);主在十字架上临死前又大声喊叫说:「成了!」(约19:30)第七位天使将神大怒的第七碗倒在空中之时,就有大声音从殿中的宝座上出来,说:「成了!」(启16:17);最后、神审判了全地的人,结束了天地万物,就在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的宝座上宣告说:「都成了!」(启21:6) 2.其二、是彰显神「极美的大德」.这是指神本为善的心肠──神从尘土造出人;当人犯了罪,神又用他的大慈爱、大忍耐,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到世上来,以自己的血成就救赎大恩,拯救凡愿意悔改信主的罪人,作为自己的儿女。本来以色列人错过了悔改的机会,成了可废弃的民,神又纪念与亚伯拉罕和大卫所立的约,额外地赐下「施恩叫人恳求的灵」给他们,帮助他们愿意悔改的心,使他们最后还可以有得救的机会。这一切、都显出「神极美的大德」。 三、用六种乐器赞美(150.3-150.5) 150.3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150.4击鼓跳舞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150.5用大响的钹赞美他!用高声的钹赞美他! 1.这段经文本来列出八种乐器,但因为经文的表达方式是以六个「赞美他」来分类;而且按乐器的性质来说,其实是分成三对,每一对都是以「大而兴奋之声」配合「温柔幽雅之声」,为的是要发挥出上文所说──「大能的作为」和「极美的大德」来。 2.第一对:「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用「角声」赞美是利用其大声来宣告,例如召集全体民众聚会、宣告预备朝见大君王、或号召出去作战等,就用「角声」.所以用「角声」来表达极度兴奋的歌词,或描述神大能的作为最适合。但是用「鼓瑟」和「弹琴」来赞美,却不是取其大声,相反是取其幽雅柔和的声音,表达出细致、柔和、温馨、体贴、慈爱的资讯来,所以用琴瑟之声来描述「神的大德」、大爱、和奇妙恩典最为适合。 3.第二对:「击鼓跳舞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击鼓跳舞」代表得胜、兴奋、高兴、狂欢;「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代表各类「管」和「弦」的乐器──「弦」是指琴、琵琶、吉他之类,最适宜用来描述各种细致、柔和、温馨、奇妙而深奥的道理;「管」是指箫和笛之类的乐器,最适宜用来表达人内心各种优闲舒情的感受,好像牧童吹笛的心境一样。 4.第三对:「用大响的钹赞美他;用高声的钹赞美他」。我们不知道这里所说的「钹」是甚么乐器.因为它的希伯来文是“ts@latsal”,这字在撒下6:5译作「锣」;英文钦定本却译作“cymbal”「钹」.原文字典却认为是指一种「呼呼声」,例如「蝗虫的吵杂声」。但《圣经》最普遍译作「钹」的字,却不是这个字;乃是“m@tseleth”这个字。还有一个字“m@na`na`”,英文钦定本译作“cornet”,中文圣经也译作「钹」的;原文字典却形容这字是指一种会发出「筐筐」响声的乐器。笔者认为,这第三对乐器,重点是在「大响」的钹,和「高声」的钹;我们无须理会这钹是「锣」还是一般的「钹」。「大响」的钹可能是「低音」,可以用来描述战争获胜、打雷威严、神说话声音的可怕;「高声」的钹可能是「高音」,可以用来描述妇女、孩童、孤儿、寡妇、和许多怜悯、同情、赦免、饶恕…之类的恩典。 5.以上三对乐器,其组合结构都是以「兴奋与柔和」的相反音调为配对,所以三对乐器大概是描述「神大能的作为如何使争战得胜」,与「神的大德如何细心地,拯救孤儿寡妇、和贫穷可怜的人」。总意是、用各种乐器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操、感受,藉以描述出耶和华的「作为」和「美德」,正如上文(150.2)所指出的。 6.这时代许多教会越来越流行用锣鼓、电结他、和各类乐器来敬拜神,也以本诗所描述,用各样乐器来赞美耶和华为根据。笔者认为要小心这样的做法,因为: 1)这时代突然喜欢流行用各种乐器来敬拜神,其渊源并不是感受到神的大作为,和神的大德;其实是六零年代,在「嬉皮士」(欧美的颓废青年)中间所流行的「爵士乐队」.当时有灵恩派人士想要传福音给这些颓废青年,领他们归主.于是就以颓废青年所喜欢的「爵士乐队」来弹奏圣诗,又为他们以时代流行曲来重写圣诗,目的是迁就他们的「文化」,以为这样才可以吸引他们来听福音。灵恩派的「第三波」领导人John Wimber就是这一类乐队的一名乐师,所以「爵士乐队」今天在灵恩派教会中甚为流行。灵恩派教会之所以喜欢用「爵士音乐」来唱新潮圣诗,主要原因是在这种吵耳和歇斯底里的音乐下,他们会感到更容易讲方言、跳灵舞、倒地打辊、抽筋昏迷,他们却称这种现象为「被圣灵充满」,或「神人相遇的现象」,不肯正视这可能是邪灵附身。 