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擄歸回(林獻羔) 目錄: 前 言 1 第一章 被擄前的簡史 2 第二章 以色列被擄(西元前722年) 11 第三章 猶大被擄 15 第四章 被擄歸回 24 總 結 32 前
言 讀經:“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 以色列國是神所揀選的國家,使她成為祭司國,把福音傳給全世界。但因為以色列人犯罪離棄神,神就揀選利未支派為祭司。 以色列第一位王是掃羅,第二位王是大衛,第三位王是所羅門,他們都是統治全國的。所羅門死後,以色列國就分為南北兩國。北國仍叫“以色列”(有時稱“撒瑪利亞”);南國稱“猶大”。 以色列共有19位王,但沒有一個好王,所以神藉亞述國來攻打以色列,把他們擄到亞述。但猶大仍存,所以以色列還不算亡國。 猶大也有19位王,其中有8位好王。烏西雅雖是個好王,但末後變壞。正因為猶大有幾位好王,所以神把她留存多一百多年。最後,王和百姓都敗壞了,神就藉著巴比倫攻打她,把猶大人擄到巴比倫去。 當猶大被擄後,全以色列就正式亡國了。 北國以色列被擄後,他們一去不復返;猶大被擄後70年就歸回。 歸回的是猶大人(也稱猶太人)。他們回國後,不只居住在猶大,還有不少人分散全國。所以以色列國又稱為“猶太國”。 這本小冊子讓我們瞭解以色列人因犯罪離棄神,遭受神的懲罰與報應;但當他們在被擄之地向神悔改、歸向神,神就讓他們從被擄之地歸回。 有許多信徒初期很熱心,生命逐漸長大,也有事奉。但時間長了就對神冷淡、貪愛世界、犯罪、遠離神,神就讓他們被魔鬼擄去;但當他們在被擄之地悔改歸向神,神也就使他們從被擄之地歸回,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盼望我們通過以色列的被擄歸回,使我們翻然醒悟,早日回到神的家裡,作個蒙福的基督徒! 第一章 被擄前的簡史 以色列國是世界的中心。如果要詳細瞭解以色列國的歷史,請參閱靈音小叢書之四十八《看以色列》、之五十七《耶路撒冷》、之五十八《中東形勢》。 現在我們不是詳論以色列的歷史,而是簡單地讓我們對以色列被擄的前後有所認識,特別是在被擄前的過程。 一、以色列立國 挪亞出方舟之前是沒有以色列國的。 洪水之後,直到神呼召亞伯蘭(後改名為亞伯拉罕)從迦勒底的吾珥往神所指示的迦南地立國,時為西元前2091年,之後才有以色列國(創11:27,31,12:1-2)。 當亞伯拉罕從迦勒底的吾珥渡到迦南地的時候,他們不稱以色列人,而是叫“希伯來人”。“希伯來”就是渡到那邊的意思。直到第三代雅各,神把他的名改為“以色列”(創32:28,35:10)。以後,這個國家才稱為“以色列國”。以色列立國初期是列祖時期。西元前2000年,神曾向亞伯拉罕顯現,預言他要成為大國(創12:1-2)。 雅各生了12個兒子(創35:22-26),後來以色列分成12個支派。不過,12個支派沒有約瑟和利未,因為利未支派為祭司,只得逃城(書21章),所以沒有利未支派的地業。約瑟也沒有分到地業被稱為約瑟支派,但他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補上約瑟和利未兩個支派。 雅各的十二個兒子(創35:23-26) 利亞所生的 拉結所生的 悉帕所生的 辟拉所生的 流便 西緬 利未 猶大 以薩迦 西布倫 約瑟 便雅憫 迦得 亞設 但 拿弗他利 以色列十二支派分佈全國(書13章,15-19章) 約但河西九個半支派 約但河東兩個半支派 猶大支派(書15章) 以法蓮支派(書16:5-10) 瑪拿西半支派(書17:1-6) 便雅憫支派(書18:11-28) 西緬支派(書19:1-9) 西布倫支派(書19:10-16) 以薩迦支派(書19:17-23)亞設支派(書19:24-31) 拿弗他利支派(書19:32- 39) 但支派(書19:40-48) 流便支派(書13:15-23) 迦得支派(書13:24-28) 瑪拿西半支派(書13:29- 31) 二、以色列人下埃及和出埃及 聖經預言以色列人要下埃及,在埃及為奴400年之久(創15:13-14)。 雅各特別愛約瑟,這就引起他的哥哥們的嫉妒(創37:3-4),他們把他賣到埃及去(37:25-28)。後來他竟作了埃及的宰相(創41:40-44,45:8)。 雅各130歲,因迦南地遭受大饑荒,雅各派他的十個兒子往埃及買糧(創42:1-3)。他們在埃及與約瑟相認(創45:1-8)。結果以色列全家都下了埃及(45:26-28)。 他們在埃及,初期很好,後來新王苦待他們(出1:11)。到第4代,神藉摩西、亞倫把以色列民領出埃及(出14章),時為西元前1446年。 這是以色列人首次回國(經曠野的路程約有40年之久)。40年之後,神藉約書亞領他們過約但河入迦南(書3章),神“將地分給他們為業”(書11:23)。 三、士師時期 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後,他們首先要征服迦南人,得回地土。他們是由約書亞帶領征服迦南的。 之後,他們由士師執政300年(士11:26)。那時,他們沒有王,只由士師執政。 從約書亞進入迦南的一段時間,直到撒母耳記上8:3為“士師時期”,約有450年之久:“此後給他們設立士師,約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徒13:20) 士師,希伯來原文是“審判官”,英文譯作Judges. 士師一覽表 1.俄陀聶(士3:9-11) 2.以笏(士3:15-30) 3.珊迦(士3:31) 4.底波拉與巴拉(士4:4, 8) 5.基甸(士6-8章) 6.亞比米勒(士9章) 7.陀拉(士10:1-2) 8.睚珥(士10:3-5) 9.耶弗他(士11:6-12:7) 10.以比贊(士12:8-10) 11.以倫(士12:11-12) 12.押頓(士12:13-15) 13.參孫(士13-16章) 14.以利(撒上4:18) 15.撒母耳(撒上7:13-17) 16.約珥(撒上8:1-2) 17.亞比亞(撒上8:1-2) 40年(11節) 80年(30節) 40年(5:31) 40年(8:28) 23年(2節) 22年(3節) 6年(12:7) 7年(9節) 10年(11節) 8年(14節) 20年(16:31) 40年(18節) 底波拉是女先知(士4:4),又是士師。 撒母耳是先知(撒上3:20),又是士師(撒上7:13,15)。他是一位“巡迴士師”,在各地審判及治理以色列人。 四、王國時期 自撒母耳記上8章以色列人求立王開始,直到全國淪亡、被擄到外邦為止,他們都是以王治國的(撒母耳記上至歷代志下),共434年(西元前1020-586年)。 1.