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帖撒罗尼迦后书」提要

 

壹、作者

 

        使徒保罗(帖前一1;帖后一1)。信首虽与西拉和提摩太联名,但实际系保罗一人所写(参帖前二18;三2;五27~28;帖后二5;三17)

        根据圣经的记载,保罗原名扫罗(徒十三9),系以色列人,属便雅悯支派(罗十一1);按血统而言,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腓三5)。他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在名师迦玛列门下,按严紧的犹太律法受教(徒廿二3)。后来成为犹太教中最严紧的法利赛人(徒廿六5),为祖宗的律法大发热心,逼迫教会(加一14;腓三6);然而这是在他不信不明白的时候所作的(提前一13)。有一天,当他要去大马色捉拿信主的人们时,蒙主耶稣在路上向他显现(徒九1~5)。从此,他便成了基督徒,并奉召成为使徒(罗一1),主要以外邦人为传扬福音的对象(加二8)。前后三次出外旅行布道,东自耶路撒冷起,西至罗马止,足迹遍历当时罗马帝国辖地,建立许多教会,为今日基督教福音传遍天下奠下根基。他先后至少写了十三封新约书信,是基督教真理的主要诠释者。

 

贰、写作时地

 

        一般公认,《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乃是保罗书信中最早的两封。而这两封书信既是用保罗、西拉和提摩太三个人的名义发出的(帖前一1;帖后一1),故在写信之时,他们三人必然是在一起。根据圣经的记载,他们三人是在哥林多相会(徒十八15),且前书是在提摩太访问了帖撒罗尼迦教会回到保罗那里之后写的(帖前三6)。综合上述事实,我们可以确定《帖撒罗尼迦前书》是在保罗第二次出外尽职,留在哥林多时所写。时间约在主后五十至五十二年。而后书可能是在前书之后约有半年的间隔。

 

        有些圣经学者认为《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时间顺序刚好巅倒,故前书应为后书,后书应为前书,今且列述他们的理由如下:

        ()前书所提他们遭受患难乃是用过去时式(帖前一6;二14),而后书却用现在时式(帖后一4~7)

        ()通常保罗是在第一封书信中『亲笔问安』(林前十六21;西四18;门19),以确立他今后写给对方书信的典范,而保罗写给帖城教会的书信是在后书才提到(帖后三17)

        ()因为先有后书中关于『主的日子』的教训(帖后二1~12),所以才会有前书『论到时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帖前五1)

        ()因为先有后书『你们众人彼此相爱的心也都充足』(帖后一3),所以才会有前书『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帖前四9)

        ()保罗在前书中一再的提起他想回去访问帖城教会(帖前二18;三10),而在后书中却完全没有提到这回事,可见前书应当是在后书之后写的。

        ()前书提到帖城教会中已经有些信徒死了(帖前四13),并且也已经兴起劳苦作工、治理教会的弟兄们(帖前五12),而后书则完全没有提到,所以前书距离保罗被迫离开帖城的时间比较长久。

        ()前书的内容比较详尽,而后书则比较简单扼要,可见前书是在后书之后加以补充说明。

 

        上述推测的理由,都相当牵强,并不能用来左证后书是在前书之前,前书是在后书之后。今且逐点反驳如下:

        ()前书所用过去式『在大难中蒙了』和『受了本地人的苦害』,乃在说明他们信主之时的遭遇。事实上在保罗写前书之时,他们的患难并没有成为过去,前面仍有『诸般的患难』正在等待着他们(帖前三3),所以后书用现在式形容他们得救以后所面临的患难。

        ()后书的『亲笔问安』用意在解决同一封书信中『有冒我名的书信』(帖后二2)的问题,并不能用来推论凡有亲笔问安的信都是第一封书信。

        ()前书之所以提到不必再写信说明主的日子,乃因为当保罗还在他们那里的时候已经告诉他们了(帖后二5);后书是因为有人冒他的名说主的日子现在到了(帖后二2),使他不得不重提此事,纠正当时在帖城教会中错谬的传说。

        ()其实从头一天开始,帖城教会中信徒们彼此相爱的情形相当美好(帖前一3;三612),所以保罗觉得对此问题毋需在信中有所劝勉。在保罗写后书时,他们的爱心更加显得充足。

