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從主(吳勇) “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太四17-22)“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一六24-25) 前言 馬太福音第四章和第十六章裡,講到有兩種不同的跟隨。 馬太福音第四章,記載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曾召兩對兄弟跟從,一對是安得烈和彼得,一對是雅各和約翰。這一段聖經記載他們的跟從主,立刻就把船捨了,網也捨了,和父親也別了,這是一種的跟從。馬太福音第十六章也呼召人去跟從,這跟從是如何的跟從呢?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們在這裡看見兩個跟從。聖經在羅馬書也講兩個奉獻。一個在羅馬書第六章所講的奉獻,要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羅馬書第十二章也講奉獻,那個奉獻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所以羅馬書第六章講奉獻,第十二章也講奉獻;馬太福音第四章講跟從,第十六章也是講跟從。既然已經是跟從了,為什麼又叫他們跟從呢?我在這裡只有這樣說,第四章的跟從,可稱為“初步的跟從”,第十六章的跟從,可稱為“進一步的跟從”,這是兩種在程度上不同的跟從主。今天就來思想這兩點: 一、初步的跟從 馬太福音第四章所講的跟從,是初步的跟從。主耶穌開始傳道時就說,天國近了。人怎樣才能進天國呢?約翰福音第三章告訴我們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三3)又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所以這天國是怎樣進去的呢?是從重生進去的。既然是從重生進去的,要有生命才能進去,沒有生命就不能進去。生命的樣式很多。約翰壹書特別講生命。“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約壹五1)約翰壹書主要講生命。從第一章到第五章,每章都在講生命的樣子。五章一節就在那裡說“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一個人有生命,你就可看見他有兩方面的愛,一是愛神,一是愛神生的。何謂愛神?“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約壹五3)愛神就會聽從神的話,就會遵行神的命令,這就叫作愛神。還有呢,就是愛從神生的。從神生的是誰呢?就是弟兄姐妹。好像說,我們愛父親,就愛從父親生的。從父親生的,就是我們的同胞兄弟和姐妹,我們的骨肉之親。所以這是一個憑據。 主呼召我們進入天國,要作什麼呢?要叫他們得人如得魚。在英文裡,這個叫作make,這詞是“造就”,要造就他們得人如同得魚。從前他們得魚,現在呼召他們去得人,從前他們是為自己活,現在是呼召他們去為人活。一個人進入天國,神就要造就他,不是光為自己活,而為人活。什麼叫為人活呢?為人活,就是用口去講耶穌,好叫人知道耶穌,認識耶穌。為人活,就是用身體去活出耶穌,使人羡慕耶穌,叫人去追求耶穌。 主耶穌呼召誰呢?安得烈與彼得這兩兄弟,雅各和約翰這兩兄弟,兩個兩個的。昨天屈弟兄對我們說呼召是兩個兩個的。什麼原因要兩個兩個的呢?神造了亞當,以後又造了夏娃,為什麼又造夏娃呢?為的是要夏娃去幫助亞當。兩個兩個的,就有幫助。怎麼幫助呢?我們在屬靈的道理上,有時會軟弱,那一個可以扶持;我們在屬靈的道路上,有時會錯誤,那一個會指正;我們在屬靈的道路上,有時會傷心,那一個去安慰;我們在屬靈道路上,有時會跌倒,那一個去幫助,這是彼此幫助。 這兩個兩個的,一個是撒網的,一個是補網的。彼得的恩賜在撒網,他一天撒網有三千人五千人悔改。他把這網撒在猶太人中間,猶太人三千五千人悔改。他把這網撒在哥尼流家中,哥尼流一家就都悔改,這是在外邦人中間撒網。約翰作補網。有撒網,也有補網。如只有撒網而沒有補網,那麼網破了,怎樣辦呢?如只有傳、而沒有栽培,那又怎麼辦呢?