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三十八章短篇信息 目录: 耶路撒冷的覆亡(第三十八,三十九章) (迈尔) 历史的成败在乎尊重神的话(三十六至三十八章)(王国显) 活在见证实际里的见证人(三十七至三十八章)(王国显) 两种世界观(38章) (香港读经会) 不动摇的心(三十八章) (台北基督之家) 三心两意(38:14-28) (圣经姊妹版) 先知落难(三十八1~28)(卢俊义) 耶路撒冷的覆亡(38~39章)(迈尔) 耶利米书第三十八、三十九章 在耶路撒冷被围困的那几个月中,可能合城里只有一个人心灵得享完全的平安和自由,那就是耶利米。当他戴着手铐,蹒跚迈向护卫兵的院子时,他的眼光超越了狭小的空间,望向将要来的伟大世代,那时犹大将被拯救,耶路撒冷要安然居住,正如西底家名字的含义——耶和华是我们的公义。在进攻者和守城者的呐喊声中,从神来的平安临到他,这是那些在王宫与城市中忙进忙出,奔跑劳碌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一、围城的可怖。前后长达十八个月之久,其间因法老大军迫近而有短暂的解围;我们很难揣测当时拥挤在这败亡之城中的百姓其心境的焦虑烦忧。我们只能从以西结的预言里略窥一二。他的话语仿佛一面镜子,将未来的事件反照出来。有一个大锅,里面装着各种上好的肉,被放在火上烧尽了;铁鏊的异象预表迦勒底人的铁骑将围绕这城;百姓将按分两吃大麦,小麦,豆子,红豆,小米,粗麦;按制子喝水;他们缺粮,缺水,即使囤积的物品也被人夜间凿洞偷走——这一切生动地描述了围城的恐怖(见以西结书第四章)。 不妨花一点时间来想象这个拥挤的城市内部之情景,那里挤满了来自四邻乡村的农民和乡民,他们带着仓促中收拾的细软衣物,蜂涌而入耶路撒冷,希冀锡安城墙能护卫他们免遭残酷的浩劫。如果游牧民族如利甲人,都被迫不得不放弃他们传统的游牧生活,而定居在这大城中,相信还有更多原先散居山野的居民也作如是想。这群人数众多的难民,无疑地增添了这城防卫的艰难,他们充斥大街小巷,阻碍了军队的调动。 上一章提到他们拆毁宫殿的一部分,用其建材修筑堡垒,这只是一个例子,说明西底家和他的手下正不遗力地企图拦阻耶路撒冷遭血洗的噩运;她败亡的命运正如大浪排山倒海而来,其势锐不可当。测量队上下梯子忙碌着,工匠四处弥补城墙的缺口。他们不容片刻松懈。一群首领随时待命,去面对工匠的要求或敌人的威胁。这时储存的粮食和水正急遽减少,正如玛基雅的地牢,除了淤泥别无一物。 这是起初几个月的光景,随着时间的逝去,更深的阴影开始笼罩全城,眼前是一片人间地狱。锡安的众子成列倒在家中,好像窑匠手中的陶器被击成碎片。妇人变得心硬如铁,拒绝让婴孩吸吮她的奶水。婴孩因舌干唇裂,甚至哭不出声来。年幼的孩子乞求面包,却一无所获。少女企图在垃圾堆上寻找食物,以减轻燃烧的饥火。贵胄也失去了他们的尊严威仪,好像傀儡一样在街上漫无目标地走着。丧身外来刀剑之下的人数,远不如因内部饥荒而死的人多。到了饥饿最盛时,有些可怜的母亲都不惜杀子充饥。最后,瘟疫开始蔓延,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引起的瘟疫;仿佛秋风扫落叶,攫走了无数逃过刀剑和饥馑之人的性命。耶路撒冷阿,你曾用石头打死先知,又流了义人的血,这是耶和华倾倒他震怒的日子。没有一只人手能点燃这火,没有人的愤怒能引起如此复杂、可怕的灾难。神阿,是你,在你的圣所中击杀先知和祭司,在街道上杀死老人、年轻人。你在你忿怒的日子杀了他们;你出手毫无反悔。 耶利米一天天等待着,除了听四方传来的恶耗以外,他也束手无策。他就像一位医生,眼见某种可怕的病毒正侵蚀着他至爱的亲人,却想不出对策来;他无法减慢病毒蔓延的速度,他心里明白经过这阶段,致命的一日终必来到,而他却一筹莫展。 二、耶利米承担的额外悲伤。除了和百姓一样受苦之外,耶利米更承负了心灵上的重担。显然他仍不断地对那些往来王宫的人重复宣讲早先他对王所讲的信息,就是留在城中只有死路一条,不是丧命刀剑之下,就是被饥馑、瘟疫所亡;而出去归降迦勒底人,才是惟一的活路。他抓住每一个机会告诉他们,耶路撒冷终必被交在巴比伦的手里。这一番话口口相传,引起全城的震惊。人们在大街小巷中议论纷纷,由于说这话的是耶和华的代言人耶利米,更加添了这番话的分量。 众首领们深知保持民心士气的重要,自然不能容忍这类信息流传,他们极欲将任何影响士气的人置之死地,正如一个沉沉欲睡的人,不愿意被看门的狗唤醒,不惜将它射杀一样。年轻的王西底家与其说他邪恶,不如说他软弱无能,他不过是手下众首领的傀儡和玩偶罢了。因此他在他们的要求下发令,「他在你们手中,无论何事,王也不能与你们反对。」 他们刻不容缓,立即将耶利米丢入玛基雅的牢狱里。牢狱里的水因长期的围城已被汲光,只剩淤泥,耶利米就陷在淤泥中。然而,神从不浪费时间;他忠心仆人的性命并未在这个暗无天日、呼救无门的地牢里结束。他用出人意料的方法送来援手。一位古实人太监——他可能只是无名之辈,因为他的名字「以伯米勒」的意思不过是「王的仆人」——这人有一颗敬畏神的心,他奇妙地预表了外邦人的心也向神敞开,并欢迎神的话语。他听见耶利米下狱的消息,就立刻去见王,那时王正坐在便雅悯门口。以伯米勒求王采取紧急措施,以挽救耶利米免遭毒手。 西底家王:一向耳软,谁的声音大他就听谁,这回他也轻易接纳了这位忠仆的建议,令他率领三十人前去营救耶利米。以伯米勒采取的方式非常温柔,他不单单以为先知从地牢里拉上来为足,更体贴地先去王宫库房,拿了碎布和破衣服,放在绳子上,以保护耶利米的皮肤不被粗糙的绳索刮破。这项行动充满了女性的柔美,其芬芳一如马里里为主所打破的香膏玉瓶。单单服事、说明有需要的人还不够,我们必须带着基督的柔细和甜美去帮助人。最容易显露我们本相的不是我们作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方式去作。许多人可能带着绳索匆忙跑向地牢边,只有属神的君子会想到碎布和破衣服。虽然圣经对此事的记载着墨不多,但我们可以从这位仁慈的古实人对耶利米的殷殷吩咐,读出所蕴含的深意。「这样,他们用绳子将耶利米从牢狱里拉上来;耶利米仍在护卫兵的院中。」 从这时起,直到城陷,先知都被保护在安全的地方;在紧要关头,王甚至私下来见他,征询他的意见。最后一次,这两个人又面对面了—— 一位是王,一位是先知,分别代表着软弱和能力,一位正从大卫的宝座上殒落,另一位则闪耀着真理和公义的光芒。西底家又一次问到结局,他得到的答案仍是同样在人看来愚不可及的——留在城中必死无疑,出城归降方有生路。 「出降?」西底家实际上这么说,「绝不行!这样作有辱我的王室血统!我怕那些投降迦勒底的犹太人戏弄我,迦勒底人一定会把我交在他们手里。」 耶利米说,「迦勒底人必不将你交出。」接着他以请求的语气说,「求你听从我对你所说耶和华的话;这样,你必得好处,你的命也必存活。」最后他用生动的字句描述王若留在城中,城一旦陷落的情景。他将成为归降之犹太人的笑柄,并且被他自己的后记、儿女嘲笑,他们那时将被带到迦勒底人那里,为了取悦新的主人,他们不惜对他百般侮辱讥讽。 耶利米的劝诫使我们想到主曾五度重复的一句话,他说凡要保住生命的必要丧掉生命,凡舍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不是节省力量,而是用来服事;不是埋葬恩赐,而是加以发挥;不是贮藏种子在谷仓中,而是撒播出去;不是跟从世人的计谋,而是完全降服于神的旨意——这样我们就能找到一条平安、蒙福之路。有信心的人不是凭眼见或感觉判断,他所遵循的轨迹非世界所能看见,他的行动直接由从圣灵来的指示所规范,这启示往往是透过神的话语而来,并且与他的常识判断互相配合。 西底家的懦弱由一点可看出:他要求耶利米不要将他们谈话的真实内容透露给众首领知道。我们很难批评耶利米向那一群好奇的首领隐瞒谈话内容的作法是对是错。他的回答确实有些闪烁其词,这和他先知的身分似乎有些冲突。但另一方面,众首领亦无权盘问他;他没有义务将真相全盘道出。我们没有必要满足别人无谓的好奇心;但是我们在言语行为上必须光明磊落,当我们对有权知道真相的人声明是说真话时,就要完全的诚实。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见,先知以忠君的义气来保护王,这恐怕是他对王室最后一次尽忠的行动;四十年来,他的一片忠诚之心已使他将内心的血泊泊倾倒在他的泪水,哀求,和牺牲中。 三、这城的命运。防御要塞最后终于被攻破了一个缺口,敌军峰涌而入,好像狂涛决堤,夹着排山倒海的威势而来。世上的诸王和全地的居民从未想到,敌人会有一天进入耶路撒冷的大门;但这一天确实来临了。惊恐万分的百姓从下城涌向上城;他们的家则任由残暴的大军蹂躏。 各种形式的痛苦都聚拢在这城里,好像兀鹰集结在沙漠中驼骆的死尸上空。那些为了活命而困兽犹斗的男子何等可悲啊!但最可怜的还是妇人,少女,孩童,和婴儿。战争总是残酷的,然而还没有一个历史家的手,敢揭开此帘幕,以赤裸裸的笔法尽述这城在尼布甲尼撒的铁骑下所经历的悲惨一幕。「巴比伦王其余的一切首领,都来坐在中门。」他们在那里发号施令,准备对逃往上城避难的百姓作最后致命的一击。 那天下午,大卫的旧宫中挤满了焦虑的人,急着共商大计。他们要不计一切保留住王室,「耶和华的受膏者……我们鼻中的气」(哀四20)。最后决定,一待夜幕笼罩大地,西底家和他的妃嫔就由所有战士护卫,从凿好的一个城墙出口向南逃逸,这正应验了以西结的预言。「他们中间的君王,也必在天黑的时候将对象搭在肩上带出去;他们要挖通了墙,从其中带出去;他必蒙住脸,眼看不见地」(结十二12)。 这支队伍在夜色中悄然向前移动,各人带着自己的细软或财产,穿过两旁噤不作声的卫士,消失在黑暗里。他们只要在天亮以前抵达耶利哥平原,就有希望逃脱仇敌的魔掌。那一整夜西底家必然不断想到耶利米最后对他说的话。「你必不能逃脱他的手,定被拿住,交在他的手中。」「祸哉,那与造他的主争论的,他不过是地上瓦片中的一块瓦片。」西底家已经不是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企图从神话语的天罗地网中逃脱。 然而,不知怎的消息外泄,传到迦勒底人耳中,他们立刻发动大军追赶。「追赶我们的,比空中的鹰更快;他们在山上追逼我们,在旷野埋伏,等候我们。耶和华的受膏者……在他们的坑中被捉住」(哀四19∼20)。这是耶利米的哀歌;但是以西结对那一个可怕、难以忘记的夜晚,有更深刻的洞见:「我必将我的网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网罗中缠住……周围一切帮助他的,和他所有的军队,我必分散四风,也要拔刀追赶他们」(结十二13∼14)。 第二天早晨耶路撒冷的情形,和一个月之后上城也落入征服者手中时道城的遭遇,都一 一记载在耶利米哀歌里。被杀之人的尸体遍布街道和屋子里;然而这些死在刀剑下的人,或许比成千被放逐,或被卖为奴,一辈子饱受折磨的人要幸运。不久之后,烈怒的火也开始席卷圣殿,王宫,公共建筑,住家,这座曾以她的美丽和圣洁著称的城市,如今只剩下一片焦土,先知的耳朵听见这败落之城的灵在哭喊: 你们一切过路的人哪, 这事你们不介意么? 你们要观看,有像这临到我的痛苦没有? 就是耶和华在他发烈怒的日子 使我所受的苦。 所有路过的人都为这城鼓掌;他们发出嘘笑,连连摇头说,这就是人们所称全美的,称为全地所喜悦的城?她一切的仇敌都向她大大张口,虎视耽眈;他们咬牙切齿说,我们已将他吞噬了。这正是我们期待的一日,我们终于目睹它的来临。耶和华应验了他的话,成就了他所定的。他倾覆了,并不顾惜,他使仇敌夸耀。锡安山已荒凉,狐狸也行在其上(见哀第二、五章)。 至于西底家,则被带到利比他,尼布甲尼撒王所在之处;当时尼布甲尼撒可能也未料到耶路撒冷会陷落得如此迅速。