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目錄

 

從約翰福音看基督的愛(陳終道)

 

從約翰福音看基督的愛

 

  主耶穌的愛,包括體諒、勸導、寬容和關懷……愛是每個人都喜歡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需要愛。可惜世上的人並不都明白愛的真正意義。在此我們從有愛心的使徒之稱的約翰所寫的福音書中來思想基督的愛。


一、體諒的愛(約146-47


  這段經文記載主耶穌剛出來傳道時,腓力把衪介紹給拿但業。拿但業一劈頭就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麼?他不問這人到底有沒有神的話?是不是先知?有什麼背景?有沒有學問?有什麼本領?他什麼都不理會,只知道這人是拿撒勒出來的,就斷定拿撒勒不能出什麼好的!

  今天我們也會像拿但業那樣,判語下得太快,只憑自己的成見去斷定一個人,是非常有限度的,拿但業的態度對耶穌十分不客氣,但耶穌完全沒有受傷,反而稱讚他是個真以色列人。因為他心裡沒有詭詐,謙卑的耶穌不注意拿但業所說的頂撞話,卻看透這誠實的內心,衪喜歡一個正直的人,雖然他這句話說得太魯莽,沒經過考慮,說得不算好,但耶穌看重一個人心裡的正直過於善詞令。衪體諒拿但業不會說話,卻欣賞他心裡的正直,衪所要求人對衪的信仰是怎樣的信仰?不是口裡說得好聽,心裡卻未必相信,甚或另有歪念,就如法利賽人到耶穌面前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並且誠誠實實傳神的道,什麼人你都不徇情面……”他們口中所說的多麼悅耳,但他們心裡卻存著險惡的奸計,鑒察人心的主當然不受用。耶穌基督認識人的詭詐,也欣賞人的誠實。

  耶穌不會怪責一個不瞭解衪的人,卻收納他們誠實可愛的一面。衪體諒人的愚蒙,又滿有恩慈,衪自己不受傷,也不因此傷人的心靈。

二、忠告的愛(約33

  尼哥底母是猶太人所敬重的官。這人夜裡去見耶穌,並說些表示尊敬衪的話。但耶穌卻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這話等於說他還沒有重生,還不能見神的國。

  尼哥底母是以色列人所尊重的教師,又是一名官員。就好像今天教會中一位年老的長老,又是政府中受敬重的官員。如果他來找你時,你第一句話就說:老實跟你說,你要悔改信耶穌,否則你不能得救。這樣一句話會否傷他的自尊心呢?這樣的話對慕道友來說是很平常,但尼哥底母是猶太的一位教法師,他熟悉聖經,會祈禱,信先知,敬畏神,熱心律法,怎麼可能還沒得救?這豈不是把他當作是天國的門外漢?

  耶穌如此忠告尼哥底母,極可能引起他很大的反感,卻是可使他蒙大福的一句話。尼哥底母領受了主的忠告。有些信徒雖然受了水禮,但可能還沒有真正信主。若問他是否得救了,他會說:我已經受了浸,怎麼還問我是否得救?我是某位出名的牧師給我施浸的。你這樣問他已經把他得罪了!但耶穌所講的正是尼哥底母的需要。經過這番談道,後來猶太人要捉拿耶穌時,尼哥底母曾為耶穌辯護(約7:51-52),到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尼哥底母帶了一百斤沒藥來膏耶穌的身體(約19:39)。我們可相信他是接受了耶穌的忠告,並且真正重生得救了。

  很多時候我們看見所愛的人的弱點,但不知道該怎樣告訴他,恐怕他生氣。但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應該指出他真正的需要。可能有人以為耶穌一開頭對尼哥底母說的話太使他難堪了。但事實並不像我們所以為的,順著聖靈引導所說的話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三、無私的愛(約6:26-27

  耶穌行了一個神跡,用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後,就坐船離開他們,有很多人要找耶穌,有些人先到耶穌要去的地方等祂。耶穌看這麼多人找祂,就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跡,乃是因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他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