王國統一時期,共120年 以色列人求立王之後,頭三個王是統治全以色列國的,這就是王國統一時期。 頭一位王名叫“掃羅”,他在他的家鄉基比亞設立首都。他作王40年(徒13:21)。他是一個不好的王。 第二位王是“大衛”,他作王40年(撒下5:4)。 第三位王是大衛的兒子“所羅門”,他作王也是40年(王上11:42),聖殿是由他建造的(王上6:1)。 頭三個王都是治理以色列全國十二個支派,共計120年之久(西元前1072-952年),以後以色列就分為南北(王上12章)。 2.王國分南北時期(西元前930-586年) 自從所羅門死了以後,國就分南北:北仍叫以色列,以撒瑪利亞為首都;南稱猶大,仍以耶路撒冷為首都。以後南北各自為政:南有南王,北有北王。 (1)北方王國以色列(西元前930-722年): 當初,北國以示劍為京城(王上12:25),後來移到得撒(王上14:17,16:23),最後才搬到撒瑪利亞(16:24)。 北國第一個王是“耶羅波安”(王上12:20),最後一個王是“何細亞”(王下17:1-6)。 亞述國多次來攻打以色列,在亞哈謝作王之後,還有四次來攻打: ① 第一次是撒縵以色第二Salmanesserji:西元前183年來攻打。以色列王耶戶給他進貢。 ② 第二次是提革拉毘尼色第二Tiglath-PileserⅡ前來攻打,他原來名叫“普勒”(王下15:19)。 ③ 第三次還是他來攻打(王下15:29)。 ④ 第四次是撒縵以色第四:他戰勝了以色列人,把他們擄到亞述國去了。 直到西元前722年,亞述攻陷撒瑪利亞:亞述派一總督治理以色列,使以色列在河西合為一個省。這時,整個北國亡了,多人被擄到亞述去了(王下15:29,17:1-6,23,18:11)。他們到亞述後就再沒有歸回(代上5:26)。 北方國只存208年(西元前930-722年),前後共有19個王,但沒有一個好王,其中有8個王是被刺殺或自殺死的。 (2)南方王國猶大(西元前930-586年)共344年,比北方王國長135年。 猶大以耶路撒冷為京城。 第一個王是羅波安(所羅門的兒子)(王上14:21-31),最後一王是西底家(王下24:18-20)。 頭三王是與以色列衝突時期(王上14:-15:24):西元前930-870年。 猶大共有19個王,其中有8個好王。 末後二王:約雅斤(王下24:8-16,代下36:9-10)。猶大被擄(西元前597年)後,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王。”(代下36:10) 直到西元前586年7月,耶路撒冷淪陷(王下25:1-21,代下36:19-20),巴比倫將聖殿拆毀了。這時,猶大王國就結束了。 以色列列王綜覽 序 列 王 在位 終局 經文 同時代 同時在位 號 先知 的猶大王 1 耶 王 上 亞希羅 羅波安、 羅 22年 壽終 12:16-20 (王 上 亞比央、 波 14:19-20 11:29-40) 亞撒 安 2 拿 2年 被殺 王 上 亞撒2年立 答 15:25-32 3 巴 24年 壽終 王 上 耶戶 亞撒3年立 沙 15:33-16:6 (王上16:1) 4 以 2年 被殺 王 上 亞撒26年立 拉 16:8-10 5 心 7日 自殺 王 上 亞撒27年立 利 16:15- 20 6 暗 12年 壽終 王 上 亞撒31年立 利 16:21- 28 7 亞 22年 被殺 王 上 以利亞 亞撒38年立 哈 16:29- (王 上 33,22: 17:1-7) 29-40 8 亞 2年 病終 王 上 以利沙 約沙法17年 哈 22:51- (王 下 立 謝 53,王下 3:13- 1:1-16 27) 9 約 12年 被殺 王 下 約沙法、 蘭 1:19,9: 約蘭、 21-26 亞哈謝 10 耶 28年 壽終 王 下 約阿施 戶 9:1-10: 36 11 約 17年 壽終 王 下 約阿施23 哈 13:1-9 年立 斯 12 約 16年 壽終 王 下 約阿施37 阿 13:10- 約拿 年立 施 13 亞瑪謝 13 耶 第 41年 壽終 王 下 亞瑪謝15 羅 二 14:23- 阿摩司 年立 波 29 安 14 撒 王 下 烏西雅38 迦 6月 壽終 15:8-12 何西亞 年立 利 雅 15 沙 1月 被殺 王 下 烏西雅39 龍 15:13-16 年立 16 米 王 下 烏西雅39 拿 10年 壽終 15:17-22 年立 現 17 比 王 下 烏西雅50 加 2年 被殺 15:23-26 年立 轄 18 比 20年 被殺 王 下 俄德 烏西雅52 加 15:27-31 (代下28: 年立 8-15) 約坦、 亞哈斯 19 何 王 下 亞哈斯 細 9年 被擄 17:1-18 12年立 亞 希西家 猶大列王綜覽 序 列 王 行事 在位 經 文 同時代 同時在位 號 先知 的猶大王 1 羅 王 上 示瑪雅 耶羅波安 波 惡 17年 11:43- (王上 安 12:1 12:21- 24) 2 亞 王 上 耶羅波安 比 惡 3年 14:31- 18年立 央 15:6 3 亞 王 上 亞撒利雅 耶羅波安 撒 善 41年 15:8- (代 下 20年立 15 15:1-8) 拿答、巴沙、 哈拿尼 以拉、心利、 (代 下 暗利 16:7-10) 4 約 王 上 雅哈悉(代下 亞哈4年立 沙 善 25年 22:41- 20:14-19) 亞哈謝、 法 50 耶戶(代下 約蘭 19:1-3) 5 約 惡 王 下 約蘭5年立 蘭 8年 8:16-19 6 亞 ︵ 1年 王 下 約蘭12年立 哈 亞 8:25- 謝 他 29, 利 雅 惡 6年 11:1-3 耶戶 篡 位 : ︶ 7 約 王 下 撒迦利亞 耶戶7年立 阿 善 40年 12:1- (代下24: 約哈斯、 施 21 20-22) 約阿施 8 亞 王 下 約珥 約阿施2年 瑪 善 29年 14:1-7 立耶羅波安 謝 第二 9 烏 王 下 以賽亞 耶羅波安27 西 雅 善 52年 15:1-7 彌迦 年立 亞撒利雅、沙龍、拿現、 比加轄 10 約 善 16年 王 下 比加2年立 坦 15:32-38 以賽亞 11 亞 王 下 比加17年立 哈 惡 16年 16:1-4 彌迦 斯 12 希 王 下 何細亞3年立 西 善 29年 18:1-9 家 13 瑪 王 下 那鴻 拿 惡 55年 21:1-3 西 14 亞 惡 2年 王 下 西番雅 們 21:19-26 以色列國被 15 約 王 下 擄於亞述 西 善 31年 22:1-2 亞 16 約 王 下 耶利米 哈 惡 3月 23:31- 斯 32 17 約 王 下 雅 惡 11年 23:36 哈巴谷 敬 37 18 約 王 下 俄巴底亞 雅 惡 3月 24:8-9 斤 19 西 王 下 底 惡 11年 24:18- 家 20 如果把女王亞她利雅(王下11:1-3)算在一起,一共20個王(見第6王亞哈謝)。 