所以約翰就作補網的工作。你在聖經,看見許多書信,從羅馬書,到哥林多前後書,加拉太書……直到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其後又來一個約翰書信。約翰壹書講生命之道。為什麼講生命之道?你去看書信裡面,哥林多教會出了多大的問題,你在加拉太書,看見信仰出了多大的問題,這一切問題,就都是生命問題。所以約翰壹書就講生命。生命怎麼會出問題呢?約翰壹書二章十二節說:“小子們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的罪藉著主名得了赦免。父老啊,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勝了那惡者。”書信裡面,提到小子,提到少年,提到父老。生命為什麼會出問題呢?在這裡,小子,少年和父老,明明是講到長進。生命出問題,都在長進的上面。 這裡提到小子。小子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說,小子應當受教,一個是說,小子應當長大。為什麼要受教?因為我們是父家裡的人,我們才知道怎樣過父家的生活,因為我們是父的兒女,我們才知道怎樣過兒女的生活。好像說,我到日本傳道時,曾住在一位教授的家裡。每天早晨有一輛豪華的轎車來到我們那條街上的一個地方就停了,停下後,轎車上就有幾個穿禮服的人進入一個宅邸,以後有一女孩走出上車,車門關上後就駛走了,每天差不多都是如此的。我就問何弟兄,這是怎麼一回事。他說:“你不知道嗎?隔壁住著的,是正田智義子。”我問:“她是誰?”“你沒有在報紙上看見過她的名?這是日本的准王妃,因她已許配給明仁太子。”“每天帶她去作什麼?”“帶她去受教--受教後來日才能過王宮的生活。他要被帶到王宮去受教,如不受教,來日怎能過王宮的生活呢?”我們也是一樣,我們已是神家裡的人,應當受教,才能知道如何去過神家兒女的生活,要受教。小子就要長,你不能不長的。好像說,我們家裡的孩子,生下來,七坐八爬九長牙,就是說,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九個月長牙,到周歲時,差不多會喊“爸爸”了,也有少數仍在喊“呀!呀!”,若他們到了兩歲還在喊“呀!呀!”到了三歲若仍在喊“呀!呀!”,那作父母的一定很著急。三歲了,還在那裡“呀!呀!”的,這一定是有問題,所以要長。我們得救,一年知道得救,感謝主;若兩年後,還是只知道得救,那這就有點問題了。因為在聖經裡面,單是得救,這是不夠的,還要得榮耀,要進入,要成長。我們從這地方看,一個是撒網,一個是補網,撒網好像是傳福音,補網好像是栽培,各種恩賜的齊全,才會正常。如果恩賜不齊全,就會變成不正常。 主呼召,人跟從,你在聖經裡看見--“立刻”。所謂說“立刻”,就是感動不要讓它消滅,因為這感動是會消滅的。從前在一間教會講道,那裡有位老弟兄,他是我國名歌唱家的老師,既然能教出名歌唱家,教教詩班的小弟兄,當然是不成問題的,趕緊把他請來教唱詩班。他這位老兄教唱詩班,第一堂教下去,次日早晨就起不來了。原因年事太老,喉嚨一喊就沙啞,怎麼還能帶領詩班呢?第二堂他就不能來了。所以你若在年青力壯的時候不服事,到了老年晚年,你縱想服事,也就沒有機會了,也就不能服事了。所以對這感動的反應應當要快,若是一拖再拖,到了最後你就會發現沒有機會了,為時已經太晚了。 他們怎能跟從主呢?如果你從聖經去看,他們捨了船捨了網,還有別了父親。這個跟從,船和網是物質,別了父親,這是親情。所以我們看,跟從主,有物質的攔阻,還有親情的攔阻。我想,對付物質的攔阻是很難的,對付親情的攔阻也是很難的,對付兩者都是很難的。為什麼?因為今天走上這條宣道的路,你會看見那不可能像我們在社會上作一個工程師或另作一個什麼,有那樣的享受。物質、他要捨。法蘭西斯如果當時沒有捨,你想,這條路怎能跑上去?他的爸爸已明明對他說,如果他真的要走這條路,和他的關係就此割斷。他爸爸是一個富豪,倘來日繼承他父親的財產,那他的財富還得了!我在英國領倫敦夏令會的時候,那營地大到不得了。是一個聖公會的牧師奉獻的。那聖公會牧師只有二十多歲,據說是姑母去世時,將其遺產留交給他的。他取得這筆遺產後深感這些財富成為重擔,因此就把這筆遺產完全捐獻出來給教會作營地。他本人則服事神。你看,他這筆遺產,給他一輩子都會用不完,但這物質沒有變成他的攔阻,就把這個完全都捐獻出來。