2)八零年代以后,青少年人失落的极多.众教会都越来越缺少青少年人参加聚会,天主教和基督教传统教会的聚会更被人批评为「死气沉沉」;于是众教会纷纷采用「爵士乐队」来唱新潮圣诗,以图吸纳更多青少年人参加聚会。读者从一部名为「修女也疯狂」的电影就可以看到、青少人越来越对传统圣诗反感,所以天主教教堂很少人聚会;及至由那疯狂的修女带领会众,用新潮圣诗和乐队来伴奏,人们就蜂拥到教堂来了。那些「教会增长学」的专家们,认为这实在是有效的方法,于是普世众教会就渐渐采用。其实时下一般年青人所追求的,是用「兴奋、狂热、尖叫、歇斯底里、高音和吵耳的音乐」来麻醉自己;其中以支持撒但教的「重金属乐队」所唱的流行歌至为邪恶.但教会为迎合年青人的口胃,也纷纷采用「爵士乐队」来崇拜──以人为的方法来激动人的情绪,以为这就是感动和复兴。 3)如果用各种乐器,是因为有感动,以各种乐器来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感情,以求赞美得更深入,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只是为迎合时下年青人的口胃,从而吸引他们入教,这就逐渐降低了教会的「圣洁素质」,渐渐下降为世俗化的教会,或失去教会的本质而沦为社团。教会更成了造成「桥梁」,引导信徒接受灵恩运动其他做法,以为狂热就是复兴。 4)笔者不是反对用各种各样的乐器来敬拜神。就以唱韩德尔的「哈利路亚」圣诗来说,如果只以一部纲琴来伴奏,根本无法表达出这首圣诗所描述「神的荣耀和伟大」;任何诗班演唱这首圣诗都请来大乐队来伴奏。但是、请问是乐队重要呢,还是这首「哈利路亚」圣诗所描述「神的荣耀和伟大」重要呢?但愿神的众教会追求敬拜神之时,看见「神的荣耀和伟大」,不是追求「兴奋、狂热、尖叫、歇斯底里、高音和吵耳的音乐」。 结语、整体大赞美(150.6) 150.6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1.最后,作者呼吁「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以「双重哈利路亚」来回应主基督的大作为,和极美的大德。「凡气息的」,就是所有有生命的活物,不论是人、是禽兽、是畜牲、是昆虫…,都被邀请前来高呼「哈利路亚」,敬拜主基督;因为主基督降临,更新全地;又使万物复兴,叫所有生命才得以保全和延续。 2.本诗这个「结语」的特点是「双重哈利路亚」;这也是《卷五》的「结语」,更是整部《诗篇》一百五十篇诗的「结语」,非常特别。原来《卷一》至《卷三》的结束都是以「双阿们」为结束;《卷四》却以一个「阿们」,和一个「哈利路亚」为结束;《卷五》以「双重哈利路亚」为结束,这分明是文士以斯拉故意编排的,为要提示读者,读完《诗篇》之后,人人都应该这样兴奋地赞美耶和华。 ―― 吴主光《诗篇精选研经亮光》 一起赞美!(陈家强) 此刻,诗篇已顺序带领全世界(一四九5-9)归顺主(赛四十五23;腓二11),而凡蒙救赎的都将发出颂扬的歌声(启五8-14,七9-10)。 第1-2节 神配得的赞美 从天上「圣所」的至高处,降到「穹苍」(祂「显能力的」地方),再降至地上让人看见的「大能的作为」(统管的能力),主显出祂「至大之极」(和合本:「极美的大德」),祂的伟大超越一切。「圣所」可以译作「祂的圣洁」,但意义是一样的。其观念可以藉主吩咐设立的地上圣所加以说明:是圣洁的神居住的地方,也是祂的百姓要献上赎罪祭才能接近的地方。这是伟大的主至高之处。诗人并没有对「大能的作为」加以解释,但由于「他显能力的穹苍」暗示创造的事实,祂的「作为」必然是指祂为着百姓,在救赎、护理和管教中所做的事情。 第3-6节 人类的赞美 各式人等(6节)各种乐器(3-5节),高声呼叫──旧约喜悦的高潮已到,同时,此刻我们预先体验到将来那响彻天庭,直至永恒的高歌之声:「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和圣灵!」 ―― 陈家强《诗篇研究讲义》 普天同庆的赞美(杨浚哲) 诗篇选读第一百五十篇 本篇是全部诗篇的最后一篇,也为全部诗篇的总结。从一百四十五篇到一百五十篇,全是欢乐的赞美。本篇是赞美的最高峯。短短的六节经文,却有十三次赞美。本篇特为结束全部诗篇的意义。全部诗篇以人有福起头,以赞美结束。 全部诗篇的纲领,就是人服从神的管理,蒙神的恩惠,就有幸福。神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赐福给人;但人在一切之中,应当赞美主。 全诗共十三句,但每一句中都带有「赞美」两字。据古时传说,当犹太人奉献初熟之物时,他们就唱这首诗篇。这首诗也是带有预言性质的诗;指出世上的叹息、涕泣、患难忧伤, 都要过去;因为有一天,大小和鸣,万有歌颂,凡有血气的都要赞美神。展开宇宙历史最后的一页,乃是普天同庆的赞美。 