这位残酷的王当着西底家的眼前杀了他的众子以及犹大的一切贵胄。最后,可能是尼布甲尼撒亲自动手,用剑剜出了西底家的眼睛。 流亡到异邦的这段行程,实在值得艺术家去描绘出来。脆弱的妇女和幼嫩的孩童被迫日以继夜地徒步跋涉;先知和祭司一起淹没在他们所导致的灭亡狂潮里;贫穷人和富人在剑矛或鞭子的催促下并肩蹒跚前进。他们通过约但河谷,越过大马色,然后用三十天之久穿越险恶的旷野,重踏他们先祖亚伯拉罕当年走过的足迹,而在此同时,列国却幸灾乐祸地一旁围观。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的悲苦回忆导致以色列人因以东的毁灭而狂喜。「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耶和华阿,求你纪念这仇」(诗一三七7)。这位先知在愁苦中得到一线希望,那就是有一天从神来的征服者要使以东人血流成河。 神将他的百姓交在迦勒底王手中,他在圣所里用刀杀尽少年人,对老幼男女一无怜悯,格杀勿论。他又将神家中一切的器皿,不论大小,连同圣殿中的财产,王和众首领的财宝,都带到巴比伦。他又焚烧圣殿,和耶路撒冷的城墙,把所有宫殿和器皿都放火烧尽。至于侥幸在他刀剑下逃过一死的人,则被掳到巴比伦,充当他和他众子的奴仆。 早在几年前,就是约雅敬在位第四年,耶利米就向他的朋友和代笔人巴录保证,虽然他在执行耶和华的使命时曾遭遇到各样危险,但在耶路撒冷最后的覆亡时刻,他的性命却要得以保全。「耶和华如此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四十五4∼5)就像挪亚从洪水中被救出来,罗得逃脱了所多玛的毁灭,早代的基督徒在耶路撒冷最后一次覆亡时逃到城外山上,忠心的巴录也经历劫难而毫发未伤。那腰间带着墨盒子的人已画记号在他额上,六个手拿武器的人也未接近他(察以西结书第九章) 历史的成败在乎尊重神的话(三十六至三十八章)(王国显) 过去我们所交通过的,弟兄姐妹还记得。当犹大的百姓越来越背向神的时候,神差遣耶利米不停的向他们说话,但是他们不听。他们总是觉得他们自己的想法是准确,没有以为神的话才是他们生活行动的指导。因此,好像把神逼到一个地步,神就宣告祂要与祂的百姓重新立约,用着新约来带领祂名下的人,去继续完成祂的目的。 神这样宣告了以后,耶利米书的记载好像又跑回头去。因为神对他们说那些话的时候,是在西底家作王的日子。从三十五章开始,神好像把历史倒回来一段的日子,又在那里说一些在约雅敬作王时的事。神让耶利米去找到利甲族的人来给他们喝酒。利甲族的人不喝,神就用着耶利米指着这件事情来宣告犹大的无知。祂说利甲族的人尊重他们祖先的吩咐,到现在都不喝酒,也不住在房子里,但是神的百姓却一再的拒绝神的话。这是在三十五章,神用着利甲族遵守祖宗的吩咐来指出犹大百姓的愚昧。 你们没有听从我 我们从三十六章再接上去,弟兄姐妹,你很清楚的看见,三十六章就和三十五章的十五节有很密切的关系,三十六章的事就呼应了三十五章的十五节。我们看看三十五章的十五节那里说甚么?说:『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恶道,改正行为,不随从事奉别神,就必住在我所赐给你们和你们列祖的地上,只是你们没有听从我。』我们读三十五章的时候,也一再指出,在三十五章里,神一直盯着这件事,『你们没有听从我』。不住的在那里指出犹大在神面前那个破口。现在在三十六章里,神告诉耶利米一些事,那是在约雅敬作王第四年的时候。告诉耶利米做甚么呢?神说:『你把我从约西亚王年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跟犹大的百姓说了多少的话,你都记录下来。不仅是对犹大说的,对以色列也说了,对各国也说了,你都写在其上。』 神记录祂说话的目的 弟兄姐妹你留意,神借着耶利米写这一卷书,很显然你看到起码有两个作用在那里。头一个作用,祂要让犹大的百姓记得,神已经不只一次题醒他们,祂题醒他们好多好多遍了。从他们的约西亚王开始,神一直用着祂的话来鼓励祂的百姓,一直说到现在约雅敬第四年。时间也有二、三十年。在这二、三十年里,神一直用着祂的话,照亮祂的百姓,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回转,行在正道上。为甚么呢?为要叫他们长久的可以居住在神应许给他们祖宗的地,不仅是住在那里,是长久地住在那里。这个是神很清楚借着耶利米说话的目的。 神这样说话,那个根据就是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时候,借着申命记所发表的那些内容。在申命记里,神告诉祂的百姓说:『你们若是活在神的话里,你们就永远活在这个应许里。如果你们不照着神的话去活,你们就为自己制造许许多多的咒诅。』这个对犹太人来说是很清楚的。但是神叫耶利米写下来的话,不仅是写向犹大人说的话,也说到关乎以色列的话,还有关于各国的话。说这些话目的又在那里呢?弟兄姐妹你留意,这一个时候,以色列已经亡国了好多年,有二百年以上了。犹大周围的列国呢?比方说,推罗、西顿、亚扪、摩押,这些国家,神让犹大看见神怎么说这些国家的结果,事实就是怎样的出现,这样明显给犹大人一个信息,神的话是没有落空的,神的话说了就执行的。 你看看周围的列国,你看看北方的以色列,你就知道,神的话是那样确实。因此,在神的话照明底下,犹大人要悔改,要回转。这是神要耶利米写下这卷书的那个意思。神这样吩咐耶利米以后,耶利米就邀请一个文士叫巴录来到他那里,他就告诉他说,我因为是给他们监管着,我没有办法随意到圣殿那里。现在我把神要说的一些话告诉你,你把它写下来。然后等到过节的日子,你就到圣殿那里去宣读。让那些人听见神对他们说的话,他们就悔改,就回转。 犹大人对神说的话的反应 巴录就把耶利米所说的一些话都记下来。等到第二年,就是第九节那里说的,等到第二年第九月,这是甚么节期呢?按着犹大人第九月来说,就是在住棚节那一段时候。全国的犹大人的秋收完毕了以后,他们都到耶路撒冷来过节。巴录就在那个时候,在圣殿里把耶利米所说出来的话宣读出来。好了!当这些话宣读出来以后,我们留意一些反应出来了。十一节开始,那里题到一大堆的文士,他们都是和王有相当联络的。他们听见这些话,他们里面就生发一个敬畏神的心。他们觉得这些话必须要让王知道,所以他们就派遣一个人,把这书和这些话都带到约雅敬那里去。 同时也叫巴录和耶利米躲起来,不要给人找到他们,因为那些人也许会杀害他们。他们就这样作了。这一批文士,这一些在犹大人中间当时也作首领的一批人,他们到王宫里去,把那些话告诉约雅敬。约雅敬就说,把耶利米和巴录记下来的书卷拿来给他。这个书卷拿到王那里去的时候,弟兄姐妹你注意,你看约雅敬当时的反应是怎么样?他好像满不在乎,把书带到他面前去的文士,只念了三、四遍,中文圣经里的小字说,或是三、四行,反正不是太多的字句,约雅敬理都不理,他就用刀把整本书都割破了,把它扔在火盆里。 因为那是过冬的时候,他们都烧起火盘来取暖,全卷书都烧光了。这是王对待这书的态度。很明显的给我们看到,他根本就不把神的话放在眼里,他听都不要听,看都不要看,他根本就不把神当作神。不单他一个人是这样,他的大臣也都是这样,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当作一回事,并且还安排人去把耶利米和巴录抓来,要处置他们。我们感谢神!二十六节的末了那句话说:『耶和华神把他们隐藏』,上面是文士们叫他们躲起来,不要给人发现。但事实上是神把他们隐藏起来,没有让他们落在人的手里。 谁也不能改变神的话 好了,现在我们要留意一些事情。弟兄姐妹,你留意到,在约雅敬作王的时候,还有少数的文士,或者还有少数的一些因着神的话而产生敬畏的心的人。虽然他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还是有这些人,他们也是在神的面前寻求,他们也把神的话告诉王。虽然他们不能影响王,但是他们却没有放弃神,他们仍旧知道他们是要站在神面前来事奉神的人,对于神的心意,他们不该把它隐藏起来。这是当时有的一种情境。弟兄姐妹先记住。待会看下去的时候,我要和弟兄姐妹指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另外我们也要留意,约雅敬王把那书卷烧掉,神就告诉耶利米说,你再拿卷书来,重新把那些话都写上去,明明在那里宣告,巴比伦一定要来毁坏这个地,神也要来怎样处置这个地。 并且再加上一个咒诅,就说到犹大王约雅敬,他后裔中没有人可以坐大卫的宝座。这个我们已经题过了。我们现在要留意的是甚么呢?人可以在那里拒绝神的话,人可以在那里破坏神的话,人可以在那里把神的话烧掉,但是有没有改变神的话呢?没有改变神的话。神告诉耶利米说:『重新写出来。』重新写出来的是甚么?从前说过的,再加上一些神要告诉抵挡神的人的话。我们所特别留意的是这一个。不管神的话在地上遭遇到甚么样的情境,人欢迎也好,人拒绝也好,人羡慕也好,人抗拒也好,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神的心意。神还是照样的把祂的话留下来,让人明白神心里所想的意念是甚么。 神说的话永不更改 弟兄姐妹们,有件事情我们真的是需要主给我们里面很明亮的,尤其是在学术上面比较有专业的一些人。你给他一本书看,你猜他们首先看的是甚么?不是书名,不是题目,先看的是甚么时候出版的。如果是从前出版过的,现在手下的是第几版。弟兄姐妹,为甚么会有这样的习惯呢?在人的心思里面总是觉得,摆在人面前的东西,需要不断的修正,最早期的东西都不大准确。如果能存留到现在,它必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修改,不然的话,就不适合现在的光景。弟兄姐妹们,千万不要上撒但这个当。人讲的话,你可以这样听,但是对神讲的话,你绝对不能存这样的心。 我想弟兄姐妹你知道那个理由在那里?人是短暂的,人所领会的是有限的,人的自己是会衰老的,这是人。但是神是不是这样呢?神不是这样,神是从永远到永远的神,祂是永远都不改变的神。时间不能改变祂,空间不能改变祂,历史也不能动摇祂,祂就是这样的坚定在天,祂的宝座是坚定在天,祂说的话也是坚定在天,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去改变神所说的话。人要用人的领会和人的习惯来放在神的身上去执行,这个是错到不能再错的事。他根本是不认识神,他认为神跟我们一样衰老的,会过去的,会脸上有皱纹的。但感谢主!祂是永远不改变的,祂的话一出来,就安定在天。 我们读以赛亚书的时候,你看到,神的话怎么来说呢?『雨雪从天而降,并不徒然返回。』神的话呢?更是不能徒然返回。神的话说了出来,就一定要成就。我们感谢我们的主!约雅敬以为把神的话烧掉了,就可以让神不说话了,就可以让耶利米不敢再说话了。但是感谢神!耶利米还是说话,神还是说话,并且说的是同样的话,没有更改一点点。我们实在感谢主!祂一直把祂要说的话,清清楚楚的表达出来。所以弟兄姐妹你看到,三十一节那里说到王和百姓根本就不要听神的话。但是三十二节那里,神告诉耶利米跟巴录说:『取另外一卷书来,把我跟你们说的话重新写上去,另外再加上许多相仿的话。』我们感谢神! 背弃神的程度不住加深 弟兄姐妹们,你留意这里记录了约雅敬烧毁神说的话这一件事,指出了当时犹大的百姓在神面前实在的光景。弟兄姐妹你注意,这一个时候,抵挡神的势力主要是在王和大臣们的身上。弟兄姐妹,先注意这个事实。然后到了三十七章。三十七章跟三十六章当中隔了十多二十年,那是西底家作王的时候,也是犹大最末后的一个王在位的时候。