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上古教會()──教皇權勢發展時期

(主後476 ~ 1073)

 

【日耳曼族佔據羅馬後的局面】主後476年,羅馬城被日耳曼蠻族佔據,西羅馬帝國遂告滅亡。第五世紀末葉,羅馬一統大局不復存在,當時的東羅馬帝國,仍舊保有希臘、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與埃及,俗稱拜占庭帝國。至於原屬西羅馬帝國的各省,則被日耳曼各族瓜分。東哥德人(Ostrogoths)與倫巴底人(Lombards)先後佔領了義大利;西哥德人(Visigoths)據西班牙北部和高盧(即今法國)南部;法蘭克人(Franks)據高盧北部、比利時和荷蘭南部;布根地人(Burgundians)據高盧東邊;弗立斯蘭人(Frisians)據荷蘭北部;撒克遜人(Saxons)據荷蘭東部和德國;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據不列顛;汪達爾人(Vandals)據西班牙南部和北非。

       這批瓜分西羅馬的蠻族,宗教信仰大致可分兩類:法蘭克人、弗立斯蘭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信奉自己的多神教,其他部族的大部分人則已接受了基督教中「亞流派」的信仰。── 黃迦勒《教會歷史》

 

【為羅馬天主教帶來擴展良機】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日耳曼蠻族的瓜分西羅馬,為羅馬天主教帶來了一些擴展的機會:

       ()日耳曼眾族預備了許多新臣民給羅馬天主教去統治。他們對羅馬天主教的外表和作法──諸如:教堂的莊嚴華麗、敬拜禮儀的繁文縟節等,感到詫異而歡喜領受。他們當中那些亞流式的基督徒,在教義立場上,實是無所謂,所以要把他們全數帶回正統派對基督位格的觀點,也沒有困難。

       ()這些種族提供了一個機會給羅馬天主教去擴大和加強教會的機構。新教會建立了,新教士訓練出來了,新的要道問答也預備好了。那些從來沒有受過教育的日耳曼人,更沒有把任何教義上的問題帶來去增加這宏大擴展的複雜性。

       ()日耳曼族雖是自己經手各征服地的統治者,卻是羅馬制度宗教訓練的受教者,這是羅馬教政(hierachy)的聲譽與勢力一鳴驚人的明顯徵狀。此外,這也證實奧古斯丁「神之城」一書中的觀點正確,就是:屬天之城遠比塵世之城為優,必有完全勝利之一日。

       ()西方的世界從康士坦丁堡羅馬皇帝的管轄中被割斷了。除了一個短暫的時期外,日耳曼各族的入侵,使到皇帝對羅馬教會不可能行使政教兩方的治權,皇帝對教會再也無能干涉了。

       ()羅馬教會贏得這些蠻族去承認她對他們有屬靈的主權,這個無疑地成為各地有野心的主教之致命傷,而使羅馬天主教的極權統治得以順利推展到各處。

       基於上述的理由,在日耳曼蠻族入侵後五百年,即主後1000年左右,歐洲的新興國家都成了羅馬天主教國家。── 黃迦勒《教會歷史》

 

【法蘭克人歸信基督】法蘭克人在國王克洛維(Clovis)的領導下,擴張勢力至全高盧省,從此高盧被稱為法國。法蘭克人是蠻族入侵羅馬後,第一個歸信基督的日耳曼部族。國王克洛維的信主經過,與康士坦丁皇帝非常相似:在一次激烈戰爭中,他看到十架顯在天空,他發誓如果此役得勝,就做基督徒,打完勝仗後,他和三千部屬同時於主後496年受浸。

       過去都是個人接受基督,從這時候起,只要一個國王信主,整族人都同時信主。

       法蘭克人所信的是根據尼西亞信經的正統基督教信仰,因此從起步開始,他們就與羅馬天主教會完全一致。其他日耳曼部族所接受的,則是異端的亞流派信仰。

       法蘭克人接受正統信仰,對後來教會歷史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與影響,二百多年後,就彰顯出來。── 黃迦勒《教會歷史》

 

