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西結書第三十一章短篇信息

 

目錄:

神對外邦是否特別殘忍?(31:1-18) (聖經姊妹版)

埃及是棵敗落的樹(結三十一 118) (台北靈糧堂)

宇宙的大樹(結卅一章) (基督之家)

以史為鑒(31) (香港讀經會)

 

 

神對外邦是否特別殘忍?(31:1-18) (聖經姊妹版)

 

屬靈生命
有未信的朋友,讀到舊約審判列國的經文,認為神似乎對外邦特別殘忍,好像以色列以外的國家,都是神發洩怒氣的對象。
聖經卻不是這樣說,這一章形容埃及為伊甸園中的美樹,就如先前形容推羅在伊甸園中生活一樣(28:11-19),神不但讓埃及如樹木生長,更親自使樹榮美、供給水源;這樹甚至是伊甸的一員,且是最受矚目的一棵樹。可見,埃及的成就和繁榮,其實都是出於神。神不是因外邦人富足而懲罰,反而是他們得福的主因。那麼,為甚麼仍要審判埃及呢?神說得很清楚,是因為埃及「心驕氣傲」(31:10),正如以色列人離棄神會受到懲罰,列國目中無神,才是受罰的原因。
而且,伊甸的豐榮,原來並不是只有以色列才可以擁有,其他的國家在神的掌管下,甚至可以高於其他國家,包括神的選民都要嫉妒它(31:9)。所以,神真是不偏待人,我們以為祂偏心,可能是我們認識神不夠深而已。
默想
「我使它的枝條蕃多,成為榮美,以致神伊甸園中的樹都嫉妒它。」(31:9
心靈的鏡子
神不但是以色列的神,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埃及是棵敗落的樹(結三十一 118) (台北靈糧堂)

 

本章信息發出的時間是第十一年三月初一日(三十一 1),與前一個信息相距兩個月(三十 20),而距耶路撒冷被攻陷僅剩一個月(參,列王紀下二十五 3-4),是猶大人面對危機最危險的時刻,也是試探最劇烈的時刻,因此先知緊密地接連針對法老發出哀悼之歌,目的在深切地提醒被擄的以色列人,絕不可倚靠法老,要從過去亞述的歷史經驗中學教訓。

詩歌是將亞述喻作香柏樹,來針對埃及法老和他的同盟。整章的信息分為兩大段落:第一段落論及高大香柏樹的榮華與折斷(三十一 1-14);第二段落是香柏樹之歌的解釋(三十一 15-18)。

首先,以詩歌將亞述描繪成高大超過田野諸樹的香柏樹(三十一 3)。香柏樹據傳可以高達 120呎,樹幹粗達近 40呎,其枝條水準伸展,延伸廣闊。在此圖畫中,不同的樹木是類比不同的國家,田野諸樹就喻作整個世界。亞述在其間是最高大的香柏樹,表明她作列國之首。其次,亞述是一棵有江河圍流滋潤的香柏樹(三十一 4-5),走獸與飛鳥都得她的蔭庇,表明列國都依附她存活(三十一 6)。第三,亞述這棵香柏樹有無可比擬的榮美(三十一 7-9),連在神伊甸園中的樹木都忌妒她;我們需要留意的是,伊甸園這主題也曾用來描述推羅的

美麗(二十八 13),推羅曾經是深具影響力的成功經貿家,亞述在此則是大有影響力的軍事大國,推羅被宣告要過去了、要傾倒了,因此亞述就是推羅興衰的版本,當然埃及既承繼亞述的軍事成功,也必步上亞述敗落的後塵。第四,亞述因高大而心生驕傲,被耶和華交付給列邦中的強暴人將她砍斷(三十一 10-14),於是列國紛紛離開她的蔭庇,她的地不再作肥沃孕育之處,而成為飛鳥走獸棲息的荒涼之地,更可怕的結局是她與她的同盟都必進入陰間,完全傾覆且無法復原。

第二個段落進一步描述亞述傾覆所帶來的兩方面影響:第一,列國聽見這消息都震動和驚嚇,如同巨樹突然傾倒在地一般(三十一 15-16),世人不解如此強大的亞述竟會崩解。第二,伊甸園中的樹都因此受安慰(三十一 16),就是列國不僅過去被亞述欺壓的怨氣可以一吐,在國際間也少了一個競爭對手;然而他們也無法就此得高升,反而也會同亞述一同面臨無法挽救的死亡結局(三十一 14,17,18a)。

然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先知宣告亞述的結局,實際上就是指向法老和他的群眾(三十一 18b),因為法老與亞述兩者存在許多相似之處:⑴埃及有尼羅河來孕育,亞述則被兩河流域所滋養;⑵法老與亞述在歷史上都是曾擁有許多附庸國的大帝國;⑶法老與亞述也都因國力強大滋生驕傲,以至於敗亡。在亞述時代,世人如何驚訝她的興起和敗亡,在法老仍是強盛時代的人,不僅不能嘲諷亞述的結局,更是要警醒現在的法老也只不過是亞述的翻版而已。當下在巴比倫居住的被擄以色列人,更要進一步看見日益強過法老的巴比倫,也將會隨著法老的腳步行,至終唯有耶和華仍作王掌權,因此單要信靠祂,才是被擄之民在異地生活的目標。其實,先知這信息對我們今日的教會來說,也是非常切合,是我們必須留意的:

第一,我們任何現有的成就,都不可用來自我誇耀或藉此轄制人,因為這都是神使我們成為榮美的賞賜(三十一 9),我們當向祂感謝和敬拜,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避開驕傲敗亡的陷阱。

