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第八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但以理看見公綿羊和公山羊的異象】 一、但以理復見異象(1~2節) 二、看見公綿羊(3~4節) 三、又見公山羊(5~14節) 四、天使長加百略解釋異象(15~27節) 貳、逐節詳解 【但八1】「伯沙撒王在位第三年,有異象現與我但以理是在先前所見的異象之後。」 〔呂振中譯〕「伯沙撒王掌國政之第三年,有異象現與我但以理看見,是在先前現與我看見的之後。」 〔原文字義〕「伯沙撒」彼勒保護國王;「異象」異夢,啟示;「現與」看見,覺察;「先前」開始,起初;「異象(本節末尾)」(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伯沙撒王在位第三年」:即主前551年。 「有異象現與我但以理是在先前所見的異象之後」:意指但以理看見四巨獸的異象(參七章)之後,又過了兩年,才看見這異象。 【但八2】「我見了異象的時候,我以為在以攔省,書珊城中,〔城或作宮〕我見異象又如在烏萊河邊。」 〔呂振中譯〕「我在異象中觀看著;見了異象的時候,好像是在書珊宮堡,在以攔省。我在異象中觀看著,又好像在烏萊河邊(或點竄作:烏萊城門)。」 〔原文字義〕「異象」異夢,啟示;「以攔」永生;「書珊」百合花;「烏萊」我的領袖(大有能力的);「邊」(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以為在以攔省,書珊城中」:意指但以理不能確定他看見此異象的時候身在何處,好像是在以攔省的書珊城中。該城原是以攔國的首都,後來歷經亞述、波斯,成為波斯王的冬季行宮所在地。 「我見異象又如在烏萊河邊」:但以理又覺得好像是在烏萊河邊,它流經書珊城的東北。 「我以為在…見異象又如在…」:可以解釋作『我在異象中好像是被帶到…』。 【但八3】「我舉目觀看,見有雙角的公綿羊站在河邊,兩角都高,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 〔呂振中譯〕「我舉目觀看,見有一隻公綿羊、站在河前邊;它有兩個角;這兩個角都很高;這個角高過那個角;那較高的是後來長起來的。」 〔原文字義〕「觀看」看見,覺察;「邊」面前,在…之前;「高」高的,高大的;「高過」(原文與「高」同一字);「更高的」(原文與「高」同一字)。 〔靈意註解〕「有雙角的公綿羊」:牠象徵瑪代和波斯王(參20節)。 「兩角都高,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意指瑪代和波斯兩者都很強盛,但波斯的勢力後來居上,勝過瑪代。 【但八4】「我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牴觸,獸在牠面前都站立不住,也沒有能救護脫離牠手的,但牠任意而行,自高自大。」 〔呂振中譯〕「我看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進行抵觸;任何獸在它面前都站立不住;也沒有人能援救人脫離它的手:它逕自任意而行,擴大自己的勢力。」 〔原文字義〕「牴觸」衝刺,用角牴撞;「救護」解救,營救;「脫離」(原文無此字);「任意」喜愛,意願;「自高自大」向對方誇顯自己。 〔靈意註解〕「我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牴觸」:意指瑪代和波斯聯軍所向無敵,往西方征服巴比倫、敘利亞和呂彼亞,往北方攻克亞美尼亞和西古提,往南方攻打埃及和衣索比亞。 「獸在牠面前都站立不住,也沒有能救護脫離牠手的」:『獸』象徵其他各國;它們都抵擋不住,無力免受其侵略。 「但牠任意而行,自高自大」:但是由於國君不受約束,狂傲自大,自封為『萬王之王』,所以神興起比它更強的敵國。 〔話中之光〕(一)任意而行,乃是自高自大的表現;自高自大的人,行事隨心所欲,不受別人的約束(參但十一36)。 (二)使徒保羅將「任意妄為」與「自高自大」同列為末世危險的症狀(參提後三4),可見謙卑的人,必不至於一意孤行。 【但八5】「我正思想的時候,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遍行全地,腳不沾麈,這山羊兩眼當中,有一非常的角。」 〔呂振中譯〕「我正辨別的時候,忽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邊來,走遍了全地,腳又不觸著地;這只山羊有個奇特的角在兩眼之間。」 〔原文字義〕「思想」分辨,理解;「遍行全地」土地,地面;「沾」碰觸,觸摸;「麈」地;「非常的」顯而易見。 〔靈意註解〕「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公山羊』象徵希臘王(參21節);希臘位於瑪代波斯的西方,所以『從西而來』。 「遍行全地,腳不沾麈」:意指希臘王亞歷山大所率軍隊,行動迅速,席捲鄰近各國。 「這山羊兩眼當中,有一非常的角」:這『非常的角』指亞歷山大大帝,他異常勇猛,且治軍有方。 【但八6】「牠往我所看見站在河邊,有雙角的公綿羊那裡去,大發忿怒,向牠直闖。」 〔呂振中譯〕「它到我所看見站在河前邊的、那有雙角的公綿羊那裡、去大發烈怒,向它直闖。」 〔原文字義〕「邊」面前,在…之前;「大發」力量,勢力;「忿怒」烈怒,熱氣;「直闖」奔跑。 