【不列顛人歸信基督】西羅馬亡國前,就有基督徒的羅馬士兵將福音帶到不列顛。西羅馬亡國前十幾年,一位不列顛修道士聖帕提克(St. Patrick)成了「愛爾蘭的使徒」,主後461年,他去世時,教會已經堅立在那個地區,加上宣教士的努力,愛爾蘭修道院成為當時著名的教育中心。

       聖帕提克死後一百年,一位愛爾蘭修道士科倫巴(Columba),在蘇格蘭西邊的愛俄那島創立了一間修道院,從這間修道院差出了許多宣教士,他們在蘇格蘭做了美好的工作,建立了教會,也將福音帶給了萊茵河以東的日耳曼各部族中。

       科倫巴去世前一年,主後597年,教皇大貴格利(Pope Gregory the Great)差派修道士奧古斯丁及四十位修道士前往英格蘭傳道。大約經過一百年的宣教工作,終於使英格蘭成為基督教國家。── 黃迦勒《教會歷史》

 

【北歐各族人歸信基督】英格蘭人信主後,成為偉大的宣教士,他們前往北歐大陸,在異教徒中工作。其中最偉大的一位是波尼法修(Boniface)。他首先向弗立斯蘭人傳教失敗,然後越過萊茵河,進入其他日耳曼部族中間,帶領了不少人信主。日耳曼人原先虔信稱為佗爾(Thor)的雷神,當波尼法修砍下佗爾神的至聖大橡樹時,許多異教徒驚懼地等待這位雷神以閃電將他殛死,結果甚麼事也沒發生,這些人就不再相信佗爾,轉而接受了基督。波尼法修用這橡樹的木材建造了一座教堂,在當時,他被譽為「日耳曼人的使徒」。

       主後754年,波尼法修以七十三歲高齡回到他早期在弗立斯蘭的工場。一天,當他正為一些信徒施浸時,一批痛恨基督教的弗立斯蘭人,兇殘地把他以及在場的五十三位同道全部殺盡。

       另一位前往荷蘭工作的英格蘭修道士是衛利勃羅(Willibrord),從主後690年到739年間,他的努力使烏特列赫城(Utrecht)成為大主教區。至今該城仍為羅馬天主教在荷蘭的總部所在地。

       主後1000年左右,丹麥、挪威、瑞典及蘇俄各地的福音工作,都有長足的進展。可以說:從教會誕生到主後500年間,教會征服了有高度文化的羅馬帝國;接下來的五百年間,教會又征服了北歐野蠻的異教徒。── 黃迦勒《教會歷史》

 

【西方修道主義的發展】修道主義在耶柔米時已經盛行西方,不過各修道院有各修道院的規則,修道士的態度也有很多不完全的地方。自本泥狄克(Benedict)起來以後,就有大改變。本氏生在義大利的努西亞(Nursia)。有人說,他是一個少年老成的人。他先在羅馬城讀書;因怕世俗的引誘,就到野地去,住在洞裏三年。每遇試探的事使其心裏衝動時,他就跳入荊棘和苧麻中間,為的是克制他的情慾。那地方有些道士舉他為修道長;不久修道士看他做事太嚴,想要毒死他。因此在主後529年,本氏改在孟特喀西挪(Monta Cassino)上建立一所最著名的修道院。他為那裏的修道士所定的規則,是後來各處修道士的模範。本氏要修道士立願三條:()須住在修道院內;()須脫離世俗,就是獨身不娶,拋棄私產;()須服從院長的命令,遵守院中的規則。本氏也規定修道士早晚做工和禮拜的時刻,他的制度注重崇拜、勞役、學習。在不到三百年間,以他的辦法來舉辦的修道院,佈滿了整個歐洲大陸。把修道運動導向實際方面,而把它的理想與教會的理想調和起來,這種功績,實以本泥狄克為第一人。

       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有人說:修道士用十字架和耒耜(Cruce et aratro)培養道德和文化。除修道士之外,幾乎沒有人注意學問。現今我們能有古卷參考,多半是當時修道士在院中殷勤抄寫的。他們也開學校,照顧窮人,善待客旅。本氏修道派傳佈四處,有二十四個教皇,一千六百個大主教,都從他們這一派裏產生,由此可證明他們的勢力了。