那时,耶路撒冷已经是被尼布甲尼撒的军队围攻着。在这一个时候,在第二节那里这样记着,『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弟兄姐妹,你留意到,在约雅敬的时候,是王和大臣们不听耶和华的话。在那一个时候,还有少数的人,他们因着神的话还是对神存着敬畏。但是到了西底家作王的时候,到了三十七章的时候,我们就看见了,那些以神的话为不可接受的人当中,就增加了国中的百姓。 弟兄姐妹,你看到那个范围扩张了,在约雅敬的日子,是上层人不要神,基层人还不敢放弃。但现在到了三十七章西底家作王的时候,你看到一件事,上层固然是不要神,现在连基层都拒绝神了。但是有一个事情很特别,我们看看就知道,第三节,『西底家王打发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和祭司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去见先知耶利米,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的神。』你看到,这个西底家,他还有点心思愿意寻求神,这是顶上层的人。只是我们看这个人很有意思,我们往下看,我们就看到问题来。西底家在甚么光景底下,去请求耶利米为着犹大来祷告呢?好像还想到神是犹大的神。我不敢说西底家不安好心,不过确实我们看见,这一个人是非常犹疑不定的。 在眼见里的迷惘 待会我们要看,他为甚么会犹疑不定。我们先来看看他这点,他请求耶利米来为着犹大祷告。为甚么以前不叫耶利米祷告,现在要请求耶利米祷告呢?因为在这一个时候,形势上好像有一点点的改变。甚么事情改变呢?因为在这事情发生以前,耶路撒冷已经给围困了。甚么时候城陷落?谁都不敢猜测,但是总是觉得,耶路撒冷给攻陷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但是很希奇,巴比伦人的军队撤退了,这是眼见里的光景。为甚么巴比伦的军队撤退呢?这里没有说,因为埃及的军队来进攻巴比伦的军队侧翼。在犹大亡国以前,巴比伦的势力还没有伸展到中东来的时候,埃及是那个时候最大的一个强国。而犹大在那一个时候,好像成了埃及的一个附庸国,埃及就成了犹大的宗主国。所以当耶路撒冷被围攻的时候,法老就率领军队来进攻巴比伦的军队的侧翼。 弟兄姐妹你晓得,在战场上,面对面来战争,就看谁强、谁弱,完全是战术的问题。但是如果不是从正面来攻打,在兵力的应用上面,从侧翼或从后方来攻打敌人,这个就是战略的问题。现在法老的军队从战略上来说,他们在侧翼来威胁巴比伦的军队,或者说,从巴比伦军队的后方来拖他的后腿。所以巴比伦人就从耶路撒冷撤军,但是这个撤军,是战略上的撤军,不是战术上的撤军。这一次撤军要重新部署他们的战士,要把埃及的军队来打败。是在这样的情境底下,犹大人以为得意了。因为他们在眼见里,看见巴比伦人撤军了,我们有救了,我们有希望了,巴比伦不能对我们再有甚么作为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西底家就来找耶利米为着犹大祷告,叫犹大能脱离巴比伦王的手。但是那里晓得,耶利米明显告诉他说,巴比伦的军队还要再回来,法老的军队要撤退回本国去。因为那个时候,法老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和巴比伦的军队来对抗,主力一接触,他们马上就垮了。所以耶利米就很清楚告诉他说,埃及人来不了这里,巴比伦的军队一定要卷土重来。他们卷土重来的时候,就把耶路撒冷攻取,就要把耶路撒冷焚烧了。他还告诉西底家说,你还是去投降吧!你如果不投降,你就要遭遇到很不简单的对待。在这样的情境底下,你就看到西底家也许根本没有意思要投降巴比伦,但是他看一看当前的环境,他没有办法作这个决定。 到了这个时候,坐在宝座上的是西底家,但是真正掌权的不是他。那一个时候,统治犹大的权柄明显是落在那些军长们的手上,也落在那些大臣们的手上。所以弟兄姐妹,你留意到,西底家去把耶利米请来让他祷告是有他的目的的。他也真的计算过,他们没有办法跟巴比伦王一直对抗下去,但是他又不敢下决心。为甚么呢?因为在下文我们就看到,他说:『如果我投降,很多犹大的百姓都要来对付我,我就没有办法。』这也是真话。他觉得他们羞辱我的时候,我受不了。但是耶利米很明确的告诉他,你一定会碰到这样的下场。 一点的疏忽使见证出破口 好,暂时把这个事情搁一搁。现在巴比伦人的军队退走了,耶路撒冷解了围,他们已经很长久,很长久被围困在城里。现在城门可以重新开放,很多人就出城,他们就离开耶路撒冷。因为他们心里也知道,巴比伦军队还会再来的。当众人都在那里出城的时候,耶利米也出城了,耶利米当时出城,是有点疏忽,他不应该出城的,因为他既然是为神宣告那些事情,神也明明告诉他说,神要保守他,他是不应该出城的,他不是要逃避那个难处。弟兄姐妹会记得,前几章里说到,他跟他的堂兄弟,买了一块地吗?现在他好像想着,借着这样的一个机会,到便雅悯去看看买过来的那块地究竟是怎样。 弟兄姐妹记得,神让他买那块地的时候,不是叫他现在去承受产业的,乃是借着在这样的光景底下,用顺服神的态度买卖,来表达神对犹大人的应许一定要成就。我们读那件事的时候,也特别题出了,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谁要买地土呢?你买了过来,你能不能承受还是一个大问题。但神告诉耶利米说,你去买下来,买下来以后,虽然经过一段荒凉的日子,终竟我要把整个犹大地复兴的,你绝不会吃亏的。神明把话说在前边,耶利米要不要看他买下来那块田地并不重要,他留在耶路撒冷一直在那里显明神的心意来说出神的见证,那一个才是重要。但那时他作了一件不大合宜的事,他要出城到便雅悯地去看看他买下来的那块地。 结果就被一些反对他的人把他拦下来。『你极力劝王要投降迦勒底人,现在你跑出城,你一定是去投降迦勒底人。』结果就把他抓起来,毫无理由就把他囚禁起来,他就被囚在那个地方。给囚禁起来的时候,他看到了西底家,他问王说:『我究竟作错了甚么事情,你叫人把我关在牢里?』然后他又说:『你不要把我带回监牢里。』王敢不敢作?王不敢。王要释放他。但又不敢释放他。不把他带回牢狱里,西底家王大概可以作得到,但你要叫他放了耶利米,他不敢作。待会我们再看他怎么不敢做,他只好把耶利米留在他的卫兵的营舍里,就是他的御林军的帐幕里,然后每天都给他粮食。 耶利米的处境十分危险 好了!现在来到三十八章,另外的一批人,就是当时在犹大里掌实权的,他们去见西底家,指明耶利米这样说话扰乱民心,也扰乱军心,这个人不能让他活着。他们就求西底家来把他杀掉,西底家王不敢担这个担子,但是又不敢违背这些人的要求。因为这一批人都是当时犹大的首领,西底家王要靠着他们来维持他的统治权。所以当这些人要求杀掉耶利米的时候,他曾经讲了一些话,我们留意那时王是这样说,那是十四节以后的事,西底家王打发人带领先知耶利米去耶和华殿中的第三门里见王。『王就对耶利米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丝毫不可向我隐瞒。耶利米对西底家说,我若告诉你,你岂不是要杀我么?我若劝戒你,你必不听从我。西底家王就私下向耶利米说,我指着那造我们生命之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必不杀你,也不将你交在寻索你命的人手中。』 危险的处境不能更改神的宣告 耶利米现在有一个机会了,如果他要得着自由,他只要说人喜欢听的话就可以了。但你看到耶利米没有说那些话,耶利米还是告诉西底家王,『你出去投降巴比伦人,你还可以照样的作王。』我们感谢神!在这样情境底下,耶利米还是在那里说神的话。但是我们要注意西底家的反应。那一些人风闻耶利米去见了西底家,他们说:『这一个人就是说一些丧气的话,他跟王说了甚么?绝对不能让他说这一类的话,因为他说这一类的话,把我们的心思都完全弄散了,我们杀掉他好了。』弟兄姐妹留意第五节,西底家王说:『他在你们手中,无论何事,王也不能与你们反对,他们就拿住耶利米,下在哈米勒的儿子玛基雅的牢狱里。』这个牢是水牢。犹大有很多水牢,我们去以色列的时候,在大祭司院里也看到这样的水牢。那时候,他们就把耶利米抓来,放在水牢里。后来有一个有心的人,就跟西底家王说:『这样子,耶利米一定要给他们弄死』,西底家王就派人去把耶利米救出来。 犹疑不决的西底家 现在我们从字句上就看到那个过程。到了这样的一个时候,西底家王再问耶利米,『神有甚么话吗?』耶利米还是告诉他说:『巴比伦人一定要来,你一定要给掳去,你一定要投降。不然的话,你全家都被掳。』西底家王当然不甘心被掳,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控制得住他手下那些军长。你从上面的记载就看到,军长们叫他作的事,他说:『我不敢与你们反对』,但是你也看到在西底家心里,他不想杀耶利米,他也愿意神给他祝福。但是问题在这里,你要得着这样的属灵上的好处,你必须要悔改,站回神的那一边。若不甘心站回神那一边,又要神的祝福显明在当中,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神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宣告了被掳的事情,神不可能随意改变祂的心思的。如果西底家王要脱离那种光景,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按着神的吩咐,去投降巴比伦人。 但是他又不敢,他说:『我怕那些人羞辱我。』他宁愿将来真的被掳,也不甘心投降。好了,我们现在要来注意。刚才我请弟兄姐妹们留意,在约雅敬那个时候,约雅敬他是有权柄,他底下的人劝他要悔改,要回转,他说:『不,我不要听神的话。』这是当时约雅敬的情境。现在到了西底家的时候,你看那个情形翻过来了,西底家虽然不是一个甚么好的王,但是他在神面前还不敢完全放纵,他还留着一点点向神敬畏的心。但是可惜这一点点向神敬畏的的心起不了作用,因为在眼见的环境里,他看见他必须要依靠他手下的首领,那些军长。如果他与他们不一样,那些军长们可以先废掉他,可以把他干掉。他这样一想,他就没有勇气了。他虽然知道,神的惩治要来了,他也盼望神给他再有一个机会。 所以他一而再的把耶利米邀请过来。为甚么呢?第一他盼望如果出于神的怜恤,神改变了那就很好。第二方面,他让耶利米也为着百姓来祷告,也许神听他祷告,就免去我们许多的难处。这是西底家心思里所存的那种光景。但是我们要注意的,如果西底家这样的心思,放在约雅敬的日子,也许约雅敬会悔改,也许约雅敬会回转,回到神的面前去。但是很可惜,约雅敬没有这一份心情,他就是要作神的对头,他就是要与神对抗,他根本就不要在神面前降服下来。虽然他底下也有一些领袖们,他们的心还是敬畏神,但是他自己不要神,那些首领也没有太大的作为。 不尊重神的话的祸首 但是我们看到一个光景来,那个时候,犹大还是有人愿意回转到神那里去,虽然我们从以西结书上面读过来的时候,我们会发觉,临近犹大被掳的十多二十年,整个犹大拜偶像成了主流,能保守自己不沾染偶像的很少、很少。如果说有胆量能在那样抵挡神的环境里站在神的一边的几乎是没有。在以西结书那里,神就告诉以西结说:『如果我在犹大国中能找到一个人,他是为了堵塞这一个犹大灭亡的破口,而在神面前有所求,有所要,我也会多忍耐一下。但是我在通国寻找,一个都找不到。』这是当时被掳的时候一般的光景。问题就是在这里,在约雅敬的日子,就是二十多年前,还有相当部份的人敬畏神。虽然大部份的人不敬畏神,但是还有一部份中间份子,他们还是敬畏神。 但是来到了西底家的日子,这些人都不见了,再没有这样的人了。