分论如下: (一)赞美的对象(1节上) 诗人开始说:「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这里给我们看见,我们赞美的对象是耶和华。我们知道将来在天家,所有的圣徒和天使,只有一个赞美的对象,就是「赞美耶和华」,因为只有祂的名超过万名之上,一切被造的,都在述说祂的荣耀,除祂以外,再没有荣耀。所以启示录一书吿诉我们,约翰看见天上 有一个宝座,宝座周围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有二十四位长老,他们宝座的周围有四个活物,他们昼夜不住的说「圣哉, 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每逢四活物将荣耀、尊贵、感谢,归给祂的时候,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宝座面前,敬仰那活到永永远远的;又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 的……(启四章)。约翰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这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他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他们唱新歌,赞美祂曾被杀。约翰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 约翰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四活物就说:「阿们」。众长老也俯伏敬拜(启五章)。无怪保罗说:「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 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10〜11> (二)赞美的地点<1节下) 诗人继续说:「在神的圣所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这是论到赞美的地点。「圣所」在地上,「穹苍j在天上。在地上有赞美,在天上必有唱和。我们在那黄金街、碧玉城、玻璃海,在那三重天上的真正圣所赞美且是面对面的赞美神,不受物质的限制,也不受肉体的捆绑。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所说的话完全应验了,他说:「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 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十三12)哈利路亚, 赞美主! 然而今天我们的赞美不当受地域的限制,在圣所要赞美,出了圣所,无论在哪里,只要在穹苍之内,随时随地都要赞美神。同时全宇宙都可视为耶和华的圣所,凡住在其中的都有赞美耶和华的责任。 (三)赞美的缘故(2节) 诗人又继续说:「要因祂的大能作为赞美祂,按着祂极美 的大德赞美祂!」这里给我们看见,赞美的缘故,为甚么我们 要赞美神呢?因为神的大能显现,这是指着祂创造万有的大能说的。这样浩瀚的宇宙,这样丰富美好的万物,是「因为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三十三9)而存在的。万物不能不因此赞美祂。再看在神所创造的万物中,人是神最奇妙、最心爱的创造,我们应当效法大卫在神面前热烈地赞美祂说:「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一三九14) 再者,我们还要「按着他的大德赞美他」。究竟神在何事上彰显祂的大德呢?虽然「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诗十九1),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诗三十三5)。但是 所有这一切若与主耶稣救赎的工作相比,就黯然失色了。因为主耶稣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来一3) ,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一14)。神借着主耶稣所显出来的大德,是那么丰富完美,令人感叹而赞美;更何况这个大德的化身,竟为了救赎渺小败坏不堪的罪人,愿意死在十字架上,为人流血拼命!这样的大德,是无法数算的。无 怪在永世里,被杀的羔羊是永远赞美的中心(启五6〜14)。在万有中,蒙神的羔羊所救赎的人,应当赞美最热烈最大声的。 (四)赞美的方法(3〜5节) 诗人还说:「要用角声赞美祂,鼓瑟弹琴赞美祂!击鼓跳舞赞美祂!用丝弦的乐器和萧的声音赞美祂!用大响的钹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诗人在这短短的三节经文中,一共列出九种的乐器来赞美神。有的是用手弹的或击打的,有的是用口吹的,跳舞是用脚也用全身的;换句话说:一举一动都要赞美神。各种乐器表明各种人,虽然各人用处不同:有些如钹与鼓发出大声;有些如琴与瑟,声音微小,然而各人在神面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神。九种乐器可代表圣灵的果子 (加五22〜23),也可代表圣灵的九种恩赐(林前十二8〜11), 所以我们也应当用行为才干来赞美神。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如同乐器合奏似的,彼此同心合意地赞美神。 (五)赞美的人员(6节) 诗人最后说:「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谁当赞美耶和华呢?这里给我们看见,赞美神的人员是凡有气息的。为甚么要赞美耶和华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气息都是神所赐的(徒十七25)。神既然赐给我们生命气息,所以我们赞美祂是合宜的(诗一四七1)。因为死人不能赞美耶和 华(诗一一五17),所以当人活着的时候,应当赞美神;若不赞美神,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十九40) !为甚么石头要呼叫起来呢?是要责备我们。既然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那么你不会音乐,但只要你有气息,神就需要你。用音乐来赞美神固然是好,但更需要的,是有气息的人。有些人虽然不会唱诗,或用乐器来赞美神;但是他们默默无声,用言语行为来赞美神,犹如休止符在乐曲中是不能或缺的,亲爱的阅者,深愿你都要在「赞美耶和华」的大圣咏圑中有分。 ―― 杨浚哲《诗篇选读》 敬拜与音乐 (赖建国) 主要经文:诗篇第一百五十篇。 一、前言: 各位观众您好,我是赖建国,是中华福音神学院的老师,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大家一起来看诗篇。今天我们要特别来看诗篇里面的最后一篇,我们也称作哈利路亚诗篇。这是一首赞美的诗,也把整个的诗篇做一个总结,我们先讲诗篇是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把它读一遍。 二、「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就是「哈利路亚」的意思: 这里面讲到的「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就是我们常常用到的「哈利路亚」,「哈利路亚」翻译出来,就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那我把这个「哈利路亚」简单的说明一下:哈利路亚是动词,它是一个命令,吩咐人、命令人要来赞美。因为圣经里面,耶稣也讲到说:「你们如果不赞美的话,连路旁的石头,神都要兴起它来赞美神。这是神给我们的命令,我们就应当遵从这样子的命令。 三、「亚」就是耶和华的简称: 再者,这边讲到「哈利路亚」,这个「亚」就是耶和华的简称。耶和华祂原来的那个发音是YahWeh,这个「亚」就是这个YahWeh的第一个音节;只用一个音节,就是取它的音比较短洁宏亮,比较简短有力。所以讲到说 哈利路「亚」,这也是讲到说,以色列人看到,惟有耶和华是我们惟一敬拜颂赞的对象,只有祂是我们赞美的对象,我们应当向祂来欢呼赞美。 四、赞美神的地方: 这篇诗篇我们要注意,他在第一节里面就先讲到,我们应当在什么地方来赞美祂呢?这边讲到说『在神的圣所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圣所是讲到敬拜神的地方,是在圣殿,或是用今天的话来讲,好像是在教会里边。可是他讲到说对神的赞美,不能局限在这样子一个小小的建筑里边,整个的宇宙、穹苍,都是我们应该来赞美神的地方。那里不只是讲到说这么广大的地方,更是讲到宇宙穹苍里面,所有的人、所有的天使天军,都应当来颂赞神。万有都是神所造的,万有也应该对神来发出敬拜跟赞美。所以这边讲到地点,包括天上地上要同声来欢唱;地上有祂所拣选的圣殿,天上更是有显扬神荣耀的穹苍。这边的穹苍就是显扬神创造的大能力,跟祂的荣耀,都是我们应当来颂赞神的地方。 五、赞美神的理由: 第二节更讲到,我们应当为什么来颂赞神、赞美祂?比如说我们讲到,我们应当要赞美耶和华,但是一时就语塞,想不出什么理由。