       修道主義的本質,原是一種平信徒運動,但西方的修道主義把它更改了,使所有那些「發僧侶之誓」的人,都變成神甫。並且西方的運動是把修道主義顯大起來,作為推進一種教會制度的工具,而這制度卻原是它所抗拒的;僧侶成為傳教士和基督精兵的前鋒,事實上,自中古時代以來,修道士們的確是使羅馬教會獲致每一次勝利的衝鋒隊。

       和本泥狄克修道主義那種穩健中庸的理想尖銳相對照的,是克勒特(Celtic)只講神秘精神,不重紀律的奮興,和嚴苛苦修的類型。這派源出於東方,由南高盧傳入,從第五到第七世紀盛行於愛爾蘭、蘇格蘭及英格蘭,其最卓著的貢獻乃是宣道熱忱和致力於學術。克勒特修道制另一特色是採取家族制,修道院長是世襲的。

    最重要的修道改革,發生於第十世紀初年。亞奎丹之威廉公(Duke William of Aquitaine)於主後910年,在法國東部之克呂尼(Cluny)捐資興建一間修道院。為使這個修道院能脫離許多別間修道院因受世俗控制和教會干涉而來的腐敗,威廉定規,他這一間該直接仰望教皇,受他保護。在此以前,在本泥狄克的制度下,各修道院是由當地教區的主教所管轄。現在,新的修道主義興起,作為一種改良運動,使這機構順服教皇,向他效忠了。── 黃迦勒《教會歷史》

 

【大貴鉤利】大貴鉤利(Gregory The Great)生在羅馬鐘鳴鼎食之家,青年時代在羅馬城做一個官長。他父親死後,貴鉤利承受家產最多;但不願享這世界上的快樂,辭了官職,就把家產用作慈善事業,又把衣服和珍珠並各種的東西,分給窮人;且建七個修道院,自己做其中一個卑微的修道士。有一天他到羅馬城賣奴隸的市場上,看見一個黃髮碧眼的青年奴隸,當得知這年輕人是盎格魯人時,他說:「不是盎格魯,是天使!」(按:盎格魯Angles與天使Angels發音相近),因此他就想到那裏去傳道;但他的目的沒有達到,因為教皇要他做官,派他到康士坦丁堡做他的代表。到主後590年,人民公舉他做教皇;他一聽見就躲避到別處去了;後來人民找著了他,勉強他,他纔就任。

       大貴鉤利是第一位修道士成為教皇的人,在位十四年(主後590~604),他差派宣教士往英格蘭傳道,使英格蘭在一百年後終於成為基督教國家。當他任職的時候戰事發生,瘟疫流行,全國遭難。貴鉤利藉此顯明他的愛心和才幹,善待人民。自從他差人到英國去傳道,有幾處教會承認他為領袖。另外,他也和別的日耳曼族往來,使他們也服從他。

       大貴鉤利身具中世紀教會所有最突出的特點:他是第一個取得政治大權的教皇。雖然在法律及理論上,義大利仍屬於東羅馬帝國。但他在當地的權威大於羅馬皇帝,他也扮演了屬世領袖的角色,諸如:指派行政首長、整軍經武、締結和平條約等,使羅馬天主教在往後的年日中,變成歐洲的政治指揮中心。他也用了一些方法發展教皇的權力和資產。由於義大利各處主教甚擅威權,乃規定主教在教皇權力之下,每逢上任須由教皇贈授「白帶」一條,表示他的承認。康士坦丁堡的主教自命為「普天下的主教」,貴鉤利絕不承認,且說,這是教皇用的名號,別人不可冒稱;然而他自己不用那樣的名稱,只稱自己為「神僕人的僕人」。他這個名稱便成了以後教皇的稱呼。

       他自認為他是使徒彼得的繼承人;在海外宣道方面,他使羅馬教皇的勢力伸張到遠方;在聖樂方面,他創始了貴鉤利聖歌(Gregorian Chant);在神學方面,他主張:()聖餐是將基督再度獻上為祭。()已故的聖徒能幫助我們。()有煉獄的存在。他主張人不論善惡死了以後,必先經過「煉獄」纔可變為潔淨。然而他也說教會可以為死人禱告,縮短煉獄之期。他也主張善人的功勞和聖骨的權柄。因此,人民的迷信日深一日。── 黃迦勒《教會歷史》