第二章 以色列被擄(西元前722年) 讀經:列王記下17章 從所羅門之後,以色列國分南北:北國仍叫以色列,南國稱猶大。 北國第一個王是耶羅波安,他統治以色列十個支派;南國第一個王是羅波安,他統治猶大(包括便雅憫)。 以色列共有19個王,但沒有一個好王,其中亞哈是最壞的,王后耶洗別更壞。 一、亞述王攻陷撒瑪利亞(王下17章) 亞述在巴比倫北面。 1.亞述帝國 西元前2000年,亞述興起,分為三個時期: (1)第一期,撒縵以色一世ShalmaneserⅠ於西元前1430-1000年掙脫了巴比倫,他統治幼發拉底河流域。 (2)第二期,西元前880-745年,亞述崛起,後來衰落了。 (3)第三期,西元前745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興起。他殘忍好戰,於西元前734年擄了以色列的北部(王下15:29)。亞述後來興起了。 西元前727-722年撒縵以色五世接著作亞述王。 2.以色列最後一王是何細亞(西元前732-722年) 何細亞“作以色列王九年”(王下17:1)。他原來與亞述和好,臣服亞述提革拉•毗列色Tiglath-Pileser(王下15:27-31),但亞述王在西元前727年逝世,於是何細亞借助埃及王梭的勢力來反叛亞述。可是那時埃及已衰敗,無力扶助以色列。 何細亞雖然不像前王之惡,但因為一連幾個王都作惡犯罪(王下17:2),所以神要用亞述來攻打以色列。 3.亞述進攻以色列(王下17:1-6) 西元前725年,亞述王撒縵以色五世第一次攻打以色列,把何細亞鎖禁了(王下17:3-4)。 亞述王圍困撒瑪利亞3年,但撒瑪利亞城很穩固,因為暗利和亞哈曾在此建鞏固城牆。 撒縵以色五世於西元前722年12月被刺,由他的將軍撒珥根二世完成攻陷撒瑪利亞的工作。 二、以色列人被擄 1.第一次於西元前734年被擄(王下15:29,16:9) 2.第二次於西元前722年被擄(王下17:1-23) 這是在撒珥根二世攻陷撒瑪利亞時,他擄去2萬7290以色列人並50輛戰車,“把他們安置在哈臘與哈博河邊的歌散,並瑪代人的城邑。”(王下17:6原文) “歌散”是亞述一個省會。哈博河是幼發拉底河的支流。“瑪代人的城邑”,指底格裡斯河北面和黑海南部的城鎮。 這時,加利利和約但河東都歸亞述,只剩下河西一隅。 3.被擄的原因(王下17:7-23) 以色列王都不好,以色列人又屢犯大罪:離棄神和拜偶像等,神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盡了! (1)以色列人的背逆,隨從外邦人的風俗去敬拜別神(王下17:7-8)。 (2)他們建邱壇、立柱像和木偶等(9-12節)。 (3)不聽先知和先見勸戒、厭惡律例等(13-17節):“鑄了兩個牛犢的像”(16節,王上12:28等)、“立了亞舍拉”(16節,王上14:23),“敬拜天上的萬象”(是巴比倫及亞述的星像)、“事奉巴力,又使他們的兒女經火”(王下16:3)、“用占卜”(也是巴比倫及亞述的,包括以西結21:21)的方法。 4.亞述把外族遷入撒瑪利亞(王下17:24-33) “亞述王從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遷移人來……。”(王下17:24) (1)“亞述王”:撒珥根二世(西元前722-705年),以後還有以撒哈頓及亞斯那巴。 (2)從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移入: ①“古他”:于巴比倫東北13公里。 ② “亞瓦”:也叫“以瓦”(王下18:34),在敘利亞的俄隆提斯河岸。 ③ “哈馬”:靠近亞瓦,撒珥根二世於西元前720年把它納為一個省。 ④ “西法瓦音”:可能在巴比倫的西北,也可能在敘利亞的哈馬附近。 以後亞述每征服一地,也是採取移民政策。 (3)“安置在撒瑪利亞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王下17:24中) 亞述王這樣做,目的是為防止他們日後有所叛變的。 (4)移入的人,有被獅子咬死的(王下17:25-26): 他們“不敬畏耶和華”,而是各自敬拜本族的假神。“所以耶和華叫獅子進入他們中間,咬死了些人。”(25節)迦南地是有許多獅子的(士14:5,撒上17:34,王上13:24,20:36,摩3:12)。自亞述入侵後,人口分散和減少,而獅子大增(出23:29)。 這是神對他們的懲罰(利26:21-22)。 (5)亞述王叫一個被擄的祭司回去教導他們(王下17:26-27)。他們認為“地方神”是有一套規矩的。如果人不遵守這規矩就要受禍,所以王叫人派一個被擄的祭司回去教導移民。 他們派了一個祭司(耶羅波安一世在以色列所立拜金牛犢的祭司,王上12:31,王下17:28)回去教導他們。 可是他們沒有聽那祭司,而是“各為自己製造神像,安置在撒瑪利亞人所造有邱壇的殿中。”(王下17:29)這裡所說的“撒瑪利亞人”,是聖經第一次這樣稱呼的,就是“混入外族的混血者”。後來他們也有敬拜真神的。 (6)他們仍然製造各種偶像(王下17:30): “疏割比訥像”:這是巴比倫城之神馬督Marduk或其配偶。 “匿甲像”:掌陰府或掌戰爭的神,與中國的“土地”神相似。 “亞示瑪像”:這是敘利亞的女神。 “匿哈和他珥他像”。 “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燒兒女,獻給西法瓦音的神‘亞得米勒和亞拿米勒’。”(王下17:31下):“亞得米勒”是巴比倫的神,即“亞得是王”的意思。“亞拿米勒”即米所波大米是王、亞拿是王的意思。 (7)“仍照先前的風俗去行”(王下17:34-41): 他們“不專心敬畏耶和華”、仍然拜偶像。他們不聽從神(40-41節)。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出20:5,7,23,申4:34-35,6:15,13:5,28:14)。 5.新約時代的撒瑪利亞人(路10:33) 後來,移入的異族與剩下的以色列人通婚,生下混血兒。所以他們一向受猶太人藐視(約4:9),因為他們是“半外邦”(徒1:8,8:14-17)。 第三章 猶大被擄 自從以色列被擄到亞述之後,他們一去不復返。以後,就“只剩下猶大一個支派”(王下17:18)。 一、猶大支派 1.“留一個支派”(王上11:32) 以色列一共有12個支派,北國有10個支派,為什麼南國猶大只留“一個”支派呢?原來當時西緬和便雅憫支派已歸入猶大支派內(便雅憫有部分屬北國)。這些人聯合有若“一個支派”。這個支派主要是猶大支派。 猶大支派又叫猶太,這是南國的總稱。猶大人就是“猶太人”。 在北國被擄之後,猶大也包括一些以色列人,所以有時也稱“以色列人”。 