不过是十几年,为甚么会成了这个样子呢?弟兄姐妹们,有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在这里要我们去注意的,我想圣灵用着耶利米记下这一段的事实,不是单单叫我们去注意那个历史的事实是怎样发生,而是要我们去领会,为甚么事情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当然那个祸首就是约雅敬王,他带头不尊重神的话,不理会神的话,这样的一种心思影响着犹大的百姓。我不知道,当时还站在神一边,还体贴神心意的那一批文士,到了西底家作王的时候,他们是死掉了呢?还是衰残到不会说话了。但是无论如何,你没有再听见这些声音了。在王的周围的都是说:『杀掉耶利米,不要管他。』 但是偏偏在这一个时候的西底家,虽然他不是一位真正要寻求神的人,但是在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个意思,我不能背逆神。只是等到他一回到眼见的环境里,他心里面一点点的心意也抬不起头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怎么敢和你们反对?你们喜欢怎样就怎样。』弟兄姐妹们,这一个是坐在王位上的人,但是他没有王的权柄,他是给人摆布的,他是跟着人来走的。约雅敬是坐在王位上面,但是他却是会用他的权柄的。正因为他把他的权柄用在一个不准确的方向上,结果就在犹大的心思里产生这样的堕落。十多二十年后,整个犹大的百姓都拒绝神,都自以为是,都觉得我们所看的是准确,我们所要作的是对的。但是那里晓得,全都是离弃了神。 坚决不悔改就看不见神的手 弟兄姐妹,我们留意到,如果我这个体会没有错的话,我们不能不注意。造成犹大这样堕落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乃是上层的人先堕落了。上层的人放弃了持守神的话,上层的人没有把真理的原则来坚守,他们只是看见眼前的情境,就认定犹大没有前途了。但怎么可以叫犹大有前途呢?耶和华神既不能负我们的责任,我们就寻求外邦神去。糟糕了,在最紧张的那一刻里,走错了路。弟兄姐妹,如果他们当时会悔改,从我们的祖宗开始,一直到现在,神没有改变祂的心思。祂一直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谨守遵行祂的话,祂就负责叫我们在这里平平安安。是神负我们的责任,不是我们自己负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自己如果要负责任,就要负那样的一个责任,谨守遵行神的话。我们谨守遵行神的话,其他的事情就是神负责。但是人的愚昧常常在紧张的时刻里,给眼见的事物迷失到一个地步,再也想不起神的手来。 但是造成这样的一种情形的,乃是那些作首领的人先放弃了地位。从王开始,到大臣,以后到那些军长,首领,到全国的百姓,他们就不要听神的话。弟兄姐妹们,不肯听神的话,那个结果就是巴比伦人的攻击按着神所宣告的显明在那里。我们感谢主!耶利米没有在这一点上放弃过,虽然他为了说出神所要说的话,他受了许多的难处。他被人误会了,被人对付,甚至要差点被人杀掉,但是他仍然站在神那一边。历史的事实显明,只有站在神那一边的人,他们所表达的才是对的。所有不站在神那一边的人,他们当时所说的话也许很有道理,好像也能解决一点问题。但是事实上,神就用着历史的结果来指出他们错了,他们把神的百姓完全带歪了。 只有神的话是唯一的准确选择 弟兄姐妹,我们看耶利米的事看到这一个地方,我们留意到一件事情。从前的人怎么看重眼见的事物过于神自己的话,历世历代以来那些称为神名下的人,就一直犯同样的毛病犯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神怜悯我们,我们也同样的在这条路上继续的往前行。我们只要眼见的事物对,就不管神的目的。在人来看,这样是对的。但在神的工作里,这样的心思不能夺去神在我们心里的地位。我们只能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永远把我们自己放在神的话语的光中,来固定我们跟随的方向。我们感谢神!耶利米虽然是经过许多的艰难,但神的话在他身上是对的。 神说:『我保守你,不叫你受伤,我也不让你给践踏,你会平平安安的。』我们感谢主!主的话是可靠的,主的话是可信的。对全体来说是这样,对个人来说也是这样。我们感谢神!我们看到耶利米在当时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他仍然站在神的那一边。我们实在需要主给我们有这样的一个看见,我们服侍主,我们必须是在这样的光景里,坚持行走在神话语的光中。我想我们今天晚上交通就到这里,我们巴不得耶利米的经历,神跟耶利米说的话,耶利米当代历史的表达出来一些属灵的原则,今天仍然指导我们怎么来跟随主。 活在见证实际里的见证人(三十七至三十八章)(王国显) 隔了好久,算算十年就过去了。我们上次看到三十六章的末了,我们看到约雅敬王把神的话语烧掉。但是感谢神!神用着耶利米重新把那些话再写出来,并且再增加了一点。很明显的一件事实,神让人看见一件事,不管人怎样的阻挡,神的话就是这样的发表出来。并且不因着环境的不顺遂而有任何的更改。没有更改,神的话语就是这样的安定在那里,还是显明出来。时间怎样的改变,没有影响神话语的真实。 神的话不受时间影响 现在我们从三十七章接上去。时间就过了差不多十年,三十六章所发生的事情,是约雅敬作王的时候所发生的事。现在三十七章是西底家作王的时候的事情,当中经过了上十年的时间。先是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斤接上去作王,他作王几个月,三个月多一点,就被掳到巴比伦去。约雅斤被掳是犹大第二次被掳。巴比伦王把约雅斤带去巴比伦,然后就立约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代替他作王。三十七章接上去,就是西底家作王以后的事。如果我们回到历史上面去看,你看到一件事实,约雅敬王是给神很厉害的管教,约雅斤也是在神很严厉的管教底下被掳到巴比伦去。 如果对照耶利米在那个时候所发表的话,你非常清楚的看见,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和神的警告完全是吻合的。神怎么说,事情就怎么发生。如果说,犹大的百姓里面有一点苏醒的话,他们应当看见神的话语是这样发表出来,又这样的成就,他们心里面应该有一个警觉,他们应该看见神的手。他们也应当领会他们所遭遇的一切,就是背逆神的结果。但是很可怜的,我们读到三十七章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件事实给记录下来,特别请弟兄姐妹你留意第二节。第一节那里说:『西底家就代替约雅敬的儿子哥尼雅为王。』留意接上去的那句话,『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犹大地作王的。』 刚硬到底的百姓 西底家本来是轮不到作王,但现在他作王了。为甚么他会作王呢?因为原来作王的约雅斤被掳到巴比伦去了。为甚么他会被掳到巴比伦去呢?这个事实在耶利米书里说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如果犹大的百姓和西底家王,他们灵里面有一点点的苏醒,他们会发觉,我们在神面前的路走错了,神的手加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应当要悔改,回转。但是可怜得很,你留意第二节,虽然是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叫犹大的百姓自己转回到神那里。结果呢?第二节的话就跑出来,『但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个话说简单一点,都不听耶和华的话。他们不听耶和华的话,也许他们有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说:『这是耶利米说的。』 但神的话在这里很清楚的指出,耶利米说话是根据神,耶利米并没有在那里说自己的话,耶利米说的是神要他说的话。但是百姓的眼睛是看在耶利米身上,没有看见神。为甚么他们没有看见神呢?圣经从来没有给我们说出这个理由,但是事实上已经说了。弟兄姐妹们,我们要注意耶利米说话的根据,是神差遣他说话。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就是当时的以色列民也不能忽略,耶利米所说的一些话,那些话的根据乃是根据律法,乃是根据神与人立约的时候,神向祂的百姓所说的话。因为祂所指出的是,『犹大人,你们用背向着神。不对,你们不能用外邦的事物来代替神,你们不能把别样的事物来放在神的位置上。』 神的话也不受人的因素影响 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如果灵里面苏醒的人,一面看见外面神所作的,一面回到神所说的,他们都会看见,我们作的一切都是错了。那就不管是耶利米说的也好,不是耶利米说的也好,这个不是重大的问题。重大的问题,乃是神在那里向我们说。神不借着耶利米说,神可以借着另外一个人说。不管是那一个人说,如果说出来是神的话,是神要人明白的话,是人要跟上去的话,人就应当没有条件的去接过来。但一个非常可怜的光景,犹大的百姓经过多少年,他们就是没有听进神的话。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拒绝神的话。感谢神!神就是那样清楚的指出,他们的光景是怎样。让他们知道,当神的手加在他们身上,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在这里就特别留意到一件事情,因为在三十七章里,事情发生的时候,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底下。弟兄姐妹们,如果我们记得,在历史书上面所说的,在西底家作王的第八年,耶路撒冷就给围困了,一直围困了好几年。所以在那个时候,耶路撒冷他们所经历的,是非常非常艰难的日子。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忽略的,以巴比伦那样强大的力量来围攻耶路撒冷,竟然几年没有攻下来。现在我们看见了,以色列人,他们也不是没有一点点的力量。但是正因为他们有这么一点点的力量,也许他们会想,我们能抗拒巴比伦人那么长久的时间,他们也对我们没有办法,终竟我们会胜过巴比伦人的。也许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圣经没有明说,但是我们有理由作这样的推想。因为你可以想象,一个孤立的耶路撒冷,竟然能维持三年多没有被攻下。 你也难怪犹大人有他们的自信,再加上那个时候他们跟埃及是有一个盟约。他们想,埃及总会来支持他们,所以他们就觉得,我们根本不要理会神在那里说甚么话,耶利米说的话根本不可能发生的。现在好像有点曙光了,因为这个时候,埃及的军队从埃及出动了。埃及的军队出来的时候,正好是把巴比伦军队的侧翼增加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巴比伦的军队暂时从耶路撒冷撤退。