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亞力山太

 

{\Section:TopicID=2644}亞力山太 Alexandria(地名)

字義:    人之保衛者 Defender of men

彙編:    •徒18:24埃及之一城,為亞力山大大帝所建(主前332年),在尼羅河口之西,猶大人居此者甚多。

―― 陳瑞庭

 

亞歷山太(Alexandria)一埃及城市,為亞歷山大大帝於主前331年所建。在希羅時代,亞歷山太城向為埃及首府,在古代世界則是僅次於羅馬的大城。亞歷山太城踞尼羅河三角洲西緣之半島,背倚埃及大陸,朝向地中海,前有法勒斯島為其港口屏障。法勒斯島上有巨大燈塔,也稱為亞歷山太燈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法勒斯與半島有防波堤相連,成「T」形,防波堤兩側是古代的碼頭。亞歷山大建造此城,提供了一個軍事基地,一個優良海港,一個貿易中心,而且近可控埃及,遠可控整個東方。城市佈局儼如方陣。兩條寬為200呎的大道,每道分3衢,於城中心相交,將市面分割成整齊的方塊,全城分置3個社區:東北為猶太社區,西部為埃及社區,南部為希臘社區。亞歷山太的建築藝術是自古聞名的,如大燈塔、博物館;圖書館及希臘式學院、亞歷山大陵墓(為其後繼者多利買所建),潘神廟(一位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記述該廟的外觀儼如一個大松球),以及眾多的商業建築物;只可惜這些奇偉的建築已少有遺存了。主後796年的一次大地震摧毀了大燈塔,500年後更蕩然無存了。博物館所遺存的只有一件羊皮古卷的卷夾和一尊雕像。另有所謂「克麗佩脫拉方尖碑」,是紀念羅馬大將馬可安東尼而建的,今有一件存於紐約中央公園,另一件則矗立在倫敦維多利亞大堤上。這些紀念碑實際是杜得模西士三世(主前1490-36)時代之物;另有龐培柱碑,是羅馬皇帝戴克理先(主後284-305)於主後四世紀所建,迄今仍高聳99呎,立於已經現代化了的亞歷山太港。亞歷山太城於希羅時代的作用至為關鍵。其時,因古代地中海良港推羅已毀,可當希臘世界和埃及腹地貿易要衝的,惟有亞歷山太。主前322年,亞歷山大大帝既殂,帝國為其將領瓜分,其部將多利買在埃及稱王,建多利買王朝,傳至克麗佩脫拉而達至羅馬。這位女王與該撒流的羅曼史大概是促其亡國的近因。亞歷山太的博物館與現代概念殊不同,其實是一座大學兼圖書館,為多利買二世(非拉鐵非)所建;這博物館使亞歷山太港成為希臘世界的學術中心。其研究項目最初以語文學、文獻評鑑和史籍收藏為最顯著。考該館最盛時期的藏書可達70萬冊之多,其中包括經小心校勘的古希臘經典。可惜經埃及之亂和該撒猶流入侵之後,這批文化典籍部分受到破損。至希臘時代晚期和羅馬時代,學術研究漸轉向新學科,如大燈塔的建築可作一例,燈塔利用鏡片巧妙的折射,在20浬遠的海面上也可看見信號。亞歷山太興建之初,猶太居民為數不少。在多利買王朝的贊助下,猶太學者曾將舊約譯成希臘文,即今所謂「七十士譯本」。據傳該譯本由70位拉比分居海邊70茅蘆,潛心譯述,書成後因以得名。後來猶太人口漸增而日趨繁盛,與其他族裔的關係也日見緊張。猶太人經商每有所成,尤於小麥貿易幾成壟斷之勢,從而引起其他居民的反猶情緒。主後42年,亞歷山太城的希臘居民發起驅猶運動,把猶太人從希臘區內逐出(是時猶太人口已蔓延至該區)。針對這次暴動,亞歷山太學者斐羅寫了兩篇辯文,一名《駁弗拉庫斯》(弗氏為亞歷山太總督),一名《上皇帝書》(是致羅馬皇帝卡里古拉的一封信)。他的思想是一種折衷主義,企圖將猶太的一神宗教與希臘古典哲學融合。聖經提及亞歷山太之處不多,例如基督教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就耶穌是彌賽亞的問題,向聚集在耶路撒冷之猶太人辯論時,其中就有來自「亞歷山太會堂」的猶太人(徒六9);此外,使徒行傳十八章24節記述有一位亞波羅,是一位饒有學問,又最能講解聖經的信徒,他就是亞歷山太人民;再如使徒保羅乘船解往羅馬時,曾先後乘過兩艘「亞歷山太的船」(徒二十七6,二十八11)。亞歷山太最早期的聖經研究,在巴西里得及其子伊西多爾的倡導下,主要傾向於諾斯底主義。稍後在猶太紳商贊助下,設立系統課程,發展成一個寓意解經學派。革利免和俄利根兩位早期教父跟這學派淵源極深。該學派在釋經上強調3層意義,即:歷史意義、倫理意義和屬靈意義。後期,亞歷山太有亞流主義興起,那是一派勢力很大的異端學說,為一位長老亞流所創。該派否認基督的永恆性,認為他既被生,即有開始。亞流主義的主要對手亞他那修,也是來自亞歷山太。四世紀亞流異端教義之被駁倒,381年在君士坦丁堡會議中尼西亞信條之得到全教會的肯定,亞他那修之功實不可抹。主後七世紀亞歷山太城為伊斯蘭阿拉伯人所佔。歐麥爾哈里發(按:「哈里發」為回教國家領袖的稱號)在位期間(主後634-644),派大將暗伊本亞斯侵埃及。640年兵發毘魯斯音,以精兵10,000大潰拜占庭軍於希流坡立,次年經7個月圍困之後攻佔巴比倫堡暗伊本亞斯上哈里發書中不住讚歎:「該城盛景不勝枚舉,謹列釋例奉聞:城內精舍4,000棟,浴塘400間,納稅猶太民40,000人,遊樂場所400處。」645年,拜占庭以300戰船收復亞歷山太,殺亞拉伯守卒1,000人。在646年,暗伊本亞斯回攻,復佔該城,並盡除其城牆。十三世紀有一說謂亞歷山太圖書館在此役中被焚一盡,並指出亞拉伯統帥暗伊本亞斯曾說:「這些書籍所言若與《古蘭經》相悖,就都是邪惡的;若與《古蘭經》相符,則存之也屬多餘;全部燒掉吧!」今之學者多以該說不足信,疑為中世紀基督徒臆造來詆訾伊斯蘭教徒的。他們認為亞歷山太圖書館已歷經兩次火災,至七世紀時藏書已所剩無多;而伊斯蘭教通常都尊重文化、崇尚學術。ArthurRupprecht另參:「亞歷山大」;「希臘主義」;「斐羅」;「希臘化的猶太教」。――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