以色列被擄前,極其敗壞,但10個支派的人不斷有人歸向大衛家。在耶羅波安背叛時,已經有這種現象:“以色列各支派中,凡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都隨從利未人,來到耶路撒冷祭祀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這樣,就堅固猶大國……。”(代下11:16-17)以後北國多有叛亂,就不斷有人歸向耶和華(代下19:4,30:1,10-11,25-26,34:5-7,33,35:17-18)。所以猶大國也包括12個支派,以色列借猶大得以保存。 當猶大從巴比倫歸回時,他們全是猶太人,但他們也是全以色列人的代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複國,他們是猶太人,但他們也是全以色列的代表。 基督再來,在七年災難末了,是救以色列全家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11:25-26) 二、猶大的一百三十五年 西元前722年,以色列人被擄到亞述。時為以色列王何細亞第9年(王下17:1)。 從以色列被擄到亞述後,猶大仍存留有135年,直到西元前587年,猶大第三次被擄到巴比倫去了。 在這135年間,猶大人當從以色列人被擄吸取教訓(王下17:7-23)。在這段經文裡特別點出猶大人:“猶大人也不遵守耶和華他們神的誡命,隨從以色列人所立的條規。”(19節) 1.懸崖勒馬的希西家(王下18:1-8)(西元前751-697年) 希西家的父親亞哈斯(18:1)是個惡王(16:1-4),但希西家是個好王。惡父生賢子。他改造和建造舊業,引領百姓歸回耶和華那裡,使猶大人得到了復興。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18:3節,注意5-7節)。 他重提以色列人被擄的事(9-12節)作為鑒戒。 他們也有同樣的遭遇(13-37節):同樣是亞述攻打他們。以色列因犯罪被攻;希西家敬畏耶和華也同樣被攻。但沒有人像他那樣倚靠耶和華(19:1-4,14-19),因而猶大免了亡國之禍(19:35-37)。 可惜希西家把國中一切寶物和聖殿的所有展示給巴比倫的使者看(20:12-19)。他把神所賜作為自己的榮耀(代下32:25-31),玄耀自己的財富裝備,以聯手對抗亞述。 結果以賽亞宣告猶大要被擄(王下20:16-18)。 2.八歲登基的約西亞延遲神的懲罰(王下22-23章)(西元前648-609年) 他8歲“作王三十一年”(王下22:1),共39歲。 他是猶大最後一位好王,他的改革來得徹底,但還不足除盡猶大列王的罪惡。 他修葺聖殿(王下22:3-7)、掃除偶像之風(23:4-20,24-25):連歷朝未除掉耶羅波安在伯特利所設立的邱壇,他也拆毀與焚燒。耶利米也讚賞他。 他吩咐眾民守了空前的逾越節:“自從士師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猶大王的時候,直到如今,實在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王下23:21-23) 他是大衛後裔中的末一位好王。他救了猶大人,把被擄的時間延長了22年。 3.自以色列被擄後,仍有6個惡王 (1)瑪拿西(王下21:1-18)(西元前709-642年): 約瑟的長子也叫瑪拿西(創41:50-51)。然而這個瑪拿西是希西家病好以後出生的(王下20:6)(西元前697-642年)。他不效法他父親希西家,反效法前王之惡,特別效法以色列最壞的王亞哈(王下21:3)。 他重建他父希西家所毀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作亞舍拉像,敬拜事奉天上萬象,最可憎的是在耶和華的殿中築壇,在殿刻亞舍拉像(王下21:4-7)。他引誘百姓行惡,比列國更甚(9節),根據猶太人傳統說,以賽亞是在他執政時被鋸鋸死的(參來11:37)。 (2)亞們(王下21:19-26)(西元前664-640年): 他“作王二年”(19節),與他父親瑪拿西一樣行惡(21節),包括親亞述和敬拜偶像,瑪拿西後來悔改了(代下33:10-19),但亞們始終沒有悔改而被殺(王下21:23)。 (3)約哈斯(王下23:31-34)(西元前632-609年): 約哈斯又名沙龍(耶22:11),是約西亞的第4子(代上3:15)。但他不效法父親。他是個惡王,只作王3個月,被帶到埃及,就死在那裡。 (4)約雅敬(王下23:35-24:7)(西元前633-597年): 他是約西亞的兒子。約西亞在米吉多陣亡後,猶太人立其幼子約哈斯作王(王下23:30)。約哈斯在位僅3個月,便為埃及王法老尼哥所廢,且被擄到埃及,死於埃及(應驗了耶22:11-12)。於是埃及王尼哥另立約哈斯的第二兄以利亞敬為王,改名為約雅敬(王下23:34)。 約雅敬向尼哥進貢;向國民征重稅(35節),使百姓窮困至極。他又用巨大款項來建新皇宮(耶22:13-17)。 他害了無辜的人,包括先知烏利亞(耶26:23)。 他用刀割破耶利米口授巴錄的書卷,丟在火盆中燒盡了,又派人捉拿耶利米(耶36:23-26)。他對神對人都不尊敬,性情極其奸惡。 西元前605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迦基米施擊敗了埃及;尼布甲尼撒隨即南下耶路撒冷,逼約雅敬和其它的國君投降,約雅敬被帶到巴比倫去,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也被擄到巴比倫。這是第一次被擄。 (5)約雅斤(王下24:8-16): 他是約雅敬的兒子,“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約雅斤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親一切所行的。”(8-9節)實數是三個月零十天(代下36:9-10),這是在西元前597年的事。 他又名耶哥尼雅(代上3:16,耶24:1),或哥尼雅(耶22:24,37:1)。 他和許多貴胄、並許多人被擄到巴比倫去。這是第二次的被擄(西元前597年3月16日)。 (6)西底家(王下24:17-25章)(西元前618年-): 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實是約雅斤“一兄”(代下36:10小字),王下24:17原文沒有“約雅斤的”。巴比倫王立他作猶大王,改名為西底家。他是猶大最後一個王。 他在耶路撒冷作王11年(西元前597-587年)。