现在三十七章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底下,发生了一件事情。在这一个时候,西底家王就打发两个人去看耶利米。看耶利米作甚么呢?他说:『求你祷告耶和华神,为着我们祷告耶和华神。』我不知道,西底家王这一个请求,他真正的意图是甚么。 因为当巴比伦的军队围困的时候,他没有叫耶利米作这样的祷告,而是巴比伦撤军了,他就请求耶利米去为他们祷告耶和华神。究竟这个是真心的呢?还是另外有意思的呢?为甚么我会这样想呢?原因就是,当巴比伦的军队围困的时候,你不寻求耶和华,现在耶路撒冷解围了,他还会寻求耶和华,这个恐怕是很不可能的。既然是不可能,他为甚么作这个事呢?他好像是对耶利米在那里炫耀一下。就是说,巴比伦人一定要把我们打下来,现在巴比伦人都跑掉了,你还有甚么话说呢?非常可能,他要借着这样的一件事情去羞辱耶利米。但是感谢神!耶利米并没有给眼前的事情来打乱了他在神面前所接受的教导。他有没有为西底家来祷告?这里没有说。 神不允许人作无知的炫耀 但是我们却看见一件事情,当西底家要这样打发人来请他祷告的时候,神先对耶利米说了话,祂说:『犹大王要来问你一些话,你这样对他说。不要以为法老的军队出来,迦勒底人就逃跑。你要看见,埃及人一定要回国的,巴比伦人一定要回来的。不单是回来,这一次回来,就要把耶路撒冷城攻破了。所以你们不要看见眼前的环境,以为事情解决了。』耶利米当时的话说得非常绝对,怎么绝对法呢?他说:『迦勒底人,巴比伦人一定不会离开我们这里,你就是能把他打败,他们那些受了伤的人,还能起来把耶路撒冷打破、焚烧。』弟兄姐妹们,这个话是神让耶利米在那时候说的。这个话说得合适不合适呢?好像不大合适,因为巴比伦人都跑了,你还说这个话。如果巴比伦人还围困这一个城,你说这个话还有一点道理。现在巴比伦人都走了,你怎么还可以说这个话呢?我们感谢主!耶利米说的话不是根据他自己,也不是根据眼见的环境,他一直是注视着神自己的动静,和发表神的心思。 耶利米作了一件疏忽的事 在这一个时候,在巴比伦的军队撤走的时候,耶利米有一点点的疏忽,他觉得巴比伦军队暂时退去,在他们没有回来以前,我要作一件事。作一件甚么事呢?弟兄姐妹记得,前不久,他的堂兄弟不是把便雅悯的一块地卖给他么?神所告诉他说:『你买下来,你买这一块地,来显明这个犹大地绝对不会永远荒废的。』在没有人买卖田地的时候,神说你把他买下来,用着这一个事情,来作一个证据,显明神不会永远丢弃犹大。他就买了,但他从来没有见过那块地,现在他就想,趁着耶路撒冷解围了,我也出去看一看我买下那块地怎样。弟兄姐妹,这是他的疏忽,结果他出城的时候,就给人把他抓回来,还加给他一个罪名,说他要出去投降巴比伦人。 弟兄姐妹,这个话还是没有一点道理,围城的时候不投降,解围了才去投降,这怎叫投降?弟兄姐妹,圣灵记下这一段事情,是说出甚么事情?乃是说出当时犹大在神面前那一个属灵的光景,他们眼睛所看的就是眼见的各种各样的事物。从来没有留意,神在他们中间所说的话。有一个人,他一直在那里发表神的话,他们就应该信。但他们就觉得这个人在这里给我们太多的骚扰,有甚么办法来对付他?当然平时找不到,现在找到了。当耶利米要出城的时候,『你要投降巴比伦人,你要逃跑。』就把他拿下来,把他放到监禁的地方去。 面对心情复杂的君王 好了,在那里监禁了好多天,巴比伦人还没有回来。但是西底家王就有了一些动作,甚么动作呢?我想,我不把它说得太复杂。但弟兄姐妹,你自己读经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复杂的。因为西底家王抵挡神的话是很明显,但是你从西底家身上看见,他私底下又是相当恐惧巴比伦人的。非常的矛盾。一面好像觉得我们能胜过巴比伦人,因为只有这样的自信,他才会背叛巴比伦王。但另一方面,他也会感觉,恐怕巴比伦人也真是惹不起的。所以他就把耶利米找来,偷偷的把他带到王宫里,然后单独的和耶利米谈话。他说,耶和华神有甚么话来,我们能不能这样就平静安稳下去,巴比伦人大概不会再来,是不是?弟兄姐妹,你看这个人是不是很复杂?一面不相信神的话,一面好像又盼望神说一些他愿意听的话,好像神的话还是有点份量的。他在这样的心情底下,把耶利米叫来,问耶利米一些问题,但是耶利米很明确的给他指出一件事,巴比伦人一定回来,并且他一定被交在巴比伦王的手里。 没有离弃神呼召的目的 弟兄姐妹们,你留意耶利米。如果他要求自己的好处,在这种环境的底下,他不说那么明显的话,他应该很自由,他不会有甚么难处。但是弟兄姐妹们,我们感觉,耶利米的宝贝就宝贝在这里,他没有因着环境所给他的压力,而改变他从神那里所接过来的话。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我们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很清楚的看到耶利米的这一点。这一点和神在第一章里,对他呼召的时候所说的话,是完全完全配合的。弟兄姐妹你记得,当耶利米被召的时候,他在神面前说:『我是年幼的,我是无知的,我没有办法能承担这样的大事。』但是神当时怎么对他说呢?『你不要说你是年幼的,你又不要说你是无知的,我现在差遣你去,我让你说的话你就要说,我要使你成为铁壁铜墙,成为地上的君王,有权势的人反对。』 弟兄姐妹们,你留意,耶利米被召的时候,神就跟他那么清楚的说明,他前头的遭遇,和他受差遣的内容。他在神的选召里,能不能成就神对他的拣选,前面的考验就来了。如果他为着自己想,他可以不说神要他说的话。他也明明的知道。如果他要按神要他说的话去说,他一定没有好结局,人一定反对他,人一定对付他。现在我们就看到一件事,当西底家这样和他谈话的时候,他已经被关起来好多天了,他就对西底家说,我有甚么事情过不去,我有甚么事情作错了,以致你的臣子和你的百姓一直把我放在监里。也没有经过审讯,就这样下在监里,是甚么原因?我不会把不真实的事情告诉你,巴比伦王一定来攻击,因为这是神兴起他来管教你们的,所以巴比伦人就来了。那个时候许多人说,巴比伦人一定不会来,现在说那些话的人在哪里?我就是把实在的话说出来,你就把我监禁起来,是甚么道理? 百姓代替了神的权柄 当时他就对王说:『你不要把我放回监里去,省得我死在那里』。结果呢?西底家就下个命令,不把他带回监狱,但是却监禁在那些护卫兵的屋子里。现在我们要来留意,刚才说的那些完全是历史的过程。如果我们注意这些历史的过程,没有甚么意思的。但是圣灵把这些历史的过程记录下来,究竟是甚么意思呢?我们就要留意这一点。事情并没有停在西底家王跟他的对话,因为很多有权势的人,听见耶利米说这些话,他们都要把耶利米置于死地。所以到了三十八章,你就看见好多有权势的人来西底家那里说,要把耶利米处死。 弟兄姐妹留意,你看三十八章的第五节,『西底家王说,他在你们手中,无论何事,王也不能与你们反对』。结果他们就把耶利米拿住,就把他下在水牢里去。但是那个时候,水牢的水干掉了,只剩下淤泥,耶利米就陷在淤泥的牢狱里。这些人把他放在那里干甚么呢?想要在那里把他活活的饿死。但是我们所留意的,是西底家王跟他们所说的那句话,『他在你们手中,无论何事,王也不能与你们反对。』弟兄姐妹你注意,这里面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说出了西底家王虽然是作王,但是他没有权柄,他不能定规任何的事情。他好像只是有一个虚假的王位,他是虚假的坐在王位上的人。为甚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显露百姓堕落的根源 弟兄姐妹们,这就给我们看到,当时犹大整个国家那种光景。弟兄姐妹,你留意这件事情,犹大的堕落,严格说起来,犹大的堕落是从玛拿西开始。当然玛拿西以前,弟兄姐妹晓得,也有一些王离弃神,但是没有玛拿西那么严重。虽然玛拿西后来悔改,但是已经造成了属灵的伤害,不是王一个人悔改就能把它改变过来,因为已经成了一个众人都陷在其中的危险。君王脱出来了,但其他的人还陷在危险里,还陷在愚昧里。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弟兄姐妹注意,玛拿西以后,除了约西亚王一个以外,接连的几个王都是离弃神的,起初是王在那里领头离弃神,但是这个领头离弃神就造成了一种情形,整个犹大都跟上去了,整个犹大都站在神的对头那一边。 所以从那个根源上去留意的时候,是王先出了问题,叫百姓也落到这样的愚昧和无知里,而且落到一个地步,是非常的放纵。放纵到一个甚么地步呢?到了西底家作王的时候,你就看到一个情境出来了。我不敢说西底家这个人,他究竟有几分要神,但是我们还可以从他这个人身上,看见他对神还保留一点点的敬畏,还不至于太过份,好像还有一点点的分寸剩下来。但是问题在这里,百姓不听从,官长不听从。弟兄姐妹们,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从前好像只是上层的人物发生难处,但是上层发生难处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基层的。等到基层也受了影响以后,发生了问题以后,上层再有甚么动作,也无能为力了。弟兄姐妹,这就是现在的犹大被掳前的光景。 神见证人的路 从作王的口里说出这样的话,『他在你们的手里,你们要怎么待他就怎么待他,我也不能与你们反对。』弟兄姐妹你看到,这个就是当时整个犹大被掳前属灵的光景。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敬畏神的心,他们不理会神的心思,他们也不理会他们这样作合宜不合宜,就是说,他们这样作跟律法有没有抵触?对摩西的律法有没有抵触?为甚么?不必管。他们只知道一件事,耶利米这一个人,他太可恨,就是要把他对付掉。弟兄姐妹们,这里给我们看到神的见证人的道路。若是我们要作世间的聪明人,我们不会选择这样的路。但是你要作一个在神面前忠心的见证人,你除了这样选择以外,别无其它的路途。但你作这样的拣选,你就要碰到许多的艰难。这样的一件事实,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不单是在耶利米的身上是这样,在以前的先知们所经历的也是这样,在以后神的儿女们直到今天所经历的,仍然是这样。要么就不拣选神,你要拣选神,你就准备要接受许多的艰难。你要是作世上的聪明人,你可以把神放在一边不管,人家说甚么话,你就说甚么话;人家作甚么事,你就作甚么事。 但若是真的聪明到这个地步,在神的面前,这是非常非常可咒诅的。但是你说,按照人的天然,不活在这样光景的人并不太多。所以耶利米他那属灵的品格显得那样的可贵,就是因着他毫无保留的拣选神自己。现在耶利米给扔在淤泥的监牢里,他是在那里等死,这就是忠心的见证人的下场,是不是?我想我们今天晚上读到这一段的话,时机上是非常的凑巧。因为我们再过几天,我们看到近代的一个站在神面前的人所经过的事情,在原则上就是一个模样。时间可以过去,历史可以不住的在那里过去,但是那个原则动也没有动,仍然是一个模样。不仅是说,在你要忠心的站在神那一边。引出的结果是如此。很宝贝的是,如果不是神的时间,神的拯救也是很及时。我们在三十八章里就看到一件事。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我们就看见耶利米在那里等死,半身陷在泥里,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就是在那里等死。 神及时的拯救 希奇的,在王那里有一个太监。弟兄姐妹要注意,这个太监是古实人,他不是以色列人,他不是神的选民,但是这个人却有敬畏神的心。他叫做以伯米勒,他听见那些人这样对待耶利米,他就跑去见西底家王,他说:『这些人这样对待先知耶利米,怎么可以呢?不可以这样对待先知的。』