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預言的解釋(霍默希特)

 

預言的解釋

 

  要解釋《舊約》中的預言,存在著不少困難;其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個。首先是文學形式的問題。《以賽亞書》的大部分內容是以詩體的形式寫成的。要區分哪些應從字面(一般的、通常的意義)來解釋,哪些應當作比喻來解釋,是很不容易的。在解釋過程中,我們將盡可能的按字面的、直接意義來解釋。經文有許多地方採用了象徵、比喻、或預言的形式,但其中的基本意義並非難以把握。

  而更大的困難則在於確定這些預言是何時應驗的。簡單實用的方法是,我們看看在歷史中這些預言是否已經發生;如果這樣,可以說這些預言已經應驗了。但如果所預言的從未發生,那麼我們就應該關注這些預言是否會在末世應驗。(參賽20章有關埃及的預言。第一部分無疑在亞述攻佔埃及時已經應驗了。而其中的第二部分則涉及救贖和末世。太10章的結構與此類似。耶穌差遣了七十個門徒。這章的前半部分記載的是當時發生的事件,而第二部分則是末世論性質的,是與末世相關。)

西元前八世紀的歷史背景

  有五位先知在這段重要的時期中開展了各自的事工,並留下了文字的記錄:約拿、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和彌迦。這期間,在政治上是亞述占統治地位,但在人類心靈上造成的深遠影響卻是源于一些無名之士,他們來自兩個相當弱小的國家:以色列和猶大。

  瞭解歷史背景對於正確理解這些先知的處境和信息極為重要。有時,這些歷史背景不易確定;但是,只要對這些背景有所認識,對先知信息的理解就會加深。本教程沒有包括約拿的預言,這是因為這已經在《舊約》課中講解過了。阿摩司是向以色列人傳達信息的先知中第一位有文字記錄的先知。緊隨其後的是何西阿;然後是有名的官員兼先知以賽亞以及與他同時期的先知:彌迦。

  幼發拉底河上游的谷地的歷史錯綜複雜。在好幾個世紀中,曾有不同的民族、部落的人進入並定居在該地區,他們與早先進入該地區的人混居或爭戰。這些人對上帝的選民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為了更好地理解那些影響了《舊約》中人民、以及為上帝傳達信息的先知的事件,我們將討論兩個重要的人群:閃族人和亞述人。

  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從士師時期向列王時期過渡的這段時間(西元前1100年前後)對整個地中海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史密斯(Smith)這樣說:

  在西元前第二個千年的最後兩個世紀中(西元前12001000),西亞和地中海東部地區普遍存在著導致新的政治權力格局的動盪因素。埃及王國已經衰落,赫梯人(Hittie)已經分崩離析。特洛依已經陷落,科諾薩斯人(Cnossus)Mycenae人的時代已經結束。當塵埃落定、歷史場景的轉換已經完成時,亞述(其曾有過短暫的興旺,隨後就衰落)佔據了舞臺的中心。Phrygia、呂底亞人(Lydia)、希臘的Ionia人則成為小亞細亞西部的重要力量。在歐洲,希臘和阿哈伊亞(GreecetheAchaeans)已不再是主要的力量,取而代之的是多裡安人(Dorians)。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出現了一批較小的民族和國家:腓基尼、大馬色、以色列、猶大、摩押、以東等等。

  新興的亞述在西元前1000年再次崛起,它極大地影響了上帝的子民。亞述歷史中的新王國時期(西元前900—600)對西元前八世紀的以色列和猶大,以及先知的信息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研究亞述的歷史以前,有必要分析一下同一時期在那個地區的西北部開始出現的某一人群的情況。閃族人(Semites)稱這些人為亞蘭人(Arameans)而希臘人稱他們為敘利亞人(Syrians;可能源於閃族語中指Tyre,Tsur的詞,即Tsuria)(同樣,其語言為亞蘭和敘利亞語)

  一些亞蘭語的河流、山川的名稱證明了亞蘭人曾在早些時候在敘利亞北部居住。他們逐漸大批向幼發拉底河的西北地方遷移,甚至到達了波斯灣。這種遷移並不是一次統一的行動,而是一些具有類似的方言和宗教的遊牧部落的人口流動。他們對亞述人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可能他們也造成了中亞述時期的結束。這些人在哈博(Khabur)附近定居下來,最南一直到巴比倫;同是亞蘭人的迦勒底人(Chaldean)部落BitYakin在波斯灣北邊的濕地定居下來(見第七頁地圖)。迦勒底人逐漸混居到巴比倫人中間,後來在西元前625年建立了新巴比倫帝國。

  一部分亞蘭人開始壯大並佔據了大馬色作為他們的都城。他們就是在《聖經》中不斷出現的敘利亞人。大衛擊敗了進攻他的亞蘭人聯盟,並在大馬色部署了軍隊,但這很可能不知不覺地使與他敵對的亞述人實力增強,重新興起。亞蘭語在西元前八世紀前後開始成為了商業用語(linguafranca),這是因為亞蘭人遍及該地區(參賽3611)。甚至在地跨印歐大陸的波斯帝國時期,亞蘭語也是帝國的官方語言(因此,《但以理書》和《以斯拉書》的部分內容是用亞蘭語寫成,希伯來《聖經》的原稿也是亞蘭文)

  當一些亞蘭人定居下來,並形成了穩固的政治團體時,亞述人開始重新控制西部。在西元前9世紀,他們在連續60多年中幾乎每年都發動一次戰爭,從而建立了對哈博(Khabur)Balikh河周圍地區的統治。