他本來服從巴比倫,但當時埃及王威脅巴比倫,西底家借此背叛巴比倫(王下25:1)。他效法約雅敬一切所行的,是個惡王。“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發作,以致將人民從自己面前趕出。”(王下24:20) 約西亞為末一好王。他的父親亞們、祖父瑪拿西都是惡王;他的第4子約哈斯(王下23:30)、第2子約雅敬(24:6)、孫子約雅斤、西底家都是惡王。 王行惡,百姓犯罪,激動了神的怒氣。他們沒有吸取以色列人被擄的教訓,結果猶大人也免不了被擄。 三、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去 神對大衛的慈心,一直忍了135年。猶大人之所以獨存,是因為他們比較有侍奉耶和華的心:大衛心向耶和華,影響了他的後裔,以致神把刑罰推遲了(王下18-25章,代下30-36章)。 1.被擄的原因 (1)遠因: 以色列人在埃及時已完全埃及化,他們也拜偶像(結20:7-8),所以神使他們出埃及,在曠野西乃山賜下律法教訓他們(出20-31章)。可是,律法還未頒佈,百姓就對亞倫說:“起來!為我們作神像……”(出32章)。所以神定規他們要把他們遷到巴比倫去(徒7:43,摩5:25-27)。從亞倫作金牛犢之後88年,他們才被擄。 (2)近因: 猶太人拜偶像,使兒女經火。從約西亞到約雅敬的20多年間,他們仍然不聽先知的警告(耶25:12)。他們的罪狀是: ① 侍奉偶像(王下21:11-15):自從他們出埃及直到被擄前,大拜偶像,連王也拜! ② 殺害無辜(王下24:3-4)。 ③ 不聽神的話(耶23:1-3):神最後仍然用慈聲呼召他們,可是他們還是不聽。 ④ 不聽先知的警告(耶25:4-7)。 ⑤ 割卷焚書(耶36:2-3,20-24):這是耶利米寫給約雅敬看的,為要使他回轉,但約雅敬下令割卷焚書(耶36:23)。 2.神榮耀的漸漸離開聖殿上升去了(結1-11章) 四活物(即)預備出發(結1:1-14),出到聖殿的內院(8:16),並到殿的門檻上(9:3),升到聖殿的東門口(10:19),升到橄欖山上(11:23),又從那裡上升,隱藏到神那裡去了(11:24)! 神揀選以色列,有的同在,但他們失敗後,神就把他們交給外邦。西元前72年北國被擄;猶大還在,他們有聖殿,榮耀的還未離開。 3.外邦人的日期開始了(西元前606年) 北國以色列被擄,“外邦人的日期”還未開始,因為國未全亡,直到猶大被擄(西元前606年),“外邦人的日期”正式開始了。 神懲罰以色列,給猶大悔改的機會,但猶大不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惡貫滿盈,神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去攻打與擄掠。 四、巴比倫帝國 1.巴別(創10:8-10) “巴別”是希伯來字,就是變亂的意思(創11:9小字);“巴比倫”,是亞蘭文,是混亂的意思。巴別城是在示拿地(創10:10)。 西元前2000年亞伯拉罕的時候,“暗拉非(又名漢模拉比)作示拿王”(創14:1),管治巴比倫附近全地。當亞述國興盛時,他曾受壓為副王。 2.巴比倫王年代表 王 名 年 代 1.尼布甲尼撒一世 NebuchadnezzarⅠ 西元前1146-1122 治理巴比倫區,亦稱巴比倫王 2.米羅達•巴拉但 Merodach-Baladan 西元前721-705 治理巴比倫區 3.尼布波拉撒 Nabopolassar 西元前625-605 新巴比倫國創始人 4.尼布甲尼撒二世 NebuchadnezzarⅡ 西元前605-562 巴比倫帝國的開始 他是尼布波拉撒的兒子 5.以未•米羅達 Evil Merodach 又稱Amel-Marduk 西元前562-559 他是尼布甲尼撒的長子 6.尼甲•沙利薛 Nergal-Sharezer 西元前559-556 他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 7.拉巴施•瑪督 Labashi-Marduk 西元前556 他只作王兩個月(5-6月)就被殺 8.拿波尼都 Nabonidus 西元前556-539 他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 9.伯沙撒 Belshazzar 西元前553-539 他是尼布甲尼撒的外孫,伯沙撒與拿波尼都一同攝政,被瑪代大利烏所殺 3.滅亞述帝國建新巴比倫帝國 巴比倫帝國開始時是在亞述國管轄之下。 新巴比倫:迦勒底是以巴比倫為首都的國名,又稱新巴比倫(西元前612—539年)。 新巴比倫開始時,(西元前625年),尼布甲尼撒的父親尼布波拉撒Nabopolassar在巴比倫作亞述的副王。 西元前612年,他滅了亞述,正式成為新巴比倫帝國。西元前606年,尼布波拉撒任命他兒子尼布甲尼撒為元帥,與父同攝政,所以也稱為巴比倫王。 西元前605年夏天,尼布甲尼撒奉父命差派,于迦基米施大敗埃及軍。當他追趕至埃及邊界時,忽然接到父王于西元前605年8月15日駕崩的消息,便立即班師回巴比倫正式登基作巴比倫王,時為西元前605年9月6日。 4.三次被擄 猶大有傀儡式的君王,同時埃及與巴比倫在旁邊窺伺。 (1)第一次被擄(西元前606年): 是在約雅敬第3年(王下24:1-2),猶大背叛。西元前604年,巴比倫戰勝埃及後,圍攻猶大(王下24:7)。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第一次擄了一大群,包括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王下24:1-7,耶52:1-11,但1:1-2)。 約雅敬雖然繼續作猶大王,但名存實亡。到西元前598年巴比倫廢了約雅敬,西元前597年立約雅斤作猶大王。 (2)第二次被擄(西元前597年3月16日再度攻陷耶路撒冷): 是在約雅斤作王的第1年(王下24:8-16)。巴比倫人把其中較大的金器打碎,以便攜帶(24:13,25:13)。但當時巴比倫人沒有把所有的器皿奪去(25:13—15,耶27:19—20)。尼布甲尼撒王第8年,他擄了約雅斤及貴族3023男丁(王下24:8-17,耶52:28),實數為萬多人,另有其他勇士(14,16節)。以西結(結1:2)也在內(他是個祭司的先知,在迦巴魯河邊有聲望,富有威力,能堅固百姓的心志),還有末底改(斯2:6)。尼布甲尼撒立西底家代替約雅斤作猶大王。 從大巴比倫城一座建築物掘出的石版上,記有史稱為猶大國“第二次被擄”的事,並載有約雅斤和他一同被擄的5個兒子的名字。 (3)第三次被擄(西元前586年8月14日): 在西底家第9年(王下25:1-12)。 