 

【回教的興起】當基督教得勝於西歐的野蠻民族的時候,一種新的神治政體興起於阿拉伯,擴展到非常廣大的區域。它乃是以摩西的神治政體為軌範。它的創始人是穆罕默德(Mohammed,主後570~632),他原是阿拉伯麥加城一個趕駱駝的商人。他多次往巴勒斯坦去旅行,就有很多機會去觀察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實況,也看見希臘文化與羅馬政治的影響。他就揉和了猶太教、基督教、希臘文化、羅馬政治各種要素,又攙雜了一些阿拉伯的觀念,於主後610年宣佈成立回教(Islam)

       回教的主要教義有五:()除阿拉之外,再沒有別神。()天使是神與人的中保,在人間替神工作。()阿拉的旨意記錄在可蘭經,其中的知識足以使人獲得拯救的指引。()尊亞當、挪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為六大先知,其中以穆罕默德為最大。()人死後將來於「復活日」都要接受審判,唯跟隨穆罕默德者得進入天堂。

       穆罕默德號召跟隨他的人,以暴力及非暴力交互使用,擴展回教領域。於主後629年,親自率領軍隊攻打基督教國家;未幾,他死於主後632年,但他的影響卻流傳後世。他的跟隨者是一班兇猛好戰的騎兵,在往後的一百年中,他們橫掃阿拉伯沙漠,征服波斯,貫穿印度,弭平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省,圍攻康士坦丁堡兩次未成,卻奪佔了帝國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

       回教徒的征討並未停止在北非。主後711~718年間,他們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了西班牙。然後,又越過庇里牛斯山,征伐高盧。當時的高盧乃在法蘭克王查理(Charles Martel)的治下。主後732年,查理在都爾(Tours)之役,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終於阻止回教徒的入侵,使西歐得以免受他們的蹂躪。

       回教勢力的興起,使得當時東方教會的三大主教區──亞歷山大、安提阿與耶路撒冷──均在回教的統治下,被異教徒摧殘與侮辱,僅康士坦丁堡茍安於帝國的庇護之下,這也有助於羅馬教皇鞏固並發展其勢力於西歐各國。── 黃迦勒《教會歷史》

 

【查理曼王朝】都爾戰役的大英雄查理,於主後741年去世,他的兒子「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繼承大業。丕平對宗教非常熱心,與羅馬教廷建立了一種互助關係,並開創了兩個前所未有的先例:()皇位之繼承,須先獲教廷的批准。()君主將土地賜給教會。這事為梵蒂岡「教會邦土」(church-states)奠下了基礎,亦使皇帝成為教廷的保護者。

       矮子丕平死於主後768年,他的兒子查理士,即為後人所共知的查理曼(Charlemagne,意即「偉大的查理士」)。查理曼首先徹底打敗了倫巴底人,消滅了倫巴國;接下來,征服極其兇悍野蠻的撒克遜人,又用劍強迫撒克遜人接受基督教;佔據德國北部巴伐利亞,將其置於自己領下;再後,他自回教徒手中解救西班牙,將基督教勢力推到庇里牛斯山後,直達巴塞隆那(Barcelona)

       查理曼大軍所到之處,都介紹了羅馬基督教的信息和組織,因此甚得羅馬教皇的稱許。所以他在羅馬受到教皇慇懃的接待。他批准了父親丕平捐賜教會土地之事,又與教皇訂立了一項神聖契約,擴充教會擁有的土地,答允保護教廷的安全。後來,當教皇利奧三世被控涉及罪項,而請求查理曼的保護和支持時,他遵守了諾言,在羅馬召開了議會,為利奧三世清理案件。

       主後800年聖誕日,查理曼跪在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前,讓利奧三世將皇冠放在他的頭上。在場的貴族及主教均向他歡呼祝賀,說:「神加冕的查理士、奧古士督、羅馬偉大和平的君王,萬歲,永遠勝利!」他的加冕表示查理曼不只是法蘭克的君王,更是整個西歐的真正統治者;同時亦顯示,羅馬帝國的政治中心已由康士坦丁堡轉回羅馬。

