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第二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價值觀的更新(二十二1~3)(張慕皚) 聖誕與人生的選擇(二十二4~6)(張慕皚) 展翅上騰的生命(二十二7~9)(張慕皚) 交友之道(二十二10~11)(張慕皚) 屬靈操練(二十二12~14)(張慕皚) 成長之路(二十二15~16)(張慕皚) 時代真理的使者(二十二17~21)(張慕皚) 時代公義與慈愛的使者(二十二22~23)(張慕皚) 平靜安穩面對時艱(二十二24~25)(張慕皚) 生命的成長 - 從偏差到正途(二十二26~29)(張慕皚) 信徒更新價值觀(二十二1~3)(莊漢夫) 人生生活之抉擇(二十二4~6)(莊漢夫) 展翅上騰之生命(二十二7~9)(莊漢夫) 基督徒交友之道(二十二10~11)(莊漢夫) 信徒屬靈之操練(二十二12~14)(莊漢夫) 人生成長之道路(二十二15~16)(莊漢夫) 時代真理的使者(二十二17~20)(莊漢夫) 公義慈愛的使者(二十二22~23)(莊漢夫) 平靜安穩對時艱(二十二24~25)(莊漢夫) 偏正生命之成長(二十二26~29)(莊漢夫) 價值觀的更新 【經文 箴 22:1-3】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宋美芳姊妹 今天的經文教導我們應有的人生價值觀,第一節談到個人方面應以怎樣的價值觀去建立生命,第二節談到人與人的關係,而第三節則談到做事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人生價值系統,這系統從小就已開始,主要受別人對自己的影響。不同的價值觀對我們的人生有很深遠的影響。作為基督徒,信仰應該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改變。如果信主之後仍然是老我的一套價值觀,顯示屬靈生命出了問題。保羅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腓3: 7-8)信主之後,並不單祗是多讀聖經和屬靈書籍,在頭腦上多認識主就可以,而是透過神的話語應用在生命上去經歷神的實在,這一生的追求,也是人生的價值觀裡面最崇高的一環。今天,你有否同樣的價值觀呢?我們人生的價值觀是什麼呢?信耶穌即悔改,思想上有改變,認為耶穌最寶貴,你是否在價值觀上有這改變呢?就讓今天的經文更新我們的人生價值觀。 (一)品格比財富更寶貴 『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對個人生命而言,美名比大財的價值更高,恩寵尤勝於金銀。美名指美好的名聲,而美好的名聲來自美好的品格,美好的品格又帶來美好的名聲,相對於追求財富就更加值得。恩寵是指別人對自己的欣賞、寵愛,若想得到朋友的關懷愛護,首先要和別人做朋友,先關心別人;這樣,關心、恩寵,自然會更多的臨到你。經文提醒我們,首要的品格就是愛──『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路10: 27)這種愛的品格令人尊重和欣賞,關心和愛護。為何今日香港社會,名譽和品格比財富更加重要呢?因為有研究報告顯示:香港是世界上最金錢掛帥的地方,金錢成了港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價值。 聖經告訴我們:美好的品格比財富更重要和優先,這並不等同我們都要做窮人或者完全放棄事業。因為財富祗是暫時今生擁有的,而品格卻可帶進永恆裡去,所以神要我們追求屬靈上的豐富過於物質上的豐富。當我們有這樣的價值觀就能夠面對將來神的審判,因為神是看我們在屬靈和品格上的豐富,而非物質上的豐富。作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就是說要在恩賜、才幹和機會上都盡本分。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神的審判,都要帶著品格去接受神的審判。再者,財富對我們品格有損,甚至可令人遠離神,失去朋友,金錢成為我們的偶像和綑綁後,貪心、嫉妒等污點便叫我們失去品格。今日的社會,品格和業績是兩回事;人以追求財富為最高的價值,為了爭取優良業績,不擇手段。 然而,人始終有一日要面對永恆,而我們能夠帶進永恆的並不是財富,而是豐富的屬靈生命和美好的品格。因此,建立品格是重要的,我們該如何去建立品格和靈性呢?很多時候,滿以為靈修、讀經祈禱就可以建立靈性,又以為參加崇拜、成長班、甚至培靈會,追求真理就可以建立靈性。其實,這樣絕對是不足夠的。
主耶穌的教導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約14: 21)「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 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
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 24)很多基督徒都懂得靈修和參加聚會,其個人的生命卻絲毫沒有改變,就正如一個人光看著房子的圖則,沒有起來建造一樣。今日,我們是否如斯的基督徒呢?請記得,屬靈的操練,並不單祗是參加教會聚會,多讀聖經就可以。屬靈的操練,是將所領受的真理放諸生活上,社交上和工作上,而且時時刻刻的實踐出來。換言之,乃是要在生活細節上建立我們的品格和靈性。在人生偉大的時刻裡最易顯露個人的品格,但品格和靈性的扎根是在人生細節上長成的。所以,品格、靈性與業務、職責是分不開的。衡量過去一年的工作,將可以看到自己的價值觀如何,是重視發大財還是得美名?要知道一份工作最大的回報,有助我們建立美好的品格;所以,品格和工作,品格和事奉都是分不開的,這亦是聖經給我們的教導。但是,今日的文化截然不同,業績與道德分開,人不擇手段掙錢,甚至犧牲品格,而這當然並不合乎聖經的教導。 (二)貧與富平等對待 『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富戶窮人在世相遇,是指世間貧、富兩種人,在生活上彼此有接觸,問題是兩者如何相處。經文提醒我們,這兩等人都為耶和華所造,就像香港這個貧富懸殊的社會,無論太平山上,獅子山下的人都是住在同一天空下。貧富懸殊之所以成為嚴重的今日國際社會問題,皆因貧富關係不和諧,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貧窮的人於是起來爭取,而這個必然的現象已經出現,所謂暴力恐怖主義,就是貧窮人用來解決社會不公的手段。經文提醒我們:人無論貧富,都是神照著衪的形像造的。所以謀殺和自殺都是嚴重的罪,因這行為殲滅了按著神形像所造的人。此外,富戶和窮人都是神要拯救的對象,都可以成為神的兒女。聖經教導我們要將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不亢不卑。神是不偏待人,問題是你的觀感如何?清貧生活是長壽的良方,因為窮人往往比富戶更易滿足,更少憂慮,而且他們並無物質、權勢可靠,容易信主。主耶穌也?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路18: 25)可以說,問題是出在人的價值觀上。當神賜福給我們擁有更多時,是神叫我們富足,我們便不可專顧自己,要更多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世上許多的問題,這才是聖經的教導。上週我在此提到,統計數據顯示,祗要全球的基督徒都奉行聖經教導的十一奉獻,所有教會的開支問題都會得到解決,而且還可以動用六百五十億美元消滅所有的貧窮,仍然有一百七十億美元可以做更多的宣教和傳福音工作。這就是富戶和窮人相處之道。求主幫助我們有清楚的人生價值觀,明白神不偏待人,人人能以平等的地位共處。 (三)遠見比眼前更重要 『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通達人有遠見,逃避災難,愚蒙人明知大禍將至,仍只管沈醉於眼前享受。愛神,認識神真理的通達人,較為謙遜、有遠見,所以曉得見禍躲藏。因為『屬靈的人能夠看透萬事……』(林前2: 15)這等人認識神,知道神的心意,且按真理行事。愚蒙人前往受害,接受刑罰,是指到金錢上的損失。愚蒙人沒有遠見,有勇無謀,只顧念目前,所以最終遭到損失,特別是金錢上重大的損失。聖經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1: 1)意指不要跟從惡人,不與他們站同一陣線和同一地位做事。屬靈人能夠見禍躲藏,是因為謙卑,有遠見,不以卵擊石。但據聖經所載,初期教會的殉道者,他們持守信仰的心志,正如但以理的三個朋友誓死不拜金像而被扔在火P一樣的高貴。屬靈人見禍躲藏,就如大衛逃避掃羅追殺,以利亞逃避亞哈王和耶洗別的陷害,保羅為了傳道而四出逃難,都是聖經上列舉出來的例子。聖經提醒我們除卻有遠見,還要有人生的計劃和目標,彼此是相輔相成的。當我們失去理想和目標時,也沒有遠見可言。聖經教導我們不單祗要訂定目標,而且要設訂更高的目標,甚至要符合神心意那樣的完全。神給我們的目標雖然高,但仍然有保險線,就如大衛逃避掃羅而向約拿單訂出保險的計劃《參撒上20章》一樣。所以,目標縱然訂得高,仍需切合實際並作彈性處理。很多基督徒因為看到前路有太多的不明朗而去算命和看星座,這是相當愚蠢的事情。請記得,神絕對不容許這樣做都是為了我們的好處。五世紀的奧古斯丁曾謂:「如果神讓你預知他發達,你會變得自大;如果神讓你預知未來遭難,你會充滿不安甚至絕望。」請看,神有何等的智慧,祂讓耶穌基督成為我們人生的引路者。祂是全能的神,祂是愛我們的主,在黑暗中拖帶著我們的手走人生路。惟仰望神,跟隨主走這人生路才是最可靠和安全。求主恩待,讓我們都成為通達人,明白遠見比眼前更加重要。 聖誕與人生的選擇 【經文 箴 22:4-6】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張淑儀姊妹 耶穌基督降生,為人類帶來一條既新且活、充滿光明的道路。當基督還未降生時,人類的生命在黑暗、痛苦、患難和絕望中;耶穌來了,帶給我們唯一的盼望。撒迦利亞祭司在他兒子約翰降生時說了一個預言,述及耶穌基督降生的意義:耶穌就像清晨旭日照亮我們一群本在黑暗中的人,將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因此耶穌宣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們今天是否走在耶穌基督要我們走的道路上呢?請留意,今天的經文題到人生有以下兩條道路。 (一)豐盛而滿足的人生道路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箴22:4)針對一個豐盛的人生而言,這裡提出兩個條件、三個效果。第一個條件是敬畏耶和華,這份敬畏來自對神的認識,使人一生的經歷神。一個敬畏神的人之所以害怕犯罪,是因為不想得罪神,怕神傷心、難過。耶穌基督賜我們新生命,我們便曉得敬畏神。第二個條件是「謙卑」。神謙卑至一個地步降生為人,創造天地萬物、滿有權能的神竟然降生於馬槽當中,祂不是來到皇宮享受多人服侍,也沒有軍隊聽他指揮。聖經說:「耶穌本為神,但不以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且死在十字架上。」當我們認識這樣一位謙卑的神時,自然看到自己的不潔、自大和愚昧。虛心是福氣的源頭,所以「八福」開首說「虛心的人有福了」,「貧窮的人有福了」,這帶來以下三種的福氣: 1.享富足──舊約時代的「富有」指像亞伯拉罕所擁有物質的富有,但新約時代,神讓我們看到更偉大的豐富──屬靈的豐富,但我們卻不懂得珍惜這種豐富,何解?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經歷神。當我們真正經歷神的時候,自然會感受到屬靈生命的豐富。 2.得尊榮──就像約瑟,本為卑賤的奴隸,但因為他敬虔愛神,神便將他提升成為埃及的宰相。還有末底改本是皇宮裡守門的,但也因他敬虔的緣故而成為波斯皇朝的宰相。「自卑的必升為高,自高的必降為卑。」當耶穌降生,神予我們的尊榮是超乎約瑟和末底改的;我們得到作神兒女的尊榮,這身份是何尊貴! 3.得生命──舊約的「生命」往往指「長壽」,像摩西離世時「眼目沒昏花,精神沒衰敗」。新約時代,神賜我們的「生命」不是指肉體的長壽,而是寶貴的、永恆的屬靈生命。這生命有聖靈內住,有活水湧流到永生,在永恆中與神同享永遠的快樂。 我們之所以未享受到以上三種福氣,可能因為我們還未覺察到自己的貧窮,就像老底嘉教會的信徒般自以為富有。當我們看到自己貧窮的景況才是祝福的開始。Oswald Chambess說得好:「我們從神那裡得到的最大祝福,就是知道自己的貧窮。」《效法基督》作者甘金碧士說:「當一個器皿空無一物時,神就在這器皿中傾注祂的祝福。」有好些基督徒認為信主後生活仍很艱苦,這是因為他們對苦難的真理有錯誤的看法。神沒應許信祂的人在世上沒有苦難,但祂應許你必能在基督裡得平安,並得以勝過苦難。勿忘記神會天天背負我們的重擔,與我們同走人生路,就讓我們將重擔交託給祂。有傳道人在講道時向會眾展示一張中間有一個黑點的白紙,然後問會眾看到些甚麼?會眾答說除了看到黑點外,其他東西甚麼也看不到。這就像神給我們一百樣恩典,一樣苦難時,我們只見苦難而不見恩典一樣,其實苦難更能教我們看到祝福。海倫.凱勒(Helen Keller)自小失明,但她說:「一個人如果在一生中,尤其在他成年的日子裡,有數天看不見或聽不到,這將會成為其人生中很大的祝福。因為未經歷過黑暗,不懂欣賞光明;在寂靜中,我們才能欣賞聽到聲音的喜樂。」
另者,遇上逆境要比在順境中更得蒙神的福氣,當處逆境時,我們就求神改變我們面對逆境的態度,那便能勝過逆境。保羅三次求主將他身上的一根剌除去,雖然神沒有這樣做,但保羅改變了他對逆境的看法,使他看到神的恩典遠遠超越苦難。 (二)滿有荊棘的人生道路 「乖僻人的路上,有荊棘和網羅,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遠離。」(箴22:5)「乖僻」指扭曲神的真理,引申可指奸詐。乖僻人自私自利,任意而為。當人遠離神時,便走著一條這樣的人生道路,充滿荊棘和網羅。「荊棘」指人生的險阻和傷害,「網羅」指人彼此陷害。當人走自私的道路,陷入如參孫般可憐的境地。參孫本為神大大使用,誰料他長大後成為一個極端自私自利的人,這帶來了個人、家庭、以至國家民族的苦難。聖經《士師記》末尾這樣形容當時的境況:「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末世的情況也如是,各人自認為王,有自己一套道德價值標準,這卻令人最終陷於荊棘網羅中。犯罪作惡可說是人自己掘墳墓、作繭自縳,也好比身陷於流沙中,無法自拔。箴言教導我們「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遠離」。就是說要逃避這乖僻之路。若那處境對你有引誘,就必要遠離。保羅叫少年人逃避私慾,我們對罪千萬別自恃有能力克勝,罪的能力總比我們的大,魔鬼有牠一定的勢力,求主保守恩待我們,叫我們不致墮入牠的網羅。 (三)如何走上豐盛人生路?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意指我們自小便要走這條豐盛的人生路。很多研究也指出「三歲定終生」,我們要在孩子六、七歲之前好好管教他、模造他。「教養」這詞在聖經中有另外一義,就是指將一些東西奉獻給神,這提醒我們要將孩子奉獻給神,願意神帶領孩子走人生的道路,願意按照神的旨意教養和帶領孩子。最好的教養是由父母以身作則,用榜樣教養孩童,父母的言行舉止在不斷影響孩子。簷篤信(James Dobson)這位研究家庭問題的專家曾說:「小孩需要的是父母,而非父母買給他大堆垃圾般的禮物。」父母們要多用時間陪伴孩子,影響他,教養他走當走的道路。亞拉伯人認為:「一個人如果有一個像洋b的爸爸、如蒜頭的媽媽,不要期望他們能散發出馨香的氣味。」我們如何教養孩子呢?「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按神予他的才幹恩賜,引導孩子善加發揮。許多父母只是按自己的意願,而沒有按照孩子的才幹恩賜去誘導他。另者,走路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故我們須裝備孩子的生命和性格,建立他們屬靈生命,讓他走上一條豐盛、自由的道路。當我們能這樣教導孩子時,他「到老也不偏離」,這條路也是耶穌降世為人所賜予人的道路──「我來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耶穌是道路,祂是我們人生道路的引路者,祂以真理為我們走路的規範,使我們得真正的自由。願未信的朋友能夠在聖誕節選擇神給你最好的禮物──耶穌基督。弟兄姊妹,若我們偏離了神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對主說:「主啊!我要回到你的道路上。」 展翅上騰的生命 【經文 箴 22:7-9】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羅寶儀姊妹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今年有甚麼新年願望呢?希望大家都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個展翅上騰的生命。相信你我都需要有展翅上騰的生命。甚麼是展翅上騰的生命呢?以賽亞書四十章說到我們走人生道路的時候,總會有疲乏的一天。重擔越大,困難也越多;但聖經給我們知道衪賜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讓我們一同等候在耶和華面前。無論你現在境況如何,只要肯等候在耶和華面前的,必重新得力,像鷹一樣展翅上騰;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如果這是我們今年的願望,就讓我們同來思想箴言第二十二章七至九節。須脫離三方面的捆綁,便叫生命得以展翅上騰。 (一) 從物質的生活捆綁中得自由 歷世歷代都有富戶轄制窮人,欠債的受債主管轄的情況。富可匹敵的強國往往欺壓貧窮、負債的國家,像往昔非洲人被美國人擄掠為奴為僕便是一例。但當人受欺壓過甚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文革也就是一例。現今恐怖活動的出現,也是積弱的國家對財雄勢大國家的反擊,造成國際社會的混亂。很多人說香港是一個商人治港的社會,貧窮人以爭取民主的手段來抗爭,所以香港社會便充斥不少對抗的現象。 人之所以負債,可能是因賭博或想加快圖利的步伐,結果導致負債纍纍,成了金錢的奴隸。聖經告訴我們:富人所受的捆綁較諸窮人所受的捆綁更大。皆因人在物質缺乏時往往較易滿足,不會起貪心,當人越富有便越貪心。職位升得越高,賺取金錢的機會越多,終日營營役役,追逐金錢,像失去自由,遭受捆綁一樣,沒時間處理家庭、健康等問題。 就像以利沙先知的僕人基哈西,他本有一安穩的職份,但他卻不安守本位。亞蘭王的元帥乃縵為答謝以利沙治好他的大痳瘋,想送他衣物財寶。但以利沙不為財富所惑,並不貪圖不義之財。但其僕人基哈西則貪心,承受了那些財富,結果得了大痳瘋。耶穌所說那位無知的財主和不義的管家的情況亦一樣,那不義的管家雖然有好的職位,但卻以權謀私,結果給主人辭退。人對財富的慾望永無止境,貪慾帶給我們莫大的束縛。 香港有一對博士夫婦,丈夫在政府任高官,妻子當教授,名利雙收。惜因一時貪心,挪用了機構所給的房津來租用自置的物業。結果被廉署揭發和檢控,失去一切。丈夫心裡感到絕望,遂寫下遺書,然後自殺,幸給人發現獲救。感謝神的恩典,他在留院觀察期間,有人向他傳福音,他心靈於是大得釋放,歸信基督並繼續走前面的道路。 受金錢束縛是很危險的。怎樣才能得釋放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真理。神厚賜百物給我們享用,神喜歡我們在屬靈、物質上都豐富。那你會問為甚麼很多基督徒並不富有,而且信主後的經濟環境有時會比前更差?這是因為神愛屬衪的人,知道我們不善理財,為免財富貽害一生,便沒有給他更多財富。鴉片雖然可以作藥用,但它所帶來的危險比好處更大。財富亦一樣,它對人的影響比毒品更厲害;人不能好好自約,便會上癮。財富給人短暫的歡悅,但所受的束縛卻是長久的。我們應學習箴言第三十章亞古珥的祈禱──求神使我們不貧窮、也不富足,但求賜我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們飽足不認神,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神的名。富足的時候,感謝神;不足的時候,我們也要明白神的心意,同樣的感恩。 勝過金錢的束縛,要有清楚的價值觀。聖經讓我們知道,品格比財富更寶貴,可以帶進永恆。婚姻、家庭也比金錢重要。耶穌吩咐門徒要積蓄五穀到永生。當我們傳福音領人信主,拯救靈魂,就能積蓄五穀到永生。這產業是永琲滿C我們要建立美好品格,用美好品格的生命去影響生命。我們信主後的生命是主耶穌用十字架寶血所買贖的,這生命原是屬主的。神要我們基督徒自願去愛衪、將生命交托給衪,一生被主使用。這樣就能得自由。當我們明白到在世不過是管家,主權在神的手,那我們就能夠隨遇而安,從物質的生活捆綁中得到釋放,展翅上騰。 (二)從罪的生活捆綁中得自由 甚麼是罪呢?罪就是所思所想或所幹的都不合神的旨意。撒甚麼種就得甚麼果。罪招致的災禍可能暫未出現,但終久必會臨到。這是聖經的定律 罪是人的本性。人傾向於遠離神,往往喜歡找藉口停止聚會,圖謀不合神心意的事情。罪更包括一些知而不行的事情,就如<雅各書>四章所說,知道行善而不去行的就是罪。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正好讓我們明白這真理。祭司、利未人藉詞忙於聖殿的工作,不肯理會受傷的路人,耶穌說這已是罪。我們知道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但不去行,這也是罪。犯罪有一定的後果,後果未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不要只顧播撒罪孽,不顧後果。有人走進酒店,入住總統套房,大吃大喝。當他離開酒店結賬的時候,才知要付天文的數字。犯罪也一樣,必有結賬的一天。 播撒罪種的人內心充滿歉咎、不平安、不快樂、情緒不定,所以生出惱怒。有位姊妹因為心感不安,便找牧師幫助。牧師追問其原委,才說出她與男朋友未婚同居這難以啟齒的事來。牧師直言這是罪,只要離開男朋友就必得釋放。罪會使人情緒不安,並且逞怒、陷害人,或諉過於人。神是公義的,必不叫犯罪逞怒之人的杖得逞。舊約聖經中的哈曼滿身罪孽,想殺害末底改和猶大族的人。但神不容許他的計劃成功。希特拉、史泰林的情況亦然,他們逞怒的杖都被廢去。 要勝過罪唯有來到主耶穌基督面前。耶穌到世上來為要叫人從罪裡得釋放。不單未信的人,就是屬神的人,當犯罪墮落的時候,也要回轉耶穌面前,罪才得釋放。犯罪的人心境不好、心情抑鬱,可以找治療師,但治療師不能徹底解決罪的問題。唯有當我們甘願來到主面前向祂認罪,才得釋放。撒該就是一個好例子。他貪愛錢財,被錢財捆綁。耶穌經過他居住的村落時,他爬上樹,耶穌見到他,便到他家中作客。當他接觸了耶穌之後,罪馬上得釋放,且願意將一半所有的分給窮人,並四倍償還曾受他欺騙的人。此外,我們要離開罪的環境,像<馬太福音>作者馬太一樣。馬太本是稅吏,耶穌呼召他的時候,他立刻離開稅關──那犯罪的溫床。