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王國顯) 讀經:『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四章6節)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馬六章9節) 『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章24節) 基督徒的長進,不單要好好的讀經,也要好好的禱告來親近神。禱告是基督徒的權利,隨時隨地,我們都能藉著禱告來到神面前,得憐恤,蒙恩惠,接受及時的幫助。我們若回想沒有信主以前,離開神是那麼的遠,並且伏在神的忿怒底下,現在靠著主耶穌,可以坦然的親近神,我們就一定十分寶貴這個禱告的權利。 初信主的人,常常感覺在禱告上有困難,不大敢禱告,甚至有些人以為禱告是件很神秘的事,輕易不肯禱告。原因就是對禱告沒有清楚的認識,以致心裏有懼怕和膽怯。所以我們先來看一看,究竟禱告是甚麼一回事。 禱告是甚麼 過去有一次傳福音聚會完了,有一位表示願意信主的朋友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基督徒禱告是不是等於唸咒,要唸一些咒語?」這個問題好像是很可笑,但也代表了一部份的人對禱告的認識。我當時對他說:「禱告不是唸咒,也沒有一定的咒語。」事實上,我們禱告沒有一定的形式,也沒有一定的說話。簡單的說,禱告就是談話,如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別人談話一樣。只是有一個分別,就是禱告的對象不是人,而是神。禱告就是與神談話。 談話不是一種儀式,禱告也同樣不是一種宗教儀式,有人把禱告看作宗教儀式,這也是看錯了。儀式不過是外面的虛假儀文,也許有一定的意義,但卻沒有實際的東西。禱告卻不是這樣,外面看好像是儀式,但實際上有神與人交通的事實的存在。人把心裏的話告訴神,神聽了人的禱告,也答應人的禱告。我們禱告實在是得著神答應的,這是真實的經歷。有些人根本和神沒有關係,他們學著禱告的樣式,那不過是向空氣說話,當然是得不著神的答應。因此他們把禱告看作宗教儀式,這是可以理解得到的。 禱告的對象是神──我們在天上的父 學習禱告,一開始就要很清楚的知道,我們是向神禱告,神也聽人的禱告。詩篇四篇三節的話這樣說:『我求告耶和華,祂必聽我。』又在第五篇三節說,『耶和華阿,早晨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陳明我的心意。』禱告既然是向著神,我們在禱告時就得要注意,禱告不是說給人聽的,因此有兩方面我們要留心。一些初信主的人,因為怕別人笑他禱告不夠清爽流利,就一直不敢開口禱告。這個「不敢」實在是不需要的,禱告既然不是給人聽的,我們禱告不要讓人來影響。即便有人真的會笑,就讓他們去笑好了,只要神肯聽我們禱告就夠了。我勸初信主的基督徒,放膽的禱告,不必怕人笑。會笑人禱告的,恐怕他們自己在屬靈的學習上,也是很膚淺的。這是頭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呢,我們禱告千萬不要向著人。有些人禱告根本就不是在禱告,因為他們一直在「禱告」裏向著和他們一塊禱告的人說話,是說給人聽,而不是說給神聽的。甚至有人藉著禱告來發洩自己的私怨,這是很不應該的。若果不是向神禱告,就不要禱告,免得在禱告上得罪了神,也惹起人的厭惡。 神聽我們禱告,祂用甚麼身份來聽我們的禱告呢?我們若是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對禱告便不會再有難處,也不會有重擔了。門徒曾經請求主耶穌教他們禱告,主也教導他們,一開始就讓門徒知道,聽禱告的神就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這一個關係何等甘甜,給我們說出了,我們向神禱告的時候,我們是站在兒子的地位上。我們禱告,就是兒子和父親講話,神也實在是我們的父親。兒子和父親講話,是何等的無拘無束!又是何等的自由!除非是背逆的兒子,不然的話,父子的談話實在是愛的享受。我們都作過人的兒女,或者也作過人的父母。從我們實際的生活裏,我們很體會父子的愛情。