原來耶利米早就勸西底家速速投降巴比倫(耶38:17-23),但他不聽從耶利米,他死守耶路撒冷兩年。最後,尼布甲尼撒於西元前586年8月14日攻陷耶路撒冷(耶52:12)。巴比倫將耶路撒冷和聖殿焚毀(王下25:9—10),把聖殿所蓋所包的金子都刮去,把金銀銅等器皿帶到巴比倫放在王庫裡,藏在他們的神廟中。西底家王在危急時要逃跑,但被擒獲,被帶到利比拉尼布甲尼撒王那裡,王下令將他的眾子殺在他面前,把猶大王的雙眼剜掉,手腳都上了鎖,將他和一切精壯猶大人帶到巴比倫去(耶39:1-7)。最後他死在巴比倫(結12:13)。 後來尼布甲尼撒的兒子以未米羅達釋放約雅斤出監(王下25:27-30)。這時,他已60歲了,他是大衛王的一脈。神曾與大衛立約(撒下7:14-16),神為了大衛,使約雅斤得到抬頭。 尼布甲尼撒擄了832人(耶52:29),大概是指男丁數字。他把貧困的留在故土(耶利米是其中的一個,他要求留在猶大,住在米斯巴協助基大利,耶40:1-6,42:-43:3),尼布甲尼撒王命基大利(耶利米的朋友)管理遺民(王下25:12,22-24)。 另外,由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擄去猶大人745名(耶52:30)。 其他的人被擄到巴比倫兩河之間(王下25:11)。 5.被擄的情況 (1)自由:他們在巴比倫做奴隸只有幾年,後來他們就像“移民”,在社交、宗教、商業等都有自由。有的致富了,有的做了大官,如但以理、末底改、尼希米等。 (2)偶像絕跡: 巴比倫是偶像的發源地,所以稱為“偶像之家”。猶大人因拜偶像而被擄,神讓他們被擄到巴比倫,使他們看見滿街都是偶像,知道偶像的虛假。 當他們被釋放回本國之後,他們就不再拜偶像了。 (3)心情不好,懷念錫安: “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詩137:1,詳看全篇) 耶路撒冷與聖殿遭破壞,無人修理。 (4)不與外邦人通婚(在巴比倫): 北國被擄到亞述,亞述移民入撒瑪利亞。他們多有通婚。但南國猶大被擄到巴比倫,能保存種族。 (5)事業轉變: 他們在巴比倫,受到巴比倫的學術文化的影響。 (6)創建會堂: 他們被擄,在巴比倫沒有聖殿,由以斯拉創建會堂。他們在安息日聚會,許多人在那裡讀經祈禱(但6:10,9:2)。他們更重視摩西的律法。 羅馬毀聖殿后,各地會堂增多。每會堂中心設有一櫃,裡面放有舊約經卷。櫃旁設有桌子,安放經卷以便誦讀。到西元第3世紀,《七十士譯本》在會堂裡可以誦讀。 第四章 被擄歸回 這是指猶大,因為西元前722年以色列被擄到亞述後就一直沒有歸國了。只有一部分猶大人歸回。 一、被擄至歸回共七十年 這“七十年”,不要與“七十個七”(但9:24)、主後七十年(太23:38,24:1-2)混為一談。 1.預言 (1)耶利米從耶路撒冷寄信給被擄的祭司、先知和眾民,並生存的長老(耶25:2-12,29:1-10)。 耶利米兩次預言“七十年”:“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耶29:10,參25:11-12) 耶利米預言“七十年”(耶25:11):從第一次被擄到歸回是70年:西元前606-536年 = 70年。 所羅門聖殿被毀於西元前587年,到所羅巴伯立聖殿根基時(西元前517年),也正好是70年:587-517 = 70年。 (2)以賽亞預言古列王(賽44:28-45:4): 以賽亞在事前200年已發出了這些預言。古列是耶和華所育的牧人。 (3)以西結的預言(結24:1-14): 西元前588年1月15日(猶太曆第九年十月初十日)預言:第二年就應驗了。“鍋”(結11:3-11),表示耶路撒冷;“鏽”,表示不能潔淨的淫行;鍋煮過後被潔淨了,好壞都被煮(21:4),等候神的忿怒止息(24:13),他們就歸回故土。 2.在巴比倫 西元前606年,猶大被擄到巴比倫(王下25:22-30,代下36:2-23,耶40-44章)。猶大成了巴比倫的一個省。基大利被派為第一任省長(王下25:22)。基大利在米斯巴(在耶路撒冷以北14公里)立新首都(23節)。 3.從第一次被擄算起 從第一次被擄(西元前606年)到波斯王古列批准猶太人從巴比倫回耶路撒冷(西元前536年),是70年:606-536 = 70. 如果從第三次被擄(西元前587年)到古列王元年(西元前536年)下諭旨,就只有51年。在巴比倫出生的人不算被擄,而是流亡在外。 4.使地補回安息 神定了安息日和安息年(利25:1-15):“第七年地要守安息”(4節),他們不能耕種田地(5節)。七個安息年是49年(7×7 = 49),第50年是禧年,這年也不可耕種(8-11節),讓地安息。 但以色列人曾有500年沒有守安息年。500年間,應有70個安息年。神讓他們被擄70年,好使補回“地”的70年安息。 二、瑪代波斯 西元前536-330年,共206年。 1.瑪代 初期瑪代臣服西邊的亞述。 尼布甲尼撒娶瑪代王居亞撒列一世的女兒為妻。 西元前612年,瑪代的王居亞撒列一世與巴比倫的尼布波拉撒聯合,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城,成為中東一大國。 2.波斯興起 當居亞撒列一世的兒子亞士帖基Astyges繼位後,波斯興起古列Cyrus. 他於西元前559年已統治波斯族。當時波斯族是瑪代的附庸國,受欺壓。西元前550年,古列戰勝居亞撒列一世的兒子亞士帖基,聯合瑪代,於西元前538年滅了巴比倫,殺了伯沙撒王,建立瑪代波斯帝國。 3.聯合王國:瑪代波斯Medo-Persia 瑪代在北部,波斯(伊郎)在南部,由波斯王古列領導。 兩國同屬撒克魯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在種族上,同血統、同文化、同風俗習慣;有幾個王有姻親的關係。 以後波斯強大,瑪代被同化了(但8:3);一隻公綿羊兩角高低不同。 4.波斯王朝年代表 (1)古列(西元前559-530年)(賽45章,拉1章): 他于559年繼承父位,550年吞併瑪代(瑪代成了波斯的一省),530年4月接管巴比倫。 他被神使用,對猶大人很好,下令釋放猶大人回國(拉1:1-4):這命令記在“古列園柱”Cyrus Cylinder. 古列似乎相信耶和華,但他的碑文將他的勝利歸功於巴比倫神瑪爾杜克。可能他敬拜多神。及至他看了但以理提到有關他的預言,他就說:“只有祂是神”(拉1:3)。 (2)甘拜西Cambyses(幹比色)(西元前530-522年):他是古列的兒子。他最大功績是征服埃及和利比亞,合併賽普路斯Cyprus島。 他曾懷疑他的弟弟士每弟叛變而殺了他。後來有一術士自稱為士每弟起而叛變,自立為王;在埃及的甘拜西速速轉回,途中猝然駕崩,大亂。 (3)蕭道•士每第Pseudo Smerdis:作王只有7個月(西元前522-521年)。 (4)大利烏一世DariusⅠ(西元前521-486年):又名舒斯他伯斯Hystaspis. 他主要有三事: ① 平定各地叛變,開發國土,從印度河至愛琴海,攻克馬其頓及非雷斯Thrace(歐洲土耳其),從黑海北達多瑙河。這是波斯最盛時的疆界,東西距4000多公里。 ② 將帝國劃分幾個大區,各區有總督管理。 ③ 與希臘聯邦對抗,引發亞力山大日後攻打波斯(但8:6-7)。大利烏一世在位初期,哈該與撒迦利亞於西元前520年鼓勵被擄的猶太人恢復已擱置了10多年的重建聖殿工作。 (5)亞哈隨魯Ahasuerus(西元前486-465年):又名薛西Xerxes,王后是以斯帖。他因與希臘戰而出名:平定埃及和巴比倫的叛亂,帶精銳大軍攻打希臘(但11:2)。 西元前465年為臣僕所殺害,由子亞達薛西一世繼位。 (6)亞達薛西一世Artaxerxes Ⅰ(西元前465-424年) 他善待猶太人,准許以斯拉和尼希米回國建耶路撒冷城牆(拉7:6,尼2:6,5:14)。 (7)亞哈隨魯二世(西元前424年)。 (8)大利烏二世(西元前424-404年)。 (9)亞達薛西二世(西元前404-358年)。 (10)亞達薛西三世(西元前358-338年)。 (11)西賽士(西元前338-336年)。 這幾位(6)-(10)波斯王沒有什麼作為。 (12)大利烏三世(西元前336-331年)(尼12:22)。 他因逃避亞力山大而被部下刺殺。後來,瑪代波斯帝國變為希臘帝國。 三、分三次回國,每次又分幾批 他們回國是特殊的,是神奇的,比舊約各個時代的奇事更奇特。從歸回開始,他們被稱為“猶太人”,多半是猶大人和便雅憫人。從此之後,猶太人就在波斯人的統治下(西元前538-330年,共208年之久)。 1.第一次歸回(拉1-6章,哈該書和撒迦利亞書)(主前536年) (1)古列王元年下詔(拉1:1):古列對猶太人很好,下令凡願意回國的猶大人都可以回國。 (2)“猶大首領設巴薩”(拉1:8):古列王任命為省長(拉5:14),領首批回國。 他可能是約雅斤第4子示拿薩(代上3:18),因為這兩人的名字都是巴比倫名字Sinabusur的縮寫,是“辛”(月神),保護父親的意思。這樣,所羅巴伯就是設巴薩的侄子(拉3:2)。那時他已55歲,回國後不久死了,由所羅巴伯繼任做省長。 (3)由所羅巴伯領導(2:1-2): 他是猶大王室的直系親屬、大衛的後裔。是波斯一位官員,猶大省的省長,受命監督猶太人回國。 他在巴比倫出生,是“巴比倫的種子”意。他父親名叫撒拉鐵(3:2,8)。 還有“耶書亞”(2:2,3:8):又叫約書亞,他是大祭司。 他們二人,有如摩西亞倫:一為領袖,一為大祭司。 (4)人數:約5萬人,其餘多有流散四方。 ① 按家庭宗族分類(2:3-35):33個家族共2萬4144人。 按家族分(3-19節):1萬5509人。 按籍貫分(20-35節):8635人。 ② 祭司級(36-39節):4289人。 ③ 利未人(40-42節):341人(其中歌唱的128人,守門的139)。 ④ 尼提寧人(43-54節):他們就是“殿役”(小字),意思是“賜與者”。他們不是猶太人,也許是基遍的後裔、或從外地擄來的戰俘基遍的後裔,或從外地擄來的戰俘,為服事利未人(8:20,參民31:25-31),他們是作建會堂的工作的。 ⑤ 所羅門僕人的後裔(2:55-58):是投降的士卒。尼提甯與所羅門僕人的後裔,共392人(58節)。 ⑥ 族普查不清的人(59-63節):652人是不入算的,又有三家是不潔的(62節)。 ⑦ 還有以色列的各支派(1:3)。 以上六類合計只2萬9818人(男丁數字),64節說共有4萬2360,相差1萬2542人,這是包括各支派的以色列人。 在北國被擄前,有不少人逃到猶大(代下11:13-17,15:9,34:6-9)。 返國的俘擄亦用“以色列人”(拉2:70,6:17,8:29,35,10:25)。以色列被亞述擄去,後來亞述被巴比倫滅了,以色列人也就成為巴比倫的俘擄。當猶大歸國時,引起以色列人的歸思。因此,他們也加入歸國行列裡,所以新約仍稱十二支派(路22:30,徒26:7,雅1:1)。 ⑧ 人數不多:總數為4萬9897人,差103人才夠5萬人,稱為“剩下的人”。 大部分人不願回國,因國際形勢好轉,在巴比倫生活很好,尤其許多是在巴比倫出生的,他們對本國並無感情。人心鬆懈,只顧自己,在異國感到不錯。回國還要經行1500多公里的沙漠。現在還有許多猶太人在各國因亨通而不回國的,只有熱心故土的人歸回。 現在也有許多基督徒是不肯離開巴比倫的。 (5)途中情形:途中需時4個月(拉7:9)。他們先朝北,後轉西,再下耶路撒冷。按次經記載:“有1000馬兵伴行……,還有鼓手、吹笛隨同,眾弟兄載歌載舞。” 2.第二次歸回(拉7-10章)(西元前458年) (1)第一次歸回80年之後,亞達薛西王7年,由文士以斯拉領導:“這事以後,波斯王亞達薛西年間,有個以斯拉,他是西萊雅的兒子……這以斯拉從巴比倫上來,他是敏捷的文士……王第七年五月,以斯拉到了耶路撒冷。正月初一日,他從巴比倫起程;因他神施恩的手幫助他,五月初一日就到了耶路撒冷。”(拉7:1-9) (2)人數:比第一次少。分12組,男丁總數為1496人(拉8:8-14)。 3.第三次歸回(尼2:1-5)(西元前445年) (1)第二次歸回14年後,尼希米領導百姓歸回,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 他在波斯做了大官,但他很同情本國的混亂。 (2)西元前432年,尼希米第二次歸回。 四、歸回後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第一次的歸回是由所羅巴伯帶領,第二次歸回是由以斯拉帶領,第三次歸回是由尼希米帶領。 1.舊約的尾聲(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以斯帖記)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是舊約歷史的末一組。後面是詩歌,最後是預言。舊約歷史末一組是論如何對待被擄後的猶太人。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在希伯來文經卷是合為一卷的,論歸回的猶太人;以斯帖記是論留居異地猶太人的事。以斯帖記的事發生在以斯拉記6-7章之間60年的事(拉4:6)。猶太人不是全部都回國,有不少的人仍是留在波斯與巴比倫居住的。他們在那裡所遭遇的事,都記在以斯帖記裡。 2.以斯拉記:重建聖殿 (1)以斯拉是時代工人。他的名意是“神的幫助與護衛”。 出生於巴比倫:他在所羅巴伯回國80年後領民第二次歸回。 是亞倫的後裔(拉7:1-5),他是祭司,又是文士(7:6)。 