沒有其他方法,沒有人能夠憑自己的力量勝過罪,離開那叫你犯罪的地方,才是切實的方法。 (三)從自我的捆綁中得自由 目光慈善的,表示他有愛心,內心充滿從神來的愛,並樂意將食物分給窮人。愛必須是全人的表達,有諸內,形諸外。內心有感動卻沒有行動的並非真愛。當看到別人有需要,只說「你平平安安的去吧」,這便是沒有行動。但也有人有行動而沒有愛心。<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說:「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愛不只是將盈餘的分給人,更寶貴的是要連自己養生的也分給人,像聖經所說的窮寡婦一樣,將養生的兩個小錢都放在聖殿的奉獻箱堙C<哥林多後書>八章中所載的馬其頓教會也是個好榜樣。馬其頓教會在極窮之間,還向耶路撒冷的教會作金錢奉獻,這格外顯出樂捐的厚恩,是寶貴的。眼目慈善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往往能夠超脫自我。 所有罪都源於自我中心,自我帶來自大。自大叫我們遠離神,不屈膝敬拜神。自我帶來自滿,一個滿溢的生命難以承載神的恩典。反之,看到自己缺乏,才能讓神的福氣充滿我們。自滿成為很多人的捆綁,成了無法得到神福氣的絆腳石。聖經說我們要自卑,但不是今天世人所說的低貶自己,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的那種自卑感。真正認識神的人不會有自卑感,受自卑感捆綁的人,不能自由認識神。 怎樣勝過自我呢?當我們能夠愛神愛人,將自己擁有的都送出去的時候,就不會專愛自己,不會自滿。當我們操練自己,愛神愛人、付出的時候,便得釋放,不受束縛。一個最美麗、勝過自我的故事,相信就是發生在西伯利亞的集中營。有住在這麼寒冷簡陋集中營的基督徒,學習在困難中仍舊遵行十一奉獻。雖然他們生活困苦,糧食不足;每天只得一片A包維生,但他們卻願將每第十天的A包,全送給那些比他們更有需要的營友,來履行十一奉獻的精神。願大家今年都追求操練自己屬靈的生命,操練成為展翅上騰,不被物質、罪惡、自我所束縛的人,我們便能得自由、得釋放,發揮生命最大的能力去榮耀神。 總括來說要得生命的自由,就要讓神在我們生命中作王。當耶穌管理我們的生命、我們受神真理約束的時候,便能體現真正的自由。凡等候耶和華的必蒙福,必重新得力。在這新年的時候,與大家共勉。 交友之道 【經文 箴 22:10-11】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劉玉清姊妹 在這場地震海嘯災難中,我們看見很多悲慘的現象,亦察見從災難中激發世人重現蘊藏人性深處的愛心。患難見真情是真的,賑災捐獻使我們感受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在充滿分化與衝突的時代,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是令人欣慰的。但人總要待災難到來才真情流露,實在非常可惜。近日很多人都表示,海嘯災難的發生使他們感到身邊的人很寶貴。然而,難道沒有災難就不需要珍惜身邊人嗎! 今天,我們思想的題目是「交友之道」,怎可成為別人的朋友;怎可以幫助我們的朋友?箴言22:10-11這麼說:「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分爭和羞辱,也必止息。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這兩節經文提醒我們要生活得好和精采必須要有朋友。神用泥土造人,我們屬於這個物質世界,是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與大自然,特別是與神所造的人類有密切的關係。神造人有其個體性也有群體性,沒有他人一起的生活是不好過的(No man is an island)。沒有人可以成為一個孤島仍生活得很好!我們被造的人不單需要朋友,更加需要神。神以泥土造人並將生氣吹進,使之成為有靈氣的活人,因此人有靈性,要有屬靈的朋友,所以與神為友極為重要。孤單的人是最痛苦的,沒有神便更加痛苦。一項調查報告顯示:那些孤單寂寞沒有朋友的人,相比社交生活圈子廣闊的人,患染心臟病而死的機會高出四倍。軍隊作戰處於生死邊緣的危機時刻,誰可給予力量使其勇往直前?就是在他們身邊並肩作戰的隊友。 人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是怎樣的?朋友對我們有何幫助?一般而言,朋友可以豐富並提升我們的生命。據我所知「最佳朋友」定義有一個:真正的良朋,就是當其他人都離你而去時,他仍在你身邊。這讓我想起新約聖經中浪子的故事,當浪子有錢時身邊圍著一群飲食朋友,但當他錢財耗盡,落在飢荒中,朋友便離他而去。浪子在孤單寂寞、痛苦中想起了父親,想起昔日自己帶著父親的金錢遠走他鄉,今天回頭可能不被接納。但在感情上,父親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決定回到父家,就算為父作僱工也甘心。當他尚未踏進家門,父親老遠地等待著他,以擁抱來歡迎他。耶穌告訴我們,天父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今天我們與神的關係如何?我們是否與神契合? 我們對「朋友」所下的定義是否太狹窄?信徒們周邊的家人、親戚、同學、教會的弟兄姊妹……多半都已信主了,朋友的圈子愈縮愈細。然而,聖經展示朋友的圈子非常廣闊,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神也是他的朋友;摩西與神面對面如朋友傾談,他們彼此為友。耶穌基督在世上開始傳福音以先,就在山上揀選十二門徒,並要他們常與自己在一起,耶穌是神也需要朋友,何況你和我!基督離開世界前對門徒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便是我的朋友了。」耶穌基督今天是你我的朋友嗎? 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交友之道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 逃避褻慢人(10節) 交友之道首要逃避褻慢人,這是因為褻慢人既不尊重神,也不尊重人,他們更漠視神的真理。褻慢人的三不是,就是驕傲、自大和自以為是;如此傲慢自滿的人又怎會得著知交?這時代並不需要「道德」先生,世人對正直為善的人諸多挑剔和譏笑;思想封閉兼沉溺於愚昧與惡意的行為中。聖經用趕出褻慢人的語氣,是因他們經過禱告、勸諭仍執迷不悟,所以要被趕逐。經文指出褻慢人的缺失有三:就是挑啟爭端、惹起紛爭和羞辱。也許你認為自己並非這種人,但我們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了褻慢人──不尊重神和和人而不自知。但無論如何,我們要以禱告,用愛心挽回這些人。就像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八章的提醒:先勸諭,不接受的再由教會正式處理,若仍不聽,便將之趕出教會。按聖經所載:古時,那些美麗的、受造的天使如何堅決背叛神,終致被逐出天堂而成為地獄之子。耶穌在世時,當時的宗教家、文士和法利賽人要在耶穌的教訓中尋找可攻擊的地方,因此,耶穌直斥其非,期望他們因聽從信息而悔改,但他們堅決不從,便遭耶穌嚴厲的責備。在約翰書中,使徒約翰表明對褻慢人的態度:不要接待也不要問他的安。求主幫助我們,要作別人的良朋,先檢討有否不同程度的褻慢表現,然後謙卑主前求主改變,與同道們一起追求榮耀主名的生活。 (二) 選擇清心而有恩惠的朋友(11節) 我們自身先要追求又清心而有恩惠,然後才能得清心而有恩惠的朋友。清心就是追求屬靈生命的清潔,喜愛就是特別的追求。聖經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人,他與神的關係是美好的。就如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八福中所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要見神。神願意與清心的人做朋友,他有神為友亦有人與他為友。 清心來自聖潔的生命與行為,必從嘴唇發出恩言;按著朋友的境況,以愛心誠實的言辭去鼓勵、安慰、責備、造就別人。恩惠源於愛心,清心的人滿有愛心,故願以恩言幫助有需要的人,但也可以盡在不言中。當不知道向對方說什麼時,只要伴在他身邊,握著他的手,為他禱告,甚或一同流淚都已足夠。有愛心的人總會想及別人的好處,肯為別人而活;就如基督為人虛己,得著多人為祂而活一樣。耶穌本是神,但衪不以與神同等為強奪,反倒虛己,將自己全然付出。聖經清楚記錄耶穌充滿愛心和恩惠的行動,衪到各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以恩言鼓勵,以行動治病。在過去二十個世紀,無數的人甚至願意追隨祂的榜樣,犧牲性命為主而活,就是因基督到世間來不為自己而活。正如一位神學家所說,衪是捨己為人的「人子」(The man for others)。 有愛心的人,嘴上有恩言,因他對人的感受有敏銳的觸覺。舊約聖經中的拿八是個兇惡、愚頑之人,他得罪了大衛仍不自知,險遭殺身之禍。尤幸其妻亞比該對人觸覺敏銳,婉辭解釋使大衛的怒氣消退,但當拿八得知事情真相時卻驚嚇得霎時暴斃了。另一則感人事例,事緣一個小五學生發現一位得了癌症的好同學,化療期間引致脫髮,為使他回校上課感到自然、舒服,便聯合同班的十四個男生作了一個剃髮行動。病童的父親每次提到這件事情也會感動流淚,他們小小年紀,但對人的感受卻非常敏銳,曉得分擔別人的重擔──「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6:2)。弟兄姊妹,這就是真正的朋友,是我們要學習的。 恩言是面對面流露的,朋友交往要付出時間,彼此見面、傾談。現今世代透過高科技溝通途徑,是否有助人際的關係?研究指出不單沒有幫助,卻帶來相反的果效。盧雲這樣說:「人拼命改進科技,但人際關係卻遠遠落後於科技,就人際關係而言,人停留於石器時代,不曉得彼此相愛。」借助盧雲的觀察略為修改,就是今天並非科技和人際關係競賽,而是科技有時會影響或破壞人際關係。網上朋友總是虛幻的,從研究得知,享受在電腦上與人溝通的,比普通人更易患上抑鬱症和感覺孤單。今天,我們最需要的是可以與朋友一同坐下來,彼此交通,以恩言互勉。經文提到「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王不輕易與人為友,也很少知心的朋友。一個清心而有恩言,有愛心行動的人,王樂於與他交友,顯示這人朋友眾多包括君王在內。王的朋友最重要是有忠心,不會出賣他、背叛他。今天,人所需要的也是忠心的朋友。東京火車站旁有一隻狗的雕塑,紀念這頭狗在主人離世後,仍十年如一日的守在火車站等候主人歸來,其忠心感動了東京人的心靈,塑像來紀念牠。人渴慕得忠心的朋友,求主讓我們成為別人忠心的朋友。 我們需要三種朋友,包括了神、主內弟兄姊妹和未信主的朋友。我們操練屬靈生命與神為友,從大衛的詩篇中便可窺見他與神關係的親密。大衛歡欣快樂時向神歌頌讚美,悲痛激昂時向神懇禱哀求,惶恐不安時求神幫助指引,神成了大衛傾心吐意的好友,我們同樣需要神這樣的一位摯友。第二類是教會的朋友,我們祈禱的伴侶,並在有需要時給予安慰與激勵,使我們情緒得以舒緩。第三類是未信主的朋友,讓我們可以將他們領到教會,使他們從基督的恩言得以認識主。在這艱難的世代,人沒有朋友,不會活得好,也不會活得精采。 屬靈操練 【經文 箴 22:12-14】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陳麗英姊妹 今天我們要一同思想的經文是箴22:12-14。這三節經文提醒我們屬神的人應有的三個核心價值,茲分述於下:屬靈操練至要的價值觀是什麼呢?以下三方面有助我們了解屬靈生命操練的三大方向。 (一) 遵行神的道(12節) 神的道是神所珍重也是人所應當珍重的。在我們的人生裡,若能追求認識並遵行神的道,便能幫助我們與神和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耶和華的眼目眷顧聰明人:耶和華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祂的眼目眷顧、捍衛、監察,所有追求屬靈知識和生活知識的人。傾敗奸詐人的言語:神用祂的全知全能來捍衛監察地上的人有否遵行、珍視神的話語,祂能監察人的心思意念,和人暗中的行為,且必傾敗背叛神的話語的人。這媮縐鴢H神的人應先對神的話語珍而重之,然後追求更加認識,繼而遵行,這才是人生首要的追求。箴5:21 因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華眼前,祂也修平人一切的路;箴15:3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神用祂的話語作為標準來監察我們所作的大小事情,祂捍衛所賜給我們的屬靈知識不是要破壞我們的生命或限制我們享樂。祂為我們定下行事為人的原則,乃是為了我們個人的生命及社會的好處,讓我們懂得衡量自己的行為。沒有聖經的群體,尚且懂得運用神自然的啟示和神一般性的啟示來分辨是非,我們有了神的話語就更要懂得珍惜和捍衛神的話語。因為神的話語是為了整個人類的文化和健康的好處,任何社會要運作得井然有序就必須根據神的話語行公義好憐憫,向社會中貧窮的弱勢社群施出援手,否則社會便會怨聲載道,不斷分化和抗爭,變成混亂不堪。 中國社會很想超英趕美,但我們當留意西方社會雖然腐敗卻能蒙受神很多的恩典,原因是在他們當中仍然有一班按照神的真理在社會中做光做鹽的人,難怪神恩待西方社會,因為他們以捍衛真理作為他們的核心價值。美國國父華盛頓總統曾說:「沒有神沒有聖經就難以治理這個世界。」帶領美國人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威爾遜總統這樣說:「我為沒有每日讀聖經的人難過,因為他們剝奪了自己得喜樂和能力的途徑。」羅斯福總統說:「對聖經有透徹的認識比受大學的教育更為重要。」林肯總統說:「人所渴慕的喜樂和平安都可以在聖經中找到。」難怪初期教父說雖然人類由亞當夏娃失去了樂園,但仍然可以從神的話語中經歷神,從而收復樂園,因為神在聖經中行走,為要尋找凡尋找他的人。西方領袖一向有這種價值觀,所以他們在神的話語中被尋,因為神眷顧捍衛自己的話語。神傾敗奸詐人的言語,魔鬼撒但知道要破壞人的生命及人類社會就要先破壞神的話語,正如牠施用詭計使始祖懷疑神的話語而犯罪。有人懷疑聖經這本古老的書在廿一世紀對人類是否有幫助,應該是科學,心理學和哲學才能給我們及時的提醒吧!雖然很多人不敢直接攻擊神的話語,卻懷疑神的話語是否有效。若有人這樣質疑,請緊記以下的一則事例:有一位哲學家和一位基督徒的社會學家作了一場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社會學家問哲學家說:「你若一旦處身於美國加州槍林彈雨的地區,突然聽到遠處有沈重的腳步聲向你走近,又赫然看見十個孔武有力的青年出現眼前,你的內心會怎樣? 」他說會懼怕。社會學家繼續問:「當你知道這十位青年是剛離開查經班的,你的內心又如何?」他說當然不會害怕。由此可見,人皆知道神的話語是帶能力的,只是口硬不肯承認神的大能。魔鬼撒但一方面叫我們懷疑神的話語,一方面叫我們背叛神的話語。神說不可殺人,該隱卻背叛祂而殺了弟弟亞伯。另一方面,魔鬼撒但又叫我們曲解神的話語,很多時我們讀聖經不求甚解,一味把自己的意願套進神的話語當中。於是魔鬼就借人喜歡曲解聖經,引進各式各樣的異端邪教破壞神的話語。 此外,自古至今都有忽略神話語的事例,舊約時代神的經卷居然可以從神的聖殿中失蹤;現時有些教會的崇拜聚會堨u有唱歌和見證這兩個程序而忽略了教導聖經。不追求神話語的教會總不免出現問題,聖經教導不論多寡都要符合神的真理。18世紀的哲學家康德說:「一節聖經對他的安慰比起他一生所讀過的書對他的安慰來得更大。」我們在教會堿d考神的話語,不但給我們內心安慰,更能提升生命。對神的話語知而不行其實就是破壞神的話語,求神幫助我們在這末世的時代堹鄍H神的話語作為我們的核心價值、最高的信仰和生活的標準。所有與聖經相抵觸的學問都要依聖經的原則去衡量,我們尊重神話語就是尊重神,背叛神的話語就是背叛神。所以我們要對神的話語正確地詮釋,操練我們與神的關係。 (二) 殷勤工作(13節) 殷勤的工作態度是我們第二核心價值,懶惰人找不到不工作的藉口,於是勉強找個荒謬的藉口說怕外頭有獅子,外出會有危險。現今的說法可變為:怕馬路如虎口所以不出外工作。其實工作是我們的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我們若在工作崗位上蒙神使用,給社會帶來良好的貢獻,人生便充滿了意義。工作佔去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所以要好好地珍惜和檢討工作的態度。聖經教導我們工作的態度要殷勤,當我們有能力又有工作機會時,就當忠心地全然擺上,這就是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反之就是又惡又懶的僕人。懶惰就是不盡自己的本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基督徒應當珍惜神的話語,盡本份每天靈修禱告,不要用荒謬的藉口說自己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讀經祈禱,這等於說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飲食,因此七日飲一次水,十日吃一次飯,如此下去就連工作的能力也沒有了。我們需要時間維護婚姻和家庭,不要用藉口說沒有時間,否則家庭出現問題,對個人和工作都沒有好處,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應當有優次之分。基督徒常用工作繁忙,待事業有成,建立好家庭或等退休之後等藉口來推搪事奉,是否要等到力不從心時才事奉神呢? 懶惰可有不同的形式:1.失去平衡──丈夫寧把工作的時間拖長,也不願回家幫助妻子料理家務或教導兒女;又學生在求學時期經常放下學業,花大部分時間在教會參加崇拜、祈禱會、查經班和各樣的活動,這都是輕重倒置的實例。家長不一定要放下工作照顧家庭,但當求神賜予充分時間和智慧來處理好一切的家事。學生要盡本份爭取好成績,同時盡量抽時間參加敬拜事奉,學業與敬拜事奉要兼顧得宜。2.毫無幹勁──要工作做得好必須要對工作有熱誠,一般人面對一份新工作,為了爭取好表現,便非常投入,但日子久了對工作感到乏味,逐漸失去幹勁,便馬虎了事。長此鬆懈下去不但會受良心控訴,一個敷衍塞責的人情緒不免出現緊張,內心焦慮不安,失去平安和喜樂,甚至對人粗暴無禮。3.因循怠惰──時代、文化、環境隨時日變遷,人的需要也日新月異,因此工作的目標和方法也要不時改變。因循的人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他們十年如一日,生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程序,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我在外國生活多年有很大的感觸,雖然部份專業華人發展得非常好。但一些在唐人街開設雜貨店和洗衣店的老華僑,他們刻苦經營,最初生意不俗,後來時代變遷,他們卻固守一貫的經營手法因循不變,結果日漸被超級市場、連鎖店和洗衣店所淘汰。4.苟且拖延──小朋友答應母親下課後要即時做功課,可是一直拖延到欣賞完電視節目和玩完遊戲機,到精疲力盡才草草把功課完成。我們要珍惜事奉的機會,現在就是工作和拯救的時候,若因拖延而失去事奉的機會,是何等的可惜呢! 怎樣才可勝過懶惰的習性呢?1.清楚神的召命:如果神要你做工程師,切勿違背神的召命去當教師,恐怕將來見主面的時候,神會責備你是個又惡又懶的僕人。2.結果子和爭取業績的分別:葡萄樹要結果子,枝子要修理乾淨也要常與樹身連繫。馬大拼命的幹是求業績的態度,馬利亞坐下聆聽主言,是結果子的態度,因為她先在主的面前與主建立良好的關係,然後才有能力去結果子。 (三) 維護婚姻和家庭(14節) 我們要捍衛婚姻和家庭的制度,去年美國大選決定性的一環就在在於布殊政府提倡捍衛婚姻和家庭。淫婦的口喻指一切破壞婚姻的越軌行為,如不正常的情慾、婚前性行為、同居、婚外情、沈迷色情刊物和網頁等。淫婦的口為深坑喻指淫婦以甜言蜜語提倡色情事業,美其名為自由開放,不受約束。人雖然有情慾,但情慾不受節制就敗壞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所以凡提倡違反神原則色情事業的都是耶和華所責備和咒詛的,淫亂的罪會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帶來罪咎感,家庭喪失和諧,失去平安和喜樂。我們要勝過淫亂的罪要留意以下幾點:1.每日靈修──神藉祂的話語提醒,監察我們人生的每一步路。2.生活有紀律──大打完仗,在皇宮堙A生活沒有約束,結果墮入情慾的引誘,落在罪惡的深淵堙A家庭受到嚴重的打擊。3.避免過孤獨的生活──一個人孤獨的時候很容易犯情慾的罪,多參加教會團契,以弟兄姊妹的鼓勵來造就自己,與神和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就不會孤單。 成長之路 【經文 箴 22:15-16】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陳