親情也是一個攔阻。我前天在一個地方聚會中提到,世界二次大戰時,有一個偉大的年青人被神感動要到麻瘋島去工作,他大學畢業時對他未婚妻說起他的心志,未婚妻說:“你揀選、好了--有麻瘋島就沒有我,有我就沒有麻瘋島。”以後,他拖著沉重的心情,離別了他的未婚妻,就跑到麻瘋島去工作。三、五年後就死在那裡,因他被麻瘋染上了。這種男女的戀情能夠捨,因此他能走上這樣的路。我們看,這是一個初步的跟從。 二、進一步的跟從 馬太福音十六章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應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一六24) 我們剛才在那裡看見,這初步的跟從,就是聽到呼召,就把船捨了,網捨了,與父親也別了,這表明說,把物質看輕了,對親情也得勝了,這是初步的跟從。但是還有進一步的,就是捨己。那段聖經就講耶穌要到耶路撒冷去。“從此耶穌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一六21-23)所以在這裡,你看見這段的前面是講捨己。為什麼耶穌要講捨己呢,因為“己”發生三個難處。 第一個難處,就是耶穌說,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害。彼得就拉著他說,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所以這“己”發生一個難處。耶路撒冷的路是苦的路,是難的路。這“己”反對苦,也反對難。這“己”不要苦,也不要難。於是耶穌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所以“己”是撒但的工廠,撒但工作的所在。因此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還有呢,“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一六23)所以“已”要捨。 剛才說,彼得要去拉耶穌,去攔阻耶穌,就因為耶穌說了,他必須要上耶路撒冷。這是一條苦的路,也是難的路,也是一條死的路。拉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己”不要走這條路。“己”反對這條路。剛才提過。要叫他們得人如的得魚一樣,這在英文裡叫make(造就)--要他們作成得人如得魚一樣。如果一個人反對苦的路,如果一個人反對難的路,就不能得造就。雅歌書說:“北風阿興起,南風阿吹來!”(歌四16)我們不是單單藉南風來造就,也要用北風來造就。所以羅馬書講過一句話“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萬事,不僅是順境的事,也是逆境的事。萬事不但是福的路,而且也是苦的路,方才能得造就。我是在南洋長的,南洋一帶的氣候是平線的,不是曲線的,從正月初一,直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每日都氣候差不多,大概都是八十幾度、九十度,這樣平線的氣候,對植物不是很好,對動物也是不很好,為什麼?就如南洋的白菜,就沒有像國內的甜。又如南洋的豬肉,就沒有國內豬肉的香。這是很希奇的,照樣,我們屬靈的道路,平線造就不出人才,只有曲線才造就出人才。你可從約瑟去看,他在家裡穿彩衣,以後就穿囚衣,他在家庭裡的溫暖,監牢裡的淒涼。從大衛去看,他在家庭時多舒服,以後離家到外,多麼辛苦。所以這些人物,都是在曲線裡造就出來。但是這個“己”反對,這個“己”阻擋,不肯走這條路。因為這個“己”所要的,就是舒服暢快。所以這個“己”如果不捨,這條路上一定跑不好。 另外,耶穌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彼得怎麼是撒但呢?但這裡又明明指著他說撒但。因為彼得那句話是撒但製造出來的,所以“己”是撒但製造機會的所在。撒但來敗壞人的靈性,就是藉著人裡面的“己”。撒但在教會裡爭地位,就是藉著人裡面的“己”。人會被他敗壞,是“己”讓撒但有機會。教會讓撒但有地位,就是藉人裡面的“己”。所以“己”會到什麼地步呢?“己”會使撒但用來把神驅逐,從我們裡面把他趕出去。所以這個“己”當要捨。 