       查理曼在基督教的佈道工作上,在教會的立法上,在教會的行政上,在主教選舉上,在學校與修道院設立上,以及在教育標準之正式規定上,都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他反對敬拜圖像。他認為圖像雖然對於禮拜堂之裝飾與保存聖蹟上,有其功用;然而它們決非必要,並且決不應當受敬拜。結果,對圖像之敬拜,並未實行於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各禮拜堂中,直到第十一世紀之初,還是如此。── 黃迦勒《教會歷史》

 

【封建制度】查理曼死後,由他的兒子和三個孫兒繼位治國,但腐敗早已發生,國勢也就衰落了。查理的嫡系加羅溫朝(Carlovingian Line)在第九世紀末葉時,便已瓦解。強盛的中央政府既不存,野蠻的斯干地那維亞人趁虛入侵,當時的歐陸流傳著一句禱告文:「主啊,救我們脫離斯干地那維亞人!」歐洲再度進入混亂的局面。就在這混亂中,興起了封建制度。這是一種簡單而自然的過程。由於蠻族的入侵,不再有大城市存在,大多數人都住在鄉間,土地就是財富,所謂封建制度,是根據土地擁有權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獨特管理系統。

       繼承查理曼的諸王,很快就發現自己無能保衛國家免於蠻族之侵襲。為安全起見,國王就把國土分給他手下諸侯,條件是:在需要時,提供國王軍事援助。而這些新興的封建王侯,也依同法再把他們所得的土地分給下面的貴族們,貴族又把土地再分給更低的佃戶,依此類推。

       一些虔誠的基督徒,往往會把土地捐給教會或修道院。於是主教、大主教及修道院院長漸漸成為地主。這樣,他們也進入了封建制度。最後,全歐每一個人都在封建系統之中。而皇帝視教皇如同諸侯,為後來教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在這樣的制度下,最低下的一個階級,稱為農奴。這些人,不論男女,都是奴隸,地位有如物件或動產那樣,是不能離開土地的。地位在農奴之上的,是那些已脫離奴籍的人,雖不再是奴隸,卻也沒有甚麼權利和多大的自由。全權管制農奴與脫奴籍之民的,稱為小地主,轄地大小不定,全視君主給他們怎樣的恩惠而定。重要一點的小地主,是君主的顧問官,同時也是地方上的紳士,有排難解紛及推廣公益之責。在敵軍壓境時,所有這些臣民都要拿起武器,去保衛君主的權益。

    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結果是造成「地方分治」的局面。全歐洲沒有一國有強大的中央政府,而是分成許多被貴族統治的公國、侯國,這些貴族在他的領土內,就是一個國王。結果,真正的皇帝實力薄弱,只不過是許多貴族中為首的一位而已。若幾個貴族聯合起來,就往往比皇帝還強。

       立於封建制度最頂端的,是不作任何人的家臣,只作領主(lord)的人;而最底層的是純為家臣,沒有領主身份的人;在這中間的都有領主與家臣雙重身份,對居其下者為領主,對在其上者為家臣。領主必須保護家臣,家臣必須提供服務,尤其是要為領主作地方上的豪傑,把自己和他們可能控制的力量,組織起來,成立小軍隊和小王國,其大小全視其力量如何,或只有一城,或兼有若干領土。每一個小王國,都是一個完全的君主國,要國內所有百姓,都向國君宣誓效忠的。

       驟眼看去,封建制度也許會大大損害到羅馬天主教的權利。其中一些小君主對於教皇的各種矯飾,也許懷著敵視的態度。事實上,緊貼封建制度而來的一個結果,確是教皇聲威的降落。在這許多小王國中,主教就是小地主,他們被迫去宣誓向俗世君主效忠。他們俗務紛繁,也就無暇去顧及宗教了。

       不過,從長遠方面看去,教皇制度並沒有受到封建制度的嚴重傷害。有的時候,主教們也會成為小王國中的君主,而臣民們也會從國君那裏領得許多土地。結果,這些土地,有許多反落在羅馬教會手中。此外,一般人對俗世政權發生了反感,而那些有權勢的主教們,因為他們待人以慈的作風,與一些作威作福的俗世君王不同,結果,一般的老百姓,自然要熱愛並盡忠於宗教方面的領導。── 黃迦勒《教會歷史》

 

