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第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智慧人生的省思】 一、義人和智慧人的作為都在神的手中(1節) 二、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都必要死(2~6節) 三、要趁活著時盡力作工,並享受工作的成果,因死後一切都沒有了(8~10節) 四、人生的得失,不在乎人的勇力和智力,乃在乎神所定的時候和機會(11~12節) 五、智慧勝過勇力和兵器,但世人不聽智慧人的言語,以致毀了人生(13~18節) 貳、逐節詳解 【傳九1】「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呂振中譯〕「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我的心就看明了〔此句似可譯:要證明〕這一切:就是義人和智慧人、以及他們所作的、都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人都不能知;在他們面前一切都是虛空〔傳統:一切都是一切〕。」 〔原文字義〕「詳細考究」弄清楚,釐清,解釋;「義人」公正的,公義的;「智慧人」有智慧的,精明的。 〔文意註解〕「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這一切事』指第八章末段(參八16~17),藉世上所發生的一切事看神作事的法則;『詳細考察』指留心觀察分析以求得答案。 「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意指神掌管所有人的作為,包括義人和智慧人,惡人和愚昧人。 「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意指究竟神是悅納或棄絕他們,人都無法知道。 〔話中之光〕(一)「都在神的手中」:神的手權柄至高,能力至大,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來十31);是福是禍,是愛是恨,人由不得自己。 (二)任何情形都可能落在我們的身上,因為一切事情的結局,都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並且我們也不能預先知道。 【傳九2】「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呂振中譯〕「眾人都有一樣的遭遇:義人和惡人、好人和壞人、潔淨人和不潔淨的人、獻祭的和沒獻祭的、都一樣:好人怎樣,好犯罪的人也怎樣;起誓的怎樣,怕起誓的也怎樣。」 〔原文字義〕「惡人」邪惡的,犯法的;「好人」好的,令人愉悅的;「潔淨人」純正的,無污點的;「不潔淨人」不潔的;「罪人」錯過目標,不中的。 〔文意註解〕「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意指神不偏待人(羅二11),包括人人都有一死(來九27),如降雨、日照等自然境遇(太五45),如貧富、升貶等際遇,等等。 「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指不分守法者或犯法者,遭遇相同。 「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指不分敬虔者或不敬虔者,際遇也一樣。 「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指不論眾人的評價如何,也一樣要遭遇生老病死。 〔話中之光〕(一)人類的基本經歷:生老病死、環境和遭遇都是一樣的,神給各人有平等的機會,各人憑自由的意志選擇自己人生的道路。 (二)不管人生中的事件看似多麼偶然,所有人都要面對一個必然的結局——死亡。 【傳九3】「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 〔呂振中譯〕「在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事上、有一件最大的禍患:就是一切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人類的心都充滿着壞事;他們一生心裏都是狂妄,其後呢──都到死人那裏去!」 〔原文字義〕「禍患」壞的,惡的;「遭遇」機遇,命運;「惡」壞的,惡的;「狂妄」瘋狂。 〔文意註解〕「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意指人世間有一件可悲的現象,那就是所有的人,不論是甚麼樣的人,都有同樣的結局——死亡。 「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意指將神原先放在他們心裡的良心棄置一旁,而隨心所欲地讓情慾充滿了他們的心。 「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意指他們的心失去理性,變成瘋狂,只顧活著的時候享受眼前的快樂,而不顧死後將來的結局。 