你看那些小孩子,從學校回到家裏,很自然的就和父母說這個,說那個。我們到神面前禱告,也應該是這樣。 有些人心裏想,我禱告的話又少,又不流利,也許神都不要聽我這樣蹩腳的禱告,還是不要禱告吧!如果你這樣想,你就錯了。從前你沒有信主,你沒有禱告,現在信了主,你要禱告,自然是不習慣和生硬。但是多禱告了,這種生硬就不會再有的。我們來看這個比方:初學講話的小孩子,發音多是不準確。他用不準確的話來叫爸爸媽媽,那作爸爸媽媽的聽見小孩子發音這樣不準確,是不是心裏很不高興,不要聽這小孩子的說話呢?不會的。不單是不會,反倒因為孩子會講話了,心裏十分的快樂。如果孩子長大了不會講話,是個啞巴,那才叫父母為他擔憂呢!我們在天上的父也是如此,一點不會因為我們禱告生硬而不要聽。若是我們不禱告,天上的父就要為我們難過了。小孩子初講話,語音單調,也不大有內容,長大一點,說話就多了,及至長大成人,說話就有份量,有內容。我們開始學禱告也是一樣,一定是經過生硬的階段,慢慢操練就會老練起來。所以初學禱告的人,不要看信主日子長的人怎樣禱告,只要看準自己是兒子,來到天上的父那裏和父親談話,我們心裏就不會有難處了。 還有些人在禱告以前,就想好或者寫好一篇禱告文,禱告的時候就背出來或是讀出來。我要提醒初學禱告的人,千萬不要這樣。禱告不是寫文章,也不是對神演講。神只是聽人禱告,不要聽人向祂演講。你想,兒子去和父親談話,要不要先擬一篇講詞,安排好談話內容的先後次序,用甚麼話開始,又用甚麼話結束呢?當然是不需要。除非是對父親別有用心,才會預先擬好談話的句子。我們來到天上的父面前,就像兒子戀慕父親一樣,用不著寫文章和作禱告詞,自自然然的把心裏的事講完就行了。 我們感謝主耶穌,祂給我們看見了這個寶貝又甘甜的關係。神是我們的父,我們是神的兒女,所以一切叫我們在禱告上發生膽怯或懼怕的想法,都是沒有根據的。我們放膽去禱告,因為禱告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頂高的享受。魔鬼頂喜歡人不禱告,我們不要受它的欺騙。要認識我們本來不配到神面前,更不必說能和神談話。但現今我不單是可以坦然的進到神面前,而且成了神的兒子,能直接與天父交談,祂也聽我們,又答應我們。這是何等大的恩典!因此我們更愛慕禱告,享用神賜給我們的這一個大恩典。 我們看過了,禱告就是人與神談話,又如同孩子與父親談話。有時我們看見孩子們與成年人說話是亂七八糟的,那麼我們禱告是不是也可以胡亂的來呢?不是的,下面我們要繼續再看關於禱告的兩件重要的事。約翰福音四章裏主耶穌和那個撒瑪利亞的婦人談話,談到敬拜神的事上去,那個婦人只是注意到敬拜神的外表的事。主耶穌就明明的對她說:『神是個靈,所以敬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主所講的這些話,對我們有極大的啟示。首先祂給我們指出,神是靈,不是物質,因此和神接觸不能用物質的方式和方法。另外又給我們指出,敬拜神正確的途徑是在靈和真實裏。禱告和敬拜有著頂密切的關係,我們就憑著這個敬拜的原則來認識並學習禱告。 禱告是根據裏面的負擔 頭一樣,敬拜是在靈裏面。我們敬拜神是憑著我們裏面的靈,同樣的,我們禱告也是根據我們的靈。說清楚一點,我們禱告是根據我們裏面的負擔。甚麼是負擔呢?我們看挑東西的人,你就看見他是給一些有重量的東西壓著。他有重的感覺,一直到他把所挑的東西放下了,那個重的感覺就過去了,他輕鬆了。我們從這個比方看,負擔就是那個重的感覺。我們的裏面對於一些人,事,物常有重的感覺,坐著有那個感覺,站著也有那個感覺,行走也有那個感覺,甚至連睡著還是有那個感覺。這一個感覺就是負擔。 『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意思替聖徒祈求。』(羅八章26~27節)神常常藉著聖靈,把一些祂要我們禱告的事情放在我們的裏面,我們裏面就有了重的感覺,這就是我們裏面的負擔。我們若照著這個負擔禱告,禱告過了,負擔就卸下來了,裏面那個重的感覺就沒有了,人也輕省了。反過來,裏面有了負擔,卻不去禱告,裏面就會一直很沉重。 禱告是根據裏面的負擔,就不是根據頭腦的思想。這不是說我們的禱告可以不要經過思想的整理,我們還是要用我們的悟性。不過我們要清楚,禱告是先從裏面的負擔開始,經過心思的整理,就用言語說出來。