  作傳道的人或是公眾人物,如議員、明星等等……,他們最怕得罪聽眾。耶穌當時所傳的道,已經不受猶太宗教領袖歡迎,他們正找把柄定祂的罪,甚至想殺祂。他們在宗教範圍內有強大勢力,但又不敢明目張膽的殺害耶穌,因為群眾以耶穌為先知。那麼按理耶穌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切勿得罪這些愛護祂的群眾了!現在祂用五餅二魚使許多人得飽,群眾熱誠的來找祂,甚至強迫祂作王。但祂竟對他們說,你們找我不是為了看見神的作為,只想吃餅得飽罷了!這樣的話多麼容易觸怒那些擁護祂的群眾啊。但那正是他們所需的提醒。因為他們眼中只看見那些能朽壞的食物,卻忽略了主耶穌所要賜給人的、叫人心靈得滿足的永生的食物──生命。因為福音的內容是要人生活得改變,然後有從內心發出的平安。人追求的目的錯了,所以找不到內心的平安。

  耶穌對群眾忠實的勸告,指出他們應有的正確路向。不怕失去他們的擁護愛戴,因祂的愛是無私的,不為自己是否能得人心籌算,卻為人的真正需要發出忠告,使接受祂的話的人可以蒙福。

四、造就的愛(約十一章)

  耶穌使拉撒路復活,是耶穌還在肉身活著時所行最大的神跡,伯大尼的家庭是最愛主的家庭。當拉撒路病重快要死的時候,姊妹二人就打發人去告訴耶穌,說:你所愛的人病了。這句話是極美的祈禱,也表現出她們對主耶穌有很大的信任。耶穌就回答打發來的人,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耶穌卻故意再遲兩天才起程去猶太,抵達時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這是多麼令人失望的事呢!她們本來很信任耶穌,以為只要告訴祂,祂便會處理,怎知道這弟弟竟然病死了。她們難免有近似埋怨的話,說: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其實主耶穌是要藉此特別造就她們的信心,使她們再受嚴格的考驗,認識主更深。在主耶穌方面早就知道該怎樣行了!最後祂使那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復活了,這四天之中,許多認識馬大和馬利亞的人都來安慰她們,為她們的弟弟送殯,親眼看見拉撒路的屍體送入墓穴。主耶穌竟使他復活了,證明祂是生命之主。這事震動了整個猶太地,甚至有很多人因拉撒路復活而信了耶穌。

  主耶穌選擇最適合,最能榮耀神的時間來成就這兩個姊妹心裡的祈禱,是要造就她們。雖然她們要經歷傷心失望的挫折,甚至心中免不了有埋怨,但我們可以看出她們是承受得起的。這最大的神跡是發生在伯大尼這小家庭,其他家庭不會有這經歷,她們的特色就是她們在極端失望中並沒有跌倒,對主仍有信心。她們屬靈的程度經得起考驗,所以耶穌才會給她們一個較深的考驗。愛是包含了對所愛的人不斷進深的要求和期望,所以主給她們學習的功課也是繼續進深的。主耶穌對我們也有這種期望,但卻只按照我們所能承受的程度造就我們。(參林前10:13

五、教導的愛(約13:13-16

  注意16節: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這話暗示當時我門徒到了主快上十架時還在爭大,所以主在臨別贈言時,先束腰為門徒洗腳。祂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在耶穌的心中,最叫祂難過,大概就是這些跟隨祂三年,與祂朝夕相對的門徒們,竟然不知道祂來到世上的目的,並不是要在這世上作王。所以當耶穌要進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一直爭論誰是最大,雅各和約翰還預定了座位,將來分坐在主的左右。他們的光景叫耶穌心裡十分難過。所以在臨別之前先束腰為他們洗腳,用祂愛心的服事教導門徒,他們應當彼此服事,彼此勸勉。