姿姊妹 「愚昧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欺壓貧窮為要利己的,並送禮與富戶的都必缺乏。」(箴22:15-16)這兩節經文講到,我們的生命需要在兩方面突破。 今天的時代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成長,因為人的生命不成熟,會產生許多個人的問題與社會的問題,現在讓我們思想這兩節經文,接受教導如何走成長之路。 (一)克服兒童時期的愚蒙(15節) 經文告訴我們必須克服兒童時期的愚蒙。每個孩子哇哇落地時就已帶著自私自利的罪性來到這個世界。孩子在自私自利的罪性裡,經常會產生愚蠢的思想與行為,教人啼笑皆非。有一個六歲的孩子,當他學會了綁鞋帶,卻嚎啕大哭起來,媽媽感到納悶,孩子說:「以前是媽媽幫我穿衣、綁鞋帶,現在可要自己綁了,很辛苦,因此感到很傷心。」這樣的笑話,我們也許會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就不成問題了。但是否如此呢? 聖經中說「愚蒙迷住孩子的心」,「迷住」是捆綁之意,既然被捆綁,自己就無法脫身。孩子的愚蒙將自己緊緊捆綁,需要成年人、家裡人、特別是父母,來解開這條綁繩,幫助孩子釋放,幫助孩子生命成長來一個突破,不再愚蒙,生長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怎樣幫助孩子呢?聖經中說:「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是否須要這樣嚴厲的對付呢?當然很多時候是不須要的,經文的意思指,有時孩子到了相當嚴重不成熟的表現,才須要嚴厲的管教來幫助他突破愚蒙的。「管教的杖」是強調嚴格而又堅決的管教,杖打與責備都是聖經的教導。我們相信,聖經中的「杖」也是象徵式的嚴厲管教,一定是需要的。 現在的教育界和許多專家都基於許多理由反對體罰孩子,如:體罰會傷害身體,由於父母會心疼,結果造成適得其反;孩子見到父母暴怒,除會處於惶恐中,還會效發父母以暴易暴……總之,體罰解決不了問題。 管教孩子,首先要用正面的鼓勵、身教、言教。這些都無效時,仍要嚐試比體罰更好的其他辦法去達到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喜歡看電視,當他犯錯時,罰停止一個星期看電視,對他而言,這種懲罰真是比體罰更能收到效果。所以不一定杖打就是最好的辦法,當孩子還小,在某些情況下需要這樣做。因為我們的神對自己的子民都是用杖打與責備。社會上的混亂、對立、暴力等等……必須用嚴厲的手段來約束。國家要設立軍隊,地方要裝備警隊。正如保羅在羅馬書十三章中說:「在上掌權的,不是空空的佩劍。」這是神所設立的社會制度。 這個時代的教育家主張讓孩子自由發揮;學校也認為沒有絕對道德標準,放棄道德教導;很多學校不准讀聖經、祈禱;結果要到了監獄,才能派聖經、傳道。已經太遲了!所以,孩提時期的愚蒙須要突破,須要教他們學習做人的道理。 我們的神,用嚴厲管教的杖管教自己的民。特別是在舊約歷史書中,記載了神的子民還處在愚蒙的時代,宗教還未成熟,屬靈生命還未成熟的時代,神怎樣管教他們。當摩西帶著百姓離開埃及,對於一再悖逆、挑戰神的可拉黨人,神將地裂開,將可拉黨人一舉覆沒。多麼嚴厲的管教!士師記中的參孫,最終也是承受不肯悔改的苦果;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百姓一而再地犯罪,神忍耐用愛心不斷地勸戒他們,但他們仍然不肯聽,神的管教臨到以色列百姓,使他們被殘酷的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攻打和擄掠。 聖經中神對大衛說,我必使你的後裔繼承你的位,他必為我的民建造殿宇,我必堅立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兒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仁」的杖責打他,用「仁」的鞭責罰他,我的慈愛永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這是神的慈愛,但不要忘記神的公義。聖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一而再地犯罪,在神愛的呼聲裡,始終不肯回頭時,有一天,神嚴厲的管教審判必會臨到。 但我們深深相信,神嚴厲的管教,是出於神的愛。管教之後,神仍要彰顯自己的慈愛。我們看到,以色列人被擄七十年之後,神又如何允許他們返回重建家園。詩篇一○三篇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發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這是事實。但我們不要以此自恃,放縱自己,繼續犯罪,我們須要尋求在孩子時代突破愚蒙。在今天的時代裡,需要管教的杖。 (二)克勝成年時期的愚昧(16節) 當孩子長大之後,仍有不成熟的行為,我們會感覺憤怒和厭惡。從第十六節經文中,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第一種人,長大之後,繼續自私自利,欺壓貧窮,欺壓弱勢;第二種人,送禮於富戶,這是指賄賂。其實前後是指同一種人,他們用欺壓手段得逞後,並不滿足,還要賄賂比自己更有錢有勢的人,謀求得到更大的財力和勢力。聖經告訴我們,這樣的人都必缺乏,結果是名利俱損。 曾經有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發生了一宗幾個學生刻意破壞學校公物的事件,他們被校長訓導時,其中一位同學一邊炫耀著手中的支票本,一邊口出狂言道:「校長,你不用囉嗦了,告訴我們多少錢就行了。」校長厲聲怒斥道:「快收起你們的支票本,如果在這個星期內,你們還沒有在學校集會上公開道歉和認錯,我將立即開除你們!不要以為你們的幾個錢可以回報大學創辦人的偉大犧牲精神和嘔心瀝血的豐功偉績!」這種愚昧行為,實在令人髮指! 這個大學生何等的不成熟,他在孩童時代沒有突破愚蒙,長大之後,竟如此愚昧,再不受管教,就如聖經中所描繪不成熟的成年人的種種表現(1)自欺欺人,不誠實,說謊話。(2)只管利己。現在有的老闆即使公司有盈餘,照樣苛扣員工工資;有的老闆只顧賺錢,繼續售賣有害產品;有的老闆為賺錢,不顧環境受到污染。(3)用賄賂手段達到目的,不肯循序漸進。形形色色,只為賺錢,不擇手段。 弟兄姊妹,今天正是一個非常自私自利的時代,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生命成長。突破孩子時代的愚蒙,突破成年人的愚昧。 一個能成長的人是怎樣成長的呢?是由「利己」走向「利他」;由「貪心」走向「施予」,由據為己有的生命成長為捨己;像主穌耶基督一樣的生命,這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 今天基督徒的見證是甚麼呢?是尋求生命的突破與成長。當我們成長到一個地步,好像耶穌基督一樣,願意捨己,才能夠進入這個世界,成為時代的光,時代的鹽,正如腓立比書第二章所講,不要貪圖虛浮的榮耀,新譯本譯作──不要自私自利,這是正確的。 一個成熟的基督徒不愛自私自利,只要存謙卑的心,各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不單顧自己的事,也顧別人的事。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仿效主耶穌,反倒虛己。如果世人都走這條道路的時候,社會不會有問題,個人的生命不會有問題。 求主恩待,讓我們基督徒尋求生命的成長,以至於我們能夠在這個時代裡作光作鹽,榮耀神的名。 時代真理的使者 【經文 箴 22:17-21】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林蘊詩姊妹 今天早上我們繼續思想箴言的信息,這段經文可說是老師向畢業班同學的勉詞,鼓勵他們學成之後要向那差派他們來受訓的王報所領受的教導,然後奉派出去作國家的代表,把所領受的教導別人。而基督徒蒙恩得救後,都同樣是神國度福音真理的使者,需要把從神啟示來的真理,昭告天下,助人解決人生林林總總各類大小的問題。要成為時代真理的使者,我們需要具備以下的條件: (一)追求認識真理 (17節) 有三方面的態度:第一要「側耳」,側起耳全神貫注,一字不漏的學習;第二是「聽受」;第三是要「留心領會」,「心」在舊約聖經特別是指到我們的思想。我們專心全神貫注的學習,且要在思想堮齯ヾB分析和領會,這才是我們應有的學習態度。詩篇一百一十九篇廿節告訴我們:「我時常切慕的典章,甚至心碎。」人因為愛神,始有這樣愛慕神話語的態度。詩篇一百一十九篇九十七節說:「我何等愛慕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作為神國度真理的使者,所學的是關乎人永琤穻漯滌暋D,我們有否持聖經所教導的態度去接受操練成為這時代真理的使者呢?若不然,我們便虧欠了這時代,虧欠了周圍需要神絕對真理的人。 一個被喻為近代核子潛艇之父的人,對他接見過逾萬的應徵者有以下的看法;他發覺許多人都是抱姑且一試的心態,本身並非兼備真正的優質學習和處事態度,更是欠缺一般常識。這正好說明現今的人徒有知識,但卻欠缺待人接物並工作上的普通常識;他們與很多未曾經過正式、嚴格的學術訓練的人相反。後者雖無正規訓練,卻能在專業上有出色的表現,是因為他們富有經驗,態度良好,而且常識豐富。美國素有「幽默大師」美譽的小說家馬克吐溫、發明家愛迪生、英國大文豪查理士狄更斯、默劇演員兼導演查理卓別靈……等都是連小學也未曾畢業的名人,他們的成功便是最好的明證。求主幫助我們,當我們學習神話語的時候,要持正確的態度去裝備自己,好叫我們得以成為神時代真理的使者。醫治始臨到我們,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始再臨到我們身上。 (二) 用真理塑造生命 (18-19節) 「心中存記」原來有另一意思,「心中」原文是指肚腹。存在肚腹堙A意即你曾把它吃下,嚐過其甘美的滋味。但凡嚐過神真理滋味的,即謂神話語要在你媕Y改變你。我們嚐過神的話語,便當按照神的話語生活;且可以肯定的向人說:「看!神的話語是寶貴的,因它改變了我的生命,只要按照神的話語去行,生活便能順利亨通,快樂甜美。」舊約先知在異象奡縝Y下一卷書,意即把神的道理吃下。昔日,耶穌謂祂的「肉」是可以吃,祂的「血」是可以飲的;這些話嚇退了很多人。但耶穌對門徒說,我的說話就是靈就是生命:「你若心中存記﹝你要在肚腹塈]了神的話語﹞,嘴上咬定,這便為美。」──產生美好的果效。當我們這樣嚐過神的話語──真理時,我們會覺得神的話語很甜美,正如詩篇一一九篇一零三節所說:「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神的話語這樣寶貴,給我們帶來生命的改變和快樂,正如大所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卅四8)。原文並沒有『主恩的滋味』這幾個字,加上去是因為我們覺得翻譯起來欠缺意思。你嚐嚐神的滋味、經歷神的實在,便知道他是美善,倚靠他的人有福了。親自去遵行神的話語,按照神的話語過活,這樣做就是把神的話語吃進肚腹。 今天是個注重體驗的時代,我們首先要體驗神真理的寶貴,然後邀請別人來體驗。體驗甚哩?這裡說「你若心中存記,嘴上咬定,這便為美。」神話語是甘美的,我們遵行神的話語,生活快樂亨通,縱使在苦難堻ㄞ鄏s感恩的心。生命甜美,才能作時代的使者,把生命的真諦與人分享。要不然,便是徒有空言,缺乏生活的見証。因此,我們今天需要用神真理的塑造,建立甜美的生命,成為時代真理的見証者。這時代的人盼望能在我們身上看見豐盛生命的真理。心理學過去側重消極地醫治人心理的病,但近廿年,卻轉而鑽研積極的方法──如快樂的生命應是怎樣的?何處能尋獲快樂的生活?上一期<時代雜誌>有幾篇很好的主題文章,論及快樂的科學(The Science of Happiness)。今天有研究指,過去認為財富能帶給人快樂,這理論並不成立。因為當人在基本衣、食、住、行等方面滿足後,縱使有再多的財富也不會帶來再多的快樂。由此可見,財富與快樂並非成正比。有時人以為擁有良好的教育、好的IQ、青春、婚姻、娛樂……等便會快樂,但事實卻非如此。 到底甚麼能給人帶來快樂,研究報告指是信仰和朋友。只有頭腦的信仰,沒有嚐過神恩典的滋味不感覺快樂;但那真正體驗信仰、人際關係良好的人便嘗到快樂的滋味。昔日文士問耶穌:最重要的誡命是甚,耶穌回答說: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加州大學進一步的研究告訴我們可從八方面的途徑去尋求快樂。(1)數算主恩、(2)樂於助人、(3)細味人生、(4)感激良師、(5)寬恕別人、(6)人際關係、(7)注重健康、(8)逆境求存;其註腳指明最好的策略乃是信仰。無論如何,聖經早已告訴我們,依照神話語過活,人生必定亨通快樂。昔日,當施浸約翰的門徒問耶穌基督的住處時,祂邀請他們去看,與他們同住。腓力信主後高興地傳福音給拿但業,但拿但業卻說拿撒勒怎會出甚偉大的人物哩?腓力也像耶穌基督一樣,對拿但業說:你來看。今天我們傳福音的方法,是擺上我們甜美的生命,然後容讓人來接觸;親自體驗這生命的真諦。 所教的智慧並人生的大道理,是要把人帶到神那堨h倚靠祂,並遵行神的話語。愛神的人必定愛神的話語,但愛神話語的人卻不一定愛神。常被耶穌責備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便屬於後者,他們只愛神的話語,卻把耶穌釘在十架上。愛神的人愛事奉神,但事奉神和愛神是不盡相同的。多少時候,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準備教材上、在事奉的技巧上……卻因忙於這些事情,而沒時間準備自己去親近神。今天我們需要裝備自己,好使生命甜美,滿有見証,成為一個真正懂得倚靠神的人。 (三) 傳遞真理的信息 (20-21節) 我覺得中文聖經新譯本意思較為全備──「不是給你們寫了卅條有關謀略和知識的教導嗎?」這媮魒S有清楚列明這《卅條》,但我們相信這段經文是第一條,直至廿三章廿二節就包括所有卅條的教導。靠主的恩典,神許可的話,日後繼續與大家思想這影響我們生命至深、裝備我們成為時代真理的使者的卅條。在《箴言》創作的年代,筆墨紙張並不普遍,所有記載都是寫在皮卷上的,因此被寫下來就必定是非常重要和寶貴的教訓,故此我們要珍惜。目的是「要使你知道真言的實理」,要使他們成為誠實可靠傳遞真理的人,能夠將真言回覆那打發他們來做大使的王,並要把所學的告訴別人,這樣就能成為真正的大使。今天我們已經成為這樣的使者嗎?我們若擁有神真理塑造的生命,就能成為最佳的見証人。 今天人需要知道三樣事情,第一,最基本的人生方向;第二,眾多基本問題的答案:諸如婚姻、家庭……等;第三,關於生命真理的答案:生命的意義是甚?人將來會如何?所以耶穌來到這世上便說:「我就是道路」,是人生的方向;「我就是真理」,所有人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都在祂那──「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堨h。」耶穌宣佈祂就是生命,祂親自活出、品嘗和經歷,人只要跟隨祂便成。今天我們也要追求現今人類探索的道路、真理、生命的答案。求主給我們有這樣的決心,因為有很多人正等待從神而來真理的答案。 時代公義與慈愛的使者 【經文 箴 22:22-23】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劉淑恩姊妹 這個真理失落的時代,人落在拒絕神的真理及離開神的嚴重境況裡。正因為神以真理治理世界,人若失去神真理,則個人生命、人際關係,甚至整個社會同樣都出現問題,造成可怕的亂世。 作為時代真理的見證人,必須實踐「公義」和「慈愛」,帶領整個社會活現這兩個維繫社會繁榮安定的真理。以下分從三方面來的探討: (一) 公義與慈愛失落的世界 社會現象顯示兩類群體:第一類乃富有者,擁有權勢;第二類則為貧窮者,無權無勢,前者往往搶奪後者,甚至欺壓他們,這種情況在歷世歷代都很常見,不公與剝奪的情況更比比皆是。向有需要者施行公義之同時,也應有慈愛的表現,這是神對整個社會的基本要求。 聖經指出:神創造我們成為一個群體,既具群體性,但又要遵行神公義和慈愛的原則,否則社會就會崩潰,此乃末世一大迫在眉睫的問題。所以,彌迦書六章八節提醒我們:「世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所謂公義,指基本的人權,將別人應得的給予他人,便是「行公義」。例如(1)婦女在社會應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女士在以往常被欺壓,如今取得「男女平等」的待遇,這乃公義。(2)在家庭方面,許多問題皆源於公義的失落,當父母沒有按神吩咐,諄諄施教時,便是推卸責任,不行公義。同樣,子女若沒有按聖經教導孝敬父母、聽從父母,則可算為沒有向父母行公義。其實所有家庭問題皆源於此,同一道理,若果丈夫沒有按照聖經教導愛惜太太如同愛惜自己的身子一樣,或者太太沒有按聖經吩咐順服丈夫,也是沒有
「行公義」。(3)在工作場所,僱主理應提供僱員該得的薪金及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若果僱主忽略員工的基本需要,不算為「行公義」;換言之,若果僱員沒有按工作時間盡責,也算為沒有「行公義」。(4)在政治上,信徒為公民,理應順服在上掌權的,多為在上者禱告,應繳交該付的稅項;反過來說,政府的責任乃維持治安,促進社會繁榮,讓人人安居樂業,倘政府忽略這些責任,則沒有向市民「行公義」。(5)在屬靈方面,神向人施慈愛,當我們信主時,願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此為向神行公義,乃是理所當然的。耶穌以祂在十架流出的寶血買贖我們,我們若不全心奉獻,為神使用,為主而活,便是虧欠神,沒有向神行公義,所有屬靈的問題其實皆源出於此,也源於「公義」的失落。 然而,「慈愛」超越「公義」,乃將超過人所應得的給予人。神將祂兒子賜給人類,為要拯救人類脫離罪惡,這是神的恩典,若果神不為我們賜下獨生子,替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神仍是公義的。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我們人人都應該往地獄去,就算神連一個都不救,祂仍是公義的,因為這是我們的工價。我們今天為遭遇海嘯的受難者捐獻賬災,是慈愛的表現。又為遠方宣士捐獻支持差傳拯救靈魂之工,也是「慈愛」的行動。求主讓我們看見今日整社個會的問題乃是「公義」和「慈愛」失落所致。為何缺乏慈愛和公義呢?正因為人有罪性,人類基本的罪性令自己在墮落犯罪後,專顧自己,單愛自己,剝奪他人所有,忽略行公義,如此單愛自己的人便漠視他人的需要,使社會產生混亂。身為時代真理的使者,便應以身作則,讓世人看見神按真理原則管理世界,再進一步,若果靈性長進,可以「施慈愛」,願意對周圍的人多施愛心,遵行耶穌頒佈的兩條大誡命:愛神和愛人。這樣,所有家庭及社會問題便得到解決,基督徒實在有責任成為時代的真理使者 - 實踐「公義」及施予「慈愛」。 (二) 貧富懸殊的世界 第一方面,按上述的情況發展下去,世界會造成極端貧富懸殊的局面,以上提及的兩種群體:(1)弱勢群體 - 既貧困,缺乏物質,且沒有朋友,欠缺他人幫助,無權無勢;(2)財雄勢大者,卻在城門口欺壓貧窮人,城門口為當時施法的地方,本為「行公義之處」,反為富者所收買,結果變成為扭曲真理和正義、欺壓貧窮者的地方。這裡可能存在一種官商勾結,富者擁權自重的情況,今日世界所產生的問題相信正源於此。社會上的財閥有權有勢,貪得無厭;甚至以暴力巧取豪奪,壓榨平民,這是極端嚴重的罪。 聖經提醒我們:末世時代這種情況特別嚴重。按啟示錄提出的四匹馬將臨,即預表末世時代的四種趨勢 - 那不能逆轉的趨勢。第一匹白馬代表異端邪說充斥世代,正因為人否認神的存在,自以為優越,喜歡相信甚麼便信甚麼!接受那種觀念便是那種觀念,認為有權做任何事情。在這種所謂多元化、多元主義的副產品下,縱容異端邪說萌芽、滋長。第二匹紅馬,代表刀劍、暴力和戰爭的趨勢。因為沒有真理約束,各人偏行己路,人既自私,便以侵略的姿態,圖謀稱霸。第三匹黑馬,便是貧富懸殊的出現,有財有勢者搶奪貧困者,連僅有的都搶奪,此等罪行愈來愈嚴重。第四匹灰馬,乃指死亡、天災人禍的不斷增加之趨勢,實為人自招的惡果,更是神的審判臨到末世的人。人若違反神的旨意,必定帶來刀劍災難,所有天災人禍皆由人犯罪而發生的。工業革命前,東、西方社會人人皆平等,大家相當貧窮;工業革命後,平民富起來,在殖民地主義興起,反向其他地方的人民施予壓迫,形成欺壓社會的現況。 當今世上泰半人口仍然在極度赤貧或中等赤貧中過活,換句話說,世界上一半的人確實相當貧窮。「中產階級」以下的貧窮人就是我們所關心的三十億人口,他們活在貧窮中,每當我們想到每年有八百萬人死於貧窮,有三萬個兒童因缺乏糧食或基本醫藥而早逝,能不黯然! 或許弟兄姊妹會反問:我們既沒有搶奪、欺壓、壓榨他人,這些慘況於我們何干?但聖經提醒我們「愛」的相反為「漠視」,不予理會,誰為童工爭取權益?還有無數的尚在母腹中被殺的胎兒,誰為他們爭取權益? 最近報章記載另一類弱勢群體 - 植物人,又有誰為他們爭取權益?眾所週知的Terri Schriabo,雖經醫生診斷為持久性 (Persistent)的癥狀,但卻被裁決要剝奪她的生存權。聖經指出生命的主權在神的手裡,誰敢斷定植物人該死,誰敢埋葬他們?按聖經定義植物人仍為人,擁有神的形象,一刻未逝,生之主權仍在神手中。丈夫雖辯稱太太遇難時吩咐過讓她死得有尊嚴,卻無預囑證明。其實此種預囑有如自殺,否定了生命的主權在神手中,而自殺是嚴重的罪,自抬為神的身份。翻看聖經中敬虔愛神的人也不敢自殺,像摩西、以利亞至多祈求神取去他們的性命!作為基督徒今日要在神的真理上站立得穩,為弱勢群體發言。 (三) 提防逆向壓迫的世界 聖經教導我們不能一面倒維護弱勢群體,乃要針對問題的所在。如南亞海嘯受災者,在沒有人幫助下很難脫貧,故需要幫助。但若他們因懶惰致貧,則不宜予以同情心。 另一值得關注的問題 - 就是反對性傾向歧視的立法問題,政府要求市民發表意見,但凡持守真理的信徒都當發言,教會也該在此問題上多加探討。 政府即如世界之子,「性傾向歧視」的用字,可能誤導人接受不同性傾向的人,並認為此種傾向隱含天生及先天性。但據本人瞭解,今日尚未有研究證明同性戀為先天性,它是後天由家庭及成長問題引發出來的,是一種後天的選擇。故此,基督徒不是反對他們,而是反對同性戀行為,聖經並不接受這種行為,我們應對有此傾向者寄予同情及關心,幫助他們知所改善。 今日的問題不在於權利,而在立法的目的。政府立法反對人吸煙,因為吸煙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立法反對同性戀,也是此理。其實,無數的疾病來自同性戀的行為,並引致心理、生理上種種疾病,此次若「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後,勢將影響教育和家庭的制度,甚至連累各行各業,所以我們要緊守真理。 我們應尊重他人,如生存、住屋、選擇職業等一般權利,但豈可立法維護某些人犯罪,損害別人的權益呢!此種違反神創造秩序及形式的生活,實不敢苟同。 去年六月卅日瑞典法庭判處一位牧師在講道中反對同性戀行為,結果被囚一個月,若性傾向歧視立法成功,牧師的證道也會受到諸多制肘,教會也就失去了言論和信仰的自由,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可輕視。 平靜安穩面對時艱 【經文 箴 22:24-25】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周安息姊妹 今天兩節經文講到我們應該如何處理生命中的憤怒,這是個重要的課題,處身當今這艱難時代,我們除了要維護真理、見證公義之外,更需建立平靜安穩的生命。過去幾年,香港處於極之艱難的境況;除了一連串的天災人禍之外,還有整個政治、經濟轉型的問題,面對這種種困難,實在令人感到疲憊、焦慮。挫折感、負面的情緒容易觸發人的憤怒;不滿情緒一觸即發,令人互相排拒攻擊,互相踐踏,造成人際關係崩潰。眾多的問題已令人難以應付,加上由人的自私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可見人的罪使人自食其果!。 許多時,我們在工作上,家庭中,甚至健康等方面都出現了問題,真可說是禍不單行,我們不單止面對一方面的難處,此時既沮喪,又絕望……憤怒繼之而來。為甚麼是我!怎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過一個平靜安穩的生活呢?我們是否有這樣一種生命:無論在任何環境中,我們都不會發脾氣,仍然保持平靜安穩呢?!這是至要的屬靈的操練,耶穌基督應許賜我們在苦難中有平安,但並沒有應許為我們排除所有患難。 怎樣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人建立良好關係呢?人若情緒智商不夠,是不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及心中的憤怒。正如(箴16:32)所言,要治服己心,令自己在不平靜當中平靜下來,需付出極大代價。我們需求神幫助我們勝過自己的憤怒,因為憤怒被喻為人際關係中最大的詛咒。如果憤怒不除去,成為習慣,生命便會被怨恨所侵蝕。 (一) 兩種的憤怒 從經文(弗4:26,31),我們可進一步看到:義怒是不會長久的,很快成為過去,而犯罪的憤怒會導致一種長期的苦毒,害己害人。