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底本說

 

底本說(DocumentaryHypothesis)考據摩西五經成書過程的一種評鑑假說。根據這假說,摩西五經被分析為由4個底本(JEDP)組成,每個底本各有背景及成書的過程。這假說的形成是基於摩西五經中有重疊之處、有風格迥異之處、有相互矛盾之處、有神名不一之處、有觀點不同之處。猶太學者和基督教學者卻多不同意此說,而認為摩西五經除若干章節是他死後由別人補充之外,主要都是摩西的作品。評鑑學者亞實突雖然無意作評鑑學派之父,但他寫了一部論創世記的著作(1753),首次將創世記的材料來源分作「摩西以前的」(A)和「摩西的」(B)兩類。繼他之後則有艾思漢(1780)、蓋茲(1800)、維特爾(1802-05)、德維提(1806-07)、埃瓦德(1823)、瓦特克(1835)及胡普斐得(1857)等人,均對五經作了重要的評鑑分析,後來這些人在革拉弗、坎寧和威爾浩生3人著述的影響下歸為一派。革拉弗的理論提出利未記所載的律法,都是被擄歸回後擬定的,而摩西五經藉以成書的4個底本(JEDP)的先後次序和年代,也考定為:(1J本(稱神為「耶和華」,著於王國時代早期,約主前850);(2E本(稱神為「伊羅興」,著於以色列民被擄前不久,約主前750);(3D本(即申命記原本,著於主前621);(4P本(祭司著述,著於以斯拉時代,約主前450)。各底本在主前650400年期間,由一些編纂者作了不同階段的編輯工作。今日之摩西五經和約書亞記的全部材料,都可按不同的來源,分別歸到這4個不同底本的名下。這便是「底本說」之名的由來。革拉弗的理論後來又為坎寧和威爾浩生所發展。威爾浩生把底本分析和按進化模式重組以色列史的工作結合起來。他認為J本和E本反映了以色列人起初對神、對他們周圍的世界、對他們獨特地位的一種意識。那時的以色列民還是一個由許多各有不同傳統和地方神龕的部族組成的鬆散聯盟。在先知的推動下漸漸發展了較具道德要求的一神論思想,直到約西亞改革成功(主前621),始綜合了崇拜傳統和眾先知的教誨。從這個綜合體制,興起了對宗教集中和人民聯合的關切(D本作者是這一思想的代表)。以色列史多是在D本作者的觀點下寫成的,所以處處強調統一。崇拜制度主要是在被擄之後才趨於完備,而這個過程則應歸功於P本的鼓吹。如此一來,底本說又為以色列史的重整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底本說的發展持底本說的研究者均奉該說若信經教條,無論是文獻評鑑,還是歷史研究,都墨守著威爾浩生的模式,絕少有人提出要對此說作出批判。威爾浩生的觀點成了聖經研究界的「哥白尼革命」,被奉為確定的教義。這種教條精神和推翻傳統的作風,當然要引起主張摩西成書說和五經統一說的學者(前者如格連、阿里士、楊以德、奧達士;後者如卡舒吐)強烈的回應。在進一步的把底本來源分化(著名的有艾斯斐德、費化),以及對以色列的歷史和信仰上的許多定論提出質疑(例:阿爾特、諾馬丁、賴德的學說),保守和批判兩派學者的分歧就更大了。也有一些學者對某些底本的存在和年代,提出了種種疑問(例:威爾契、拉德、卡夫曼)。1951年,羅列發表《舊約與現代研究》一書。他指出每一部底本的歷史,其複雜程度當不亞於4底本歷史之和。這判斷是由於對所謂口述傳統、生活背景(例:地理環境、崇拜情形、知識狀況、先知言論)和編輯過程的發展作過分推論性的研究。現時的爭論對這假說的批判主要循3大路線:第一,以宗教和歷史的角度來評鑑所謂的「底本」來源。庚克認為,僅分析聖經書卷的底本來源是不足夠的,每一個著述必須置於其原來的生活背景下來理解。不同的著述必然反映不同背景,庚克所創的形式評鑑學,就是通過這原則研究出以色列宗教信仰的發展特點。與形式評鑑法相關的還有傳統評鑑學,該評鑑學專以發掘和研究文獻材料背後種種口述傳統的發展。基於形式評鑑學的發現,進而興起了編輯評鑑學。第二,考古證據對歷史作了重新評價。奧伯萊特考古學派(亦稱「美國考古學派」)的發現確立了聖經史的真確性。以色列史不再受到懷疑,任由來源評鑑學者隨意的切割。奧伯萊特、布賴特、韋特及其他學者都發表了研究以色列史和信仰的重要著作,確立了更全面的架構。第三,古文獻(烏加列文獻、馬里文獻、努斯文獻、艾伯拉文獻)的比較研究,也對聖經文獻的發展研究提供了新發現。烏加列古文獻的發現已對文字證據的運用,作了許多重大的修正。原來根據語言和風格分析而認為晚出的材料,竟然從極古的文獻中得到了印證。100多年前雖被認為大成問題的名稱、習俗、習語,而今通過古文獻的對比,已經從古近東的背景中找到了確證。更近期的研究發展,則有柴爾斯倡導的正典評鑑學。該法以摩西為五經作者是一個神學上的肯定論點,但同時也以開放態度接受對五經來源的評鑑。柴爾斯的進路是開放地作進一步考據的同時,沒有把五經分割得只剩下一些零星片斷。他說:「摩西五經的現有面貌可作為對傳統的一種特殊理解,現今的評鑑任務就是:一方面要找出正典現狀的實際特徵,另一方面要確定這現狀的神學意義。」(柴爾斯:《舊約典籍導論》,頁128