他創立“會堂大會”:這是猶太學者的會社。他確立舊約希伯來文正典,分為律法、先知和文學三大部分。 他把古希伯來文舊約轉為新希伯來文——亞述文方塊字。 他編寫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 他開辦地方性會堂。 (2)所羅巴伯重建聖殿: 以斯拉記記載兩個重要人物:所羅巴伯(1-6章)和以斯拉(7-10章)。 所羅巴伯是王裔(拉3:2,代上3:17-19),他又被記在耶穌的家譜裡(太1:12,路3:27)。他又是猶大省的省長(該1:1,2:2)。 他是重建聖殿的領袖:主前536年回國,立了殿的根基:“百姓到了耶路撒冷神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其餘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並一切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人,都興工建造……。”(拉3:8)在原址上立根基,四圍基址未改。 建殿中途受阻(拉4章):他們停工15年(5,24節)。從古列王到大利烏王之間相隔約有15年。當聖工停頓、會眾自私、仇敵四起、百廢待興、領袖灰心的時候,神就及時興起先知,特別是哈該和撒迦利亞(拉5:1)來勸勉猶太人起來,繼續建殿。“於是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都起來動手建造耶路撒冷神的殿,有神的先知在那裡幫助他們。”(拉5:2) 他們用了4年的時間,到西元前515年3月12日(猶太曆十二月)完工,猶太人為聖殿獻禮,時為大利烏一世。 3.尼希米記:重建城牆 尼希米在西元前445年回國(尼2:2-6)。尼希米是一位普通信徒,但聖潔敬虔如祭司,勇敢像先知,而威嚴如君王。他得波斯王的信任,以朝廷大臣身分歸國,擔任猶大省長。他在故鄉任總督達12年之久(尼5:14)。 西元前445年10月2日,尼希米就恢復耶路撒冷城牆。自建殿完畢與開始建造城牆,相隔有70年之久。他們建造城牆和繼續造城裡的街道和濠溝花了49年(七個七,但9:25)。 尼希米夜巡城牆,見城牆毀壞部分是在東南面(尼2:13),他呼籲民眾重建城牆(2:17-20)。第3章他們重建城牆:修建北牆(3:1-5),修西牆(3:6-12),修南牆(3:13-14),修東牆(3:15-32)。雖然有仇敵攔阻,但他不灰心,靠神得勝,勝利建成。 約在那個時候,全舊約聖經已寫完了(西元前400年間)。從那時起到新約的開始,聖經沒有記載選民的歷史了。我們只能從《次經》(舊譯《外傳》)裡找到(詳看靈音小從書《舊約與新約》)。 總
結 神從世界各國中揀選了以色列為祭司國。但他們犯罪被棄,神就揀選利未支派為祭司;以色列仍是神的選民。 可是,以色列人常常犯罪、拜偶像,君王也是如此。自從以色列分南北後,北面以色列有19位王,但沒有一個好王,所以神就藉亞述把她擄去;南面猶大也有19位王,其中有8位是好王,神就把她留多135年。可惜猶大大部分君王和百姓都傾向偶像,犯罪惹神怒,最後神也讓巴比倫來把他們擄去。這是被擄的主要原因。 被擄是背約咒詛中最可怕的咒詛(利26:33,申28:36,參耶25:8-11)。 至於歸回問題:北國被擄,一去不復返,因為他們連一個好王也沒有;南國猶大比較好,有8位好王,百姓還有向神的心,所以他們被擄後70年就歸回本國。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神藉他們保存了以色列。 猶太人被擄歸回,可是他們在新約時,又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神就使他們分散全世界各國,直到1948年5月14日複國。這又是一次的被擄歸回。 被擄的得釋放:“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祂(耶穌),祂就打開,找到一處(賽61:1)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路4:17-19)世人是罪奴,被魔鬼擄去。所以我們要傳福音給他們,使“被擄的得釋放”。 被擄的基督徒須要復興 復興的第一步是“歸回”:猶太人脫離巴比倫,歸回耶路撒冷。我們被魔鬼擄去的,應當歸回屬靈的耶路撒冷。浪子的比喻(路15:11-32)是指失敗的信徒得到復興(有時借用指世人歸向真神)。不信的人不是神的兒子。信了的人才是神的孩子,可惜有些信徒被擄,成為“浪子”。世人不會自己“醒悟”,但浪子不用別人傳福音給他,他就會“醒悟過來”(路15:17),決心歸回:“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20節) “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牠的綱羅。”(提後2:26) 神不單“激動”古列的心(拉1:1),祂也要“激動”一切被擄之人的心(拉1:5上)。凡受了神激動的人,就要有行動:“……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拉1:5下)被神激動的人,不單要“起來”、“歸回”,更要建殿。我們被擄歸回後,應當關心教會被建造,在建造上起一定的作用:“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16) 在猶太人歸回中,十個支派也有部分一同歸回的。他們本來沒有歸回的機會,但也歸回了。教會復興中,也有些沒有盼望的人得到復興。 歸回的人的名單(拉2章);許多人讀聖經最乏味就是讀名單。原來神很重視我們的名字,尤其是被擄歸回者的名字。凡得救的人都被記在生命冊上。失敗而復興的人,他們的名字一個也不漏,可以享受各樣屬靈的福氣。 可惜歸回的不多 當他們聽到大喜信息的時候,他們都歡呼,但歸回的還不夠5萬人。可能他們會考慮到路途遙遠(1500多公里),又要走4個月,路途難行且險,還是留在巴比倫好。不過,他們還會獻禮物幫助那些歸回的人(拉1:6)。 我們應當象以利亞從被擄中走出來。以利亞寄居在提斯比(王上17:1),“提斯比”就是被擄的意思。注意,神命令他“你起身往……。”(王上17:8-9)。 歸回之後,他們不再拜偶像了。我們得復興的人,不要再陷在罪裡,免得第二次被擄! 二○○○年二月二十日 作者:林獻羔 地址:廣州市
德政北路 雅荷塘 (北)榮桂裡15號 郵遞區號:510055 電話:020-83821503 日期:2006年12月新印 沒有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