神愛罪人,卻恨惡人的罪行,神因著罪惡帶給人的傷害而發義怒。按馬太福音記述,耶穌在安息日替人治病,遭到法利賽人的攻擊;他們自私自利,教條主義也為耶穌所不恥而怒斥。當人將小朋友帶到耶穌面前,請求耶穌祝福時,遭門徒攔阻;耶穌便因門徒不尊重小朋友而斥責他們!耶穌見擺賣的人把聖殿變成買賣埸所,冒犯了聖殿,心中憤怒,便把他們連人帶貨都趕出去。當我們見到社會貧富懸殊的狀況得不到改善,看著每年有八百萬人因貧窮而離世,每日有三萬兒童因缺乏藥物和基本的溫飽而死去,義憤填胸之下,帶動各種社會改革活動,這些行動乃發自不自私的義怒。最近一則新聞講到教育學院一名學生因失戀而私藏三把利器向對方施行報復,案件在庭上審結時,法官怒斥這是人性的敗壞,我們何等需要法官的這種義怒! 義怒針對事而不針對人,太太每天等待丈夫下班回家聽她傾訴,而丈夫回家卻只管埋頭看報紙並不以為然。終有一天,太太怒不可遏的說:「我恨死你,因你完全漠視我的說話和感受!」其實,這樣的吵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應該平心靜氣,坐下來慢慢將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告訴丈夫,直至彼此達成共識。義怒是受愛所控制的,當神發怒時,常伴隨祂愛的流露(參出34:6-7及詩103:8-10)。怒中有愛,嚴中有愛;這就是神的嚴愛! (二) 如何勝過犯罪的憤怒 今天的經文教我們如何勝過犯罪的憤怒?長遠而言,面對置我們於憤怒的環境或人,更要建立平靜安穩的生命。生氣的人是憤怒之母,懷怒的人終歸被怒所控,終致成為憤怒的奴隸。長此下去,積存憤怒成為怨恨或仇恨,蠶蝕自己的心靈,至終不免懊悔。暴怒者像爆竹一般火爆,這樣的生命毫無喜樂、平安可言!當憤怒變為一種生活方式時,就叫自己陷在網羅堙I英王佐治三世有個十分火爆的醫生,暴躁的脾氣常令他心絞痛,他常說自己的生命就在那些惹他發怒的人手中。他也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被人氣死,果然,他就在一次開會與人激辯後仆倒猝逝。 負面情緒很容易感染人,我們要保持好脾氣,心情平靜安穩,給孩子們豎立身教的榜樣。有一個爸爸半夜被鄰房兩歲兒子吵醒,起來去看,原來小兒子發惡夢在大聲吵鬧,夢中對白全是兩天前他們夫妻倆對罵的翻版。原來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深深地種在孩子稚小的心靈中,所以,不論父母講話的方式或語氣,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下一代。 情緒沒法宣洩,怒氣長期積鬱在心中,會令身體產生嚴重的疾病,這情形對女性的影響尤甚,其死亡率遠高於男性兩倍。所以,怎樣處理好情緒才是最重要。有人以為用打沙包、打枕頭或是打牆壁的方法便可洩忿,但這些方法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下兩個例子都是反面教材,不宜效法。話說有一個男人,晚上睡到破曉時分被一陣響聲吵醒,外出察看,見有一啄木鳥在屋頂啄電視的天線杆,一怒之下抓起一塊石頭砸過去,沒有擲中,反砸在自己的車上。更生氣之下竟用腳向石頭猛然一踢,此時才發現自己沒穿鞋,把腳弄得皮破血流,損失豈不重大!另一位男士白天在公司被老闆罵,不好反駁,晚上回去向太太發脾氣,太太的氣又向兒子發洩……於是哥哥罵妹妹,妹妹沒人發脾氣,又去踼貓……我們就是這樣處理憤怒的! <雅各書>教導我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給自己一點時間去看清楚問題,莫被人一激就爆發!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有一個大臣告訴林肯總統他很不喜歡前線某個將軍,他既不聽話又做錯事,所以很惱怒他!林肯於是叫他給那人寫信,臚列自己的不滿,寫了後燒掉,然後再寫一遍,當他寫第二遍時,不滿的情緒早已宣洩淨盡,回復心平氣和了。過份完美主義的人對人要求高,別人偶有錯失,便大發雷霆;孩子考試得到八十九分還要生氣,定要他拿一百分不可,這是否太苛求!一個真正領袖除了心平氣和更要善於聆聽。以前美國有個富豪,打理一間很大的油公司,一次一個高級下屬作了一錯誤決定,令公司損失一大筆錢,大家都很緊張,不知老闆要怎樣大發雷霆,但老闆卻冷靜評估這高級職員過往的業績,發現他以前替公司所賺的錢比現在損失的要多,老闆肯慢慢的動怒,詳細分析,挽回了這犯錯的員工! 能夠慢慢的動怒,較容易舒緩令人發怒的情緒,常常親近神,求神加力便容易勝過試探。犯罪和懷怒,沒親近神,與神的關係不好時,人很容易發脾氣,就沒力量勝過罪。有個媽媽早上忙著做早餐給孩子們吃,看到小女兒將牛奶倒潑了,於是發脾氣。小女兒天真地說:「媽媽,你是不是今早忘了求主耶穌幫助你做個乖乖的媽媽?」童言無忌,令到媽媽一臉羞愧。操練屬靈生命,建立平靜安穩、積極、樂觀,凡事從好處著想的人生態度,其實是保羅所強調喜樂的態度。使徒保羅在(羅5:1-5)講到:救恩和在神面前的地位,教人雖處於患難中也是應該歡歡喜喜的。『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堙z。當我們愛神愛人時,就不輕易發怒,為逼迫我們的禱告,化敵為友,所有逆境都變為容易處理的了! 最近有電視台舉辦一個「徵文比賽」,徵求觀眾提供一些生命中感人的故事,優秀作品除可改編為電視劇外還可獲出版商出版成書,讓更多人從中得到幫助。結果有六千人參加,其中有一女士生命的故事特別感人:話說她有五個孩子,在大女兒升讀高三時,某天突然失了蹤,她心感不妙,可怕的事終於發生了……發現女兒被人用電線勒死!她突然變得沮喪、失落,甚至幾乎精神崩潰,連牧師、輔導專家、丈夫和其餘四個兒女的勸慰,都幫不了她。她難過得連女兒的安息禮拜都沒有參加!腦海媥膉戙B現女兒死前那可怕和痛苦的陰影,兇手的可惡和殘酷的惡行,愈想心中愈憤恨!及後兇手終於落網了,原來是女兒的英文老師,且是她丈夫的中學同學,心中更加痛苦。原以為可用各種方法減輕自己心中的憤恨;甚至兇手被判終身監禁,也平息不了她的憤怒,透過民事訴訟,法庭判她得直,然而一百四十萬美元的補償也撫平不了她的怨憤!她每天帶著憤怒睡覺、工作,上超級市場;每天帶著憤怒去面對丈夫和其餘的四個子女,如是者,繼續憤怒了十一年之久。有一天,她想到自己再這樣憤怒下去準會喪命的,唯一拯救自己脫離這網羅的是:饒恕和原諒。她看一些書,也參加一些講座,最終在神的幫助和帶領,她完全釋然地往獄中探監去。當她與兇手面對面交談三小時後,感到自己原諒了對方,並對他有從神而來的愛,神的恩典臨到她,神的愛澆灌在她心中,使她能夠饒恕這個殺女兒的仇人! 在你我生命中有沒有難以寬恕的人?怨恨是否仍然侵蝕著我們的生命?求主幫助我們,像耶穌基督饒恕我們一樣去饒恕人。 生命的成長 - 從偏差到正途 【經文 箴 22:26-29】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周婉玲姊妹 要成為時代真理的見證人,有兩方面需加注意,第一,我們可以口傳的方式,傳揚神的道;第二,我們要以生命作見證,活出神的真理來。正如主耶穌昔日在世上所宣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一樣,若我們謹遵神的旨意行,就可以成為這個時代的光和鹽,求主幫助我們生命長成至成熟的地步。聖經告訴我們,人生於世,即有罪性,偏離正道;行為有所偏差。所以我們必須從偏差返回正途,按照神的真理,走正直的路,做正直的人;這樣,屬靈生命才能成長。從偏差到回歸正途,請留意以下三方面的提醒。 (一) 從愚昧的熱心到有智慧的熱心(26-27節) 經文說到有人盲目的以愛助人,就是眼見別人負債纍纍,於心不忍,就不顧一切為人作擔保。「擊掌」是聖經舊約時代一個立約的儀式,「不要與人擊掌,不要為欠債的作保」,並非教人漠視人的需要,而是說要有智慧的幫助人。若只是一時衝動,愚昧行事,必惹來後患無窮,輕則典押房屋、座駕以作抵償,重則甚至傾家盪產。熱心助人但缺乏智慧是無補於事的,錢財不能解決家境的問題,倒不如教其維生之道,如何幫補家計,反而來得實際。愚昧行事,就如幫助屢勸不改好賭之徒,不斷替他償還債項,最終就是害己害人。 熱心愛人源自愛神之心,但怎可從愚昧的熱心進步到有智慧的熱心呢?聖經教導我們愛神、愛人,二者之間須要取得平衡,若以愚昧的熱心愛神、愛人,結果反致累己。昔日,主耶穌帶著雅各、約翰等門徒到撒瑪利亞去,由於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彼此為世仇,不獲招待,所以雅各、約翰便說:「主呀!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如昔日以利亞所作的麼?」但主耶穌卻責備他們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消滅人的生命,是要拯救人的生命。」所以,我們不要學像門徒的愚昧,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去愛神,又要愛人如己。敬神愛人這兩條誡命是可以並存的,在一般的情況下,兩者皆可兼顧,不容顧此失彼。馬太福音十章記載耶穌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這是說只在極端、特殊、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擇愛神過於一切。感謝神,今天我們無須在愛神愛人兩者中作出抉擇,可謂兩全其美;既可盡心盡力愛主,又可全力地愛人。當我們在愛神愛人的功課上失去平衡時,即可說已經大發熱心,但行為卻是不智的。你今天可有積極事奉神,卻忽略了身邊的配偶、家人?你所付出的努力就是失平衡的熱心。又有一些人借愛神的名義傷害別人,就如昔日文士法利賽人一般,既知聖經教人要奉養父母,但內心又不願意如此奉養他們。於是,便藉口說為要愛神,已將供養父母的金錢轉移於聖殿之府庫內,耶穌於是直斥其非,責備他們違反孝敬父母的誡命。由此可見,神要求我們兩者兼顧,既要有愛神的熱心,也要顧念別人的感受,不可罔顧人的需要。 (二) 從貪慕虛榮到心滿意足(28節) 這裡說到人的貪念,挪移地界就是多佔人家地土,約書亞記十四章告訴我們,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佔迦南地之後,便為各支派、各宗族分地,立石為界。可惜有人心存貪念,把石頭移至較遠之處,試圖多佔地土,這樣行既不尊重神藉先祖所定下之地界,更是欺壓窮者的行為。貪心令人產生偷竊之罪行,也犯了十誡之中的第八誡──不可偷盜,和第十誡──不可貪戀別人的房屋、妻子、僕婢、牛驢,並他所有的,這罪行何其嚴重!聖經教導我們不可挪移地界,不單指不可貪圖物質上的東西,有時更是指看不見的東西而言。聖經又提醒我們不要竊取神的錢財,正如舊約時代神要求其子民十一奉獻,若然沒有遵行,便是偷竊了神的錢財。我們今天進一步來看,當事業、學業有成,受別人讚賞時,切不可竊取神的榮耀,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正因為我們的才幹、機會、健康、生命氣息都為神所賜的,便當存感恩的心,將榮耀歸予神。弟兄姊妹,有否想到當我們不去傳福音的時候,其實也是偷盜的行為。保羅說得再明白不過了,當人沒有見證神、事奉神,沒有好好的敬拜神,就是欠了神的債因此我們要俟機償還福音的債。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了別人的東西,就如遲到,叫人白等,便是偷了人家的時間;還有,偷取別人的同情心、愛情、創意更是要不得的行為。大學生上網抄襲功課,買文憑、買學位等;盜版商複製作曲、填詞人的心血作品;這些貪心盜竊的行為神必然追究。挪移地界的人不但犯了偷竊的罪行,也是不滿現實的表現,不滿現實的人往往是擁有很多卻仍感不足,也因貪心的緣故更容易受騙。所以大家都贊同,滿足感叫窮人變得富有,因為能享受現在所擁有的;得到很少已經心滿意足。而不滿足感卻叫富者變為貧窮,因為貪心,永遠感到還未得著應該擁有的。聖經說到不滿現實的人總有一個記號──不懂感恩,覺得全世界都虧欠了他似的;自小對父母、家庭、周遭的環境,皆感不滿;長大後,對父母不但沒有存感恩之心,反向他們索取報酬。如何能勝過貪得無厭之心呢?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屬靈的原則,就是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神管理,讓基督在你生命中作主,如大衛在詩篇廿三篇所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雖然走過死蔭的幽谷,又要面對敵人的攻擊,但神在其生命裡,神就是他的滿足。大衛又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座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生命的滿足就是先以耶和華為他屬靈的滿足,一個人有神在其生命中,自然會對神所賜予任何的際遇、環境、物質都欣然接受,因為擁有神,就是擁有神的一切。這正如保羅所說:「我學會了如何處豐富,如何處卑賤,無論在甚麼境況都能滿足。」一樣。人由貪慕虛榮轉移到心滿意足之時,就能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在物質方面我們要有滿足感,但在屬靈生命方面則不應滿足現狀,倒要不斷努力追求。 (三) 從急功近利到踏實的進取(29節) 一個人辦事得體且具技巧端賴乎有否勤加紀律的操練,這樣的人必然出人頭地。在現今急功近利的社會堙A甚麼都講求「即食」、「速遞」,能夠長遠委身的人實在不多。風氣所趨,信主的人甚至祈禱也不夠恆切,形成「少付出、多收穫」的心態。從運動員身上,可以得知成功必然經過不少艱苦、殷勤、有紀律的訓練;各行各業成功的人士都曾付上莫大的代價。現代人往往並不享受其工作之樂,上班時有如受難一般,一俟下班便急不及待地放下一切,離開工作崗位,這就是時下很多「上班一族」之心態。基督徒在不同的崗位上應如何踏實地有進取的表現?又可怎樣享受其工作呢?聖經教導我們一個屬靈的原則,就是工作的動機必須出於為主而作,如保羅所說甚至做奴隸都可以自得其樂,這就是發自愛主之心而工作之故。父母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地照顧兒女成人,乃為愛惜他們之故。這就是保羅所指:我們不但要為主工作,還要為別人工作。以弗所書四章廿八節曰:「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既可為神工作又可幫助有需要的人,就如主耶穌為別人而活一樣,為著愛神、愛人之故,就非常喜樂。當我們抱著敬業樂業之心,便能踏實、殷勤辦事,既可享受工作之樂,又可賺取金錢,真是何樂而不為?求主幫助我們工作出乎愛神、愛人之心,踏實進取;不貪圖急功近利。當我們把生命交託於神,便要忠於主交付的工作,縱或不能滿足父母、配偶、自己或老闆之期望,仍素其位而行。靠著神加給我們的恩賜,盡心竭力運用才幹;把握機會和際遇,辦事殷勤;如此方能滿足神的期望。因為神所要求的乃信徒忠心為主,凡事仰望神的操守表現。―― 張慕皚《箴言查經信息》 信徒更新價值觀 箴言22章1至3節 經文: 箴22:1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箴22:2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箴22:3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今天的經文教導我們應有的人生價值觀,第一節談到個人方面應以怎樣的價值觀去建立生命,第二節談到人與人的關係,而第三節則談到做事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人生價值系統,這系統從小就已開始,主要受荍O人對自己的影響。不同的價值觀對我們的人生有很深遠的影響。作為基督徒,信仰應該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改變。如果信主之後仍然是老我的一套價值觀,顯示屬靈生命出了問題。保羅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腓3: 7-8)信主之後,並不單祗是多讀聖經和屬靈書籍,在頭腦上多認識主就可以,而是透過神的話語應用在生命上去經歷神的實在,這一生的追求,也是人生的價值觀裡面最崇高的一環。今天,你有否同樣的價值觀呢?我們人生的價值觀是什麼呢?信耶穌即悔改,思想上有改變,認為耶穌最寶貴,你是否在價值觀上有這改變呢?就讓今天的經文更新我們的人生價值觀。 一、品格比財富更寶貴 箴22:1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 恩寵。直譯是,“恩典、或恩賜”。美名和恩寵,這二者是可以通過正直的人生得到的真正的財富。傳7:1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 如果同匱乏美名的人們交往,我們即使沒有親身加入他們令人置疑的行為做法,也會喪失這二者。年輕人與那些低級道德標準的人交往經常覺得興奮,儘管絲毫沒有一點意思模仿他們。但是這種興奮的價值是非常昂貴的。一旦接受了他們的一些意念,以及熟悉了一些行為做法之後,就有麻痹道德感的危機,並喪失美名。 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對個人生命而言,美名比大財的價值更高,恩寵尤勝於金銀。美名指美好的名聲,而美好的名聲來自美好的品格,美好的品格又帶來美好的名聲,相對于追求財富就更加值得。恩寵是指別人對自己的欣賞、寵愛,若想得到朋友的關懷愛護,首先要和別人做朋友,先關心別人;這樣,關心、恩寵,自然會更多的臨到你。經文提醒我們,首要的品格就是愛——路10:27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這種愛的品格令人尊重和欣賞,關心和愛護。為何今日香港社會,名譽和品格比財富更加重要呢?因為有研究報告顯示:香港是世界上最金錢掛帥的地方,金錢成了港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價值。 聖經告訴我們:美好的品格比財富更重要和優先,這並不等同我們都要做窮人或者完全放棄事業。因為財富祗是暫時今生擁有的,而品格卻可帶進永恆裡去,所以神要我們追求屬靈上的豐富過於物質上的豐富。當我們有這樣的價值觀就能夠面對將來神的審判,因為神是看我們在屬靈和品格上的豐富,而非物質上的豐富。作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就是說要在恩賜、才幹和機會上都盡本分。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神的審判,都要帶著品格去接受神的審判。再者,財富對我們品格有損,甚至可令人遠離神,失去朋友,金錢成為我們的偶像和捆綁後,貪心、嫉妒等污點便叫我們失去品格。今日的社會,品格和業績是兩回事;人以追求財富為最高的價值,為了爭取優良業績,不擇手段。 然而,人始終有一日要面對永恆,而我們能夠帶進永恆的並不是財富,而是豐富的屬靈生命和美好的品格。因此,建立品格是重要的,我們該如何去建立品格和靈性呢?很多時候,滿以為靈修、讀經祈禱就可以建立靈性,又以為參加崇拜、成長班、甚至培靈會,追求真理就可以建立靈性。其實,這樣絕對是不足夠的。
主耶穌的教導說:約14:21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太7:24“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太7:25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很多基督徒都懂得靈修和參加聚會,其個人的生命卻絲毫沒有改變,就正如一個人光看著房子的圖則,沒有起來建造一樣。今日,我們是否如斯的基督徒呢?請記得,屬靈的操練,並不單祗是參加教會聚會,多讀聖經就可以。屬靈的操練,是將所領受的真理放諸生活上,社交上和工作上,而且時時刻刻的實踐出來。換言之,乃是要在生活細節上建立我們的品格和靈性。在人生偉大的時刻裡最易顯露個人的品格,但品格和靈性的紮根是在人生細節上長成的。所以,品格、靈性與業務、職責是分不開的。衡量過去一年的工作,將可以看到自己的價值觀如何,是重視發大財還是得美名?要知道一份工作最大的回報,有助我們建立美好的品格;所以,品格和工作,品格和事奉都是分不開的,這亦是聖經給我們的教導。但是,今日的文化截然不同,業績與道德分開,人不擇手段掙錢,甚至犧牲品格,而這當然並不合乎聖經的教導。 聖經教人要結「果子」,「果子」乃由生命流露出來,路6:43“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 神不單要我們有業績,更要我們結果子,當我們明白這個真理就能夠透過工作時刻去操練靈性和建立品格。上周我到臺灣開會,有機會與當地一位商人共膳,他也是教會的長老,從他的見證,發現他很能夠將事業和品格,事奉好好地連結起來。因為他在公司裡面,由最初的查經班發展成為一間超過四百人聚會的教會。這是一個美好的見證。就讓我們透過日常的工作去操練靈性、建立生命。不要等待週末和主日回到教會才操練自己的靈性,這做法法是失敗的,況且這並不符合聖經的教導。人可以滿足于財富,沒有人可以滿足於靈性和品格,因為神的標準是高的。耶穌說:太5:48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我們還有不少追求生命成長的空間。如果一個人的品格是從生活細節裡操練出來,要觀察一個人的真面目;並不是在其生命最偉大的時刻,而是見微知著,看這個人交甚麼朋友?如何跟家人、下屬對話?在何事上花錢?聖經說:太6:21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求主幫助我們,調整個人價值觀,看重生命的品質,追求美好名聲和恩寵。 二、貧與富要平等對待 箴22:2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 富戶窮人。神是不偏待人的。徒10:34彼得就開口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大家都是他的子女,他要拯救眾人。多2:11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富戶和窮戶不可相互分離。富戶憑藉著自家錢財所能支付的範疇在許多不同側面依賴於窮戶,以便於得到那個錢財。當富戶認識到窮戶乃是他們的兄弟關係,乃是他們的依賴關係之後,會使用他們的錢財提高公共利益,神就接受這種行為,並當作侍奉他的行為。窮人們忠誠地服侍那些雇傭他們的人時,他們也就等於服侍了大家的主耶穌。箴14:31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 箴17:5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 『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富戶窮人在世相遇,是指世間貧、富兩種人,在生活上彼此有接觸,問題是兩者如何相處。經文提醒我們,這兩等人都為耶和華所造,就像中國香港這個貧富懸殊的社會,無論太平山上,獅子山下的人都是住在同一天空下。