但是我们读圣经诗篇里面,就讲到许许多多的原因,我们可以来赞美祂。这里提到两方面:一方面讲到,按着祂的极美的大德来赞美祂,另外一方面是按照祂的大能的作为来赞美祂。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神的恩典,经历过祂的拯救;祂赦免我们的罪孽,祂医治我们的疾病,祂拯救我们脱离死亡,这些都是我们亲身的经历,应该可以来对神发出赞美。神在宇宙中间,在历史中间有许多的作为,祂的创造、保护、眷顾、拯救,都成为我们敬拜祂、颂赞祂的原因。所以有一首诗歌说,我们应当来数算主的恩惠,就发现那个里面有多多少少的恩惠,是我们常常忽略。 六、赞美神的方式: 在这篇诗篇里面,也讲到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敬拜赞美祂。这可能对我们今天很多教会里面,我们比较受到中国人传统的敬拜的习惯的一个很大的突破。诗篇一百五十篇是在三千年以前所写下来的,至少离开我们今天已经都两千多年了,可是它里面所包含的,却是往往超越过文化、时间、地域的限制,对我们这些人发出邀请,要我们用各样的方式来颂赞敬拜我们的神。所以这边不是讲到说,我们纪念神的能力、作为、美德、本性,更是要用各种的乐器、诗歌来颂赞祂。 A、用角声来赞美: B:用鼓瑟弹琴来赞美: C、用丝弦的乐器和萧来赞美: D、用击鼓跳舞来赞美: 七、用乐器与舞蹈来敬拜神是合宜的: 所以今天也在有一些教会里面,他们在聚会敬拜的当中,也会安排有人;他们经过演练,就把最美丽的舞蹈献给神,我想这其实是合宜的。乐器在圣经里面常常被用到,在今天的教会里面,我们唱诗歌也都会用到乐器来颂赞神。这篇诗篇在最后就讲到,『凡有气息的、都要来赞美耶和华』,所以他讲到不只是这一些个人,他们经历过神的恩惠;不只是信仰的团体以色列人,更讲到所有世人,都要一起来参与对神的敬拜,这样子的敬拜才能够是完全的。 八、敬拜神跟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现在对这些的颂赞再有一些的反省,圣经里面讲到敬拜神,自古以来就是跟音乐有很密切的关系。好像西乃山跟神立约,祭司就吹角,圣殿里面的敬拜,有正式的乐团编制。诗篇一百三十七篇讲到,那些被掳到外邦去的人,他们就讲到有巴比伦人跟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为我们弹一首歌、弹一首琴的诗歌?」。他们说:「我们被掳到外邦去了,我们怎么能够再弹这些诗歌呢?」。耶稣那时候也会唱诗歌,我们最记得的一处就是:在耶稣被卖的那一天,耶稣跟门徒用完了逾越节的晚餐,他们唱了诗,就往橄榄山那边去了。将来...启示录里面记载,天上的圣所里边也是有天使、圣徒,要一起来唱诗歌颂赞,我们这些人要一起加入到这一个宇宙大合唱的行列里边,一起来颂赞神。 九、基督教历史上的伟大乐曲介绍: 基督教历史在过去两千年里面的发展,也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乐曲,其中有一些最有名的。好像韩德尔写的神剧弥赛亚,今天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很多人最喜欢里边的哈利路亚大合唱;也晓得说,在所有音乐的曲子里边,除了国歌之外,就是这首曲子,我们这些听众是要站立起来聆听的。因为这首曲子在当初演唱的时候,英国的国王一听到说要唱〞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想到:「我是谁?竟然还坐在这个地方听?」。他就站立起来表达对神的崇敬,这个也就变成音乐会里面的一个惯例,反正听到哈利路亚大合唱,众人就要起立来聆听。 十、我们敬拜的对象就是神自己: 我最后再讲到几点就结束,诗篇是讲到敬拜,诗篇讲到我们敬拜的对象,就是神自己,祂是独一的真神、万有的主宰、也是我们信徒的救主。祂的本性就是公义跟慈爱的,祂的公义跟祂的判断不能够划分,而祂的公义就是受欺压者的避难所。我们敬拜神,其实不分教会或者家中,但是往往在教会里边,我们敬拜祂能够更加的显示我们对神崇敬之心。 ―― 赖建国《诗篇》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神(一五○1~6)(台北灵粮堂) 本篇信息可以说是颂赞诗中的极品,在本篇中只有喜乐和赞美,本篇也是全本圣经中「赞美」最多的一篇,全篇短短的六节之中「赞美」一词竟有13次之多,用本篇来作为诗篇的结束是再适合不过了。 当我们诵读诗篇时,就更能了解赞美,特别是在本篇信息中,诗人更深入明确的从四方面来解答我们关于赞美的困惑。 (一)我们要在何处赞美神?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去教会才能赞美神呢?当然我们可以随处赞美神,但若我们仅能随处赞美神而不能与众圣徒一起赞美神,是我们的损失。