評價聖經評鑑學者認為,評鑑的方法確定了史實,史實則顯示了信仰的發展軌跡。福音派學者很歡迎文字考據方法的細緻深入和歷史的確證,但拒絕接受以所謂的歷史史實來固定信仰的發展模式。過去的100年來,聖經評鑑在方法、結論、神學各方面,是流派紛紜、莫衷一是的。正典評鑑學樹立了繼續開拓、廣泛探索的開放性研究態度,也提出了富有創作性的方法,來研究每一聖經書卷的神學貢獻,並鼓吹學者深入理解這些古代著作和當代讀者之間的詮釋關係。福音派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十分可觀。他們在研究古代近東(例:基奇、威斯曼)、約的形式(例:克林)、摩西以後的材料(例:奧達士)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他們的考究成果對學術評鑑的思想產生極為輕微的影響,或幾等於無(參哈里森:《舊約導論》,頁516-41)。從積極方面來說,通過維護摩西五經的統一性和摩西的作者身分,為福音派的舊約研究領域建立了鞏固的基礎。但從消極方面來說,福音派學者在回應評鑑派學者奉為金科玉律的方法時,也有過分強調之處。我們認為奧達士嚴謹審慎的態度並未引起同仁重視,實在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現在,福音派已進入了平穩的發展時期,對經文及其正典現狀採取開放的態度,進深的研究摩西五經,正是當務之急。100年以來,底本說儘管有了相當的變化,但始終未脫威爾浩生教條的窠臼。形式評鑑學和編輯評鑑學的發展只是提出補充和修正,而並非取代底本說。福音派和評鑑學者之間的鴻溝將依然存在,且有加深的趨勢。正當學者們對考古發現信心一致和對文字材料的懷疑,不斷腐蝕奧伯萊特學派較保守的結論,福音派學者面對一個挑戰,要正面的回應這些問題,而不是因恐懼評鑑作出消極的反應。WillemA.VanGemeren另參:「編輯評鑑學」;「來源評鑑學」;「傳統評鑑學」;「形式評鑑學」;「申命記作者」。――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