  在《聖經》中,以色列人與亞述人的接觸發生在西元前九世紀,當時亞哈(Ahab)參與其中的幾個(亞蘭和其他部落)王國的聯盟與亞述人之間發生了爭戰。這一聯盟是為了在西部擺脫亞述人的統治爭取獨立而形成的。在撒縵以色三世(ShalmaneserIII,又譯為沙爾馬納塞爾三世)的年鑒記錄了這次戰鬥的情況,其時間為西元前853年。亞述取得了勝利,但是他們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到那個地區;而且,直到打勝了隨後的幾次戰鬥後,他們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這發生在西元前841年;這樣,以色列王耶戶以及其他的王不得不來到Nahrel-kelb向亞述進貢。這一事件也記錄在撒縵以色的黑色石碑上。

  在西元前9世紀末,亞述的實力有所減弱,但阿達德尼拉三世(AdadNirariIII,西元前810-783)在他登基後第五年西征,擊敗了大馬色。這使得敘利亞對以色列的壓力在一段時間內略有減輕。後來,亞述無暇顧及以色列,而大馬色和哈馬(Hamath)為奪回對自己領地的控制權而相互爭戰,這使得以色列和猶大有喘息的機會並得到發展。

  強大的提革拉毗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III;又譯,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西元前744-727)使國家重新興盛。西元前743年到西元前738年,他在西部發動戰爭。他與住在敘利亞的某個名叫亞撒利雅(Azariah)的猶太人開戰,打敗了他並摧毀了他的大部分領地。有些學者不敢肯定這個亞撒利雅是《聖經》中的人物。但布賴特(Bright)的觀點肯定是正確的;他說:在同一時期,出現相同名字的兩個國王和兩個地區是不可能的。因此,《以賽亞書》第一章提到的城邑被毀可能就是亞述的這次進攻的結果;這樣,猶大開始處在來自東方的統治的陰影之中。

  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同樣對北國以色列也造成了威脅。《聖經》在論到米拿現(Menahem)王時說:亞述王普勒(即提革拉毗列色,普勒[Pul]是他的巴比倫名字)來攻擊以色列國,米拿現給他一千他連得的銀子,請普勒幫助他堅定國位。”(王下15:19)提革拉毗列色的年鑒記載道:[至於米拿現,我像暴風雪一樣擊]敗了他,他……像鳥一樣逃竄,[並且拜倒在我腳前()]。我讓他回到自己的地方[並迫使他進貢,]金、銀等。而以色列[Omri地],我把其中的所有居民及其財物都遷到亞述。當比加(Pekah)與亞蘭(敘利亞)王的利汛(Rezin)聯合進攻猶大的亞哈斯(Ahaz)時,亞哈斯派人向提革拉毗列色求援(王下165-8)。以色列的另一次被擄記載在代上55-6。很明顯,撒瑪利亞遭到了許多次襲擊,每次都有人被擄走。

  提革拉毗列色扶植何細亞登基,但撒縵以色五世(西元前726-722)發現:何細亞背叛,差人去見埃及王梭,不照往年所行的與亞述王進貢。”(王下173-4)“……亞述王但撒縵以色上來圍困撒瑪利亞。過了三年就攻取了城。……亞述王將以色列人擄到了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並瑪代人的城邑。”(王下189-11)

  在Khorsabad的碑文上,撒珥根二世(SargonII,又譯薩爾貢,西元前722-705)稱他攻佔撒瑪利亞並擄走了以色列的俘虜。我攻佔了撒瑪利亞,帶走了其中的27290個居民作為戰利品。我從他們當中選瞭解情況50個戰士組成一個小隊,又讓其餘的(居民)保持他們的(社會)地位。我又派了我的一名官員管理他們,讓他們像以前的王一樣進貢。這和《聖經》的記載以及上面引用的撒縵以色五世的年鑒的內容都不一致。芬那根(Finegan)設想,撒珥根可能是在擊敗撒瑪利亞之後隨即登基,並像撒縵以色五世一樣繼續擄掠戰俘。

  西拿基立(Sennacherib,又譯辛那赫裡布,西元前704-681)向西擴張,佔領了猶大的許多防禦精良的城市,並圍困了耶路撒冷(王下18)。希西家(Hezekiah)向他進貢。正是在準備抵禦這次進攻時,希西家下令開挖了著名的西羅亞碑文(Siloaminscription)所記載的那條水道(代下321-8)“至於猶太人希西家,他沒有屈從我的統治,我圍困了他的46座堅固的城池、城牆堅固的要塞以及周圍無數的小村莊,用投石()機和沖城器征服了(他們)……我把他像籠中之鳥一樣圍困在耶路撒冷城,他自己的都城。我又在周圍修築工事,阻止那些離開城門的人。我把所攻佔的城鎮中的人擄走,送給了亞實突(Ashdod)Mitinti)”

  這是在某一碑文中發現的對這次進攻的較詳細的記載的一部分。但西拿基立沒有說明他並未攻佔耶路撒冷。希西家款待了剛剛興起的新巴比倫的使者,謀求共同抵禦亞述。

  亞述很快就完全衰落了。巴比倫人則在那波帕拉沙爾(Nabopolssar)的統治下與瑪代人聯合起來。在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之後,他們圍困了亞述的大都城尼尼微,並在西元前612年攻佔了它。亞述人向西逃到了哈蘭(Haran),在那裡埃及人與他們聯合,支持他們抵禦巴比倫人。在尼布甲尼撒的統治下,巴比倫人於西元前609年擊敗了亞述人,逐漸控制了亞述帝國南部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