结果呢,西底家王不晓得是良心发现,还是怎么样,他就叫这个以伯米勒带人去把耶利米救出来。虽然仍然把他关在护卫兵的院子当中,但是总是脱离了那淤泥的牢狱。我们特别要留意到这件事,怎么一个古实人会带出这样一个拯救的事实来,他又不是神的选民,当然对神的感情并不会那么深。按着一般的情形来看,就是这一个人,他把耶利米的事情扭转过来。 弟兄姐妹们,我们这些年间,有好些弟兄们的交通,真的是看见许多许多的事情,好像神的儿女们跑到绝境了,没有路了,但是很希奇的,不管是怎么样,事情就起了转机,也就过去了。弟兄姐妹,过去我们从弟兄们的交通,看到这样的事。这几年来的弟兄的交通,也听到同类的事。过去还有好些弟兄们,他们所交通出来的,也都是这样一个原则。经历的事情不一样,但里面贯穿的原则,如果不是神的时候,谁都不能动神的儿女。神有祂自己出人意外的方法,把神儿女带过难处。我上礼拜在罗马,有一天完毕了聚会,就是我要离开意大利的前一天,弟兄姐妹就把我带进一个地方去看一些教会历史的古迹,但是我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次弟兄们就把我带去,甚么地方呢?保罗给砍头的那个地方。在保罗给砍头的那个地方,人在那里盖了一个天主教堂。 里面当然是有一些神奇的传说,就像他们转说彼得是倒钉十字架的那样的传说。我到了那个地方,我看到一些事。他们说,保罗在那里给砍头,他的头给砍下来的时候,就在地上弹跳了三下,每一下大概都有一丈多长。他们就在他的头落地的三个点上,每一个地方就作了一个神坛。他们说甚么呢?他们说,每一个保罗的头落地的点,以后都流出泉水来。那些泉水,他们就觉得很不得了。弟兄姐妹们,我们觉得,这些都是无聊的事,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一件事情。当保罗在他一生的行程里,多少次他经过死亡的边缘,在路司得,人用石头打他,以为把他打死了,拖到城外,后来醒过来,他站起走了。害怕了没有?没有,他继续留在地上传主的道。经过好多好多次各种各样的艰难,他有没有被那些难处吓倒呢?没有。虽然是面临那么严厉的光景,但是神的时候没有到,谁都不能动他。等到神的时候到了,果然他是给砍了头。 但是我们读提摩太后书,你读出他里面的感觉,是害怕么?是恐惧么?都不是。你说他没有恐惧么?有,但是不是在那个时候。他从该撒利亚给解送去罗马,快到罗马的时候,他里面是有点恐惧。但感谢神,等到他要在神面前用着他自己的性命来作见证的时候,没有看见任何的一点恐惧在那里。你看到在保罗里面满有光彩,满有喜乐的,满有希望的。弟兄姐妹们,这实在是我们在主的面前感觉到非常受激励的。就像几个月以前,焦源濂弟兄被主接去,他也是蛮辛苦,他对神的儿女们说:『辛苦是很辛苦,但是却是很有盼望,』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说错话,他说是有盼望还是有喜乐,但是这点和他当时所接受的景况是完全不调和的。环境是叫人伤感的,但是人里面的光景是喜乐的。我们感谢主! 疾风知劲草 我们读耶利米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实实在在的看到这样的一件事在耶利米身上显出来。这个是属天的品格的显明。这个属天的品格只有在艰难的当中才能显出来。没有经过艰难,你没有办法说,你会怎么样。但是落在极大的艰难里,这个属天的品格就显出来了。这个属天的品格显出来,说明甚么事呢?是说明能承担一切重担的,不是我们人的自己,而是神在那里给我们背了那个重担,人就很轻省的走过去。我们感谢我们的主!如果我们看耶利米的事到了这个时候,你要从历史的本身去看,好像没有甚么特别。但是你越过历史的本身,而看见那个历史中的人所表达的那种光景,我们感谢神!我们看到一个神的见证人,他的高贵和他的尊荣。 靠主刚强站立 在这个事情以后,就是他从淤泥里给拯救起来以后,西底家又再把他找去一次,还是问他那些话。弟兄姐妹们,你想想看,像他这样的遭遇,再碰到这种情境的时候,他该说甚么话?他明明的知道,如果照着神要他说的话,他是没有路走的。如果他不照着神要他说的话,为了自己着想一下,他就说人喜欢听的话,他就很有机会自由。但弟兄姐妹你看到,在这样的情境底下,他还是说神要他说的话:『犹大的百姓如果在神面前要有路走,只有一条,出去投降巴比伦人。如果不出去投降巴比伦人,那就没有路走,被掳一定成为事实,你也一定要被巴比伦人抓住,并且也必定要被带到巴比伦去。』弟兄姐妹,按人来看,这是非常,非常不合事宜,但是神要说,人为自己而不说,还是越过自己的好处而发表神要人明白的事情?我们感谢主!耶利米是软弱的人,按照他的本性,他是非常懦弱的人,如果你看那个表现,好像他很会哭,你说,只有懦弱的人才那么容易哭。 耶利米就是一位哭先知。弟兄姐妹们,他的哭并不是懦弱,他的哭是另外的一个原因。虽然是另外一个原因,但你很清楚的看见,耶利米是一位懦弱的人,但是在该要刚强的时候,他却是非常,非常的刚强。很显然给我们看到,问题不是他自己有那些刚强,乃是他有一个心思,他不能离开神要他站立的那个位置。他站在神要他站的位置,我们很显然就看到一件事情,神就成了他的力量,神就成了他的供应,神就扶持他走过许多的艰难。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主!耶利米先知不是唯一的一个这样走过他一生的人,他不过是神许许多多的见证人当中的一个,但是他所带出来的属灵的原则,见证人的原则,都是那样明确的表达了神作工的方法。我们感谢主!耶利米就在主的扶持底下,走过许多艰难的日子。不是耶利米这个人比别人强,乃是因为他站的地位站对了,神就有机会在他身上来显明神所要作的。 必须站对在神的面前 这叫我们回头来想到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时候的一件事,又是神在那里启示神是怎样的一位神。但是许多神的儿女们,没有掌握好神自己的心思,只是把神所显明的部份抓紧。这样的抓,所抓着神的应许是不大可靠的。不是神的话不可靠,是人没有作得对。弟兄姐妹,你常常听到,好些人说:『耶和华以勒』感谢神!祂的确是『耶和华以勒』,一点都没有说错。但是这个话在一些人身上是准确的,在一些人的身上是不准确的,为甚么呢?弟兄姐妹们,『耶和华以勒』这一件事实的表明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一定要准确,没有这个准确的基础,你就没有办法享用『耶和华以勒』。 那是甚么?『在耶和华的山上』。问题就是说,你站在甚么地方?你所站的是不是耶和华的山上?你不站在耶和华的山上,你要看见耶和华以勒,那是比较困难的。你要是站在耶和华的山上,耶和华以勒就是非常真实的。我们感谢神!在耶利米先知所经历的事上,如果你光是从历史的本身来看,那也是一般人所经过的,平平淡淡的事情而已。但是如果你看到在他身上所显明神作工的方法,那个平平淡淡的历史就成了一个非常严肃的见证。我们感谢主! 耶利米替神说了许多的话,但是他不光是在那里替神说话,他是用着他整个的人在那里见证神的自己。我们今天晚上所看的是其中的一卷书,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神作工的法则,也看到一个神用的人,他力量的来源,和他见证的基础。我们巴不得耶利米的事情常常给我们一些的照明,不在乎我们能为神作多少,要紧的是我们要注意,究竟我们站在甚么地方。地位站对了,神就作工。我们感谢主!我想今天晚上就和弟兄姐妹们交通这么一点,但愿主恩待我们! 两种世界观(38章) (香港读经会) 祈祷: 天父,让我时刻得着你的荫庇,使我在行走人生的路程时,能力上加力。 经文再次把我们带进耶利米与西底家的对立中。对当权者来说,耶利米是危险人物,因为他的话既反动,又煽情,常鼓吹向敌人投降,只顾长他人志气,灭尽自己的威风,难怪手握实权者要先除掉耶利米而后快。 在末日将临的时候,神的旨意再清楚不过了:投降巴比伦者生,负隅顽抗者亡!平常人从政治和民族自主的角度看,这当然是大逆不道的话,然而,若从信仰和神学的意义看,这是顺服神旨意的表示,更何况耶和华已明确地宣告祂复兴以色列的决心和安排! 西底家和耶利米正好成为我们的「生活教材」,让我们反省人该如何面对神的话语。西底家在末代犹大的权力场中,处处受制于他的臣仆,连他与耶利米的谈话也要在秘密中进行。西底家的可怜相,确实引起读者的同情。平心而论,他其实日夜都为犹大的安危忧心如焚,这从他连番向耶利米查问神的旨意就可以知道,无奈他不肯付出当付的代价(19),畏首畏尾,结果明知生路在前,却不敢跨出信心的一步。为此,他和犹大都付出沉重的代价。 反观耶利米,他自始至终都立稳在神的话语上,忠心地传讲神的话,即使这话语使他吃尽苦头,又身系牢狱,他都没有妥协过,为了神的话语,他宁愿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他的坚持当然有信心作基础:神的话语就是生命。 从某程度来看,西底家和耶利米正好反映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西底家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想法自然会从民族自主的角度出发,以政策厘定作为解决国家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耶利米作为先知,他的观点是由上而下的、从神的旨意来理解地上的兴衰强弱,因而国家政策必须接受神的话的鉴定和评核。这样,西底家把神排拒于犹大门外,而耶利米因坚持站在神的一方,也就成为被排斥的对象了。 神的百姓把神拒诸门外,岂不是很讽刺吗?人拒绝了神所伸出的手,却要凭自己的双手开出路,这是很幼稚的行为。 听见吗?神不断在门外扣门,至于打开心门还是紧紧关上,全由你作抉择? 不动摇的心(三十八章)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段经文我们再次看见,耶利米先知的心是何等地坚固不动摇。不管别人如何逼迫他,痛恨他不断地传讲审判的信息,他仍然坚持说出神要他说的话语!而另一方面,我们看见西底家王的心却是摇摆不定!当百姓要求治死劝他们归降迦勒底人的耶利米时,王说他不反对(4∼5节)。但当古实人以伯米勒要求王拯救耶利米时,王却也答应了他(10节)。他似乎很愿意听耶利米说话,但却又不愿意完全照耶利米的话去行,他的心总是这样摇摆不定,三心二意!弟兄姊妹们!你对神的信心、忠心和爱心,是如同耶利米一样:不管环境如何,不管人如何,总是坚定倚靠、跟随顺服神?还是如同西底家王一样:常常随着自己的心情,随着环境,随着人的声音而摇摆不定呢? 第19节我们看见,西底家王摆摇不定的原因:乃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惧怕」。他怕许多人:怕迦勒底人,也怕自己的同胞!虽然从16节我们看见,西底家王虽然嘴巴上称呼神是「造我们生命之永生的耶和华」。他理性地知道神是创造,也是掌管他生命的主宰。但是当他把眼睛定睛在人身上,定睛在环境上时,他的心就充满惧怕,他对神的信心就动摇了!弟兄姊妹们!让我们学习像耶利米一样:他总是把眼睛定睛在神的身上,定睛在神的应许之上!当我们常常看自己、看人、看环境时,我们的信心就会动摇!不管你现在的光景如何,不管你的环境如何,让我们定睛在这位创造我们,掌管我们生命气息的主身上! 我们从第25∼28节也看见耶利米不但有对神的信心,他也运用神给他的智慧来救自己脱离恶人的手。但愿我们也都成为既有信心,也有智慧的基督徒,为神打美好的仗! 回应:我是否常常定睛在自己,在人和环境上,以至于常常信心动摇?还是我常常抓住神和祂的应许? 祷读:希伯来书十一章33∼34节 33 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 三心两意(38:14-28) (圣经姊妹版) 心灵祷告 个人成长 先知落难(三十八1~28)(卢俊义)