〔靈意註解〕「牠往…有雙角的公綿羊那裡去」:意指向瑪代波斯挑戰。 「大發忿怒,向牠直闖」:形容希臘的軍力強大,氣勢兇猛,直逼瑪代波斯而來。 【但八7】「我見公山羊就近公綿羊,向牠發烈怒,牴觸牠,折斷牠的兩角,綿羊在牠面前站立不住,牠將綿羊觸倒在地,用腳踐踏,沒有能救綿羊脫離牠手的。」 〔呂振中譯〕「我見公山羊走近公綿羊,憤激惱怒它,抵觸它,折斷它的兩角;綿羊在它面前站立不住;它將綿羊觸倒在地上,用腳踐踏它;沒有能援救綿羊脫離它的手的。」 〔原文字義〕「就近(原文雙字)」碰觸,擊打(首字);附近,結合(次字);「發烈怒」苦,使愁苦;「牴觸」攻擊,征服;「折斷」打碎,破碎;「不住」力量,勢力;「觸倒」投擲,壓下;「救」剝奪,掠奪;「脫離」(原文無此字)。 〔靈意註解〕「公山羊就近公綿羊,向牠發烈怒,牴觸牠,折斷牠的兩角」:意指希臘大軍與瑪代波斯的聯軍一接觸,就摧毀了瑪代和波斯兩軍的實力。 「綿羊在牠面前站立不住,牠將綿羊觸倒在地,用腳踐踏,沒有能救綿羊脫離牠手的」:意指瑪代波斯無力抵擋希臘大軍,完全被擊潰,境內國土被佔領,城市被洗劫,不能東山再起。 【但八8】「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方原文作風〕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 〔呂振中譯〕「這公山羊擴大自己的勢力、擴大至極;正強盛時、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向天之四方(原文:風)長起另(同詞:奇特)四個角來。」 〔原文字義〕「極其」極度的,非常的;「自高自大」變大,向對方誇顯自己;「強盛」強大,強壯;「折斷」破裂,壓碎;「角根上」(原文無此字);「長出」上升,冒出;「非常的」顯而易見。 〔靈意註解〕「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意指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年輕有為,非常自負。 「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意指希臘帝國正處巔峰狀態時,可惜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三十二歲死於一場熱病。 「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意指其後希臘帝國被四位將軍瓜分(參22節);整個帝國分裂成東、西、南、北四國:西流古取得敘利亞和巴比倫等地,加山大取得希臘和馬其頓,多利買取得埃及,呂西瑪加取得小亞西亞和特拉西。 〔話中之光〕(一)「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人的能力,只在活著的時候有用,一旦死了,就完全了了。所以應當趁著年輕有為的時候,就記念造我們的主(參傳十一1)。 【但八9】「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 〔呂振中譯〕「從四個角之中的一個又長出另一個角來,是小的(傳統:從細小之中),向南、向東、向華美之地漸漸成了非常強大。」 〔原文字義〕「長出」前往,出來;「榮美」美麗,尊榮;「漸漸成為」優秀,卓越;「強大」變大,向對方誇顯自己(原文和「自高自大」同一字)。 〔靈意註解〕「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這『四角中的一角』是指西流古(參8節註解),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哥三世,他次子名叫依比芬尼,原被送到羅馬作人質,後來得以回到本國,並取代他的哥哥成為安提阿哥四世,因他本來沒有資格成為皇帝,故在異象中被稱為小角(「小角」按原文直譯是「從一小處生岀一角」)。 「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意指他征服埃及(向南)、帕提亞和亞美尼亞(向東)、巴勒斯坦迦南地(向榮美之地),逐漸壯大。 【但八10】「牠漸漸強大,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 〔呂振中譯〕「它漸漸強大、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地上,用腳踐踏。」 〔原文字義〕「漸漸強大」變大,向對方誇顯自己(原文和「自高自大」同一字);「象」軍隊,天軍;「星宿」明亮的星;「拋落」推下,使掉下;「用腳踐踏」踐踏。 〔靈意註解〕「牠漸漸強大,高及天象」:意指安提阿哥四世在國力變得強大之後,自高自大,自視如神。 「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此處的『天象和星宿』表徵神的選民,安提阿哥四世佔領迦南美地之後,迫害殘殺不少猶太人。 【但八11】「並且牠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 〔呂振中譯〕「(經文有殘缺,意難確定)它逕自擴大勢力,甚至自以為是天象之君,竟把不斷獻與天象之君的燔祭除掉,把天象之君的聖建築物拋棄。」 