法國有一個神槍手,名哈拿披爾,普法戰爭爆發時,他就入伍,當了一名炮手。當他守著一個碉堡陣地時,他的指揮官對他下了一個命令,要他將炮口對準橋旁的一幢很精緻的樓房時,他臉色忽然變了,手在發抖,但他仍遵命將那炮口對準那方向。等到指揮官一聲令下,開炮轟擊,那樓房就應聲毀滅了。他這時把炮抱起出聲大哭,指揮官很不明白說:“這炮打得很准,一點沒有偏差,而且已把那幢樓房整個摧毀,你又哭什麼呢?”他說:‘那是我的房子’。那指揮官雖然很同情他,但那是敵人掩護的所在,倘不這樣作,就不能摧毀敵人的掩護的所在。我們這個“己”,就是敵人(撒但)掩護的所在,我們不能不把它摧毀,如果不把它摧毀,他可藉它來製造許多問題。因為“己”有成見,就用它來製造紛爭,“己”有脾氣,就用它來製造衝突,“己”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就用它來製造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己”是撒但工作的所在,應當要捨,否則,他就可藉著這個“己”在我們身上製造許多難處。 還有,“己”是什麼呢?“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我們在屬靈的路上走,這是很難的。怎麼很難呢?好像說,我們要奉獻時,“己”怎麼說?“奉獻這麼多,若不讓人知道,那何異于把錢丟進井裡,連碰的一聲都不響”所以這個“己”要讓人知道。靈怎麼說呢?“左手所作的,不讓右手知道。”你倒底是要聽“己”呢,還是該聽“靈”呢?好像說,你在教會裡面受了委屈,己怎麼說呢?“去申辯,或去爭論,給對方一些顏色看看,不然,對方不知我這個人如何厲害。”靈怎麼說呢?“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倒底是聽誰呢?這也是一個很難的事。我們實在有這個難處,到底是神或人,人或神,聽己或聽靈。馬利亞也是一樣。當天使告訴她“你要懷孕生子”時,那“己”的意思是“那不能呀!,此時若懷孕生子,她這未婚妻的身份,立刻就要被休了,家人也立時要將她趕出,而且當前嚴禁的律法,她立刻要被人拿石頭打死”,這是“己”的意思。可是我們看見她沒有照著“己”的意思,而回答天使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主耶穌也是一樣的。當他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二六39)有己的意思,也有你的意思,到底要照己的意思,還是要照你的意思。主耶穌照父神的意思,沒有照己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余慈度姐妹,當她在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她家庭要她去英國學醫,她自己也複如此。以後就搭一艘法國郵輪,往英國出發。但在一路之上與神摔跤,因為神要呼召她去救靈魂,不要叫她去救人的身體。救身體的人,多的是,而救靈魂的人卻少的是。莊稼多,工人少,就是這種光景。神要呼召她從事救靈魂的工作。結果那場摔跤是神得勝。船到法國的馬賽時,她對船長說,她要下船。船長說:“你要在這裡下船?”“不是,我要回上海去。”船長說:“你不是剛從上海來的嗎?怎麼又要回上海去?”她知道這是和他說不清楚的,以後她下船,拍了一個電報給她的父母,就搭別的船回上海了。他父母接獲電報時,還認為她是發瘋了。當船抵吳凇江口時,竟沒有人去接她。這是餘慈度。你在這裡看,她是體貼神的意思,不體貼人的意思。因為她對價值的觀念,認定靈魂的價值與身體的價值是無可比擬的。要照神的意思,就要把“己”捨,如“己”還在那裡,那就會體貼人的意思,不會體貼神的意思。 這“己”到底要捨在那裡呢?“捨己,背起十字架”,要把這“己”捨在十字架。什麼叫作十字架呢?我常在教會中聽見一些弟兄姐妹作見證時,提到他們的十字架,我實在不能和他們一同回應。如同他們說,他們今年有很多的十字架。什麼十字架呢?如什麼時候病了,那是十字架,什麼時候生意不好,那也是十字架,什麼時候孩子不聽話,也是十字架。呀,有那麼多的十字架?這十字架,難道就是這回事嗎?十字架有兩個意思。是釘在那裡的人,頭不頂天,腳不立地,表明這人是天不要地不要的人,所以十字架就是被棄絕的意思。另一個意思,十字架就是被藐視的意思,被憎惡的意思。 