经文:耶利米书三十八:1—28 作为先知,或是传福音的神仆人,最为苦闷的事就是当神要他传信息,而这些信息却不是一般人所喜爱的,甚至是所要传达的信息刚好是民众最讨厌听到的,这时候,传达信息的先知一定会很难过,严重的话,还可能遭到听众的攻击。我们从马偕牧师的传记中看到这样的记载: 时间是一八七三年元月廿四日。 翌日,我们到达八里坌,在路上、人家,到处布道。有些人感到厌烦,有些人却很有礼貌,这是因为他们曾到淡水来拿过药,听过道的缘故。我们在一个小茅屋里过夜,有一位善良的村民煮了东西来给我们吃。 我们到处布道时发现有许多布告贴在树上,或墙壁上写了许多难听的话对我们乱加毁谤,说我拿刀挖人的眼睛,此外又有许多捕风捉影亵渎的话,我们撕下了好几张。 再过一天,我们到艋舺、大稻埕、八芝兰,在路旁、民房、庙前布道,到处都受人家的污辱,而且到处都贴了煽动众人的布告说:「汉民族当群策群力把外国鬼子赶出台湾,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去,街上或乡下都要把他们赶走,不得让他们停留,不要让他们讲道。如果有人听他们讲道就把他逐出本村。」又说:「孔子的教训已经够好的了,是完全的,台湾人不需要洋教的道理。」他们所写的布告,煽动的话实在太多了。 在台南县白河镇的白水溪教会门口有一座纪念碑,那是一九五五年一月廿九日,嘉义中会为纪念甘牧师遭遇灾难八十周年而设立的,也就是发生于一八七五年的事件。纪念碑上面写着关于宣教师甘为霖牧师遭遇的的情形: 「……被士豪吴墙率其党徒包围拜堂后方放火前面烈见势甚危迫幸得圣神启示以毛毯掷出庭前群众以为牧师跌倒齐举刀枪然牧师由凶徒背后乘隙而出夤夜、跋涉崎岖奔走了千里临到嘉义黎明入县求救此非上主庇护安能脱险……」。 从上述的记载可知,神忠实福音的仆人往往会受到迫害,这样的例子在每个时代都会发生,古代更是。在列王纪上就记载一位名叫米该雅的先知,因为讲了国王亚哈不喜欢听的话,而被关进监狱里,但先知的话却应验了。我们现在所读的耶利米书第三十八章,记载先知耶利米因为要当时的犹大人向巴比伦帝国投降,结果被认为是叛国者而逮捕关在监狱里受苦。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章经文的内容: 第一至六节: 4于是官员们去见王,对他说:「求你处死这个人;因为他教唆在城里的兵士和人民投降,使士气低沉。他不是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只想害他们。」 5西底家王回答:「好啦,他在你们手中,无论你们怎样处理,我不反对。」6于是他们抓住我,用绳子把我坠入玛基雅太子的井里。这口井在宫廷的监狱里,井里没有水,只有淤泥,我就陷在淤泥中。 第三十七章与第三十八章都是记载有关先知耶利米被关在监狱里的事件;这两章记载他被关在监狱里的原因都是与他对国家前途的看法与当时执政当局有很大差异有关,甚至在当时执政者看来,是背叛国家的。在第三十七章六至十节就记载先知耶利米对犹大王说这样的话: 「从埃及开来的支持你的军队要中途折返。巴比伦的军队要回来攻城;他们要占领这城,放火烧毁。我—上主警告你,不要欺骗自己,以为巴比伦人不回来;其实他们一定回来。即使你击败巴比伦全军,只剩下一些躺在营里的伤兵,他们还是会起来,放火烧毁这城。」 这段话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犹大国已经完全没有希望,唯一的希望就是向巴比伦投降而已。这和当时犹大国期盼埃及来援助的政策,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安定相违背。因此,当先知耶利米准备离开耶路撒冷到便雅悯去办理他购买的产业时(参考第三十二章),耶路撒冷城守卫队的队长伊利雅逮捕了他,并且指控他是「想向巴比伦人投降」(三十七:13)。这样的指控在当时可以用「叛国罪」处死刑。很可能因为先知耶利米是一位很有份量的先知,因此,没有国王的同意之前,没有人敢随便将他处死。第三十七章十七节就记载犹大王西底家还派人将他从监狱中提出来,并且当面问他「有上主的信息没有」。先知耶利米的回答还是一样,坚定地告诉犹大王西底家,说神的信息就是:不投降的话,犹大国将会被交在巴比伦帝国手中。 现在我们读第三十八章,也是记载先知耶利米被关在监狱里,以及犹大人民的领袖们对他所提出的言论极度反感之情形。有些版本(例如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出版)将这一章的第廿四至廿八节编辑在这一章的开头,这样从第三十七章二十节之后接续读起来就感到比较顺。 在第一节所提到的这些人的名字,都是当时政府的重要官员,他们听到先知耶利米的话大感不满,认为这是一种「亡国论」的态度,特别是在国家面临强敌压境的时候,这样的言论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信心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先知耶利米并非一般人,他是一位重要的先知,其影响力更大。第三十八章并没有交代先知耶利米本来被关在宫廷书记约拿单的屋里(这是一座原本用来当作蓄水池的地方,可能因为池水已经干涸了,才改作监狱之用),是在甚么时候被释放出来的,并没有说明。也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他是被移送到「宫殿的监狱」,而这个监狱比较开放,可以有机会与人民接触。若是这样的监狱,就好像使徒行传第廿八章十六至三十节所记载的,使徒保罗被移送到罗马监狱的时候,还可以接待访客,也可以与一般民众谈论福音的信息,这就像在台湾的「外役监狱」一样,可以在外面工作,就有机会接触到一般人民。是否这样,我们不太清楚。不过,我们看到先知耶利米还是和过去传达出来的信息一样,认为犹大人民唯有的一条生路,就是向巴比伦军队投降,这样的态度乃是先知应该有的坚持,因为先知是对神负责;神要他传出甚么信息,他就应该传出甚么信息,不能随着自己的意思说话(参考列王纪上廿二:14)。他虽然被释放出来,还是公开对耶路撒冷的人民转达神要他传递的信息,要犹大国的人民向巴比伦投降。其实,先知耶利米也很清楚知道,他就是因为说这样的话才被关在地牢中。如今被释放出来,还是一样坚持说同样的话,并没有改变。不但如此,他还更具体地指出:拒绝投降将会面临「刀剑、饥荒、瘟疫」的威胁。 「刀剑、饥荒、瘟疫」等这三项灾难乃是先知耶利米信息的中心主题之一;刀剑,指的是战争。而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往往就是饥荒,因为田地会遭遇到破坏,人民也因为战争的缘故无法耕作,农作物欠收,饥荒就会紧接着在战争之后而来。战争也会因为死亡惨重,导致尸体无法埋葬而弃尸荒郊野外,传染病就会出现,这是导致瘟疫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刀剑、饥荒、瘟疫」这三项,其实就是一项:战败与惨痛的死亡。先知耶利米就是在警告犹大人民,当巴比伦军队来临时,他们根本无法赢得这场战争,只会战败与死亡,他说神给他的信息就是要把耶路撒冷城交给巴比伦帝国的军队(三节)。 第五节让我们看到犹大王西底家乃是一个懦弱的国王,虽然他曾私下询问过先知耶利米有关神的信息,而先知耶利米也曾据实地告诉他说:神会将他「交在巴比伦王手中」(三十七:17b),但他好像没有听进去的样子,要不然就是他虽然听了,却惧怕围绕在他四周的官员、幕僚。这可从本章第廿四至廿八节看出来。因此,他不但无法保护先知耶利米,面对这些怒气冲冲的政府官员,他的态度就是让这些人随意去处理。 第六节说这些控告者就将先知耶利米关在一口没有水但却是潮湿、淤泥的井里。请注意,这口在宫廷中的井没有水,就是一个严重的警讯,表明这场战争不可能持久,因为连宫廷的井都已经没有水,一般民众使用的井就必然干涸更加严重,这也在表示干旱的日子已经逼近,不但已经影响到耕种,且可能已经有饥荒的现象出现了,这也就是先知耶利米一再提起的「饥荒」(参考第九节)。先知耶利米被关在这样的监狱里,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没有将神的仆人处死,但即使是最健康、强壮的人,关在这样的监狱中,不用多久也会因为潮湿的侵袭身体导致病死。 第七至十三节: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那些政府官员一样虐待神的仆人,还是有些人尚存着信仰良知,知道神忠实仆人的话是需要听,神忠实的仆人需要保护,这段经文就是记载古实人以伯•米勒听到先知耶利米被下在潮湿的井里关着,表示着他高度的关心。他是朝廷太监,他把握机会向国王西底家王提醒这样对待神仆人是错误的。他提出两点:一是用这种方式对待先知耶利米是很可恶的做法;二是耶路撒冷城已经绝粮。换句话说,先知耶利米被关在这样潮湿的井中,即使没有其它病症,也会因为饥饿死去。 第七节提到「便雅悯门」,这是耶路撒冷城的一个城门之一,古时候的城门口往往是人民向政府官员申诉或办理法律事务的地方,因为城门口有如现今的海关一样,包括外国人要进入都要先办理身份验证,也可以在城门口从事商业外贸事务。太监以伯•米勒就是利用国王在这地方处理国内事务时提出这件申诉案。他这样的「独排众议」之建议,其实也很危险,因为大多数的重要官员都是主张将先知耶利米关进监牢,好让人民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他却勇敢地指出这样的态度乃是「很可恶」的举止。 第十四至廿三节: 15我说:「如果我说实话,你一定杀我;如果我提出建议,你也不听。」 16于是西底家私下对我发誓:「我指着永生上主—创造我们生命的神发誓,我绝不杀你,也不把你交给想杀害你的人。」 17我就告诉西底家,上主—万军的统帅、以色列的神这样说:「如果你向巴比伦的将军投降,你就不至于死;这城也不会被烧毁。你和你全家的人都不至于死。18如果你不肯投降,这城要落在巴比伦人手中。他们要放火烧城,你无法逃脱他们的手。」 19但是王回答:「我害怕那些向巴比伦投降的犹大人。巴比伦人可能把我交给他们,让我受尽折磨。」 23我又说:「你的后妃、儿女都要被带到巴比伦;你自己也无法逃脱。你将作巴比伦王的俘虏;这城将被烧毁。」 这段经文再次让我们看到犹大王西底家的懦弱、无能,他身为国王,却无法勇敢地接受先知的建议,反而是害怕人民对他报复。在一个动乱不安的世代,统治者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很容易加速国家、社会的沉沦、瓦解。犹大国之最后会导致灭亡,跟西底家王这样懦弱的态度有必然的关系。 虽然已经询问过先知耶利米一次,想要知道到底神传递的信息是甚么,而先知耶利米也已经照实说了,但西底家王并没有听进去。现在他又再一次私下秘密地会见先知耶利米,并且要他「老老实实回答」。先知耶利米也明确地指出西底家王并没有能力保护说实话的人,也不会听。真的会听先知信息的人,不会一次又一次听同样的论调、言论之后,还要再问同样的问题。 第十七至十八节让我们看到真先知与假先知的差别;假先知会看人的眼色、利益说话。他们的话经常在变换,前后不会一致。