貧富懸殊之所以成為嚴重的今日國際社會問題,皆因貧富關係不和諧,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貧窮的人於是起來爭取,而這個必然的現象已經出現,所謂暴力恐怖主義,就是貧窮人用來解決社會不公的手段。經文提醒我們:人無論貧富,都是神照著衪的形像造的。所以謀殺和自殺都是嚴重的罪,因這行為殲滅了按著神形像所造的人。此外,富戶和窮人都是神要拯救的對象,都可以成為神的兒女。聖經教導我們要將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不亢不卑。神是不偏待人,問題是你的觀感如何?清貧生活是長壽的良方,因為窮人往往比富戶更易滿足,更少憂慮,而且他們並無物質、權勢可靠,容易信主。主耶穌也?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路18: 25)可以說,問題是出在人的價值觀上。當神賜福給我們擁有更多時,是神叫我們富足,我們便不可專顧自己,要更多説明有需要的人,解決世上許多的問題,這才是聖經的教導。上周我在此提到,統計資料顯示,祗要全球的基督徒都奉行聖經教導的十一奉獻,所有教會的開支問題都會得到解決,而且還可以動用六百五十億美元消滅所有的貧窮,仍然有一百七十億美元可以做更多的宣教和傳福音工作。這就是富戶和窮人相處之道。求主幫助我們有清楚的人生價值觀,明白神不偏待人,人人能以平等的地位共處。 三、遠見比眼前更重要 箴22:3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通達人。在這一節利用單數和複數形成了有趣味的對照性描寫:“通達人”是單數,“愚蒙人”是複數。目光遠大的人難以尋見,愚蒙人比比皆是。 『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通達人有遠見,逃避災難,愚蒙人明知大禍將至,仍只管沈醉於眼前享受。愛神,認識神真理的通達人,較為謙遜、有遠見,所以曉得見禍躲藏。因為『屬靈的人能夠看透萬事……』(林前2: 15)這等人認識神,知道神的心意,且按真理行事。愚蒙人前往受害,接受刑罰,是指到金錢上的損失。愚蒙人沒有遠見,有勇無謀,只顧念目前,所以最終遭到損失,特別是金錢上重大的損失。聖經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1: 1)意指不要跟從惡人,不與他們站同一陣線和同一地位做事。屬靈人能夠見禍躲藏,是因為謙卑,有遠見,不以卵擊石。但據聖經所載,初期教會的殉道者,他們持守信仰的心志,正如但以理的三個朋友誓死不拜金像而被扔在火P一樣的高貴。屬靈人見禍躲藏,就如大衛逃避掃羅追殺,以利亞逃避亞哈王和耶洗別的陷害,保羅為了傳道而四出逃難,都是聖經上列舉出來的例子。聖經提醒我們除卻有遠見,還要有人生的計畫和目標,彼此是相輔相成的。當我們失去理想和目標時,也沒有遠見可言。聖經教導我們不單祗要訂定目標,而且要設訂更高的目標,甚至要符合神心意那樣的完全。神給我們的目標雖然高,但仍然有保險線,就如大衛逃避掃羅而向約拿單訂出保險的計畫《參撒上20章》一樣。所以,目標縱然訂得高,仍需切合實際並作彈性處理。很多基督徒因為看到前路有太多的不明朗而去算命和看星座,這是相當愚蠢的事情。請記得,神絕對不容許這樣做都是為了我們的好處。五世紀的奥古斯丁曾謂:「如果神讓你預知他發達,你會變得自大;如果神讓你預知未來遭難,你會充滿不安甚至絕望。」請看,神有何等的智慧,祂讓耶穌基督成為我們人生的引路者。祂是全能的神,祂是愛我們的主,在黑暗中拖帶著我們的手走人生路。惟仰望神,跟隨主走這人生路才是最可靠和安全。求主恩待,讓我們都成為通達人,明白遠見比眼前更加重要。 人生生活之抉擇 箴言22章4至6節 經文: 箴22:4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箴22:5乖僻人的路上有荊棘和網羅;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遠離。箴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耶穌基督降生,為人類帶來一條既新且活、充滿光明的道路。當基督還未降生時,人類的生命在黑暗、痛苦、患難和絕望中;耶穌來了,帶給我們唯一的盼望。撒迦利亞祭司在他兒子約翰降生時說了一個預言,述及耶穌基督降生的意義:耶穌就像清晨旭日照亮我們一群本在黑暗中的人,將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因此耶穌宣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們今天是否走在耶穌基督要我們走的道路上呢?請留意,今天的經文題到人生有以下兩條道路。 一、豐盛而滿足的人生道路 箴22:4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富有。富有、尊榮以及生命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賞賜,但是真正得到人必須通過謙卑和虔誠的信仰。箴21:21追求公義仁慈的,就尋得生命、公義,和尊榮。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箴22:4)針對一個豐盛的人生而言,這裡提出兩個條件、三個效果。第一個條件是敬畏耶和華,這份敬畏來自對神的認識,使人一生的經歷神。一個敬畏神的人之所以害怕犯罪,是因為不想得罪神,怕神傷心、難過。耶穌基督賜我們新生命,我們便曉得敬畏神。第二個條件是「謙卑」。神謙卑至一個地步降生為人,創造天地萬物、滿有權能的神竟然降生于馬槽當中,祂不是來到皇宮享受多人服侍,也沒有軍隊聽他指揮。聖經說:「耶穌本為神,但不以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且死在十字架上。」當我們認識這樣一位元謙卑的神時,自然看到自己的不潔、自大和愚昧。虛心是福氣的源頭,所以「八福」開首說「虛心的人有福了」,「貧窮的人有福了」,這帶來以下三種的福氣: 1、享富足──舊約時代的「富有」指像亞伯拉罕所擁有物質的富有,但新約時代,神讓我們看到更偉大的豐富──屬靈的豐富,但我們卻不懂得珍惜這種豐富,何解?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經歷神。當我們真正經歷神的時候,自然會感受到屬靈生命的豐富。 2、得尊榮──就像約瑟,本為卑賤的奴隸,但因為他敬虔愛神,神便將他提升成為埃及的宰相。還有末底改本是皇宮裡守門的,但也因他敬虔的緣故而成為波斯皇朝的宰相。「自卑的必升為高,自高的必降為卑。」當耶穌降生,神予我們的尊榮是超乎約瑟和末底改的;我們得到作神兒女的尊榮,這身份是何尊貴! 3、得生命──舊約的「生命」往往指「長壽」,像摩西離世時「眼目沒昏花,精神沒衰敗」。新約時代,神賜我們的「生命」不是指肉體的長壽,而是寶貴的、永恆的屬靈生命。這生命有聖靈內住,有活水湧流到永生,在永恆中與神同享永遠的快樂。 我們之所以未享受到以上三種福氣,可能因為我們還未覺察到自己的貧窮,就像老底嘉教會的信徒般自以為富有。當我們看到自己貧窮的景況才是祝福的開始。Oswald Chambess奧斯維德說得好:「我們從神那裡得到的最大祝福,就是知道自己的貧窮。」《效法基督》作者甘金碧士說:「當一個器皿空無一物時,神就在這器皿中傾注祂的祝福。」有好些基督徒認為信主後生活仍很艱苦,這是因為他們對苦難的真理有錯誤的看法。神沒應許信祂的人在世上沒有苦難,但祂應許你必能在基督裡得平安,並得以勝過苦難。勿忘記神會天天背負我們的重擔,與我們同走人生路,就讓我們將重擔交托給祂。有傳道人在講道時向會眾展示一張中間有一個黑點的白紙,然後問會眾看到些甚麼?會眾答說除了看到黑點外,其他東西甚麼也看不到。這就像神給我們一百樣恩典,一樣苦難時,我們只見苦難而不見恩典一樣,其實苦難更能教我們看到祝福。海倫.凱勒(Helen Keller)自小失明,但她說:「一個人如果在一生中,尤其在他成年的日子裡,有數天看不見或聽不到,這將會成為其人生中很大的祝福。因為未經歷過黑暗,不懂欣賞光明;在寂靜中,我們才能欣賞聽到聲音的喜樂。」
另者,遇上逆境要比在順境中更得蒙神的福氣,當處逆境時,我們就求神改變我們面對逆境的態度,那便能勝過逆境。保羅三次求主將他身上的一根剌除去,雖然神沒有這樣做,但保羅改變了他對逆境的看法,使他看到神的恩典遠遠超越苦難。 二、滿有荊棘的人生道路 箴22:5乖僻人的路上有荊棘和網羅;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遠離。 「乖僻」指扭曲神的真理,引申可指奸詐。乖僻人自私自利,任意而為。當人遠離神時,便走著一條這樣的人生道路,充滿荊棘和網羅。「荊棘」指人生的險阻和傷害,「網羅」指人彼此陷害。當人走自私的道路,陷入如參孫般可憐的境地。參孫本為神大大使用,誰料他長大後成為一個極端自私自利的人,這帶來了個人、家庭、以至國家民族的苦難。聖經《士師記》末尾這樣形容當時的境況:「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末世的情況也如是,各人自認為王,有自己一套道德價值標準,這卻令人最終陷於荊棘網羅中。犯罪作惡可說是人自己掘墳墓、作繭自縳,也好比身陷於流沙中,無法自拔。箴言教導我們「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遠離」。就是說要逃避這乖僻之路。若那處境對你有引誘,就必要遠離。保羅叫少年人逃避私欲,我們對罪千萬別自恃有能力克勝,罪的能力總比我們的大,魔鬼有牠一定的勢力,求主保守恩待我們,叫我們不致墮入牠的網羅。 三、教養孩童走好人生路 箴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使他走當行的道。直譯是“按照他口中表達的方式”,也就是“按照他的方式”。許多父母把這一節當作約束力促使孩子選擇他們認為恰當的職業或貿易。這樣,他們自討苦吃,造成了悲傷和失望。至於孩子,在長大之後,常常選擇完全不同的路途。這一節其實是勸告父母們學會正確的方式,那就是使他們的某一個孩子成長為非常有利於自己,非常有益於他人的人,從而他將來在其中發現何謂非常幸運。給人指定特殊行業的因素取決於他的能力(《教》第二十二章)。對於每個人,神已經按照他偉大的計畫指定了一個地方(《知君》第四十三章)。神給人配備有必要的能力,安置在相應特定的位置。所以人生職業的選擇應該同自然規則相一致。父母和孩子所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去發現天國已經決定安排孩子做的行業是什麼。按照靈感宣佈的內容,這一節的是吩咐父母們“引導、教育、推動”,但是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從自身懂得孩子應該選擇的道路”(《教勉》原文第108頁)。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意指我們自小便要走這條豐盛的人生路。很多研究也指出「三歲定終生」,我們要在孩子六、七歲之前好好管教他、模造他。「教養」這詞在聖經中有另外一義,就是指將一些東西奉獻給神,這提醒我們要將孩子奉獻給神,願意神帶領孩子走人生的道路,願意按照神的旨意教養和帶領孩子。最好的教養是由父母以身作則,用榜樣教養孩童,父母的言行舉止在不斷影響孩子。簷篤信(James Dobson)這位研究家庭問題的專家曾說:「小孩需要的是父母,而非父母買給他大堆垃圾般的禮物。」父母們要多用時間陪伴孩子,影響他,教養他走當走的道路。亞拉伯人認為:「一個人如果有一個像洋b的爸爸、如蒜頭的媽媽,不要期望他們能散發出馨香的氣味。」我們如何教養孩子呢?「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按神予他的才幹恩賜,引導孩子善加發揮。許多父母只是按自己的意願,而沒有按照孩子的才幹恩賜去誘導他。另者,走路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故我們須裝備孩子的生命和性格,建立他們屬靈生命,讓他走上一條豐盛、自由的道路。當我們能這樣教導孩子時,他「到老也不偏離」,這條路也是耶穌降世為人所賜予人的道路──「我來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耶穌是道路,祂是我們人生道路的引路者,祂以真理為我們走路的規範,使我們得真正的自由。願未信的朋友能夠在耶誕節選擇神給你最好的禮物──耶穌基督。弟兄姊妹,若我們偏離了神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對主說:「主啊!我要回到你的道路上。 展翅上騰之生命 箴言22章7至9節 經文: 箴22:7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箴22:8撒罪孽的,必收災禍;他逞怒的杖也必廢掉。箴22:9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今年有甚麼新年願望呢?希望大家都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個展翅上騰的生命。相信你我都需要有展翅上騰的生命。甚麼是展翅上騰的生命呢?以賽亞書四十章說到我們走人生道路的時候,總會有疲乏的一天。重擔越大,困難也越多;但聖經給我們知道衪賜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讓我們一同等候在耶和華面前。無論你現在境況如何,只要肯等候在耶和華面前的,必重新得力,像鷹一樣展翅上騰;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如果這是我們今年的願望,就讓我們同來思想箴言第二十二章七至九節。須脫離三方面的捆綁,便叫生命得以展翅上騰。 一、從物質生活捆綁中得自由 箴22:7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 富戶管轄。在希伯來語經文中有單數和複數之間明顯的對照,“富戶”是單數,“窮戶”是複數。 曆世歷代都有富戶轄制窮人,欠債的受債主管轄的情況。富可匹敵的強國往往欺壓貧窮、負債的國家,像往昔非洲人被美國人擄掠為奴為僕便是一例。但當人受欺壓過甚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文革也就是一例。現今恐怖活動的出現,也是積弱的國家對財雄勢大國家的反擊,造成國際社會的混亂。很多人說香港是一個商人治港的社會,貧窮人以爭取民主的手段來抗爭,所以香港社會便充斥不少對抗的現象。 人之所以負債,可能是因賭博或想加快圖利的步伐,結果導致負債累累,成了金錢的奴隸。聖經告訴我們:富人所受的捆綁較諸窮人所受的捆綁更大。皆因人在物質缺乏時往往較易滿足,不會起貪心,當人越富有便越貪心。職位升得越高,賺取金錢的機會越多,終日營營役役,追逐金錢,像失去自由,遭受捆綁一樣,沒時間處理家庭、健康等問題。 就像以利沙先知的僕人基哈西,他本有一安穩的職份,但他卻不安守本位。亞蘭王的元帥乃縵為答謝以利沙治好他的大痳瘋,想送他衣物財寶。但以利沙不為財富所惑,並不貪圖不義之財。但其僕人基哈西則貪心,承受了那些財富,結果得了大痳瘋。耶穌所說那位無知的財主和不義的管家的情況亦一樣,那不義的管家雖然有好的職位,但卻以權謀私,結果給主人辭退。人對財富的欲望永無止境,貪欲帶給我們莫大的束縛。 香港有一對博士夫婦,丈夫在政府任高官,妻子當教授,名利雙收。惜因一時貪心,挪用了機構所給的房津來租用自置的物業。結果被廉署揭發和檢控,失去一切。丈夫心裡感到絕望,遂寫下遺書,然後自殺,幸給人發現獲救。感謝神的恩典,他在留院觀察期間,有人向他傳福音,他心靈於是大得釋放,歸信基督並繼續走前面的道路。 受金錢束縛是很危險的。怎樣才能得釋放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真理。神厚賜百物給我們享用,神喜歡我們在屬靈、物質上都豐富。那你會問為甚麼很多基督徒並不富有,而且信主後的經濟環境有時會比前更差?這是因為神愛屬衪的人,知道我們不善理財,為免財富貽害一生,便沒有給他更多財富。鴉片雖然可以作藥用,但它所帶來的危險比好處更大。財富亦一樣,它對人的影響比毒品更厲害;人不能好好自約,便會上癮。財富給人短暫的歡悅,但所受的束縛卻是長久的。我們應學習箴言第三十章亞古珥的祈禱——求神使我們不貧窮、也不富足,但求賜我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們飽足不認神,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神的名。富足的時候,感謝神;不足的時候,我們也要明白神的心意,同樣的感恩。 勝過金錢的束縛,要有清楚的價值觀。聖經讓我們知道,品格比財富更寶貴,可以帶進永恆。婚姻、家庭也比金錢重要。耶穌吩咐門徒要積蓄五穀到永生。當我們傳福音領人信主,拯救靈魂,就能積蓄五穀到永生。這產業是永恆的。我們要建立美好品格,用美好品格的生命去影響生命。我們信主後的生命是主耶穌用十字架寶血所買贖的,這生命原是屬主的。神要我們基督徒自願去愛衪、將生命交托給衪,一生被主使用。這樣就能得茼菪恁C當我們明白到在世不過是管家,主權在神的手,那我們就能夠隨遇而安,從物質的生活捆綁中得到釋放,展翅上騰。 二、從罪的生活捆綁中得自由 箴22:8撒罪孽的,必收災禍;他逞怒的杖也必廢掉。 收災禍。我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伯4:8按我所見,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加6:7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麽,收的也是什麽。 傲慢枝子必將從惡人的手中墜落,這也許是現在,只是當受到審判和懲罰的時辰來到時是無庸質疑的。 甚麼是罪呢?罪就是所思所想或所幹的都不合神的旨意。撒甚麼種就得甚麼果。罪招致的災禍可能暫未出現,但終久必會臨到。這是聖經的定律 罪是人的本性。人傾向於遠離神,往往喜歡找藉口停止聚會,圖謀不合神心意的事情。罪更包括一些知而不行的事情,雅4:17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正好讓我們明白這真理。祭司、利未人藉詞忙於聖殿的工作,不肯理會受傷的路人,耶穌說這已是罪。我們知道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但不去行,這也是罪。犯罪有一定的後果,後果未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不要只顧播撒罪孽,不顧後果。有人走進酒店,入住總統套房,大吃大喝。當他離開酒店結帳的時候,才知要付天文的數字。犯罪也一樣,必有結帳的一天。 播撒罪種的人內心充滿歉咎、不平安、不快樂、情緒不定,所以生出惱怒。有位姊妹因為心感不安,便找牧師幫助。牧師追問其原委,才說出她與男朋友未婚同居這難以啟齒的事來。牧師直言這是罪,只要離開男朋友就必得蚅孺鞢C罪會使人情緒不安,並且逞怒、陷害人,或諉過於人。神是公義的,必不叫犯罪逞怒之人的杖得逞。舊約聖經中的哈曼滿身罪孽,想殺害末底改和猶大族的人。但神不容許他的計畫成功。希特拉、史泰林的情況亦然,他們逞怒的杖都被廢去。 要勝過罪唯有來到主耶穌基督面前。耶穌到世上來為要叫人從罪裡得釋放。不單未信的人,就是屬神的人,當犯罪墮落的時候,也要回轉耶穌面前,罪才得釋放。犯罪的人心境不好、心情抑鬱,可以找治療師,但治療師不能徹底解決罪的問題。唯有當我們甘願來到主面前向祂認罪,才得釋放。撒該就是一個好例子。他貪愛錢財,被錢財捆綁。耶穌經過他居住的村落時,他爬上樹,耶穌見到他,便到他家中作客。當他接觸了耶穌之後,罪馬上得釋放,且願意將一半所有的分給窮人,並四倍償還曾受他欺騙的人。此外,我們要離開罪的環境,像馬太福音作者馬太一樣。馬太本是稅吏,耶穌呼召他的時候,他立刻離開稅關──那犯罪的溫床。沒有其他方法,沒有人能夠憑自己的力量勝過罪,離開那叫你犯罪的地方,才是切實的方法。 三、從自我的捆綁中得自由 箴22:9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 必蒙福。第8節裡描述的是從另一個方面。這是指多種的蒙富。林後9:6“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目光慈善的,表示他有愛心,內心充滿從神來的愛,並樂意將食物分給窮人。愛必須是全人的表達,有諸內,形諸外。內心有感動卻沒有行動的並非真愛。當看到別人有需要,只說「你平平安安的去吧」,這便是沒有行動。但也有人有行動而沒有愛心。林前13:3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愛不只是將盈餘的分給人,更寶貴的是要連自己養生的也分給人,像聖經所說的窮寡婦一樣,將養生的兩個小錢都放在聖殿的奉獻箱裡。哥林多後書八章中所載的馬其頓教會也是個好榜樣。馬其頓教會在極窮之間,還向耶路撒冷的教會作金錢奉獻,這格外顯出樂捐的厚恩,是寶貴的。眼目慈善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往往能夠超脫自我。 所有罪都源於自我中心,自我帶來自大。自大叫我們遠離神,不屈膝敬拜神。自我帶來自滿,一個滿溢的生命難以承載神的恩典。反之,看到自己缺乏,才能讓神的福氣充滿我們。自滿成為很多人的捆綁,成了無法得到神福氣的絆腳石。聖經說我們要自卑,但不是今天世人所說的低貶自己,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的那種自卑感。真正認識神的人不會有自卑感,受自卑感捆綁的人,不能自由認識神。 怎樣勝過自我呢?當我們能夠愛神愛人,將自己擁有的都送出去的時候,就不會專愛自己,不會自滿。當我們操練自己,愛神愛人、付出的時候,便得釋放,不受束縛。一個最美麗、勝過自我的故事,相信就是發生在西伯利亞的集中營。有住在這麼寒冷簡陋集中營的基督徒,學習在困難中仍舊遵行十一奉獻。雖然他們生活困苦,糧食不足;每天只得一片麵包維生,但他們卻願將每第十天的麵包,全送給那些比他們更有需要的營友,來履行十一奉獻的精神。願大家今年都追求操練自己屬靈的生命,操練成為展翅上騰,不被物質、罪惡、自我所束縛的人,我們便能得自由、得釋放,發揮生命最大的能力去榮耀神。 總括來說要得生命的自由,就要讓神在我們生命中作王。當耶穌管理我們的生命、我們受神真理約束的時候,便能體現真正的自由。凡等候耶和華的必蒙福,必重新得力。在這新年的時候,與大家共勉。 基督徒交友之道 箴言22章10至11節 經文: 箴22:10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分爭和羞辱也必止息。箴22:11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 在汶川地震災難中,我們看見很多悲慘的現象,亦察見從災難中激發世人重現蘊藏人性深處的愛心。患難見真情是真的,賑災捐獻使我們感受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在充滿分化與衝突的時代,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是令人欣慰的。但人總要待災難到來才真情流露,實在非常可惜。近日很多人都表示,地震災難的發生使他們感到身邊的人很寶貴。然而,難道沒有災難就不需要珍惜身邊人嗎! 