這和完全從思想裏說出來的話大有分別,單純從思想裏出來的話,可以是很完善的道理和屬靈的知識,但卻是空洞的,沒有實質的,只有人的思想在活動,靈裏面卻沒有感動,一點禱告的味道也沒有,自己很清楚的知道,別人聽來也不舒服,很難與禱告的人說「阿們」。我們開始學禱告,就開始要注意裏面的負擔,根據裏面的負擔來禱告,不要胡亂的想到甚麼就說甚麼,冒失開口是神所不喜歡的。(傳五章2節)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負擔」,或者說:「我很少有負擔的。」這是否就意味著那人可以不禱告,或者是少禱告呢?不是的。除非神停止祂的工作,不然的話,神一定感動祂的兒女們禱告,給他們禱告的負擔。基督徒沒有禱告的負擔,那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沒有禱告的負擔,只會在下面的三種情形下發生:第一,那人根本沒有得救,和神沒有關係,當然就不會有負擔。第二,是個得救的人,但卻犯了罪,還沒有悔改認罪,失去了和神的交通,所以也就沒有負擔。第三,聖靈在人裏面有了感動,受感動的人卻不禱告把負擔卸下來,一再的拒絕禱告,結果對負擔失去了敏感,便覺得好像沒有負擔。如果我們在禱告上覺得沒有負擔,我們就得好好的省察自己,究意是屬於那一種情形,好在主面前求憐憫。若真有願意禱告的心而缺少負擔,我們可以向主求,主必定把負擔加給我們。要叫我們在禱告上有重的負擔,我們該好好讀神的話,常常默想神的事,並且在微小的負擔裏就開始禱告,這樣我們必不會落在沒有負擔禱告的光景裏。 禱告要真實 第二樣,禱告不能虛假。不單是根據裏面的負擔來禱告,並且還要禱告得真實。所以禱告不在乎文藻和措詞的美麗,也不在乎長短,頂要緊的是要真實,因為聽禱告的神是真實的,沒有一點的虛空在祂的裏面。並且祂也明明的告訴我們:『耶和華所憎惡的,……就是……撒謊的舌。』(箴六章16~17節)禱告得不真實就是向神說謊,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靈和真實,這兩樣是連起來的。出於裏面的負擔的,就一定是真實。有人就會說:「若是這樣,我的禱告只有幾句話就完了,這樣短的話,都不像是禱告。」那麼我們要問,究意要多長才算是禱告呢?根本就沒有這個問題。有人要禱告長,便把許多拉拉什什的東西塞進他的禱告裏。長的目是達到了,但卻不真實,不能說是禱告。請看馬太福音十四章二十五節至三十一節,彼得在水上要沉下去了,他急忙的向主說:『主啊,救我。』主就馬上伸手將他拉起來。這是聖經上最短的一個禱告,一共只有四個字,但卻是十分真實的,主也立刻答應了這禱告。我們要禱告得真,卻不怕禱告得短。只有真實的禱告,才能得著主的答應。 初學禱告的人,很容易落在一種毛病裏。聽見別人的禱告好聽,又屬靈。就去學別人的禱告,一禱告就是把別人的話搬出來。我們不是說不能藉著別人的禱告來幫助自己在禱告上長進。但問題是在這裏,光學了別人禱告的話,卻沒有學到別人裏面的負擔,那就落在不真實裏,是背文句,不是禱告。我年紀小的時候,在吃飯以前,母親教我為領受主在飲食上的預備而謝恩。我把那禱文唸得熟爛,每次吃飯前就背一遍,「多謝天父,賜我飲食,求神赦罪,保我平安,阿們。」這樣教小孩子背禱告文,在教導他們認識神上並不能算錯,但是得救了的人禱告,還是照樣的背禱告文,那就會流於不真實了。裏頭沒有那點心,禱告文不管背得如何美麗動聽,也不能說是禱告。因此,許多人在聚會裏唸主禱文,實在是不大合禱告的原則。 禱告需要真實,有一句就是一句,兩句就是兩句,有多少就禱告多少,心中沒有的就不要放進禱告裏。神垂聽的不是人禱告的說話,要緊的是人裏面向主的真實。求主也在真實上教導我們禱告,叫我們的禱告和我們這個人實在的情形是一致的。 『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十一章9~10節)這是主耶穌和門徒的講話,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神豐富的恩典,是為著肯禱告的人預備的。禱告是得著神恩典的方法,不禱告的人是不會從神那裏有所得,肯禱告的人,神必讓他們豐豐富富的得著,因為神這個應許是單給那些禱告的人。因此,不禱告就是頂利害的屬靈的損失。我們信了主,不單是要好好的學習禱告,還要好好的追求長進,作一個禱告的人。──
王國顯《在基督裏長進──第一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