就像台湾俗语所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真先知不是这样;真正的先知是依据神的启示说话,神要他说甚么,他就说甚么(列王纪上廿二:14)。真先知说话并不是要讨人喜欢,也不求人给予奖赏。他说话必定前后都一致,不会因有利益当头,就改变应该说的话,因为他要对神负责。先知耶利米就是一位这样的先知,他还是一样,将神给他的信息再次据实地告诉西底家王,要他带犹大国向巴比伦帝国的军队投降,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第十九节说明了西底家王真正的问题所在—害怕那些已经投降巴比伦的犹大人报复。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当时犹大人也分成两派;其一是主张寻求埃及援助,抵抗巴比伦的人,另一派是主张向巴比伦投降的。而前者显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占多数,且遭受到许多严厉的惩罚。这也是为甚么西底家王害怕的原因,怕这些人知道他也同意投降之后,采取报复行动,因为他们先前用相同的主张,却遭遇到惩罚。 第廿二节是一首短诗,说到西底家王的失败乃是因为被亲信所欺骗。这也让我们知道:一个聪明有智慧的国王,知道怎样纳聘忠实的策士、幕僚,只有昏庸的君王才会只听谄媚、好听却不是实在的话。「双脚陷入泥沼;亲信都离弃了他」,正好与先知耶利米的际遇成对照;先知耶利米是被人陷害而身陷满是淤泥的井中,但神却差遣以伯•米勒来救他。可是现在西底家王是被陷入在泥沼中,所有的亲信都离弃了。没有人愿意出来救他、陪伴他,那些原本信誓旦旦说了许多要忠心拼命、好听的话的人,其实都已经逃之夭夭了。因为不听神的话,所以也不会得到神的救助。 第廿三节则更清楚地指出犹大国会沦亡的惨痛景况;包括国王和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幸免,会遭到俘虏,且耶路撒冷城会被烧毁。对于最后关于圣城耶路撒冷会被烧毁的事,这是相当让犹大人民无法接受的事实,因为在他们的看法中,该城乃是所谓「神的城」,必定有神的保护,因为神就居住在圣殿中,而圣殿就在圣城里。假先知就曾这样告诉人民的,他们说:「我们很安全,这是上主的圣殿;这是上主的圣殿;这是上主的圣殿!」(七:4)意思就是神必定会为了自己的面子缘故,会保护自己的圣殿。这就是假先知的话。先知耶利米就曾指出这些假先知乃是将神的圣殿当作贼窝(七:11),只会欺骗,没有诚实的心敬拜神,神当然早就已经离弃了圣殿! 第廿四至廿八节: 从第廿四至廿六节,我们就明白此时的犹大王西底家已经无法驾驭这些围绕在四周的幕僚官员,他深知这些人对他的态度,是不准他采取投降巴比伦的,这些幕僚乃是坚持与埃及联盟抵抗巴比伦的官员。他也清楚如果让这些人知道有过这场私下会见先知耶利米的动作,且所谈的是关于投降巴比伦的内容,将会对先知耶利米生命造成危险。虽然他在第十六节已经向先知耶利米保证不会使他的性命受到威胁。但他也知道如果真的暴露了此次会面的实际内容,就算是要保护先知耶利米性命免受威胁,恐怕也难。因此,西底家王要求先知耶利米不要全部都说出来,只要说出其中的一半就好。而先知耶利米依照西底家王的建议。这也让我们看到,虽然这次的会面是秘密的行动,但却有人会传出去。换句话说,西底家王的行动已经被控制,他跟谁会面,都会有人监视着他。这就是他提醒先知耶利米怎样应付这些人的原因。 现在让我们来想想看这章经文带给我们信息: 一、 真实的先知会据实传递神的信息,即使面临生命的危险也不会改变。 在这一章经文中,我们连续看到两次先知耶利米都很清楚地向人民和犹大王西底家提出必须向巴比伦军队投降的信息。虽然他曾在先前因为向人民提出这样的信息而遭受到迫害,关在监狱中,且是在一个充满湿气、泥沼的监狱里,但他并没有因为后来被救援出来,就改变这样的信息。反而是更清楚地告诉西底家王,不投降的后果就是连他和他的家属都将被巴比伦军队俘虏,甚至被宫女讥笑,那些欺骗他的幕僚、策士都将离弃他而去。这就是真实先知应该有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忠实于神的使命,远比听从人的话、看人的脸色更为重要。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描述使徒彼得和约翰等人因为传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而遭遇到被下入监狱,后来被犹太最高议会的议员警告「不得再藉耶稣的名发表言论或教导人」,彼得和约翰却很勇敢地在这些最高议会议员的面前说:「在神面前,听从你们对,或是听从神对呢?你们自己判断吧!我们所看见所听到的,不能不说出来。」(使徒行传四:18—20)我们知道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就是在使徒们坚定的信心之下传递出来的,并且因为使徒保罗等人,以及历代忠实的福音使者之见证,且是拼命的传述神在耶稣基督里的救恩,我们这一代的世人才有机会得到福音的信息。而这些福音工作者当中,有许许多多人就是因为忠实于福音的信息,在他们生活的世代里遭遇到迫害,就像我在开始之时所提起的马偕牧师、甘为霖牧师一样,甚至有的人是丧失了生命。但我们知道,真正的福音是神拯救的信息,神的信息不是用人的力量可以阻挡得住,也不是用死就可以威胁止住得了。不,这是不可能的。相反的,当人用死来胁迫、阻止福音的信息时,福音却反而因此而大行其道。今天基督教会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见证。如果人用死的方式可以阻止福音广传,就不会有今天的基督教会存在。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发现,假先知只会说好听、讨人喜欢的谄媚话语,这些听起来动人心弦、令人兴奋的话,并不见得是真实的。特别是在一个动乱不安的世代里,更是如此。看看咱台湾社会,特别是那些政治人物,真的是谎言一大堆,为了骗取人民的选票,所有好听、动人心弦的话都会随即出口。他们总是在人民面前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更令我们担心的是:许多宗教人物也跟着这些政治人物的话起舞,没有很实在的依照圣经教训告诉这些政治人物应该听的信息,这才是真实的祸患啊!如果连宗教人都无法说出真实的信息,又怎能带领人民顺服神的旨意呢?很难!一个社会如果宗教人只知道博取政治领袖的喜欢,甚至以此方式谋取高官爵禄,这样的社会、宗教信仰不会是真实的,只会加速人民心灵的败坏而已。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台湾社会最可怜的地方,我们无法看到人民有真实的宗教心,只会看到政治人物,以及达官显要、仕绅名流经常利用宗教信仰欺骗人民。 我想起一九三三年有一群约四百名忠心的德国教会领袖所发表的「巴门宣言」(Barmen Decoration)中所说的: 「圣经是唯一神的话,不论是生、死,我将永远顺从。」(第一条) 「教会没有义务为政府宣扬政策,但有义务和责任宣扬圣经的教训和耶稣基督的主权。」(第五条) 这样的宣言摆明了就是反对希特勒想要逼迫教会以他为首,顺从他的指挥。这些忠心的教会领袖也因为发表这宣言遭受到希特勒纳粹政府的迫害,有人被处死刑或终身监禁。但今天我们看到他们所说的都是实在的,且是应该的。今天在德国「巴门」这个小镇中,就竖立了一座纪念碑在感念这些信仰的前辈所留下来的信仰典范。 为了使我们教会学习当年起草且签署德国「巴门宣言」这些信仰者,使我们教会清楚圣经神的话语乃是教会存在的根基,我一再警告大家不要把政治人物当作教会的上宾,而要将他们看作和一般人一样的原因就是在此。因为没有谦卑的心,没有真实的信仰态度,就无法听到神的呼声,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我们的教会是以神的话建造起来的信仰团契,我们要听神的话,不是政治人物的社会地位,也不是因为有人赞美我们,我们才肯定自己的信仰内涵,不是这样。我们必须清楚神在圣经中对我们说出甚么信息,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中,神的话要我们做的事,我们要坚持依据神的话行事,即使因此而面临生命的危险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知道神的话才是我们生命的泉源,才是永远的。 二、善待神忠实的仆人,保护他们,等于是在替神做工,神一定会有赏赐。 当先知耶利米被人陷害关在充满湿气的泥沼监狱时,太监以伯•米勒不顾性命危险,勇敢地向犹大王西底家要求,将先知耶利米改换到一个比较没有生命危险的监狱里。这对以伯•米勒来说,是很危险的举动,因为他可能因此而被朝廷宦官们孤立起来,甚至被暗杀作掉。可是他没有因此就惧怕、退缩。我们看到他勇敢地向西底家王提出警告,说:「这些人这样待先知耶利米很可恶。他们把他坠入井里,他一定会饿死在那里,因为城里已经绝粮了。」他简单的几句话,说出整个国家、社会的真实面貌;一是耶利米乃是真正的先知,所说的话是真实的,因此,这样对待神忠实仆人,只会惹起神的愤怒、生气,对整个国家、社会并没有帮助。二是他也点出了当时社会的实况—缺粮、饥荒。也许宫中还有许多存粮可食用,但是城里已经绝粮,正好说出整个耶路撒冷城确实是保不住了。他就是要提醒西底家王,不要再听信那些「埃及派」的策士的言论,应该要听先知耶利米的话才对。我们知道在主前五八八年,巴比伦帝国的军队围困耶路撒冷城长达一年半,后来城门不用军队攻打就主动开了,巴比伦军队进入耶路撒冷城内时,脚踩到的地上,都是尸体。原因是饥饿使人民死的死,病的病,所剩无几。如果我们读耶利米哀歌第二章十二节、二十节,以及第四章十节等经文,就会看到诗人在描述当时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大人民几乎是活活饿死,更惨的情况是有些父母是烹煮自己的婴儿充饥,这种惨绝人寰的景象是我们今天的人所无法想象得到的。 可惜的是:先知耶利米虽然曾提出这样的警告,可是犹大的人民听不下。而这种残酷的景况好像居住在宫廷中的高官显要、国王都不知道的样子,他们是一群不知民间疾苦的贵族!而现在这位宫廷太监以伯•米勒将实情说出来,他让西底家王知道城里已经绝粮了,他就是让国王知道实际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且危险,国家存亡就在旦夕之间而已。他当然知道在公开场合讲这样的话,会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讲了,为的就是要救先知耶利米,也期盼国王能听从先知耶利米的话,他必须说出实况。 对这样热心、用生命力量来保护祂忠实的仆人的人,神绝不会让这样的人空手回去,特别是在遭遇灾难的日子,神不会让这样的人也受到与一般人同样的对待。神透过先知耶利米响应了以伯•米勒,让他知道在耶路撒冷城被巴比伦攻陷的时候,他将会得到神的庇护,免于死亡,保全生命。 这让我们学习到一点非常重要的信息:保护神忠实的仆人,必定会得到神亲自的奖赏,这奖赏是别人无法得到或换取得到的。同样的,如果以恶劣的态度对待神忠实仆人,也会受到神严厉的惩罚,这也是耶稣基督在谴责他那时代的宗教领袖所说的话(参考马太福音廿三:2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