今天,我們思想的題目是「交友之道」,怎可成為別人的朋友;怎可以幫助我們的朋友?箴言22:10-11這麼說:「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分爭和羞辱,也必止息。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這兩節經文提醒我們要生活得好和精采必須要有朋友。神用泥土造人,我們屬於這個物質世界,是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與大自然,特別是與神所造的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神造人有其個體性也有群體性,沒有他人一起的生活是不好過的(No man is an island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人可以成為一個孤島仍生活得很好!我們被造的人不單需要朋友,更加需要神。神以泥土造人並將生氣吹進,使之成為有靈氣的活人,因此人有靈性,要有屬靈的朋友,所以與神為友極為重要。孤單的人是最痛苦的,沒有神便更加痛苦。一項調查報告顯示:那些孤單寂寞沒有朋友的人,相比社交生活圈子廣闊的人,患染心臟病而死的機會高出四倍。軍隊作戰處於生死邊緣的危機時刻,誰可給予力量使其勇往直前?就是在他們身邊並肩作戰的隊友。 人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是怎樣的?朋友對我們有何幫助?一般而言,朋友可以豐富並提升我們的生命。據我所知「最佳朋友」定義有一個:真正的良朋,就是當其他人都離你而去時,他仍在你身邊。這讓我想起新約聖經中浪子的故事,當浪子有錢時身邊圍著一群飲食朋友,但當他錢財耗盡,落在饑荒中,朋友便離他而去。浪子在孤單寂寞、痛苦中想起了父親,想起昔日自己帶著父親的金錢遠走他鄉,今天回頭可能不被接納。但在感情上,父親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決定回到父家,就算為父作雇工也甘心。當他尚未踏進家門,父親老遠地等待著他,以擁抱來歡迎他。耶穌告訴我們,天父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今天我們與神的關係如何?我們是否與神契合? 我們對「朋友」所下的定義是否太狹窄?信徒們周邊的家人、親戚、同學、教會的弟兄姊妹……多半都已信主了,朋友的圈子愈縮愈細。然而,聖經展示朋友的圈子非常廣闊,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神也是他的朋友;摩西與神面對面如朋友傾談,他們彼此為友。耶穌基督在世上開始傳福音以先,就在山上揀選十二門徒,並要他們常與自己在一起,耶穌是神也需要朋友,何況你和我!基督離開世界前對門徒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便是我的朋友了。」耶穌基督今天是你我的朋友嗎? 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交友之道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逃避分爭爭端褻慢人 箴22:10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分爭和羞辱也必止息。 消除。爭吵和辱駡得到停止的時候是嘲笑被取代的時候,也就是被取代成有禮貌地接受並服侍神。箴26:20火缺了柴就必熄滅;無人傳舌,爭競便止息。 一旦允許輕蔑的人保留在我們團夥之中,就是等於自討苦吃。我們形成一團親密的朋友就必須有決定性選擇因素。林前5:11但如今我寫信給你們說,若有稱為弟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駡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就是與他吃飯都不可。 交友之道首要逃避褻慢人,這是因為褻慢人既不尊重神,也不尊重人,他們更漠視神的真理。褻慢人的三不是,就是驕傲、自大和自以為是;如此傲慢自滿的人又怎會得著知交?這時代並不需要「道德」先生,世人對正直為善的人諸多挑剔和譏笑;思想封閉兼沉溺於愚昧與惡意的行為中。聖經用趕出褻慢人的語氣,是因他們經過禱告、勸諭仍執迷不悟,所以要被趕逐。經文指出褻慢人的缺失有三:就是挑啟爭端、惹起紛爭和羞辱。也許你認為自己並非這種人,但我們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了褻慢人——不尊重神和和人而不自知。但無論如何,我們要以禱告,用愛心挽回這些人。就像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八章的提醒:先勸諭,不接受的再由教會正式處理,若仍不聽,便將之趕出教會。按聖經所載:古時,那些美麗的、受造的天使如何堅決背叛神,終致被逐出天堂而成為地獄之子。耶穌在世時,當時的宗教家、文士和法利賽人要在耶穌的教訓中尋找可攻擊的地方,因此,耶穌直斥其非,期望他們因聽從信息而悔改,但他們堅決不從,便遭耶穌嚴厲的責備。在約翰漅悀丑A使徒約翰表明對褻慢人的態度:不要接待也不要問他的安。求主幫助我們,要作別人的良朋,先檢討有否不同程度的褻慢表現,然後謙卑主前求主改變,與同道們一起追求榮耀主名的生活。 二、選擇清心恩惠的朋友 箴22:11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 王。與上一節輕蔑者相比較,心靈純潔的人無論去哪裡都說話溫和,造成平安。這樣的人甚至在皇家庭院裡也受到歡迎,因為他的稱讚是那麼透明地誠實。箴16:13公義的嘴為王所喜悅;說正直話的,為王所喜愛。 我們自身先要追求又清心而有恩惠,然後才能得茞M心而有恩惠的朋友。清心就是追求屬靈生命的清潔,喜愛就是特別的追求。聖經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人,他與神的關係是美好的。就如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八福中所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要見神。神願意與清心的人做朋友,他有神為友亦有人與他為友。 清心來自聖潔的生命與行為,必從嘴唇發出恩言;按著朋友的境況,以愛心誠實的言辭去鼓勵、安慰、責備、造就別人。恩惠源于愛心,清心的人滿有愛心,故願以恩言説明有需要的人,但也可以盡在不言中。當不知道向對方說什麼時,只要伴在他身邊,握著他的手,為他禱告,甚或一同流淚都已足夠。有愛心的人總會想及別人的好處,肯為別人而活;就如基督為人虛己,得著多人為祂而活一樣。耶穌本是神,但衪不以與神同等為強奪,反倒虛己,將自己全然付出。聖經清楚記錄耶穌充滿愛心和恩惠的行動,衪到各處去説明有需要的人,以恩言鼓勵,以行動治病。在過去二十個世紀,無數的人甚至願意追隨祂的榜樣,犧牲性命為主而活,就是因基督到世間來不為自己而活。正如一位神學家所說,衪是捨己為人的「人子」(The man for others)。耶穌基督是那位為他人者。 有愛心的人,嘴上有恩言,因他對人的感受有敏銳的觸覺。舊約聖經中的拿八是個兇惡、愚頑之人,他得罪了大衛仍不自知,險遭殺身之禍。尤幸其妻亞比該對人觸覺敏銳,婉辭解釋使大衛的怒氣消退,但當拿八得知事情真相時卻驚嚇得霎時暴斃了。另一則感人事例,事緣一個小五學生發現一位得了癌症的好同學,化療期間引致脫髮,為使他回校上課感到自然、舒服,便聯合同班的十四個男生作了一個剃髮行動。病童的父親每次提到這件事情也會感動流淚,他們小小年紀,但對人的感受卻非常敏銳,曉得分擔別人的重擔——加6:2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弟兄姊妹,這就是真正的朋友,是我們要學習的。 恩言是面對面流露的,朋友交往要付出時間,彼此見面、傾談。現今世代透過高科技溝通途徑,是否有助人際的關係?研究指出不單沒有幫助,卻帶來相反的果效。盧雲這樣說:「人拼命改進科技,但人際關係卻遠遠落後於科技,就人際關係而言,人停留於石器時代,不曉得彼此相愛。」借助盧雲的觀察略為修改,就是今天並非科技和人際關係競賽,而是科技有時會影響或破壞人際關係。網上朋友總是虛幻的,從研究得知,享受在電腦上與人溝通的,比普通人更易患上抑鬱症和感覺孤單。今天,我們最需要的是可以與朋友一同坐下來,彼此交通,以恩言互勉。經文提到「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王不輕易與人為友,也很少知心的朋友。一個清心而有恩言,有愛心行動的人,王樂於與他交友,顯示這人朋友眾多包括君王在內。王的朋友最重要是有忠心,不會出賣他、背叛他。今天,人所需要的也是忠心的朋友。東京火車站旁有一隻狗的雕塑,紀念這頭狗在主人離世後,仍十年如一日的守在火車站等候主人歸來,其忠心感動了東京人的心靈,塑像來紀念牠。人渴慕得著忠心的朋友,求主讓我們成為別人忠心的朋友。 我們需要三種朋友,包括了神、主內弟兄姊妹和未信主的朋友。我們操練屬靈生命與神為友,從大衛的詩篇中便可窺見他與神關係的親密。大衛歡欣快樂時向神歌頌讚美,悲痛激昂時向神懇禱哀求,惶恐不安時求神幫助指引,神成了大衛傾心吐意的好友,我們同樣需要神這樣的一位元摯友。第二類是教會的朋友,我們祈禱的伴侶,並在有需要時給予安慰與激勵,使我們情緒得以舒緩。第三類是未信主的朋友,讓我們可以將他們領到教會,使他們從基督的恩言得以認識主。在這艱難的世代,人沒有朋友,不會活得好,也不會活得精采。 信徒屬靈之操練 箴言22章12至14節 經文: 箴22:12耶和華的眼目眷顧聰明人,卻傾敗奸詐人的言語。箴22:13懶惰人說:外頭有獅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殺。箴22:14淫婦的口為深坑;耶和華所憎惡的,必陷在其中。 今天我們要一同思想的經文是箴22:12-14。這三節經文提醒我們屬神的人應有的三個核心價值,茲分述於下:屬靈操練至要的價值觀是什麼呢?以下三方面有助我們瞭解屬靈生命操練的三大方向。 一、遵行神道聰明人 箴22:12耶和華的眼目眷顧聰明人,卻傾敗奸詐人的言語。 眷顧聰明人。神不僅眷顧並保護有知識的人,而且數算不服從者的籌畫,並使他們歸為零。 神的道是神所珍重也是人所應當珍重的。在我們的人生裡,若能追求認識並遵行神的道,便能幫助我們與神和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耶和華的眼目眷顧聰明人:耶和華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祂的眼目眷顧、捍衛、監察,所有追求屬靈知識和生活知識的人。傾敗奸詐人的言語:神用祂的全知全能來捍衛監察地上的人有否遵行、珍視神的話語,祂能監察人的心思意念,和人暗中的行為,且必傾敗背叛神的話語的人。這裡講到信神的人應先對神的話語珍而重之,然後追求更加認識,繼而遵行,這才是人生首要的追求。 箴5:21因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華眼前;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箴15:3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 神用祂的話語作為標準來監察我們所作的大小事情,祂捍衛所賜給我們的屬靈知識不是要破壞我們的生命或限制我們享樂。祂為我們定下行事為人的原則,乃是為了我們個人的生命及社會的好處,讓我們懂得衡量自己的行為。沒有聖經的群體,尚且懂得運用神自然的啟示和神一般性的啟示來分辨是非,我們有了神的話語就更要懂得珍惜和捍衛神的話語。因為神的話語是為了整個人類的文化和健康的好處,任何社會要運作得井然有序就必須根據神的話語行公義好憐憫,向社會中貧窮的弱勢社群施出援手,否則社會便會怨聲載道,不斷分化和抗爭,變成混亂不堪。 中國社會很想超英趕美,但我們當留意西方社會雖然腐敗卻能蒙受神很多的恩典,原因是在他們當中仍然有一班按照神的真理在社會中做光做鹽的人,難怪神恩待西方社會,因為他們以捍衛真理作為他們的核心價值。美國國父華盛頓總統曾說:「沒有神沒有聖經就難以治理這個世界。」帶領美國人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威爾遜總統這樣說:「我為沒有每日讀聖經的人難過,因為他們剝奪了自己得喜樂和能力的途徑。」羅斯福總統說:「對聖經有透徹的認識比受大學的教育更為重要。」林肯總統說:「人所渴慕的喜樂和平安都可以在聖經中找到。」難怪初期教父說雖然人類由亞當夏娃失去了樂園,但仍然可以從神的話語中經歷神,從而收復樂園,因為神在聖經中行走,為要尋找凡尋找他的人。西方領袖一向有這種價值觀,所以他們在神的話語中被尋,因為神眷顧捍衛自己的話語。神傾敗奸詐人的言語,魔鬼撒但知道要破壞人的生命及人類社會就要先破壞神的話語,正如牠施用詭計使始祖懷疑神的話語而犯罪。有人懷疑聖經這本古老的書在廿一世紀對人類是否有幫助,應該是科學,心理學和哲學才能給我們及時的提醒吧!雖然很多人不敢直接攻擊神的話語,卻懷疑神的話語是否有效。若有人這樣質疑,請緊記以下的一則事例:有一位哲學家和一位基督徒的社會學家作了一場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社會學家問哲學家說:「你若一旦處身於美國加州槍林彈雨的地區,突然聽到遠處有沉重的腳步聲向你走近,又赫然看見十個孔武有力的青年出現眼前,你的內心會怎樣? 」他說會懼怕。社會學家繼續問:「當你知道這十位青年是剛離開查經班的,你的內心又如何?」他說當然不會害怕。由此可見,人皆知道神的話語是帶能力的,只是口硬不肯承認神的大能。魔鬼撒但一方面叫我們懷疑神的話語,一方面叫我們背叛神的話語。神說不可殺人,該隱卻背叛祂而殺了弟弟亞伯。另一方面,魔鬼撒但又叫我們曲解神的話語,很多時我們讀聖經不求甚解,一味把自己的意願套進神的話語當中。於是魔鬼就借茪H喜歡曲解聖經,引進各式各樣的異端邪教破壞神的話語。 此外,自古至今都有忽略神話語的事例,舊約時代神的經卷居然可以從神的聖殿中失蹤;現時有些教會的崇拜聚會裡只有唱歌和見證這兩個程式而忽略了教導聖經。不追求神話語的教會總不免出現問題,聖經教導不論多寡都要符合神的真理。18世紀的哲學家康得說:「一節聖經對他的安慰比起他一生所讀過的書對他的安慰來得更大。」我們在教會裡查考神的話語,不但給我們內心安慰,更能提升生命。對神的話語知而不行其實就是破壞神的話語,求神幫助我們在這末世的時代裡能以神的話語作為我們的核心價值、最高的信仰和生活的標準。所有與聖經相抵觸的學問都要依聖經的原則去衡量,我們尊重神話語就是尊重神,背叛神的話語就是背叛神。所以我們要對神的話語正確地詮釋,操練我們與神的關係。 二、殷勤工作不懶惰 箴22:13懶惰人說:外頭有獅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殺。 外頭有獅子。懶惰人因自己的懶惰而編造荒謬理由,這說明他的性格達到了如何惡化的程度。在大街上或村莊裡遊蕩著吃人的獅子或殺人犯,這個偶然性是渺小的,但是持續的懶惰者會編造這樣的理由。箴26:13懶惰人說:道上有猛獅,街上有壯獅。 殷勤的工作態度是我們第二核心價值,懶惰人找不到不工作的藉口,於是勉強找個荒謬的藉口說怕外頭有獅子,外出會有危險。現今的說法可變為:怕馬路如虎口所以不出外工作。其實工作是我們的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我們若在工作崗位上蒙神使用,給社會帶來良好的貢獻,人生便充滿了意義。工作占去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所以要好好地珍惜和檢討工作的態度。聖經教導我們工作的態度要殷勤,當我們有能力又有工作機會時,就當忠心地全然擺上,這就是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反之就是又惡又懶的僕人。懶惰就是不盡自己的本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基督徒應當珍惜神的話語,盡本份每天靈修禱告,不要用荒謬的藉口說自己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讀經祈禱,這等於說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飲食,因此七日飲一次水,十日吃一次飯,如此下去就連工作的能力也沒有了。我們需要時間維護婚姻和家庭,不要用藉口說沒有時間,否則家庭出現問題,對個人和工作都沒有好處,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應當有優次之分。基督徒常用工作繁忙,待事業有成,建立好家庭或等退休之後等藉口來推搪事奉,是否要等到力不從心時才事奉神呢? 懶惰可有不同的形式:1、失去平衡──丈夫甯把工作的時間拖長,也不願回家幫助妻子料理家務或教導兒女;又學生在求學時期經常放下學業,花大部分時間在教會參加崇拜、祈禱會、查經班和各樣的活動,這都是輕重倒置的實例。家長不一定要放下工作照顧家庭,但當求神賜予充分時間和智慧來處理好一切的家事。學生要盡本份爭取好成績,同時儘量抽時間參加敬拜事奉,學業與敬拜事奉要兼顧得宜。 2、毫無幹勁──要工作做得好必須要對工作有熱誠,一般人面對一份新工作,為了爭取好表現,便非常投入,但日子久了對工作感到乏味,逐漸失去幹勁,便馬虎了事。長此鬆懈下去不但會受良心控訴,一個敷衍塞責的人情緒不免出現緊張,內心焦慮不安,失去平安和喜樂,甚至對人粗暴無禮。 3、因循怠惰──時代、文化、環境隨荇氻橝僁E,人的需要也日新月異,因此工作的目標和方法也要不時改變。因循的人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他們十年如一日,生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程式,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我在外國生活多年有很大的感觸,雖然部份專業華人發展得非常好。但一些在唐人街開設雜貨店和洗衣店的老華僑,他們刻苦經營,最初生意不俗,後來時代變遷,他們卻固守著一貫的經營手法因循不變,結果日漸被超級市場、連鎖店和洗衣店所淘汰。 4、苟且拖延──小朋友答應母親下課後要即時做功課,可是一直拖延到欣賞完電視節目和玩完遊戲機,到精疲力盡才草草把功課完成。我們要珍惜事奉的機會,現在就是工作和拯救的時候,若因拖延而失去事奉的機會,是何等的可惜呢! 怎樣才可勝過懶惰的習性呢? 1、清楚神的召命:如果神要你做工程師,切勿違背神的召命去當教師,恐怕將來見主面的時候,神會責備你是個又惡又懶的僕人。 2、結果子和爭取業績的分別:葡萄樹要結果子,枝子要修理乾淨也要常與樹身連系。馬大拼命的幹是求業績的態度,馬利亞坐下聆聽主言,是結果子的態度,因為她先在主的面前與主建立良好的關係,然後才有能力去結果子。 三、維護婚姻和家庭 箴22:14淫婦的口為深坑;耶和華所憎惡的,必陷在其中。 耶和華所憎惡的。這一節提到被耶和華所憎惡的是抵抗心中呼籲之聖靈,直到不再聽引導之聲的人。詩5:5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惡的。箴3:32因為,乖僻人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為他所親密。羅9:13正如(.經上.)所記: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 一旦沒有被聖靈引導,人會墮落到撒但的陷阱裡。 我們要捍衛婚姻和家庭的制度,捍衛婚姻和家庭。淫婦的口喻指一切破壞婚姻的越軌行為,如不正常的情欲、婚前性行為、同居、婚外情、沈迷色情刊物和網頁等。淫婦的口為深坑喻指淫婦以甜言蜜語提倡色情事業,美其名為自由開放,不受約束。人雖然有情欲,但情欲不受節制就敗壞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所以凡提倡違反神原則色情事業的都是耶和華所責備和咒詛的,淫亂的罪會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帶來罪咎感,家庭喪失和諧,失去平安和喜樂。我們要勝過淫亂的罪要留意以下幾點: 1、每日靈修──神藉祂的話語提醒,監察我們人生的每一步路。 2、生活有紀律──大衛打完仗,在皇宮裡,生活沒有約束,結果墮入情欲的引誘,落在罪惡的深淵裡,家庭受到嚴重的打擊。 3、避免過孤獨的生活──一個人孤獨的時候很容易犯情欲的罪,多參加教會團契,以弟兄姊妹的鼓勵來造就自己,與神和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就不會孤單。 人生成長之道路 箴言22章15至16節 經文:箴22: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22:16欺壓貧窮為要利己的,並送(.禮.)與富戶的,都必缺乏。 愚昧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欺壓貧窮為要利己的,並送禮與富戶的都必缺乏。」(箴22:15-16)這兩節經文講到,我們的生命需要在兩方面突破。 今天的時代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成長,因為人的生命不成熟,會產生許多個人的問題與社會的問題,現在讓我們思想這兩節經文,接受教導如何走成長之路。 一、克服兒童時愚蒙 箴22: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 愚蒙。在童年心中的遺傳構造會持續不斷地演示自身的剛愎和惡作劇,乃至愚蠢似乎成為孩子氣的一種屬性。所以父母們的責任是努力而賢明地通過改正和訓誡,克服他們自己所留下的邪惡。箴19:18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23:13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箴29:15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經文告訴我們必須克服兒童時期的愚蒙。每個孩子哇哇落地時就已帶著自私自利的罪性來到這個世界。孩子在自私自利的罪性裡,經常會產生愚蠢的思想與行為,教人啼笑皆非。有一個六歲的孩子,當他學會了綁鞋帶,卻嚎啕大哭起來,媽媽感到納悶,孩子說:「以前是媽媽幫我穿衣、綁鞋帶,現在可要自己綁了,很辛苦,因此感到很傷心。」這樣的笑話,我們也許會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就不成問題了。但是否如此呢? 聖經中說「愚蒙迷住孩子的心」,「迷住」是捆綁之意,既然被捆綁,自己就無法脫身。孩子的愚蒙將自己緊緊捆綁,需要成年人、家裡人、特別是父母,來解開這條綁繩,幫助孩子釋放,幫助孩子生命成長來一個突破,不再愚蒙,生長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怎樣幫助孩子呢?聖經中說:「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是否須要這樣嚴厲的對付呢?當然很多時候是不須要的,經文的意思指,有時孩子到了相當嚴重不成熟的表現,才須要嚴厲的管教來幫助他突破愚蒙的。