「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意指世人活著的時候,無論其情形如何,最終仍躲避不了死亡。 〔話中之光〕(一)世人活著的時候,無論有多大的差別,仍然逃不了相同的遭遇,就是死亡。 (二)世人若只顧念活著時候的享樂,而不顧念死後永遠的悲慘,這在神看來,乃是狂人的行徑;凡是不照良心和理智行事為人的,就是瘋狂。 【傳九4】「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 〔呂振中譯〕「但凡跟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的狗比死了的獅子強。」 〔原文字義〕「活人」活著的,有生命的;「相連的(原文雙字)」聯合,連結(首字);選擇,決定(次字);「更強」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指望』指得救的機會;全句意指任何人只要一息尚存,還未見死之前,就仍有機會可以悔改歸向神,以致得救。 「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意指活著的時候雖然有強弱之分(如獅子與狗),但強壯者一死就不如弱者;同樣,人活著的時候雖然不如別人,但只要還活著,就比那些生前情況好卻死而尚未得救的人還有指望。 〔話中之光〕(一)死亡是一個極大的分界線;死前若不抓住機會悔改得救,死後就懊悔也來不及了(參路十六19~31)。 (二)問題乃在於誰都不能定規自己甚麼時候死,死亡隨時都可能臨到,因此要趁著還活著的時候,盡快轉向神,預備好自己迎見神(參摩四12)。 【傳九5】「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紀念。」 〔呂振中譯〕「因為活着的人還知道自己會死;死了的人則毫無所知;他們也不能再得賞報;因為他們的遺蹟沒有人懷念着。」 〔原文字義〕「知道」認識;「毫無所知」不認識;「賞賜」工資,報酬;「無人紀念」被忘記。 〔文意註解〕「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意指任何活著的人都知道自己遲早會死。 「死了的人毫無所知」:『死了的人』指靈魂離開後的屍首,是毫無知覺的。 「也不再得賞賜」:意指人死後無法補救生前的錯誤,再也不能憑行為得神賞賜。 「他們的名無人紀念」:原文沒有『名』字,『紀念』意指懷念;全句意指沒有神的人生毫無意義,不值得懷念。 〔話中之光〕(一)「活著的人」有兩個長處:(1)有指望(參4節);(2)有知覺(本節)。活著一天,就有一天的機會(指望),並且能知道機會一失去(死),便不復得。 (二)人生的意義乃在於有神,有神的人生就有意義,即或死了,仍會被人懷念。 【傳九6】「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份了。」 〔呂振中譯〕「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原文字義〕「愛」情愛;「恨」憎恨;「嫉妒」妒忌,狂熱;「消滅」消失,摧毀。 〔文意註解〕「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意指人一死,人與人之間的愛或恨,羨慕或嫉妒,都煙消雲散。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份了」:意指生前人與人之間所經歷的一切事,死後就完全無份無關了。 〔話中之光〕(一)愛、恨、嫉妒都屬強烈的情感表現,生前所強烈感受的,死後都消失無蹤;我們不要太在意與人之間的過節,要緊的是維持與神之間親密的關係。 【傳九7】「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 〔呂振中譯〕「喂,你只管歡歡喜喜去喫你的飯吧;心裏高興去喝你的酒吧;因為神已經喜悅了你的工作。」 〔原文字義〕「歡歡喜喜」喜悅,歡樂;「快樂」好的,令人愉悅的;「悅納」滿意,喜愛;「作為」行為,工作。 〔文意註解〕「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意指對於人生要有樂觀進取的態度。 「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有二意:(1)凡事只要討神喜悅,不要讓別人影響了你對人生該有的觀念與態度;(2)以凡事討神喜悅為前提,可以盡情享受人生的快樂。 〔話中之光〕(一)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提前四4~5)。 (二)但願賜平安的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祂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裏行祂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來十三20~21)! 【傳九8】「你的衣服當時常潔白,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呂振中譯〕「你的衣服要時常潔白;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原文字義〕「潔白」白色的;「膏油」油,油脂。 