第二,列國依附亞述的,就得在原有的政治、經濟、宗教信仰各方面,向她妥協和認同;同樣地,教會若倚靠世界權勢求生存,必然流失獨特的身分和純淨的信仰立場;世界權勢如何成為神的敵對者,那麼選擇依附她的教會,自然也成為神所要對抗和擊打的對象;因此,在面對各樣的境遇時,我們當倚靠的是獨一的主,而不是其它看似有用的各樣資源和勢力。

默想

主前省思:

1 思想推羅、亞述、埃及的衰敗對你有何啟示?禱告主,求主賜你有一顆謙卑和感恩的心,並保守你在任何成就中,不自誇、也不淩勢欺人。

2 思想「我使她成為榮美」(9)、「我必將她交給列國中大有威勢的人」(11)這對你有何提醒?禱告主,求聖靈讓你明白凡事都是主在掌權、主在安排,賞賜在祂,伸冤也在祂,使你得以全心信賴祂,懂得單單向祂感謝,也知道單單向祂呼求。

 

 

宇宙的大樹(結卅一章) (基督之家)

 

分享: 這段經文神要法老以亞述王為鑑戒、神向法老述說亞述王之榮美、如同「宇宙 的大樹」、第 9 節說:「上帝園中的樹都沒有他榮美」、而且第 12 節提到他最終被 「砍斷棄掉」、「樹」在此指的是權勢與榮耀、我們從這段經文思想兩個信息:

第一、再大的權勢都「不可靠」!第 6 節提到、這棵樹因為非常高大、枝子繁多、 所以:「空中的飛鳥都在枝子上搭窩;田野的走獸都在枝條下生子;所有大國的人 民都在它蔭下居住」。這裡所描述的、是大樹有保護的力量、飛鳥可以搭窩、感到 安全、走獸在樹下生子養育幼兒、因為新生命可以養育、沒有任何的威脅、連人都 可以安然居住、不必顧慮、真正可以憩息、很有安全感!然而這樣的安全感是靠不 住的!因為第 12 節提到大樹被「砍斷棄掉」、大家都離開他的蔭下了!這世上沒有 任何人、任何地方是真正讓人安身立命的、只有在耶和華的殿中!如同詩篇八十四 篇第 3 節詩人所說的:「萬軍之耶和華──我的王,我的 神啊,在你祭壇那裡,麻 雀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只有在耶穌裡面有真正的平安! 因為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 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 27)!感謝主!我們有世人無法賞 賜及無法奪去的平安、是在耶穌基督裡面的!

第二、再大的權勢都「不長久」!第 14 節提到、擁有再大權勢的人都會被交與死亡! 第 17 節也提到再顯赫的人、曾經作別人的膀臂的人、都和別人一樣下入陰間!因此、 詩人說:「但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詩四十九 12)」、又說: 「見人發財、家室增榮的時候,你不要懼怕;因為,他死的時候甚麼也不能帶去; 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他活著的時候,雖然自誇為有福他仍必歸到他歷代的祖宗 那裡,永不見光。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詩四九 16-20)」!什 麼是尊貴中的醒悟呢?就是看見這一切的尊貴都不能長久、以致更多追求那能被神 在永恆中記念的事、也就是「竭力多作主工」「積財寶在天上」的事!弟兄姐妹們! 你已經醒悟了嗎?

回應:「主啊!謝謝祢讓我在祢裡面找到安身立命的安息之所、也找到我生命永恆 的價值、我願一生更多思念天上的事、讓我在永恆裡是富足的!」

禱讀:詩八四 3-4 背經:詩八四 3 聖經速讀:出六∼七,太十九 1630

 

 

以史為鑒(31)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你既是創天造地的主,也是人類歷史的救贖主。求你開我的心眼,叫我看到你在歷史的帶領和作為。

 

先知得到耶和華的啟示,將亞述比喻為高大的香柏樹,「枝條榮美,影密如林,極其高大,樹尖插入雲中」(3)。在歷史上,亞述曾經是一代強國,佔據了大部分古代近東的地方,叫不少民族成為了她的附庸。她在很多方面都與埃及相似,例如她們都有江河的滋潤(亞述有底格裡斯河,埃及則有尼羅河),以致整個國家富強起來,甚至可以成為多國的蔭庇和遮蔽(7)。

叫人感到可惜的是,亞述的強盛反倒成為了她失敗的誘因。由於她擁有豐富的資源,而各國又服在她的勢力之下,這一切都叫她漸漸生出驕橫的心,變得「心驕氣傲」(10)。對此,耶和華甚不喜悅。祂決定興起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叫他打擊亞述,使亞述不能夠再妄自尊大。巴比倫把整個亞述國「砍斷棄掉」(12),而一切本來降服於她的國家和民族也都感到震驚,並且離開她的蔭下。最終,亞述的光輝不復再現。

其實,人需要清楚認識自己在神的計畫中,有何位置和角色。神既要求人不自視過高,也不過分自卑。然而,人若只因一剎那的光輝而自恃自誇,卻看不到「一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的話,最終很可能要面對失敗的收場,因為人在驕傲的心態下,往往會高舉自己,嚴重者更會自以為神,看自己為一切的主宰,以為可控制一切在自己的股掌之中。亞述的問題,正在於此。先知在本章經文,透過揭示亞述的問題,從而提醒埃及要以亞述為鑒戒,不要重蹈亞述的覆轍。可惜的是,從埃及後來的結局可見,她根本就沒有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神在本章經文提及亞述的問題和結局,是希望埃及能夠藉此自我反省,並以亞述為鑒戒。同樣地,神往往會使用我們或我們身邊的人的經驗,從而叫我們瞭解神的心意,以及如何活在祂的旨意中。正所謂「經一事,長一智」,你會否從過去的人生成長歷程中汲取經驗,改善自己呢?另一方面,你又會否參考別人的生命經歷,從而叫自己日後小心謹慎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