〔原文字義〕「自高自大」變大,向對方誇顯自己;「君」統治者;「除掉(原文重複同一單字)」舉起(取走),移動;「常」連續性,永遠;「獻給君的燔祭」(原文無此片語);「毀壞」趕出,投擲;「聖所(原文雙字)」神聖的地方「首字」;固定的或已建立的地方,地基(次字)。 〔靈意註解〕「並且牠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請參閱10節註解;天象之君指天上的神。 「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意指安提阿哥四世禁止猶太人每日向神獻祭,他並且又損毀聖殿的一部分。 〔話中之光〕(一)魔鬼撒但墮落的原因,乃在於牠高抬自己,想要與至高的神較量(參賽十四12~14);牠的結局必會被從天上摔下去(參啟十二10),可見自高乃是敗壞的開始。 (二)我們的主本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參腓二6~9)。 【但八12】「因罪過的緣故,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牠,牠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 〔呂振中譯〕「有軍隊被遣派,以犯罪行為阻撓不斷獻之祭;它將真理拋棄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經文有殘缺,意難確定)。」 〔原文字義〕「罪過」過犯;「軍旅」軍隊,天軍;「常」連續性,永遠;「獻的燔祭」(原文無此片語);「交付」給,置,放;「真理」真實,堅固;「拋」投擲,扔;「任意」(原文無此字);「無不順利」昌盛,成功。 〔靈意註解〕「因罪過的緣故」:有兩種意思:(1)指安提阿哥四世犯罪作惡,無視真神,強迫猶太人採行異教祭儀;(2)指因為猶太人沒有遵守律法,忽略向神獻祭。 「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牠」:意指神任憑安提阿哥四世任意而行,在聖殿內改向天上的星宿和神祗(軍旅之意),獻異教祭物取代常獻的燔祭。 「牠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意指安提阿哥四世不顧猶太人所寶貴的摩西律法,強迫猶太人接受希臘多神異教信仰,推行得還算順利。 〔話中之光〕(一)「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信徒凡事應當遵循真理而行,倘若為著行事順利,而拋棄真理,其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但八13】「我聽見有一位聖者說話,又有一位聖者問那說話的聖者,說: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將聖所與軍旅踐踏的異象,〔軍旅或作以色列的軍〕要到幾時纔應驗呢。」 〔呂振中譯〕「我聽見有一位聖者在說話;又有一位聖者問那說話的聖者,說:『關於以下這些事的異象要延到幾時呢?關於這不斷獻的燔祭之被除掉和那使地荒涼的罪過行為、以及將聖所和拜神儀節任意踐踏的事;要延到幾時呢?」 〔原文字義〕「聖者」神聖的,聖潔的;「問那」某一個;「說話的聖者」(原文僅有「說話」而無「聖者」);「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原文只有「常」一字)連續性,永遠;「施行毀壞」使成荒涼,蹂躪;「聖所」分別,神聖;「軍旅」軍隊,天軍;「異象」異夢,啟示;「要到幾時纔應驗呢」(原文無此片語)。 〔靈意註解〕「我聽見有一位聖者說話,又有一位聖者問那說話的聖者」:『聖者』意指天使;全句意指有一位天使向另一位天使問話。 「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意指改變猶太人信仰的罪過。 「將聖所與軍旅踐踏的異象」:意指改變聖殿內祭儀、祭物和獻祭對象的異象。 「要到幾時纔應驗呢」:意指這種情形會持續多久呢。 【但八14】「他對我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 〔呂振中譯〕「他對他(傳統:我)說:『要延到二千三百個暮暮朝朝,然後聖所纔能正宗化過來。』」 〔原文字義〕「千」一千;「日(原文雙字)」夜晚(首字);早晨(次字);「聖所」分別,神聖;「潔淨」公義,正直。 〔靈意註解〕「他對我說」:本來問話的是另一位天使(參13節),但被問話的天使竟向但以理回話,這是因為聖殿關係到但以理所屬的猶太人,且這異象顯給但以理看,就是要讓但以理知道並記下將來必要發生的事。 「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意指聖殿被玷污、猶太人被迫害會有一定的期限;按照實際的歷史,安提阿哥四世是於主前171年開始迫害猶太人,並於主前164年去世,前後合計大約二千三百日。 由於但以理所見的異象,不僅關係到已過的歷史,並且也與末世的一七(參九27)有關,因此這裡的二千三百日,許多聖經學者對它有各種不同的推算與解釋。不過,既然這異象已經被封住(參26節),表示確實的日期無人能給予肯定的算法和解釋,所以我們根據「隱密的事,是屬於耶和華我們神的」(申二十九29)之原則,對於一七之半和二千三百日不可解關係的奧秘,安心交託給神罷。 