〔文意註解〕「你的衣服當時常潔白」:意指要時常維持整潔的外表,一面引人好感,另一面也顯明生活舒適安樂。 「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意指頭髮每天要梳理並抹膏,既能散發香氣,也能保持皮膚濕潤,有助於人際關係和身心清爽、愉快。 〔靈意註解〕「你的衣服當時常潔白」:『衣服』象徵行為;全句象徵要有好行為(參啟十九8)。 「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頭上』指頭髮,頭髮象徵順服(參歌六5),『膏油』象徵聖靈的教訓(參約壹二27);全句象徵要順服聖靈塗抹的教訓,就有好的行為表現。 〔話中之光〕(一)正常的儀表與己、與人均有益處;一個人日子過得如何,從他的服飾就可以看出來。 (二)順服神(髮上塗油),又有好行為(衣服潔白),乃是基督徒活在世上必要的兩個條件,如此才能活出美好的見證。 【傳九9】「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份。」 〔呂振中譯〕「儘你虛空的人生、就是神在日光之下、儘你虛幻的年日中所賜給你的,你要同你所愛的妻子享人生之樂;因為那是你的分兒,在你人生中、和你在日光之下所勞力的勞碌中、的分兒。」 〔原文字義〕「快活」凝視,彼此互看;「度日」活著的,有生命的;「生前」活著的,有生命的;「勞碌」辛勞,勞苦。 〔文意註解〕「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意指每個人一生的年日乃是:(1)神所賜給的;(2)離開神的年日是虛空算不得數的。 「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份」:意指一個人除非蒙神賞給特別守童身的恩賜(參太十九11~12),就應當婚嫁,並且彼此相愛快活過日子(參林前七2~5),這是作人的權利(參林前九5)和責任。 〔話中之光〕(一)鬼魔的道理,…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提前四1,3)。 (二)美滿的婚姻生活乃是神所安排並祝福的,宛若活在伊甸園裡(參創二章);不幸的婚姻猶如天天活在地獄中,但不要將責任推給對方,需要雙方盡力維護。 【傳九10】「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呂振中譯〕「凡你的手見得可作的事、你總要盡力去作;因為在你所要去的陰間、那裏沒有工作,沒有設計,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原文字義〕「盡力」力量,努力;「謀算」計算。 〔文意註解〕「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你手』意指你所擁有的力量或能力,『當作的事』意指機會,盡力意指積極進取的心態;全句意指個人要按著神所量給的能力和機會,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去完成生活的使命。 「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陰間』是死人所去的地方;全句意指人死後不再需要工作,以及為工作而需具備的才幹、知識和智慧。 〔話中之光〕(一)能工作且有機會作工乃是祝福,而非咒詛;所以我們應當對工作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全力而為。 (二)工作乃是有生之年的一種權利,是為時短暫卻影響深遠的權利,等到死後在陰間裡就再也沒有工作的機會。 【傳九11】「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呂振中譯〕「我又看:在日光之下、賽跑未必給輕快的先跑到,戰爭未必給勇士得勝利,糧食也未必給智慧人得着,財富未必給明達人賺得到,恩寵也未必給有知識的人博得着:他們所踫到的就只是定時與機會。」 〔原文字義〕「轉念」返回,轉回;「快跑的」迅速的,輕的;「贏」賽跑,跑步;「力戰的」強壯的,大能的;「得勝」戰爭,戰役;「得糧食」麵包,食物;「明哲的」分辨,理解;「得貲財」財富;「靈巧的」認識;「得喜悅」恩惠,恩寵;「當時的」臨到,遇見;「機會」發生,機遇。 〔文意註解〕「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意指想到世上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除了盡其在我,努力而為之外,似乎還有另一要素,非人力所能決定的。 「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這裡用賽跑和打仗兩種場合來說明,人的身體能力並非決定勝負的唯一條件。 「糧食也未必給智慧人得着,財富未必給明達人賺得到,恩寵也未必給有知識的人博得着」:這裡再從人的心智能力來看,不一定聰明才智較佳的,就較能多得效果。 「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當時的機會』由『定時』和『機會』二字組成;全句意指所臨到眾人的,乃出於神的安排,而非湊巧的命運。 