  洗腳在當時是一種服事,猶太人穿的鞋子像今天的涼鞋,路上灰塵很大,所以客到訪時,洗腳是一種禮待賓客的習慣(路7:44)。耶穌替他們洗腳是服事的意思,但耶穌所說: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這話,有更深一層的屬靈意義。一個已經洗過澡的人,把腳上沾染的污穢洗掉,全身就乾淨了,所以彼此洗腳的涵意,在彼此服事以外,還有彼此勸勉之意,祂的愛包括關懷和以身作則的教導。

六、擔代的愛(約18:6-8

  請注意第八節: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耶穌的愛心替門徒解除很困難的處境,擔代了他們面臨的憂患。正如先知所說的: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賽53:4)。那些人來捉耶穌,門徒是否要逃走或是否能逃得了?他們是否可以搶救夫子呢?彼得曾一刀砍下祭司僕人的耳朵,門徒之中最多只有兩把刀,真打起來當然不是兵丁的對手。何況他們是傳道人,秀才遇著兵,既不能說理,又不能動武。所以耶穌趕緊把那人的耳朵檢起來,將他醫好,隨即對捉拿祂的人說: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

  在這情形之下,若不是主耶穌這句話,門徒怎能逃脫呢?其實主耶穌深知道這些門徒沒有一個有膽量跟隨祂。約翰所以會跟到祭司的院子裡,是因為他認識當年的大祭司(約18:15)。連最勇敢的彼得也不過遠遠的跟隨著,最後還是三次不認主,這些門徒跟祂三年,聽耶穌的教訓,看祂的神跡,到耶穌面對大患難時,他們是否肯與祂共患難呢?也許有那種心願卻沒有那種勇氣膽識。可能他們心裡正在打算該怎樣逃跑,只是誰也不好意思走開。主耶穌知道他們的軟弱,他們還未成熟強壯,所以耶穌開口叫兵丁讓他們走。祂不怪責他們不跟祂同甘共苦,共患難,反倒擔代他們的憂患,為他們開啟逃生之門,又使他們日後成為祂忠心的見證人。

  今日教會裡也有這種情形,可以共安樂的人多,可以共患難的人少。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可能多數的人會看風轉舵,看如何保護自己不受虧損。但耶穌愛這些門徒,讓他們平安的離開,給他們時間,慢慢成長,成為神國的大將。

七、期望的愛(約21:1-19

  主耶穌在約翰福音21章中的顯現,主要目的要教導門徒確信這位復活主一如在世上跟他們一同出入時那樣的顧念他們,卻特別藉著考問彼得的愛心,表露祂對門徒的期望。

  這段經文中彼得誠然是主要人物。發起要去打魚的是他,聽聞是主耶穌顯現而跳下海中的是他,被主耶穌考問愛心的也是他,最後主又預言彼得怎樣死榮耀神,這些事都是啟發眾使徒,不要辜負主的期望。他們一夜勞力一無所獲,只聽主耶穌一句話就網了一百五十三條大魚,靠他們的打魚,還是靠祂的看顧,那樣更可靠呢?一百五十三條大魚是大收穫,是神跡,可是岸上主耶穌卻已經為他們預備了早餐,然後一再的問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每一問加上你牧養我的羊(或餵養我的羊)主耶穌的心意已表露得很清楚,牧養主的羊群引導他走在正路上,把從天上來的靈糧餵養他們,就是真愛祂了。為愛主而忠於祂的時候,未必受人歡迎,甚至可能受逼而擺上性命,這樣的福分,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得著的。主耶穌卻明確的應許彼得,他將為主殉道榮耀歸神。

  彼得與其他使徒怎樣回應主對他們的期望?全卷使徒行傳的史事,就是眾使徒的回應。我們所想要追尋的,是一網就得著153條大魚的收穫,還是要晝夜思想神的聖言,常有豐富的天糧餵養主的群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