〔話中之光〕(一)屬世的事都有期限,人可以橫行一時,但不能長久不衰。 (二)教會是神的居所,神必要將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參弗五26)。 【但八15】「我但以理見了這異象,願意明白其中的意思,忽有一位形狀像人的,站在我面前。」 〔呂振中譯〕「我、但以理、既見了這異象、就想法子要明白它的意義;忽見有一位形狀像人的站在我面前。」 〔原文字義〕「異象」異夢,啟示;「願意明白」尋求,渴求;「其中的意思」理解力;「形狀」外表,眼前看到的。 〔文意註解〕「我但以理見了這異象,願意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以理有心願想要明白異象的意思,正思念之間。 「忽有一位形狀像人的,站在我面前」:那位『形狀像人的』,就是天使長之一的加百略(參16節),他的即時來到並顯現,表示屬靈界知道人的心懷意念。 〔話中之光〕(一)求神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我們,使我們真知道祂和祂的心意(參弗一17)。 【但八16】「我又聽見烏萊河兩岸中有人聲呼叫說:加百列阿,要使此人明白這異象。」 〔呂振中譯〕「我又聽見烏萊河兩岸之間有人的聲音呼叫著說:『加百列阿,要使這人明白所見的景象。』」 〔原文字義〕「烏萊」我的領袖(大有能力的);「兩岸」(原文無此字);「加百列」神的戰士,屬神的人;「明白」分辨,理解;「異象」外表,景象,眼前看到的。 〔文意註解〕「我又聽見烏萊河兩岸中有人聲呼叫說」:這人聲可以指神子或另一位天使長的聲音。 「加百列阿,要使此人明白這異象」:神既然讓但以理看見異象,當然也應使他明白異象的意義,以便記錄下來好叫歷代屬神的人都能明白神的旨意和計劃。 〔話中之光〕(一)異象若不明白,就不能幫助我們;真求主使我們也能明白聖經。 (二)許多人所以會有錯誤,乃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神的大能(參太二十二29)。 【但八17】「他便來到我所站的地方,他一來,我就驚慌俯伏在地,他對我說:人子阿,你要明白,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異象。」 〔呂振中譯〕「他便走近我所站的地方;他一來到,我就驚惶失措,臉伏於地。他對我說:『人子阿,你要明白這異像是關於末了時期的。』」 〔原文字義〕「驚惶」使驚嚇,被嚇到;「俯伏在地(原文雙字)」倒下,落下(首字);面(次字);「明白」分辨,理解;「末後」結局;「異象」異夢,啟示。 〔文意註解〕「他便來到我所站的地方」:這是重述15節「站在我面前」。 「他一來,我就驚慌俯伏在地」:由此可見加百略外表正如其名(原文字義『神的戰士或神的勇士』),相當威武可敬。 「人子阿,你要明白,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異象」:由此可見,公山羊的異象不僅關係到人類歷史上正逐步發生的現象,並且也與末世的啟示有關。 【但八18】「他與我說話的時候,我面伏在地沉睡,他就摸我,扶我站起來,」 〔呂振中譯〕「他同我說話的時候,我昏昏沉睡、臉伏於地;他就摸我,扶我站起來。」 〔原文字義〕「沉睡」酣睡,熟睡;「摸」碰觸,觸摸;「扶」使立起,挺立;「站起來」所站立的地方。 〔文意註解〕「他與我說話的時候,我面伏在地沉睡」:解經家對此有兩種解釋:(1)人的心靈固然願意,人的肉身卻經不起這樣的情景,像彼得等人一樣地睡著了(參太二十六40~41),失去知覺;(2)按亞蘭文的意思也可譯作『躺臥』,意指他因驚怕過度而眩暈倒在地上,並未失去知覺。 「他就摸我,扶我站起來」:意指天使的觸摸和扶持(參路二十二43),使他得以站立起來。 【但八19】「說我要指示你惱怒臨完必有的事,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定期。」 〔呂振中譯〕「他說:『我要指示你知道神震怒之末期所必有的事,因為這是關於末了之定期的。」 〔原文字義〕「指示」使知道,宣告;「惱怒」厭惡,憤恨;「臨完」盡頭,結尾;「必有的事…這是關乎」(原文無此片語);「末後」結局;「定期」指定的時間或地點。 〔文意註解〕「說我要指示你惱怒臨完必有的事」:『惱怒』指神的忿怒;『臨完』指結束。全句意指天使要指示但以理有關神的忿怒結束時必將有的情形。 「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定期」:意指這是關乎在你以後和世界末日將會發生的事。 【但八20】「你所看見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 〔呂振中譯〕「你所看見那有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的王。」 〔原文字義〕「瑪代」中部土地;「波斯」完全的,閃亮的。 〔靈意註解〕「你所看見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請參閱3~4節註解。 注意,這裡先從但以理的時代開始看世界局勢的演變。 【但八21】「那公山羊,就是希臘王,〔希臘原文作雅完下同〕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 〔呂振中譯〕「那多毛的公山羊就是希臘(原文:雅完)王;那兩眼之間的大角、就是頭一個王。」 