【保羅派】在第七至第十世紀,有一股新興的屬靈運動,在米所波大尼(Mesopotamia)一帶頗為活躍。那些基督徒除了「基督人」(Christians)和「弟兄們」(Brethren)以外,不喜歡有任何其他的稱謂。他們堅決地反對崇拜偶像、聖物,以及羅馬天主教的一些錯誤禮儀,人們稱他們為「保羅派」(Paulicians)。羅馬天主教為了打擊這些叛徒,就醜化抹黑他們,說他們是「二元論」的異端論者(即相信有一善良之神和一邪惡之神),並指控他們就是摩尼派。

       保羅派的信徒不承認有一個中央的權威可以管轄分散在各地的聚會。地方教會只應以神為他們的元首。他們認為可以有一些神的工人如同使徒保羅,到處走動幫助建立各地教會。當時他們並沒有一套公認的教條,因為各個聚會藉著不同的人的服事都有它獨特強調的部份。他們並不以教條來強求合一。他們屬靈的合一乃是建立在他們在基督裏所有的生命為基礎,這個生命能在每天日常生活中見證出來。他們極度地強調聖經的權威,尊重神的話語,作為他們屬靈成長的根基和指南。

       當時有一本用亞美尼亞文寫的書,名叫「真理之鑰」,把保羅派的基本信仰和行為記錄下來。書中特別強調兩件事:第一是讀經和禱告,第二是合乎神的話的聖潔生活。該書也反對給嬰兒施浸,但是主張教會應該為信徒的孩子禱告;長老們應該鼓勵父母養育並教導下一代,使他們能夠敬虔、認識主以及主的話。浸禮只應該對那些願意見證他們悔改和信心的人施行。他們不僅對要接受浸禮的人有著聖潔的要求,對施浸的人也是相當嚴謹。在設立長老的記載中,作者強調聖經中所提到的各樣條件必須符合,一個願意做長老的人,必須有勇氣承擔長老職份所帶來的危機,並且準備為主受苦。

       保羅派吸引了那些熱愛基督的人。在他們的中間,我們能看到早期教會單純而又聖潔的生活。那些傳講神話語的人,都是謙卑而又有像使徒一般靈性的人,為了傳講神的話,他們把生命傾倒,寧死也不否認他們的主。後來,拜占庭帝國把這些勇敢虔誠的信徒驅趕到山上去,以致他們與世隔絕。到第十世紀左右,在保加利亞定居下來的保羅派信徒,漸漸地融入波各米勒派(Bogomiles)中,從此保羅派便消失無蹤了。── 黃迦勒《教會歷史》

 

【黑暗時代】從主後880年到1046年,史稱「黑暗時代」(Saeculum Obscurum),亦即由卡羅林皇朝之後到貴鉤利改革運動開始為止。而黑暗最深的地方莫過於義大利。教會的名譽被歷任教皇破壞無遺,奧爾良(Orleans)的一位監督主教曾指著其中幾個教皇宣稱說:「負罪的惡漢,發出血腥污穢的臭氣,一個敵基督者竟坐在神的殿中。」這些教皇之中,比較惡名昭彰的如下:

       約翰十二世。他在二十一歲成為教皇,沉溺於酒色,幾乎每一件罪都被他犯盡了,即如:強姦童女、寡婦,又與他父親的情婦同居,使教皇的宮廷變成一個妓館,最後當他與一個婦人正在行淫時,被那婦人的丈夫所殺死。

       波尼法修七世。曾殺了教皇十四世,並且藉著揮霍濫用那些偷來的款項,而維持自己能長久的佔據那被鮮血所染的教皇寶座上。

       本泥狄克九世。他十二歲時即作了教皇。他的惡行遠超過前面約翰十二世多倍:在光天化日之下肆無忌憚的殺人、強姦,在殉道者墳瑩旁搶掠那些訪聖客。他實在是一個極其可憎的罪犯,因此百姓將他逐出羅馬境外。

       貴鉤利六世。用錢買得了教皇職權,而與本泥狄克九世、西爾維斯三世,同時自稱教皇,三分鼎立,各不退讓。當時在羅馬城內充斥了一班受人僱用的行刺者,女訪聖客遭受姦污,甚至教會也被血腥污辱。