〔話中之光〕(一)人身心兩方面的能力即使高於別人,仍不能左右全局,因為世事的推移,不在人手中,乃在神手中(參1節)。 (二)每一項工作都有恰當的時機;如果錯過了良機,他的努力就會完全或部分地達不到應有的目標,不管他後來為這項工作投入了多少心力。 (三)時間與機會是人生的經緯,能夠編織出各樣的圖案;然而,單靠人的智慧,絕對無法認識這時候與機會。因此,人不可為明日誇口,只要謙卑地行在神的面前(參箴十六1~;二十七1;雅四13~16)。 【傳九12】「原來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捉住,禍患忽然臨到的時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呂振中譯〕「因為人類並不知道他自己的定時:魚怎樣被捉住於致禍的網裏,鳥怎樣被捉住於機檻中,人類當禍患時、災禍忽然降到他們的身上,人怎樣被羅住。」 〔原文字義〕「定期」時候,時機;「惡」壞的,惡的;「網」網子,打獵工具;「圈住」抓牢,圍住;「網羅」捕鳥陷阱;「捉住」(原文與「圈住」同字);「禍患」壞的,惡的;「臨到」落下,倒下;「陷在其中」陷入,掉入網羅。 〔文意註解〕「原來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自己的定期』指成敗、禍福與生死的定時;全句意指人不能預知將來所要臨到自己的定時。 「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捉住」:正如魚忽然被捕魚的魚網圈住,鳥忽然被捕鳥的網羅捉住一樣。 「禍患忽然臨到的時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禍患』按原文意指壞的定時;全句意指世人也會忽然遭遇到禍患而陷在其中,無法事先預料。 〔話中之光〕(一)人不僅常常錯失良機(參11節),並且也躲不開噩運(本節)。當好的時機來臨時,不懂得去抓住機會;當壞的時機到來時,也不懂得避開。 (二)人們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只知追求眼前的利益,卻不知抓住影響長遠的機會,也不知躲避將臨的禍患;但我們屬神的人,當像智慧人抓住機會(參弗五15~16「愛惜光陰」的原文是「抓住機會」)。 【傳九13】「我見日光之下有一樣智慧,據我看乃是廣大,」 〔呂振中譯〕「以下這一項在日光之下我也看見,是智慧的例子;在我看來大有意義。」 〔原文字義〕「廣大」巨大的,重大的。 〔文意註解〕「我見日光之下有一樣智慧」:『我見』意指觀察到一種令人深思的現象;全句意指觀察到世上有一種的智慧,乃是真智慧。 「據我看乃是廣大」:意指根據觀察,乃是人世間很普遍的現象。 【傳九14】「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數稀少,有大君王來攻擊,修築營壘,將城圍困。」 〔呂振中譯〕「有一個小城,裏邊的人稀少;有一個大王來攻擊它,圍繞它,修築大高壘來攻打它。」 〔原文字義〕「稀少」少數,少量;「大」巨大的,重大的;「攻擊」(原文無此字);「修築」建造,建立;「營壘」圍城工事,網子;「圍困」包圍,圍繞。 〔文意註解〕「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數稀少」:『就是』意指下面的事例乃在說明所觀察到的現象;全句意指城小且人少,勢難抵禦敵侵。 「有大君王來攻擊,修築營壘,將城圍困」:意指強敵蓄意來攻,並且執意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靈意註解〕這裡的「大君王」是指著撒但說的,我們這個人就像城一樣被圍困了,憑著自己不可能得救。 【傳九15】「城中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卻沒有人紀念那窮人。」 〔呂振中譯〕「但城中有一個人很貧窮,卻有智慧;他用他的智慧搭救了那城;卻沒有人懷念着那人,那貧窮漢。」 〔原文字義〕「貧窮的」窮人;「救」拯救,逃脫;「紀念」記得,回憶;「窮人」(原文無「窮」字)。 〔文意註解〕「城中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貧窮』意指不受眾人敬重;全句意指那城的情況相當危急,眼看就要落入敵手(參14節)的時候,有一個平素不被人看重的智慧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為全城解危。 「卻沒有人紀念那窮人」:意指事後不再有人記念到這事。 〔靈意註解〕全本的傳道書只有14~15節這一段是比喻。這個比喻給我們看見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救了那座城,所以他有得救的智慧。這位智慧的貧窮人是誰呢?當然就是我們的主。 〔話中之光〕(一)沒有人有得救的智慧,是誰把得救的智慧給我們?乃是我們的主,祂為我們掛在十字架上。這小比喻的信息是整本的傳道書最中心的思想,它給我們看見只要相信,在人生命中有了主耶穌,整個人生就充滿了價值和意義。 (二)除非主耶穌能把羅馬釘在十字架上,猶太人不能相信祂就是要來的彌賽亞,結果他們拂袖而去。