诗人在此说「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在神的圣所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v.1)在本节中,诗人告诉我们赞美神的地方有两处,一处就是如许多弟兄姊妹所言,是在衪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我们当然可以随处赞美神。但诗人还提了另一个赞美之地 ─在神的圣所中赞美祂。对犹太人而言,圣殿的敬拜是他们所渴望的,对我们而言呢,神的圣所所指的应是凡奉主名聚会的地方。主复活之后,给了我们「主日」,就是要我们在那特别的日子聚集来赞美神。 (二)要为什么来赞美神呢?诗人说「要因祂大能的作为赞美祂,按着祂极美的大德赞美祂!」(v.2) 诗人再次的强调神是我们赞美的焦点,并且诗人也非常具体的说「神的大能」、「神的大德」是我们赞美的中心。这点相当重要,我们需要有具体的赞美对象,神也希望我们的赞美不流于形式。对神认识得愈丰富,我们赞美神的话也才能更丰富,赞美神的意愿也才能更强烈。我们在赞美神的事上软弱无力吗?我们是否因世上各样的思虑缠住了我们赞美神的心呢?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事务可以带来永远的喜乐,但我们的赞美,不单单可以荣耀神,并且可以从其中享受属天的喜乐。 (三)要怎样赞美神?「要用角声赞美祂,鼓瑟弹琴赞美祂!击鼓跳舞赞美祂!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祂!用大响的钹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v.3-5) 原来赞美神是可以如此多样化,虽然这里只是列举了八种乐器,其实所代表的是我们当用各种乐器来赞美神。乐器是为了赞美神而发明的,由此,我们似乎不用再争论圣殿里可以用什么乐器赞美神了,凡是乐器都可以用来赞美神,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如何使乐器功能正确而恰当的发挥,演奏出合谐的曲调 (四)谁来赞美神呢?「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v.6) 这里就包括了一四八篇中的伟大的诗班,当然我们更应是列在其中。 回应 主,赞美你,我愿一生都你的会中赞美你。 当用角声赞美神(一五○1~6)(台北灵粮堂) 在最后一篇,诗人要我们用各式各样的乐器来赞美神,赞美神的方法不限于口唱而已,诗人在本篇中列出了各种赞美神的乐器,在诗人所列的各种乐器,大都已使用在我们的赞美之中,唯有在榜中的第一样「角」并未列入。在公元二○○○年跨年祷告会中,有一段敬拜,出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乐器,那就是「角」,让整个敬拜赞美有非常不一样的气氛,并且我们也从圣经中多次看到神常常要以色列人吹角或用角声来赞美。用「角声」赞美有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角是用于军队,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时,神称他们为「耶和华的军队」(出十二41),这是为什么以色列人这么重视「角」。 第二,当以色人在西乃山,接受神所赐下的律法时,神就是以角声呼召他们,「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神…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角声渐渐的高而又高。摩西就说话,神有声音答应他。」(出十九16-19) 第三,在建造会幕时,神也命令他们造两只银号角。 第四,约书亚率领百姓进迦南争战之时,他们乃是依神的号角而得胜(书六1-21) 第五,在以色列人的新年第一天(以他念月初一日),要在遍地吹角(利廿三23-25),在禧年开始之时,也要遍地吹角,宣布赎罪和恢复自由(利廿五8-12)。 第六,在旧约中吹角的是由祭司负责(书六4-20),可见其慎重之意。 号角除了用于地上的敬拜,使徒约翰于拔摩海岛上所见之异象,在天上敬拜最主要的乐器就是角。除了这些用途之外,号角在天上还有三方面的用途: 第一是招聚祂的子民。 第二是使在主里面安息的人听见,复活后,被提到空中与主相会。 第三就是宣告神的审判 (太廿四29-31;帖前四16-18;启廿11-15) 。 用角声赞美神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第一,角声可以激发我们属灵的力量和勇气,使我们能在世争战中得胜(士三26-28,六34,七22)。 