印度孫大信這樣一個偉大的聖徒,他的信仰很堅定,準備要受洗歸主,他父親是一個貴族的波羅多門徒(印度一個很大的宗教)徒。以後他父親知道這已無可挽回,僅提出一個要求,只要他不受洗,只要他不公開,就可容他,因為受洗就是在眾人面前見證他是如何歸於基督。結果他拒絕了父親的意思去受洗。他父親見他不聽話去受洗,那天晚上就給他辦喪事,叫他吃過最後一頓晚飯,就趕他走,並且在最後一餐飯中擺下了毒藥。當他被趕出後,毒藥發作,他就一直撐到一個教士的門口,教士施以急救,這才沒有喪命,這是孫大信。那麼你看,他是被棄絕,被憎惡,父親替他辦喪事,辦完了喪事後,給他吃最後一餐飯,就在這最後一餐飯中,放下毒藥要毒死他,這是十字架。弟兄姐妹,在這個崇尚物質的時代,人只知道這肉體應該如何去享受,人只知道去如何使明天比今天更舒服,人只知道如何去爭取使能讓肉體有高度的享受。所以只要能讓肉體有高度的享受。所以只要能夠謀取得更高度的享受,能夠謀得明天比今天更好,至於時間犧牲精神犧牲都不要緊,甚至連人格操守都不認為要緊。只要能夠舒服一些,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管它什麼人格操守,只要明天能比今天舒服,就什麼都可以作出來,所以男盜女娼一大堆,這是今天一般的光景。 如你要走這條傳道的道路,人家看你是沒有出息,人家會認為你是傻瓜,因為一個人活在這世上,就是這短短幾十年,若不去爭取些物質上的享受,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但我們這些被認為是傻瓜,沒有出息的人,我們願意被人這樣看我們,這是十字架。 再有,十字架是什麼意思呢?十字架還不止是棄絕,藐視和憎惡,十字架還就是死。聖經有三次提到從天上來的聲音,都與死有關係。第一次,當“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6-17)第二次,當耶穌登山變像,有摩西與以利亞在那裡與耶穌談論他去世的事時,“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太一七5)第三次,當安得烈和腓力告訴耶穌,有幾個希利尼人要去見他時,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一二24)其後,耶穌禱告說:”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約一二28)我們在這裡看,榮耀的路是什麼呢?榮耀的路,有三次從天上來的聲音見證,約但河受洗起來,這就是死,談論到耶穌去世的事,這是死,一粒麥子落在地裡,這也是死,所以天上就有聲音說。死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弟兄姐妹,神有一個計畫要在耶穌身上成全,但是這個計畫要在地上通行,就得這個”己“要死。這計畫就是十字架。他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說:”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二六39)那麼我的意思怎麼辦呢?我已經埋在約但河裡面了。如果不是如此的話,神的計畫在他身上就不能成就。神在主的身上有一個計畫,在你我的身上也一樣有計劃。耶穌不止要降生在你的心裡,他還要成形在你心裡;耶穌不但要叫你站在真理的開端,他也要叫你達到完全的地步;耶穌不但要叫你和家人蒙福,他也要叫萬人因你得福……這是他的一套計畫。但“己”怎麼能呢?“己”是歡喜安逸,“己”貪圖舒服的。己是能適應順境,卻不能適應逆境的,如果“己”沒有把它釘十字架,神的計畫怎麼能在你的身上成功呢?所以“己”要捨在那裡?把它擺在十字架。這是進一步的跟從。所以初步的跟從,捨船捨網這是物質,別父親這是親情;進一步的跟從,告訴我們要把己捨,捨在十字架。弟兄姐妹,求主給我們看見這點。今天神召人跟從主,背起十字架去跟從他,因為只有我們把“己”捨了,才不會體貼人的意思,才會體貼神的意思。 弟兄姐妹,我們今天跑這條路是艱難的,不容易的。但主要我們跟從他,今天需要人來跟從主,很多的地方需要人來跟從主!──
吳勇《差遣與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