「管教的杖」是強調嚴格而又堅決的管教,杖打與責備都是聖經的教導。我們相信,聖經中的「杖」也是象徵式的嚴厲管教,一定是需要的。 現在的教育界和許多專家都基於許多理由反對體罰孩子,如:體罰會傷害身體,由於父母會心疼,結果造成適得其反;孩子見到父母暴怒,除會處於惶恐中,還會效發父母以暴易暴……總之,體罰解決不了問題。 我們承認體罰不能解決孩子愚蒙犯錯的問題,承認之餘不等於要廢除體罰。今天仍有專家告訴我們,適當適時的體罰能幫助孩子突破愚蒙。比如,孩子喜歡在馬路上嬉戲,此時,就須要適當的體罰、嚴厲的管制來制止這種愚蒙、危險的行為。寧願讓孩子受點皮肉之苦,不至於發生危險以至終身抱憾,這須要我們的管教。 管教孩子,首先要用正面的鼓勵、身教、言教。這些都無效時,仍要嘗試比體罰更好的其他辦法去達到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喜歡看電視,當他犯錯時,罰停止一個星期看電視,對他而言,這種懲罰真是比體罰更能收到效果。所以不一定杖打就是最好的辦法,當孩子還小,在某些情況下需要這樣做。因為我們的神對自己的子民都是用杖打與責備。社會上的混亂、對立、暴力等等……必須用嚴厲的手段來約束。國家要設立軍隊,地方要裝備警隊。正如保羅在羅馬書十三章中說:「在上掌權的,不是空空的佩劍。」這是神所設立的社會制度。 這個時代的教育家主張讓孩子自由發揮;學校也認為沒有絕對道德標準,放棄道德教導;很多學校不准讀聖經、祈禱;結果要到了監獄,才能派聖經、傳道。已經太遲了!所以,孩提時期的愚蒙須要突破,須要教他們學習做人的道理。 我們的神,用嚴厲管教的杖管教自己的民。特別是在舊約歷史書中,記載了神的子民還處在愚蒙的時代,宗教還未成熟,屬靈生命還未成熟的時代,神怎樣管教他們。當摩西帶著百姓離開埃及,對於一再悖逆、挑戰神的可拉黨人,神將地裂開,將可拉黨人一舉覆沒。多麼嚴厲的管教!士師記中的參孫,最終也是承受不肯悔改的苦果;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百姓一而再地犯罪,神忍耐用愛心不斷地勸戒他們,但他們仍然不肯聽,神的管教臨到以色列百姓,使他們被殘酷的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攻打和擄掠。 聖經中神對大衛說,我必使你的後裔繼承你的位,他必為我的民建造殿宇,我必堅立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兒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仁」的杖責打他,用「仁」的鞭責罰他,我的慈愛永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這是神的慈愛,但不要忘記神的公義。聖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一而再地犯罪,在神愛的呼聲裡,始終不肯回頭時,有一天,神嚴厲的管教審判必會臨到。 但我們深深相信,神嚴厲的管教,是出於神的愛。管教之後,神仍要彰顯自己的慈愛。我們看到,以色列人被擄七十年之後,神又如何允許他們返回重建家園。詩篇一○三篇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發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這是事實。但我們不要以此自恃,放縱自己,繼續犯罪,我們須要尋求在孩子時代突破愚蒙。在今天的時代裡,需要管教的杖。 二、克勝成年時愚昧 箴22:16欺壓貧窮為要利己的,並送(.禮.)與富戶的,都必缺乏。 都必缺乏。這一節似乎沒有適當的解釋。直接翻譯是“欺壓貧窮的為自己利益,給富戶送禮的只走向貧窮”。七十士譯本把這一節翻譯為“欺壓貧窮者,增加自己的物質,然而送給富戶,使之減少”。 當孩子長大之後,仍有不成熟的行為,我們會感覺憤怒和厭惡。從第十六節經文中,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第一種人,長大之後,繼續自私自利,欺壓貧窮,欺壓弱勢;第二種人,送禮于富戶,這是指賄賂。其實前後是指同一種人,他們用欺壓手段得逞後,並不滿足,還要賄賂比自己更有錢有勢的人,謀求得到更大的財力和勢力。聖經告訴我們,這樣的人都必缺乏,結果是名利俱損。 曾經有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發生了一宗幾個學生刻意破壞學校公物的事件,他們被校長訓導時,其中一位同學一邊炫耀著手中的支票本,一邊口出狂言道:「校長,你不用囉嗦了,告訴我們多少錢就行了。」校長厲聲怒斥道:「快收起你們的支票本,如果在這個星期內,你們還沒有在學校集會上公開道歉和認錯,我將立即開除你們!不要以為你們的幾個錢可以回報大學創辦人的偉大犧牲精神和嘔心瀝血的豐功偉績!」這種愚昧行為,實在令人髮指! 這個大學生何等的不成熟,他在孩童時代沒有突破愚蒙,長大之後,竟如此愚昧,再不受管教,就如聖經中所描繪不成熟的成年人的種種表現(1)自欺欺人,不誠實,說謊話。(2)只管利己。現在有的老闆即使公司有盈餘,照樣苛扣員工工資;有的老闆只顧賺錢,繼續售賣有害產品;有的老闆為賺錢,不顧環境受到污染。(3)用賄賂手段達到目的,不肯循序漸進。形形色色,只為賺錢,不擇手段。 弟兄姊妹,今天正是一個非常自私自利的時代,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生命成長。突破孩子時代的愚蒙,突破成年人的愚昧。 聖經告訴我們,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這個危險在於人專顧自己。調查告訴我們,香港超過五成青少年曾經有過違法的行為;在美國,抄功課、抽煙、飲酒、甚至自殺……已司空見慣。有一間娛樂公司製作一個節目,叫「個人夢幻之旅」,可以讓人領略享受名成利就的各種瘋狂場面;甚至可以幻想沉浸在競選總統的萬人歡呼聲中;還有花車巡遊,肖像留名萬世等無所不奇的夢幻場面。雖然價格昂貴,但相信它不乏生意,因為它迎合了今天人們的追求,這是聖經中所說的不成熟人的追求。 一個能成長的人是怎樣成長的呢?是由「利己」走向「利他」;由「貪心」走向「施予」,由據為己有的生命成長為捨己;像主穌耶基督一樣的生命,這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 今天基督徒的見證是甚麼呢?是尋求生命的突破與成長。當我們成長到一個地步,好像耶穌基督一樣,願意捨己,才能夠進入這個世界,成為時代的光,時代的鹽,正如腓立比書第二章所講,不要貪圖虛浮的榮耀,新譯本譯作──不要自私自利,這是正確的。 一個成熟的基督徒不愛自私自利,只要存謙卑的心,各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不單顧自己的事,也顧別人的事。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仿效主耶穌,反倒虛己。如果世人都走這條道路的時候,社會不會有問題,個人的生命不會有問題。 求主恩待,讓我們基督徒尋求生命的成長,以至於我們能夠在這個時代裡作光作鹽,榮耀神的名。 時代真理的使者 箴言22章17至20節 經文:箴22:17你須側耳聽受智慧人的言語,留心領會我的知識。箴22:18你若心中存記,嘴上咬定,這便為美。箴22:19我今日以此特特指教你,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箴22:20謀略和知識的美事,我豈沒有寫給你嗎?箴22:21要使你知道真言的實理,你好將真言回復那打發你來的人。 今天早上我們繼續思想箴言的信息,這段經文可說是老師向畢業班同學的勉詞,鼓勵他們學成之後要向那差派他們來受訓的王,報所領受的教導,然後奉派出去作國家的代表,把所領受的教導別人。而基督徒蒙恩得救後,都同樣是神國度福音真理的使者,需要把從神啟示來的真理,昭告天下,助人解決人生林林總總各類大小的問題。要成為時代真理的使者,我們需要具備以下的條件: 一、追求認識神真理 箴22:17你須側耳聽受智慧人的言語,留心領會我的知識。 側耳聽受智慧人的言語。有些人以為根據其傾聽的呼籲,這一節是本書的一個新段落。箴1:1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箴10:1所羅門的箴言: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第17-21節有一個持續性含義,這幾節之前後的箴言有簡短性、分割性,形成對比。 有三方面的態度:第一要「側耳」,側起耳虪神貫注,一字不漏的學習;第二是「聽受」;第三是要「留心領會」,「心」在舊約聖經特別是指到我們的思想。我們專心全神貫注的學習,且要在思想裡消化、分析和領會,這才是我們應有的學習態度。詩篇一百一十九篇廿節告訴我們:「我時常切慕磢漕撜飽A甚至心碎。」人因為愛神,始有這樣愛慕神話語的態度。詩篇一百一十九篇九十七節說:「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作為神國度真理的使者,所學的是關乎人永恆生死的問題,我們有否持聖經所教導的態度去接受操練成為這時代真理的使者呢?若不然,我們便虧欠了這時代,虧欠了周圍需要神絕對真理的人。 一個被喻為近代核子潛艇之父的人,對他接見過逾萬的應徵者有以下的看法;他發覺許多人都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本身並非兼備真正的優質學習和處事態度,更是欠缺一般常識。這正好說明現今的人徒有知識,但卻欠缺待人接物並工作上的普通常識;他們與很多未曾經過正式、嚴格的學術訓練的人相反。後者雖無正規訓練,卻能在專業上有出色的表現,是因為他們富有經驗,態度良好,而且常識豐富。美國素有「幽默大師」美譽的小說家馬克吐溫、發明家愛迪生、英國大文豪查理士狄更斯、默劇演員兼導演查理卓別靈……等都是連小學也未曾畢業的名人,他們的成功便是最好的明證。求主幫助我們,當我們學習神話語的時候,要持正確的態度去裝備自己,好叫我們得以成為神時代真理的使者。醫治始臨到我們,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始再臨到我們身上。 二、真理塑造己生命 箴22:18你若心中存記,嘴上咬定,這便為美。 箴22:19我今日以此特特指教你,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 要使你倚靠耶和華。這幾節箴言寫的是讓我們相信神,而不是人。儘管他們反復灌輸智慧,但是他們強調除了敬畏神之外沒有真智慧。箴10:7義人的紀念被稱讚;惡人的名字必朽爛。箴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15:33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心中存記」原來有另一意思,「心中」原文是指肚腹。存在肚腹裡,意即你曾把它吃下,嘗過其甘美的滋味。但凡嘗過神真理滋味的,即謂神話語要在你裡頭改變你。我們嘗過神的話語,便當按照神的話語生活;且可以肯定的向人說:「看!神的話語是寶貴的,因它改變了我的生命,只要按照神的話語去行,生活便能順利亨通,快樂甜美。」舊約先知在異象裡曾吃下一卷書,意即把神的道理吃下。昔日,耶穌謂祂的「肉」是可以吃,祂的「血」是可以飲的;這些話嚇退了很多人。但耶穌對門徒說,我的說話就是靈就是生命:「你若心中存記﹝你要在肚腹裡吞了神的話語﹞,嘴上咬定,這便為美。」──產生美好的果效。當我們這樣嘗過神的話語──真理時,我們會覺得神的話語很甜美,詩119:103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神的話語這樣寶貴,給我們帶來生命的改變和快樂,詩34:8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原文並沒有『主恩的滋味』這幾個字,加上去是因為我們覺得翻譯起來欠缺意思。你嘗嘗神的滋味、經歷神的實在,便知道他是美善,倚靠他的人有福了。親自去遵行神的話語,按照神的話語過活,這樣做就是把神的話語吃進肚腹。 今天是個注重體驗的時代,我們首先要體驗神真理的寶貴,然後邀請別人來體驗。體驗甚哩?這裡說「你若心中存記,嘴上咬定,這便為美。」神話語是甘美的,我們遵行神的話語,生活快樂亨通,縱使在苦難裡都能存感恩的心。生命甜美,才能作時代的使者,把生命的真諦與人分享。要不然,便是徒有空言,缺乏生活的見證。因此,我們今天需要用神真理的塑造,建立甜美的生命,成為時代真理的見證者。這時代的人盼望能在我們身上看見豐盛生命的真理。心理學過去側重消極地醫治人心理的病,但近廿年,卻轉而鑽研積極的方法──如快樂的生命應是怎樣的?何處能尋獲快樂的生活?《時代雜誌》有幾篇很好的主題文章,論及快樂的科學(The Science of Happiness)幸福科學。今天有研究指,過去認為財富能帶給人快樂,這理論並不成立。因為當人在基本衣、食、住、行等方面滿足後,縱使有再多的財富也不會帶來再多的快樂。由此可見,財富與快樂並非成正比。有時人以為擁有良好的教育、好的IQ、青春、婚姻、娛樂……等便會快樂,但事實卻非如此。 到底甚麼能給人帶來快樂,研究報告指是信仰和朋友。只有頭腦的信仰,沒有嘗過神恩典的滋味不感覺快樂;但那真正體驗信仰、人際關係良好的人便嘗到快樂的滋味。昔日文士問耶穌:最重要的誡命是甚,耶穌回答說: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加州大學進一步的研究告訴我們可從八方面的途徑去尋求快樂。(1)數算主恩、(2)樂於助人、(3)細味人生、(4)感激良師、(5)寬恕別人、(6)人際關係、(7)注重健康、(8)逆境求存;其註腳指明最好的策略乃是信仰。無論如何,聖經早已告訴我們,依照神話語過活,人生必定亨通快樂。昔日,當施浸約翰的門徒問耶穌基督的住處時,祂邀請他們去看,與他們同住。腓力信主後高興地傳福音給拿但業,但拿但業卻說拿撒勒怎會出甚偉大的人物哩?腓力也像耶穌基督一樣,對拿但業說:你來看。今天我們傳福音的方法,是擺上我們甜美的生命,然後容讓人來接觸;親自體驗這生命的真諦。 所教的智慧並人生的大道理,是要把人帶到神那裡去倚靠祂,並遵行神的話語。愛神的人必定愛神的話語,但愛神話語的人卻不一定愛神。常被耶穌責備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便屬於後者,他們只愛神的話語,卻把耶穌釘在十架上。愛神的人愛事奉神,但事奉神和愛神是不盡相同的。多少時候,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準備教材上、在事奉的技巧上……卻因忙於這些事情,而沒時間準備自己去親近神。今天我們需要裝備自己,好使生命甜美,滿有見證,成為一個真正懂得倚靠神的人。 三、傳遞真理的信息 箴22:20謀略和知識的美事,我豈沒有寫給你嗎? 美事。希伯來語是shalishom,明顯一個拼寫錯誤,在馬所拉傳統經文裡修改為shalishim,詞義是“軍官”。軍長。希伯來文hashshalish,字面上是,“第三個[人]。”從詞的本義上看,它可能是指戰車上的第三人,就像在赫人中的那樣。而亞述每輛戰車上只安排兩個人。後來它變成了東方朝廷中一種重要官職的頭銜。當耶戶殺約蘭時,這個官員是他的shalish,畢甲,就是那奉命將約蘭的屍體拋在田間的軍長(王下9:24,25)。本節中這個官員被描述為“攙扶王的”,此事實表明他一定是個很重要的人員,很可能是王的近身侍從,是王經常會交托重要責任的人。就是這個人在第二天奉命去控制撒瑪利亞城門口的局面,因為那裡可能有糧食出售(7:16-18節)。這個官員當前出現在以利沙家中的事實暗示著王也在現場。 根據這個新的解釋,有些人引申出不可思議的“美事”這個含義。本文的輔音希伯來語可以被翻譯為“從前的”,也就是傳統“三十”,從而這裡是“三十句話”。七十士譯本接受了數字含義並解釋為“三次”,其含義可能是“再三地”。 箴22:21要使你知道真言的實理,你好將真言回復那打發你來的人。 實理。智慧人非常懂得對於實理的願望。許多人明顯來找他,或者派送傳信者,以便得到確切的答案,為了解決人生和死亡的疑惑。很有可能在這一節經文之後的幾節是特別地寫下了相關的哲理,以便傳回主人。如果果真如此,這一段經文一直到第24節就是這些回答,因為從第25節開始,在希西家抄寫本箴言中有副本。箴25:1以下也是所羅門的箴言,是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我覺得中文聖經新譯本意思較為全備──「不是給你們寫了卅條有關謀略和知識的教導嗎?」這裡雖沒有清楚列明這《卅條》,但我們相信這段經文是第一條,直至廿三章廿二節就包括所有卅條的教導。靠主的恩典,神許可的話,日後繼續與大家思想這影響我們生命至深、裝備我們成為時代真理的使者的卅條。在《箴言》創作的年代,筆墨紙張並不普遍,所有記載都是寫在皮卷上的,因此被寫下來就必定是非常重要和寶貴的教訓,故此我們要珍惜。目的是「要使你知道真言的實理」,要使他們成為誠實可靠傳遞真理的人,能夠將真言回復那打發他們來做大使的王,並要把所學的告訴別人,這樣就能成為真正的大使。今天我們已經成為這樣的使者嗎?我們若擁有神真理塑造的生命,就能成為最佳的見證人。 今天人需要知道三樣事情,第一,最基本的人生方向;第二,眾多基本問題的答案:諸如婚姻、家庭……等;第三,關於生命真理的答案: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將來會如何?所以耶穌來到這世上便說:「我就是道路」,是人生的方向;「我就是真理」,所有人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都在祂那裡──「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耶穌宣佈祂就是生命,祂親自活出、品嘗和經歷,人只要跟隨祂便成。今天我們也要追求現今人類探索的道路、真理、生命的答案。求主給我們有這樣的決心,因為有很多人正等待從神而來真理的答案。 公義慈愛的使者 箴言22章22至23節 經文:箴22:22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箴22:23因耶和華必為他辨屈;搶奪他的,耶和華必奪取那人的命。 這個真理失落的時代,人落在拒絕神的真理及離開神的嚴重境況裡。正因為神以真理治理世界,人若失去神真理,則個人生命、人際關係,甚至整個社會同樣都出現問題,造成可怕的亂世。 作為時代真理的見證人,必須實踐「公義」和「慈愛」,帶領整個社會活現這兩個維繫社會繁榮安定的真理。以下分從三方面來的探討: 一、神愛失落的世界 箴22:22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 因。這個訓誡似乎是寫給坐在“城門”那裡的裁判人的(見得4:1-11),以便警告他們不要為得到個人的利益偏待富戶並欺壓窮戶。 社會現象顯示兩類群體:第一類乃富有者,擁有權勢;第二類則為貧窮者,無權無勢,前者往往搶奪後者,甚至欺壓他們,這種情況在曆世歷代都很常見,不公與剝奪的情況更比比皆是。向有需要者施行公義之同時,也應有慈愛的表現,這是神對整個社會的基本要求。 聖經指出:神創造我們成為一個群體,既具群體性,但又要遵行神公義和慈愛的原則,否則社會就會崩潰,此乃末世一大迫在眉睫的問題。所以,彌迦書六章八節提醒我們:「世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所謂公義,指基本的人權,將別人應得的給予他人,便是「行公義」。例如(1)婦女在社會應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女士在以往常被欺壓,如今取得「男女平等」的待遇,這乃公義。(2)在家庭方面,許多問題皆源於公義的失落,當父母沒有按神吩咐,諄諄施教時,便是推卸責任,不行公義。同樣,子女若沒有按聖經教導孝敬父母、聽從父母,則可算為沒有向父母行公義。其實所有家庭問題皆源於此,同一道理,若果丈夫沒有按照聖經教導愛惜太太如同愛惜自己的身子一樣,或者太太沒有按聖經吩咐順服丈夫,也是沒有