       革利免二世。可以說,當時在羅馬的教牧僧侶,沒有一個是沒有犯姦淫和用錢購買聖職的罪的。這樣一種黑暗可怖的局面,遂引發了改革的呼聲。── 黃迦勒《教會歷史》

 

【基督教在東方的散佈】正當基督教在西方正處於「黑暗時代」的時候,在東方的教會卻是正值輝煌時期。原來自主後330年康士坦丁遷都後,在羅馬的天主教廷一面與世俗政權鬥爭,同時又與康士坦丁堡的主教展開長期的鬥爭,東西方教會互相對抗。而在東方大主教與世俗的統治者之間,並沒有如羅馬教皇與帝王間出現的相爭情況。從起初,東方教會就與治理康士坦丁堡的領導人保持一段密切的合作關係。

       當阿拉伯回教興起之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成為基督教世界的前哨,負起保護東歐對抗回教勢力入侵的艱鉅工作。雖然康士坦丁堡成功抵禦兩次大規模的進攻(主後647~648717~718),但東方帝國除常受陷落威脅的康士坦丁堡,以及巴爾幹半島與小亞細亞的一部分外,終究無力保護其餘的地區,而使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相繼落入回教徒手中。不論回教徒在甚麼地方施行統治,基督教都強受壓制,變成癱瘓。

       雖然如此,東方教會在小亞細亞、亞美尼亞與巴爾幹半島一帶,仍極蓬勃。他們所採用的語文是希臘文,由此形成希臘東正教。希臘東正教最大的成就是向俄國宣教。第十世紀末葉俄皇佛拉地米(Vladimir980~1014)可說是俄國基督教的成立者。佛氏為了令子民有一種共同的宗教信仰,邀請了回教、猶太教、羅馬天主教和希臘東正教會的代表,到基輔(Kiev)論證他們自己信仰的價值。回教與猶太教都不能給予他甚麼深刻的印象,但他卻不能在東方及西方基督教之間作出抉擇。他於是派遣使者,分別到羅馬和康士坦丁堡觀察他們的宗教情況。到達康士坦丁堡的使者,被聖蘇非亞(St. Sophia)教堂壯觀的崇拜禮儀吸引,以致他大力推薦東正教。主後988年,佛拉地米與東羅馬帝國國皇奧托(Otto II)的姐妹結婚,接受了浸禮。他的十二個兒子也跟隨他的例子,很多俄國人民亦集體接受基督教為他們的宗教。於是在主後989年,俄國正式成為基督教的皇國。── 黃迦勒《教會歷史》

 

【東西教會分裂】主後1054年,教會分為二部:東方的為希臘東正教,西方的為羅馬天主教。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因西方注重律法,東方注重知識。兩方對於神學的意見也不同。西方說,聖靈是從父和子降臨的;東方說,聖靈單是從父降臨的。帶來最後分裂的主角是羅馬教皇利奧九世和康士坦丁堡大主教米迦勒瑟拉留,他倆都擁有堅強的個性,而且堅決要達成各自的目標。

       瑟拉留關閉所有康士坦丁堡的拉丁教會,拋棄所有無酵餅,而且命令所有拉丁修道院要採用希臘教會的禮儀。利奧九世發出嚴重抗議,聲言唯有羅馬纔能夠接受最崇高的尊敬和順服。他願意寬容希臘教會,讓他們有自己的習俗慣例,但羅馬教會的教義是不容更改的。

       國王在康士坦丁堡召開調停會議,希望解決彼此的紛爭。然而教皇的使者受到不友善的待遇。瑟拉留更把教皇的名字有在禱告和彌撒中群眾提及的名單裏刪去。教皇的使者為了報復,在主後1054716,在聖蘇非亞大教堂祭壇上,宣佈革除瑟拉留和他的跟隨者的會籍。四日後,在同一地方,瑟拉留作出相同的行動,將教皇與其追隨者逐出教會。東西方教會的大分裂終於發生了。

       自此之後,東西方教會分道揚鑣,各自為政。希臘東正教的屬地大體是俄國、巴爾幹半島及亞細亞的西隅。羅馬天主教則在其餘各地,而主要屬地是歐洲西南,和美洲南部。── 黃迦勒《教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