〔原文字義〕「公」毛茸茸的;「希臘」愛奧尼亞;「頭一」第一的。 〔靈意註解〕「那公山羊,就是希臘王,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請參閱5節註解。這裡所提到的頭一個王就是希臘亞歷山大大帝。 【但八22】「至於那折斷了的角,在其根上又長出四角,這四角就是四國,必從這國裡興起來,只是權勢都不及他。」 〔呂振中譯〕「至於那折斷了的角、在其根上又立起四個角來的:這就是:有四個國要從他國中立起來,只是沒有他那樣的權勢(經文相同:卻不是出於他自己的權勢)。」 〔原文字義〕「折斷」遭折斷,遭粉碎;「長出」上升,升起;「興起」(原文和「長出」同字」);「權勢」力量,勢力。 〔靈意註解〕「至於那折斷了的角,在其根上又長出四角,這四角就是四國,必從這國裡興起來」:請參閱8節註解。 「只是權勢都不及他」:希臘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瘁逝之後分裂成四國,國力都不及原先的狀況。 【但八23】「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必有一王興起,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 〔呂振中譯〕「這四國執政的末期、罪惡(傳統:犯罪的人)貫滿的時候、必有一個王立起來,鉄面無情,慣用雙關詐語。」 〔原文字義〕「末時」盡頭,結尾;「犯法的人」(原文無此詞);「罪惡」背叛,反叛;「滿盈」完成,結束;「興起」上升,升起;「兇惡」強壯的,猛烈的;「能用」分辨,理解;「雙關的詐語」謎語,表裡不一的言行。 〔靈意註解〕「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意指背教的猶太人,他們離經叛道、惡貫滿盈的時候。 「必有一王興起」:從本節開始,用雙關的語法,一面描述安提阿哥四世罪大惡極的所行所為(參9~12節註解),一面藉他影射末世將要出現的敵基督。 「面貌兇惡」:意指他厚顏無恥,對人兇殘毫無顧惜(參申二十八50)。 「能用雙關的詐語」:意指他詭計多端,毫無信用。 【但八24】「他的權柄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他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 〔呂振中譯〕「他的權勢必然強盛,卻不是出於他自己的權勢(經文相同:只是沒有他那樣的權勢):他必行極出奇的毀滅,順利成功而行;他又必毀滅強盛者和聖者之民。」 〔原文字義〕「權柄」力量,勢力;「大」強大,眾多;「卻不是因自己的」(原文無此片語);「能力」(原文和「權柄」同一字);「非常的」奇妙的,非凡的;「毀滅」破壞,毀壞;「事情順利」昌盛,成功;「任意而行」行事;「有能力的」強大的,強壯的;「聖」神聖的,聖潔的;「民」國家,百姓。 〔靈意註解〕「他的權柄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意指他所獲致的權勢,大過他自己的能力所能得著的。一面是神容許他因緣際會得以壯大,另一面是背後有撒但的權能使然。 「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請參閱12節註解。 「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有能力的』指敵對的或猶太人中的上層階級;『聖民』指猶太人中的一般平民。 【但八25】「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心裡自高自大,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又要站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 〔呂振中譯〕「他用權術使手中的詭詐順利進行;心裡計畫著擴大自己勢力的事;當在安樂自得、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許多人;竟要站立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因非人之手而被破毀。」 〔原文字義〕「權術」狡猾,技巧;「成就」昌盛,成功;「詭計」欺詐,奸詐;「自高自大」變大,向對方誇顯自己;「坦然無備」平靜,安逸;「毀滅」破壞,毀壞;「攻擊」(原文無此字);「萬君之君(原文重複同一單字)」統治者;「至終」結束,終點;「滅亡」破碎,壓碎。 〔靈意註解〕「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意指他善於玩弄權術,所施計謀從未失敗。 「心裡自高自大」:意指他由於無往不利,以致養成驕狂自負,自以為是。 「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意指他乘人不備之時,突施攻擊,殺害多人。 「又要站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意指他又要與天上的神作對,但至終卻死於非命。 