第二,第二个重大的属灵意义,我们从以色列人在旷野角声的功能可见一斑;当他们吹角时,一是聚集会众,二是宣告起程,三是合力抗敌,四是欢然守节。对我们而言,当角声响起时,一方面,当自省我们是否竭力保守合一?另一方面,是否在主里面竭力在真道上造就自己,能将福音的真理向世人宣讲?「同心合意(合一),兴旺福音(长进)」(腓一3)。合一使我们能担当彼此的重担、不孤单。当角声响起时,我们都已预备好了,可以大声赞美神。因为祂已率领我们得胜了。哈利路亚! 回应 主,赞美你,愿赞美你的话常在我口中。 赞美的真谛(一百五十篇1~6节)(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是最后的一篇诗篇。虽然是最后的诗篇,但是却有很重要的信息在其中!当我们研读诗篇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诗篇最宝贵的信息之一,就是它不但鼓励、呼吁、提醒我们赞美神,它也教导我们当如何来赞美神!因此最后一篇诗篇就是总结地教导我们「赞美的真谛」: 第一、我们当在何处赞美神呢?第1节诗人告诉我们除了在圣所赞美神之外,我们也当在穹苍赞美神!诗人告诉我们,赞美不应只是礼拜中的一个活动而已,赞美应当成为我们的「生活。」我们当随时随地赞美神,因为「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诗三十四5)!我们是凡事感谢、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的子民!但愿赞美不但成为我们敬拜神的方式、也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第二、赞美神的内容当如何呢?第2节诗人提到我们要因神的「大能」和「大德」来赞美神!因此,我们当知道赞美神不是在礼拜中一个「欢唱」的时刻,而是因着更认识神、更经历神所发出的赞美!因此让我们因为更认识神、更经历神的大德和大能,以至于我们的赞美能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进深,常常都是「口唱心和、心被恩感」地赞美神,这样的赞美才是神所喜悦的! 第三、我们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神呢?第3~5节诗人提到:要用各样的乐器赞美祂!而且是用「大响」、 用「高声」来赞美祂!而且可以用我们的身体跳舞来赞美祂!在这里诗人鼓励我们尽心、尽力地赞美神,用身、心、灵、思想、情感、意志,用一切我们所会的乐器、弹得巧妙、声音洪亮地来赞美神!这是神所喜悦的! 第四、什么样的人应当来赞美神呢?第6节诗人提到「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神!是的,也许我们不会什么乐器,我们也不会唱歌、跳舞,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来赞美神,神要的是那真正用心灵诚实来赞美祂的人! 祷读:诗篇一百五十篇1~2节 1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在 神的圣所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 尽心尽情的敬拜(诗150篇1至6节)(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让我以灵以诚全心赞美你。 全卷诗篇以这篇热烈的敬拜作为终结,整篇诗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忘我的敬拜气氛之中。如果加进一点想象力,我们就如置身于强烈的音乐和欢乐的笑脸之中。一群属神的子民在神面前弹琴、跳舞、欢呼歌颂,即使他们尽心、尽性、尽力地颂赞神,仿佛仍然未能与祂的荣耀相配。这种兴奋之情并不是源于个人的需要,盼望情感上得到宣泄,乃是受神的启示和作为所感而作出相应的响应。 诗人指向神在穹苍天地间所显示的大能,祂在立约的关系中,向祂子民展示其拯救的大能和美善的德性。神的子民在一位显彰自己的天地主宰面前,深悟这份关系的独特性。那位超越一切、人未曾认识的耶和华神,在救赎和立约的经历中,向以色列民启示祂自己。祂要让祂的子民知道,他们拥有这位神之同时,也惟有他们才可以向祂献呈赞美。这是他们无比的福分。耶和华配受赞美,这不单因为祂崇高的本性,更因为祂与人亲近,叫人可以得着祂,与祂建立相属的关系。 1 赞美之情源于甚么属灵的经验?请检视一下自己,在你每次来到主面前敬拜时,你内心所注目的是甚么? 2 忘我与尽情的敬拜,委实是我们在神面前谦卑自己、承认自己受造的身分,以及敬服于神的完全和祂的伟大所有的表现,试反思你的敬拜生活有否具备上述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