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末世论

 

末世论(Eschatology)系统神学的一部分,探讨有关个人和世界的最终事件。末世论中的题目死亡圣经教导说,人皆有死(来九27),唯一例外的是当基督再来时,仍然生存于世的人(帖前四17)。肉体的死,或第一次的死,是灵魂离开身体。由于罪进入了世界,人人皆不免有死(罗五12)。居间境界指人在死亡和复活之间的状态。按传统的正统观念,信徒可以在主面前享有有意识的福乐,不信者则因与神分离而受痛苦煎熬。不过,如果将两者的最终命运作比较,这仍然是相当不完全的状态。有些团体,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认为在死亡和复活之间,死人是处于一种「灵魂睡眠」或无意识状态。另外一些团体,特别是天主教,认为有一处洗罪的地方存在,为未来的生命预作准备。再来圣经教导说,到时间的末了,基督将亲身以肉身再临(徒一11)。但没有人能知道其确实时间,其情形有如夜晚之贼一般,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就发生了(路十二3940)。时间虽然不知道,事情却必然会发生。耶稣设了许多比喻(特别在马太福音二十四和二十五章)说明这件事,要求人们存着警觉、忠心和勤恳的态度来期待。复活所有已经死了的人将重得生命。这将是肉体的复活,每个人重新恢复肉身的存在。对于信徒而言,这件事和基督再来连在一起,那时候,如今的血肉之躯将改变成一个崭新的完美身体(林前十五35-56)。圣经也指出,不信者将复活而进入永死(约五2829)。审判到必有的审判时刻,主将根据已故者和自己的关系,来断定他们的灵命境况。再以这些为依据,有些人得到永远的赏赐,有些人则永远受刑。有些神学家尝试把信者和不信者被审判的时间区分,某些学者则认为有多达7次的不同审判。最后的光景圣经教导有天堂的存在,是一处永远福乐的所在,信徒和神同在;也有地狱,在那里不信者与神远离,沦入痛苦中。这些状态是固定不能改变的,结局皆由今生的抉择来定命。千禧年许多基督徒相信,就在最后的审判来临前,有一段神在世上治理的时期,称为千禧年。其根据是启示录二十章4-7节。那些主张基督将亲自来创设此时期的人,称为前千禧年学派。那些坚持国度的建立,是要借着福音日益成功传播的人,则号称后千禧年学派。还有些学者称为无千禧年学派,认为并没有基督在世上作王这回事,启示录二十章所说的1,000年,应该作象征性的解释。大灾难圣经说到有一段大灾难时期将降临世上,其猛烈可谓空前绝后。有些人认为这和但以理书九章24-27节所载的「第七十个七」相符,其持续时间为7年。有些人相信教会将经历此难,主在这时期结束前不会回来,这些人称为灾后论。另有一些人称为灾前论,认为主的再来将分两个阶段或两期,就是说,除了祂的公开再来以外,基督还要特地为教会回来一次,在大灾难来临以前,将他们带出世界,或叫他们「被提」。尚有一些学者称为中苦难论者,认为教会在7年的前半期在场,但在苦难开始严酷的后半期来临前被提。最近的历史近年来,人们对末世论的兴趣大增。有些人解释说,它不仅是神学的一部分,而且是无所不包的。由于基督事件引入了新纪元,大部分新约都必须计入末世论。

有些学者甚至声称,所假想的未来事件已经完成。因此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发生于五旬节。没有甚么未来事件可以期盼。此观念称为「已实现末世论」。希望神学将如此的末世论延伸至神学各领域,甚至进入有关神的教义。于是,原来认为神的超越是处于我们之上或超出我们之外,这些人则认为祂就在我们面前。祂是现在的神,未来亦然,祂的超然存在只是和时间有关,而与空间无关。保守派对末世论持比较传统的看法。像《曲终人散》(1973)一类著作,对圣经的预兆性预言经节表现出极大兴趣。许多人认为今天的中东事件,和但以理书九章、马太福音二十四、二十五章、帖撒罗尼迦前书,及启示录等的记载有关连。警惕末世论有时候成为基督教界内的分离力量,信徒常为细节争吵不休。有些案例,各宗派对于末世论的主要教义看法一致,但对于诸如灾前、灾后、灾中这些小地方却因见解纷纭而分裂。另一个要避免的危险是时间的测定,我们对于「预兆」必须保持警觉,但关于主的再来,神并没有将确实的时间向任何人或甚至天使揭示过(太二十四36)。有些人认为自己能测定主再来的确实时间,一旦证明不实,信徒的信心便立刻动摇。实用价值借着适当的了解和应用,末世论可以为基督徒带来强而有力的积极意义。它可以成为安慰的泉源(帖前四18),给人勉励(林前十五58),促使人提高警惕,忠心服侍,相信必有赏赐(太二十五14-30)。由于时间有限,基督徒应该忠心运用自己的机会。我们的主必然要再来,我们理当充满盼望和勇气。MillardJ.Erickson另参:「死亡」;「主再来」;「患难/灾难」;「千禧年」;「天/天堂」;「地狱」;「复活」;「居间境界」;「审判」;「永生」;「最后审判」;「主的日子」;「末世/末后的日子」;「神的愤怒」;「启示文学」;「七十个七」。――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