【但八26】「所說二千三百日的異象是真的,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 〔呂振中譯〕「所說暮暮朝朝所見的景象乃是真的;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那是關於將來許多年日的。』」 〔原文字義〕「二千三百」(原文無此詞);「日(原文雙字)」夜晚(首字);早晨(次字);「異象(頭一字)」景象,眼前看到的;「真的」堅固,真實;「異象(第二字)」異夢,啟示;「封住」阻塞,保持封閉;「關乎後來」(原文無此詞);「日子」一段時間,年日。 〔靈意註解〕「所說二千三百日的異象是真的」:意指在歷史上所已經發生的事,或是關於在末世所將發生的事,都是真實的。 「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但是關於在末世所將發生的事,卻要把它封住,不可記錄下來,讓後世的人知道。 【但八27】「於是我但以理昏迷不醒,病了數日,然後起來辦理王的事務,我因這異象驚奇,卻無人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呂振中譯〕「於是我但以理精疲力竭,病了幾天,然後起來辦理王的事務;我因所見的景象而驚駭,全不明白其中的意義。」 〔原文字義〕「昏迷不醒」變成像,存在;「病」軟弱,疾病;「辦理」行事,作;「事務」工作,公共事務;「異象」景象,眼前看到的;「驚奇」喪膽,詫異;「無人能」(原文無此字);「明白」分辨,理解;「其中的意思」(原文無此片語)。 〔文意註解〕「於是我但以理昏迷不醒,病了數日」:意指但以理在得到天使長加百略的解釋之後,臥病在床數日之久,一直昏迷不醒。 「然後起來辦理王的事務」:過後,照常處理公務。 「我因這異象驚奇」:意指但以理因這異象所啟示猶太人同胞將來的際遇,憂戚之情,無法釋懷。 「卻無人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由於受到指示,要將二千三百日的異象封住(參26節),所以旁人都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叁、靈訓要義 【公綿羊和公山羊的異象】 一、公綿羊的異象 1.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20節) 2.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3節)――指波斯取代了瑪代 3.獸在牠面前都站立不住(4節)――其他各國都無法免受其侵略 4.牠任意而行,自高自大(4節)――波斯帝國衰敗的主要原因 二、公山羊的異象 1.那公山羊就是希臘王(21節) 2.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21節)――指希臘亞歷山大大帝 3.將公綿羊觸倒在地(6~7節)――擊潰了波斯大軍 4.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8節)――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 5.在角根上長出四角,這四角就是四國(8,22節)――四位將軍瓜分希臘帝國 6.其中一角長出一小角,漸漸成為強大(9,23節)――有一王興起,即指安提阿哥四世 7.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10節)――他迫害神的選民 8.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11節)――他藐視至高的神 9.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11節)――他禁止猶太人每日向神獻祭 10.毀壞君的祭壇(11節)――他損毀聖所 11.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他(12節)――他在聖殿內改獻異教祭物 12.他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12節)――他強迫猶太人違背摩西律法,改祭祀異教假神 13.他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23節)――他兇殘且詭計多端 14.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25節)――他善於玩弄權術且無往不利 15.他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25節)――他至終死於非命 16.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14,26節)――聖殿被玷污、猶太人被迫害會有一定的期限,前後共二千三百日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但以理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但以理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