「行公義」。(3)在工作場所,雇主理應提供雇員該得的薪金及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若果雇主忽略員工的基本需要,不算為「行公義」;換言之,若果雇員沒有按工作時間盡責,也算為沒有「行公義」。(4)在政治上,信徒為公民,理應順服在上掌權的,多為在上者禱告,應繳交該付的稅項;反過來說,政府的責任乃維持治安,促進社會繁榮,讓人人安居樂業,倘政府忽略這些責任,則沒有向市民「行公義」。(5)在屬靈方面,神向人施慈愛,當我們信主時,願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此為向神行公義,乃是理所當然的。耶穌以祂在十架流出的寶血買贖我們,我們若不全心奉獻,為神使用,為主而活,便是虧欠神,沒有向神行公義,所有屬靈的問題其實皆源出於此,也源於「公義」的失落。 然而,「慈愛」超越「公義」,乃將超過人所應得的給予人。神將祂兒子賜給人類,為要拯救人類脫離罪惡,這是神的恩典,若果神不為我們賜下獨生子,替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神仍是公義的。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我們人人都應該往地獄去,就算神連一個都不救,祂仍是公義的,因為這是我們的工價。我們今天為遭遇海嘯的受難者捐獻賬災,是慈愛的表現。又為遠方宣士捐獻支持差傳拯救靈魂之工,也是「慈愛」的行動。求主讓我們看見今日整社個會的問題乃是「公義」和「慈愛」失落所致。為何缺乏慈愛和公義呢?正因為人有罪性,人類基本的罪性令自己在墮落犯罪後,專顧自己,單愛自己,剝奪他人所有,忽略行公義,如此單愛自己的人便漠視他人的需要,使社會產生混亂。身為時代真理的使者,便應以身作則,讓世人看見神按真理原則管理世界,再進一步,若果靈性長進,可以「施慈愛」,願意對周圍的人多施愛心,遵行耶穌頒佈的兩條大誡命:愛神和愛人。這樣,所有家庭及社會問題便得到解決,基督徒實在有責任成為時代的真理使者 - 實踐「公義」及施予「慈愛」。 二、貧富懸殊的世界 第一方面,按上述的情況發展下去,世界會造成極端貧富懸殊的局面,以上提及的兩種群體:(1)弱勢群體 - 既貧困,缺乏物質,且沒有朋友,欠缺他人幫助,無權無勢;(2)財雄勢大者,卻在城門口欺壓貧窮人,城門口為當時施法的地方,本為「行公義之處」,反為富者所收買,結果變成為扭曲真理和正義、欺壓貧窮者的地方。這裡可能存在一種官商勾結,富者擁權自重的情況,今日世界所產生的問題相信正源於此。社會上的財閥有權有勢,貪得無厭;甚至以暴力巧取豪奪,壓榨平民,這是極端嚴重的罪。 聖經提醒我們:末世時代這種情況特別嚴重。天災人禍的不斷增加之趨勢,實為人自招的惡果,更是神的審判臨到末世的人。人若違反神的旨意,必定帶來刀劍災難,所有天災人禍皆由人犯罪而發生的。工業革命前,東、西方社會人人皆平等,大家相當貧窮;工業革命後,平民富起來,在殖民地主義興起,反向其他地方的人民施予壓迫,形成欺壓社會的現況。 當今世上泰半人口仍然在極度赤貧或中等赤貧中過活,換句話說,世界上一半的人確實相當貧窮。「中產階級」以下的貧窮人就是我們所關心的三十億人口,他們活在貧窮中,每當我們想到每年有八百萬人死於貧窮,有三萬個兒童因缺乏糧食或基本醫藥而早逝,能不黯然! 或許弟兄姊妹會反問:我們既沒有搶奪、欺壓、壓榨他人,這些慘況于我們何干?但聖經提醒我們「愛」的相反為「漠視」,不予理會,誰為童工爭取權益?還有無數的尚在母腹中被殺的胎兒,誰為他們爭取權益? 最近報章記載另一類弱勢群體 - 植物人,又有誰為他們爭取權益?眾所周知的Terri Schriabo特裡,雖經醫生診斷為持久性 (Persistent)的症狀,但卻被裁決要剝奪她的生存權。聖經指出生命的主權在神的手裡,誰敢斷定植物人該死,誰敢埋葬他們?按聖經定義植物人仍為人,擁有神的形象,一刻未逝,生之主權仍在神手中。丈夫雖辯稱太太遇難時吩咐過讓她死得有尊嚴,卻無預囑證明。其實此種預囑有如自殺,否定了生命的主權在神手中,而自殺是嚴重的罪,自抬為神的身份。翻看聖經中敬虔愛神的人也不敢自殺,像摩西、以利亞至多祈求神取去他們的性命!作為基督徒今日要在神的真理上站立得穩,為弱勢群體發言。 三、逆向壓迫的世界 箴22:23因耶和華必為他辨屈;搶奪他的,耶和華必奪取那人的命。 為他辨屈。神必將為受折磨的人擔負其事件,必將為他們伸張公義,有時通過奇特的方式。王下4:1有一個先知門徒的妻哀求以利沙說:“你僕人我丈夫死了,他敬畏耶和華是你所知道的。現在有債主來,要取我兩個兒子作奴僕。”王下4:2以利沙問她說:“我可以為你做什麽呢?你告訴我,你家裡有什麽?”她說:“婢女家中除了一瓶油之外,沒有什麽。”王下4:3以利沙說:“你去,向你眾鄰舍借空器皿,不要少借;王下4:4回到家裡,關上門,你和你兒子在裡面將油倒在所有的器皿裡,倒滿了的放在一邊。”王下4:5於是,婦人離開以利沙去了,關上門,自己和兒子在裡面;兒子把(.器皿.)拿來,她就倒油。王下4:6器皿都滿了,她對兒子說:“再給我拿器皿來。”兒子說:“再沒有器皿了。”油就止住了。王下4:7婦人去告訴神人,神人說:“你去賣油還債,所剩的你和你兒子可以靠著度日。” 經教導我們不能一面倒維護弱勢群體,乃要針對問題的所在。如南亞海嘯受災者,在沒有人幫助下很難脫貧,故需要幫助。但若他們因懶惰致貧,則不宜予以同情心。 另一值得關注的問題 - 就是反對性傾向歧視的立法問題,政府要求市民發表意見,但凡持守真理的信徒都當發言,教會也該在此問題上多加探討。 政府即如世界之子,「性傾向歧視」的用字,可能誤導人接受不同性傾向的人,並認為此種傾向隱含天生及先天性。但據本人瞭解,今日尚未有研究證明同性戀為先天性,它是後天由家庭及成長問題引發出來的,是一種後天的選擇。故此,基督徒不是反對他們,而是反對同性戀行為,聖經並不接受這種行為,我們應對有此傾向者寄予同情及關心,幫助他們知所改善。 今日的問題不在於權利,而在立法的目的。政府立法反對人吸煙,因為吸煙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立法反對同性戀,也是此理。其實,無數的疾病來自同性戀的行為,並引致心理、生理上種種疾病,此次若「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後,勢將影響教育和家庭的制度,甚至連累各行各業,所以我們要緊守真理。 我們應尊重他人,如生存、住屋、選擇職業等一般權利,但豈可立法維護某些人犯罪,損害別人的權益呢!此種違反神創造秩序及形式的生活,實不敢苟同。 以前瑞典法庭判處一位牧師在講道中反對同性戀行為,結果被囚一個月,若性傾向歧視立法成功,牧師的證道也會受到諸多制肘,教會也就失去了言論和信仰的自由,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可輕視。 平靜安穩對時艱 箴言22章24至25節 經文:箴22:24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箴22:25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 今天兩節經文講到我們應該如何處理生命中的憤怒,這是個重要的課題,處身當今這艱難時代,我們除了要維護真理、見證公義之外,更需建立平靜安穩的生命。過去幾年,香港處於極之艱難的境況;除了一連串的天災人禍之外,還有整個政治、經濟轉型的問題,面對這種種困難,實在令人感到疲憊、焦慮。挫折感、負面的情緒容易觸發人的憤怒;不滿情緒一觸即發,令人互相排拒攻擊,互相踐踏,造成人際關係崩潰。眾多的問題已令人難以應付,加上由人的自私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可見人的罪使人自食其果!。 許多時,我們在工作上,家庭中,甚至健康等方面都出現了問題,真可說是禍不單行,我們不單止面對一方面的難處,此時既沮喪,又絕望……憤怒繼之而來。為甚麼是我!怎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過一個平靜安穩的生活呢?我們是否有這樣一種生命:無論在任何環境中,我們都不會發脾氣,仍然保持平靜安穩呢?!這是至要的屬靈的操練,耶穌基督應許賜我們在苦難中有平安,但並沒有應許為我們排除所有患難。 怎樣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人建立良好關係呢?人若情緒智商不夠,是不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及心中的憤怒。正如(箴16:32)所言,要治服己心,令自己在不平靜當中平靜下來,需付出極大代價。我們需求神幫助我們勝過自己的憤怒,因為憤怒被喻為人際關係中最大的詛咒。如果憤怒不除去,成為習慣,生命便會被怨恨所侵蝕。 一、義怒罪怒兩種怒 箴22:24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 不可與他結交。一旦與好動激情的人交往就有一種危險,由於他用憤怒和急噪會在他的周邊培養出一個相似的感應者。也有可能直接從他的憤怒中遭受痛苦。 從經文弗4:26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31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譭謗,並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們可進一步看到:義怒是不會長久的,很快成為過去,而犯罪的憤怒會導致一種長期的苦毒,害己害人。神愛罪人,卻恨惡人的罪行,神因著罪惡帶給人的傷害而發義怒。按馬太福音記述,耶穌在安息日替人治病,遭到法利賽人的攻擊;他們自私自利,教條主義也為耶穌所不恥而怒斥。當人將小朋友帶到耶穌面前,請求耶穌祝福時,遭門徒攔阻;耶穌便因門徒不尊重小朋友而斥責他們!耶穌見擺賣的人把聖殿變成買賣埸所,冒犯了聖殿,心中憤怒,便把他們連人帶貨都趕出去。當我們見到社會貧富懸殊的狀況得不到改善,看著每年有八百萬人因貧窮而離世,每日有三萬兒童因缺乏藥物和基本的溫飽而死去,義憤填胸之下,帶動各種社會改革活動,這些行動乃發自不自私的義怒。最近一則新聞講到教育學院一名學生因失戀而私藏三把利器向對方施行報復,案件在庭上審結時,法官怒斥這是人性的敗壞,我們何等需要法官的這種義怒! 義怒針對事而不針對人,太太每天等待丈夫下班回家聽她傾訴,而丈夫回家卻只管埋頭看報紙並不以為然。終有一天,太太怒不可遏的說:「我恨死你,因你完全漠視我的說話和感受!」其實,這樣的吵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應該平心靜氣,坐下來慢慢將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告訴丈夫,直至彼此達成共識。義怒是受愛所控制的,當神發怒時,常伴隨祂愛的流露。出34:6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34:7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詩103:8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103:9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 怒中有愛,嚴中有愛;這就是神的嚴愛! 二、勝過犯罪的憤怒 箴22:25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 今天的經文教我們如何勝過犯罪的憤怒?長遠而言,面對置我們於憤怒的環境或人,更要建立平靜安穩的生命。生氣的人是憤怒之母,懷怒的人終歸被怒所控,終致成為憤怒的奴隸。長此下去,積存憤怒成為怨恨或仇恨,蠶蝕自己的心靈,至終不免懊悔。暴怒者像爆竹一般火爆,這樣的生命毫無喜樂、平安可言!當憤怒變為一種生活方式時,就叫自己陷在網羅裡!英王佐治三世有個十分火爆的醫生,暴躁的脾氣常令他心絞痛,他常說自己的生命就在那些惹他發怒的人手中。他也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被人氣死,果然,他就在一次開會與人激辯後僕倒猝逝。 負面情緒很容易感染人,我們要保持好脾氣,心情平靜安穩,給孩子們豎立身教的榜樣。有一個爸爸半夜被鄰房兩歲兒子吵醒,起來去看,原來小兒子發惡夢在大聲吵鬧,夢中對白全是兩天前他們夫妻倆對罵的翻版。原來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深深地種在孩子稚小的心靈中,所以,不論父母講話的方式或語氣,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下一代。 情緒沒法宣洩,怒氣長期積鬱在心中,會令身體產生嚴重的疾病,這情形對女性的影響尤甚,其死亡率遠高於男性兩倍。所以,怎樣處理好情緒才是最重要。有人以為用打沙包、打枕頭或是打牆壁的方法便可泄忿,但這些方法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下兩個例子都是反面教材,不宜效法。話說有一個男人,晚上睡到破曉時分被一陣響聲吵醒,外出察看,見有一啄木鳥在屋頂啄電視的天線杆,一怒之下抓起一塊石頭砸過去,沒有擲中,反砸在自己的車上。更生氣之下竟用腳向茈衈Y猛然一踢,此時才發現自己沒穿鞋,把腳弄得皮破血流,損失豈不重大!另一位男士白天在公司被老闆罵,不好反駁,晚上回去向太太發脾氣,太太的氣又向兒子發洩……於是哥哥罵妹妹,妹妹沒人發脾氣,又去踼貓……我們就是這樣處理憤怒的! 雅1:19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1: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 給自己一點時間去看清楚問題,莫被人一激就爆發!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有一個大臣告訴林肯總統他很不喜歡前線某個將軍,他既不聽話又做錯事,所以很惱怒他!林肯於是叫他給那人寫信,臚列自己的不滿,寫了後燒掉,然後再寫一遍,當他寫第二遍時,不滿的情緒早已宣洩淨盡,回復心平氣和了。過份完美主義的人對人要求高,別人偶有錯失,便大發雷霆;孩子考試得到八十九分還要生氣,定要他拿一百分不可,這是否太苛求!一個真正領袖除了心平氣和更要善於聆聽。以前美國有個富豪,打理一間很大的油公司,一次一個高級下屬作了一錯誤決定,令公司損失一大筆錢,大家都很緊張,不知老闆要怎樣大發雷霆,但老闆卻冷靜評估這高級職員過往的業績,發現他以前替公司所賺的錢比現在損失的要多,老闆肯慢慢的動怒,詳細分析,挽回了這犯錯的員工! 能夠慢慢的動怒,較容易舒緩令人發怒的情緒,常常親近神,求神加力便容易勝過試探。犯罪和懷怒,沒親近神,與神的關係不好時,人很容易發脾氣,就沒力量勝過罪。有個媽媽早上忙著做早餐給孩子們吃,看到小女兒將牛奶倒潑了,於是發脾氣。小女兒天真地說:「媽媽,你是不是今早忘了求主耶穌幫助你做個乖乖的媽媽?」童言無忌,令到媽媽一臉羞愧。操練屬靈生命,建立平靜安穩、積極、樂觀,凡事從好處著想的人生態度,其實是保羅所強調喜樂的態度。使徒保羅在(羅5:1-5)講到:救恩和在神面前的地位,教人雖處於患難中也是應該歡歡喜喜的。『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當我們愛神愛人時,就不輕易發怒,為逼迫我們的禱告,化敵為友,所有逆境都變為容易處理的了! 最近有電視臺舉辦一個「徵文比賽」,徵求觀眾提供一些生命中感人的故事,優秀作品除可改編為電視劇外還可獲出版商出版成書,讓更多人從中得到幫助。結果有六千人參加,其中有一女士生命的故事特別感人:話說她有五個孩子,在大女兒升讀高三時,某天突然失了蹤,她心感不妙,可怕的事終於發生了……發現女兒被人用電線勒死!她突然變得沮喪、失落,甚至幾乎精神崩潰,連牧師、輔導專家、丈夫和其餘四個兒女的勸慰,都幫不了她。她難過得連女兒的安息禮拜都沒有參加!腦海裡整天浮現出女兒死前那可怕和痛苦的陰影,兇手的可惡和殘酷的惡行,愈想心中愈憤恨!及後兇手終於落網了,原來是女兒的英文老師,且是她丈夫的中學同學,心中更加痛苦。原以為可用各種方法減輕自己心中的憤恨;甚至兇手被判終身監禁,也平息不了她的憤怒,透過民事訴訟,法庭判她得直,然而一百四十萬美元的補償也撫平不了她的怨憤!她每天帶著憤怒睡覺、工作,上超級市場;每天帶著憤怒去面對丈夫和其餘的四個子女,如是者,繼續憤怒了十一年之久。有一天,她想到自己再這樣憤怒下去准會喪命的,唯一拯救自己脫離這網羅的是:饒恕和原諒。她看一些書,也參加一些講座,最終在神的幫助和帶領,她完全釋然地往獄中探監去。當她與兇手面對面交談三小時後,感到自己原諒了對方,並對他有從神而來的愛,神的恩典臨到她,神的愛澆灌在她心中,使她能夠饒恕這個殺女兒的仇人! 在你我生命中有沒有難以寬恕的人?怨恨是否仍然侵蝕著我們的生命?求主幫助我們,像耶穌基督饒恕我們一樣去饒恕人。 偏正生命之成長 箴言22章26至29節 經文:箴22:26不要與人擊掌,不要為欠債的作保。箴22:27你若沒有什麼償還,何必使人奪去你睡臥的床呢?箴22:28你先祖所立的地界,你不可挪移。箴22:29你看見辦事殷勤的人嗎?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賤人面前。 要成為時代真理的見證人,有兩方面需加注意,第一,我們可以口傳的方式,傳揚神的道;第二,我們要以生命作見證,活出神的真理來。正如主耶穌昔日在世上所宣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一樣,若我們謹遵神的旨意行,就可以成為這個時代的光和鹽,求主幫助我們生命長成至成熟的地步。聖經告訴我們,人生於世,即有罪性,偏離正道;行為有所偏差。所以我們必須從偏差返回正途,按照神的真理,走正直的路,做正直的人;這樣,屬靈生命才能成長。從偏差到回歸正途,請留意以下三方面的提醒。 一、愚熱心到智熱心 箴22:26不要與人擊掌,不要為欠債的作保。 為欠債的作保。比較箴6:1我兒,你若為朋友作保,替外人擊掌,這一段是重複,這說明是為詢問者特別選擇而寫下的箴言。 箴22:27你若沒有什麼償還,何必使人奪去你睡臥的床呢? 經文說到有人盲目的以愛助人,就是眼見別人負債累累,於心不忍,就不顧一切為人作擔保。「擊掌」是聖經舊約時代一個立約的儀式,「不要與人擊掌,不要為欠債的作保」,並非教人漠視人的需要,而是說要有智慧的幫助人。若只是一時衝動,愚昧行事,必惹來後患無窮,輕則典押房屋、座駕以作抵償,重則甚至傾家蕩產。熱心助人但缺乏智慧是無補於事的,錢財不能解決家境的問題,倒不如教其維生之道,如何幫補家計,反而來得實際。愚昧行事,就如幫助屢勸不改好賭之徒,不斷替他償還債項,最終就是害己害人。 熱心愛人源自愛神之心,但怎可從愚昧的熱心進步到有智慧的熱心呢?聖經教導我們愛神、愛人,二者之間須要取得平衡,若以愚昧的熱心愛神、愛人,結果反致累己。昔日,主耶穌帶著雅各、約翰等門徒到撒瑪利亞去,由於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彼此為世仇,不獲招待,所以雅各、約翰便說:「主呀!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如昔日以利亞所作的麼?」但主耶穌卻責備他們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消滅人的生命,是要拯救人的生命。」所以,我們不要學像門徒的愚昧,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去愛神,又要愛人如己。敬神愛人這兩條誡命是可以並存的,在一般的情況下,兩者皆可兼顧,不容顧此失彼。馬太福音十章記載耶穌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這是說只在極端、特殊、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擇愛神過於一切。感謝神,今天我們無須在愛神愛人兩者中作出抉擇,可謂兩全其美;既可盡心盡力愛主,又可全力地愛人。當我們在愛神愛人的功課上失去平衡時,即可說已經大發熱心,但行為卻是不智的。你今天可有積極事奉神,卻忽略了身邊的配偶、家人?你所付出的努力就是失平衡的熱心。又有一些人借愛神的名義傷害別人,就如昔日文士法利賽人一般,既知聖經教人要奉養父母,但內心又不願意如此奉養他們。於是,便藉口說為要愛神,已將供養父母的金錢轉移於聖殿之府庫內,耶穌於是直斥其非,責備他們違反孝敬父母的誡命。由此可見,神要求我們兩者兼顧,既要有愛神的熱心,也要顧念別人的感受,不可罔顧人的需要。 二、慕虛榮到心滿足 箴22:28你先祖所立的地界,你不可挪移。 先祖所立的地界。這裡是用一小堆石頭標記的地界,或者用在周邊可以拾到的大一些的柱子。若沒有準確測量的手段,就易於移動這樣的地界並藐視被欺騙者提出地界被挪移。這樣的挪移那時是常見的罪行,要依靠法規裁判。 申19:14“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承受為業之地,不可挪移你鄰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申27:17“‘挪移鄰舍地界的,必受咒詛!’百姓都要說:‘阿們!’ 這裡說到人的貪念,挪移地界就是多占人家地土,約書亞記十四章告訴我們,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佔迦南地之後,便為各支派、各宗族分地,立石為界。可惜有人心存貪念,把石頭移至較遠之處,試圖多占地土,這樣行既不尊重神藉先祖所定下之地界,更是欺壓窮者的行為。貪心令人產生偷竊之罪行,也犯了十誡之中的第八誡──不可偷盜,和第十誡──不可貪戀別人的房屋、妻子、僕婢、牛驢,並他所有的,這罪行何其嚴重!聖經教導我們不可挪移地界,不單指不可貪圖物質上的東西,有時更是指茯搕ㄗㄙ漯F西而言。聖經又提醒我們不要竊取神的錢財,正如舊約時代神要求其子民十一奉獻,若然沒有遵行,便是偷竊了神的錢財。我們今天進一步來看,當事業、學業有成,受別人讚賞時,切不可竊取神的榮耀,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正因為我們的才幹、機會、健康、生命氣息都為神所賜的,便當存感恩的心,將榮耀歸予神。弟兄姊妹,有否想到當我們不去傳福音的時候,其實也是偷盜的行為。保羅說得再明白不過了,當人沒有見證神、事奉神,沒有好好的敬拜神,就是欠了神的債因此我們要俟機償還福音的債。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了別人的東西,就如遲到,叫人白等,便是偷了人家的時間;還有,偷取別人的同情心、愛情、創意更是要不得的行為。大學生上網抄襲功課,買文憑、買學位等;盜版商複製作曲、填詞人的心血作品;這些貪心盜竊的行為神必然追究。挪移地界的人不但犯了偷竊的罪行,也是不滿現實的表現,不滿現實的人往往是擁有很多卻仍感不足,也因貪心的緣故更容易受騙。所以大家都贊同,滿足感叫窮人變得富有,因為能享受現在所擁有的;得到很少已經心滿意足。而不滿足感卻叫富者變為貧窮,因為貪心,永遠感到還未得著應該擁有的。聖經說到不滿現實的人總有一個記號──不懂感恩,覺得全世界都虧欠了他似的;自小對父母、家庭、周遭的環境,皆感不滿;長大後,對父母不但沒有存感恩之心,反向他們索取報酬。如何能勝過貪得無厭之心呢?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屬靈的原則,就是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神管理,讓基督在你生命中作主,如大衛在詩篇廿三篇所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雖然走過死蔭的幽谷,又要面對敵人的攻擊,但神在其生命裡,神就是他的滿足。大衛又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座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生命的滿足就是先以耶和華為他屬靈的滿足,一個人有神在其生命中,自然會對神所賜予任何的際遇、環境、物質都欣然接受,因為擁有神,就是擁有神的一切。這正如保羅所說:「我學會了如何處豐富,如何處卑賤,無論在甚麼境況都能滿足。」一樣。人由貪慕虛榮轉移到心滿意足之時,就能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在物質方面我們要有滿足感,但在屬靈生命方面則不應滿足現狀,倒要不斷努力追求。 三、急功近利到踏實 箴22:29你看見辦事殷勤的人嗎?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賤人面前。 殷勤。僅僅殷勤本身並不能足夠使人得到更高的提升,儘管無論在什麼行業,這是成功之因素中非常有必要的品格。希伯來語的詞義還有“熟練、巧妙”的含義(在拉7:6節裡翻譯為“敏捷”)。若結合起來,其含義表達人素質高、熟練並隨叫隨到。 站在君王面前。聖經故事提供了很多鮮明的人生經歷,以便證明這裡所陳述的真理。基督徒可以發現在人世間沒有任何典範比約瑟、但以理以及保羅更加優秀。 一個人辦事得體且具技巧端賴乎有否勤加紀律的操練,這樣的人必然出人頭地。在現今急功近利的社會裡,甚麼都講求「即食」、「速遞」,能夠長遠委身的人實在不多。風氣所趨,信主的人甚至祈禱也不夠琱薄A形成「少付出、多收穫」的心態。從運動員身上,可以得知成功必然經過不少艱苦、殷勤、有紀律的訓練;各行各業成功的人士都曾付上莫大的代價。現代人往往並不享受其工作之樂,上班時有如受難一般,一俟下班便急不及待地放下一切,離開工作崗位,這就是時下很多「上班一族」之心態。基督徒在不同的崗位上應如何踏實地有進取的表現?又可怎樣享受其工作呢?聖經教導我們一個屬靈的原則,就是工作的動機必須出於為主而作,如保羅所說甚至做奴隸都可以自得其樂,這就是發自愛主之心而工作之故。父母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地照顧兒女成人,乃為愛惜他們之故。這就是保羅所指:我們不但要為主工作,還要為別人工作。弗4:28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既可為神工作又可説明有需要的人,就如主耶穌為別人而活一樣,為著愛神、愛人之故,就非常喜樂。當我們抱著敬業樂業之心,便能踏實、殷勤辦事,既可享受工作之樂,又可賺取金錢,真是何樂而不為?求主幫助我們工作出乎愛神、愛人之心,踏實進取;不貪圖急功近利。當我們把生命交托於神,便要忠於主交付的工作,縱或不能滿足父母、配偶、自己或老闆之期望,仍素其位而行。靠著神加給我們的恩賜,盡心竭力運用才幹;把握機會和際遇,辦事殷勤;如此方能滿足神的期望。因為神所要求的乃信徒忠心為主,凡事仰望神的操守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