全世界的人都是愚昧的人,因為他們不曉得:十字架乃是智慧的最高表現。 【傳九16】「我就說,智慧勝過勇力;然而那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他的話也無人聽從。」 〔呂振中譯〕「我說,雖即那貧窮漢的智慧儘管被藐視,而他的話儘管無人聽從,然智慧終是勝過勇力的。」 〔原文字義〕「勇力」力量,能力;「藐視」輕看,鄙視;「聽從」聽見,順服。 〔文意註解〕「我就說,智慧勝過勇力」:根據上述的事例(參14~15節),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智力高於體力,智慧應當受人推崇才對。 「然而那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他的話也無人聽從」:然而事實是,那個為全城建下豐功偉業的平常人(參15節),他的智慧竟不被人重視,他所說的話也被人忽略。 〔話中之光〕(一)我們在教會中也經常看到一種情形,就是一般信徒所注意的是「人」——對方是誰;如果對方是平常人,那麼他所作的事無論多大,所說的話無論多好,都不被重視——沒有人記念(參15節)和聽從。 (二)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句「話」,如果是大家尊敬的人所作、所說的,就覺得異常寶貴;但若出自大家平素不看重的人,那就等閒對待。這就是世上的「智慧」,且是很普遍的智慧(參13節),何等可悲的現象! 【傳九17】「寧可在安靜之中聽智慧人的言語,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 〔呂振中譯〕「智慧人的話安安靜靜地有人聽,勝過掌管者在愚昧人之中的喊叫聲。」 〔原文字義〕「掌管」管轄,統治;「喊聲」叫喊,吵鬧。 〔文意註解〕「寧可在安靜之中聽智慧人的言語」:意指寧可聽那平常人(即貧窮人)在少數聽眾面前不張揚(安靜之中)的言語。 「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意指不要聽那擁有眾多愚昧聽眾的統治者所說誇張的大話。 〔話中之光〕(一)今日教會中很少人願意耐心聽一般傳道人講的道,聽眾頂多上百人,卻有許多人喜歡聽著名傳道人講道,少則千人、多則萬人聚集;問題乃在於,兩者的講道內容相較,屬世的巧言令色可能有差別,屬靈的真材實料則差異不大。 (二)本書作者將那些名聲遠播的傳道人稱之為「愚昧人的統治者」(原文),他們統治著廣大的喜歡聽花言巧語之人的心靈,不知不覺地言聽計從,而成為愚昧的跟從者,今天許多異端邪派的跟從者就是他們。 【傳九18】「智慧勝過打仗的兵器,但一個罪人能敗壞許多善事。」 〔呂振中譯〕「智慧比打仗的器械好,但一個作錯了事的人能把許多好事弄壞。」 〔原文字義〕「勝過」好的,令人愉悅的;「打仗」戰爭,戰事;「兵器」裝備,用具;「敗壞」消滅,消失;「善事」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智慧勝過打仗的兵器」:本句比『智慧勝過勇力』(參16節)更進一步,智慧比所有武器更具威力,例如:智慧能殺人於無形;又如:智慧能令兵器無用武之地(參15節)。 「但一個罪人能敗壞許多善事」:『罪人』指因愚昧而錯失人生目標的人;全句意指一點愚昧所犯下的錯誤(罪),能摧毀智慧所經營的成果(參十1)。 〔話中之光〕(一)教會歷史上,司提反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徒六10);信徒最大的智慧,就是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西一9)。 (二)人的愚昧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人最大的愚昧,就是行事得罪神(參代上二十一8)。 叁、靈訓要義 【信徒正常的人生觀】 一、關於行為 1.人的作為都在神的手中(1節上) 2.要明白神的旨意,盡力討祂的喜悅(參1節下) 二、關於生死 1.死要臨到眾人,人人所遭遇的都一樣(2~3節) 2.要趁著還活著的時候,追求得賞賜的指望(4~6節) 三、關於本分 1.神安排人生前須勞碌作工,死後在陰間就沒有工作(9~10節) 2.凡手中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並享受勞碌所得的分(7~10節) 四、關於時候和機會 1.作工的果效不在乎人的勇力和智力,乃在乎當時的機會(11節) 2.人也不能知道那要臨到自己的定期(12節) 3.要追求屬靈的智慧,這種智慧不被眾人所看重(13~16節) 4.要在安靜之中聽智慧人(就是基督)的言語,而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17節) 5.小心一點的愚昧,一個差錯就會敗壞人生所有的經營(18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傳道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傳道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