        ()后书虽然没有提到保罗有否回去访问帖城教会,但不能用来证明它是第一封信。无论如何,保罗对帖城教会颇有亲切感,曾经多次回去访问他们(参徒二十1;廿七2;林前十六5;林后一16)

        ()信徒之死与需要时间之长短并无直接关系;并且保罗往往在他离开各地教会之时就选立了治理的长老们(参徒十四23)

        ()书信的长短也与前后书没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哥林多前书》就比《哥林多后书》长得多。

 

        结论是,前书依旧是前书,后书仍是后书,顺序并没有巅倒。

 

参、受者

 

        帖撒罗尼迦教会(帖前一1;帖后一1)。她系保罗在第二次出外旅行传道的时候所建立的,但不久保罗即遭受逼迫和诬告,不得已匆匆离去,故未能在那里停留一段较长时间喂养建造教会(徒十七1~9)

        帖撒罗尼迦城滨临爱琴海,建于主前315年,在希腊时代即据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在主前164年立该城为马其顿省的首府。

 

        有些圣经学者根据《使徒行传》第十七章推断,使徒保罗停留在帖撒罗尼迦的时间很短,甚至极可能不满一个月,但是我们认为保罗在帖城至少曾停留了几个月,其理由如下:

        ()《使徒行传》所提『一连三个安息日』,不过是指他在帖城犹太会堂传福音之事而言(徒十七1~3),并非指他停留帖城的总共时间。

        ()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泰半信徒原为敬拜偶像的外邦人异教徒(帖前一9),并非进犹太教的希利尼人(徒十七4),因此他们应当是保罗在会堂以外传福音所结的果子。

        ()保罗提到他停留在帖城期间,亲手辛苦劳碌作工养活自己(帖前二9)。若只停留几个星期,没有必要这样作。

        ()当保罗在帖城时,腓立比教会曾经两次打发人送捐款供给他的需用(腓四16)。这也是保罗停留并不短暂的明证。

        ()保罗自述当他停留在帖城时期,曾经就许多题目给予他们教训(帖前二11;三4;四1~211;五1~2;帖后二515;三410)

        ()保罗与当地的信徒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亲密的关系,彼此相当熟稔(帖前一26;二7~8111719~20;三6~10)

 

        再者,另有圣经学者鉴于后书的用语有许多旧约的语法,因此主张帖撒罗尼迦教会中有两个不同的信徒团体,一个是外邦人,一个是犹太人。前书是写给外邦人,后书是写给犹太人。但是,使徒保罗一向坚信在教会中并不分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加三28;西三11),特别是当时刚通过所谓『并不分他们我们』(徒十五9)的使徒决议案不久,保罗若真的容许在同一个地方教会中有两个信徒团体,那就令人无法置信了。因此,上述前后书各写给不同对象的说法,不能成立。

 

肆、写前后书的动机

 

        保罗等人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之后,这个新兴的教会也受到迫害,保罗即打发年轻的同工提摩太回去探望并帮助那里的圣徒们,后来从提摩太口中得知他们并未屈服于迫害,反而刚强站住(帖前一6~7;二14;三4~6;帖后一4)。保罗在欣慰之余,仍然关心他们属灵的前途,因为他在他们中间作工不长,深恐他们真理的基础不够稳固,容易受到外来各种教训的影响,因此作前书劝勉他们,主要有:

        ()提醒他们回想他在他们中间时如何教导他们,以及他行事为人的榜样(帖前一5~6;二1~12)

        ()劝勉他们躲避当地的邪风淫俗,用圣洁尊贵守住自己身体(帖前三13~8)

        ()劝勉他们在彼此相爱之外,还都要亲手作工,在世人面前做个正常的人(帖前三12;四9~12)

        ()解明当主再来时的情景,以及信徒们将来的际遇,劝勉他们为此儆醒谨守(帖前四13~11)

        ()劝勉他们虽然不可藐视先知的讲论(即主工人的道理教训),但须凡事察验,不宜囫囵吞枣地加以接受(帖前五20~21)

 

        然而,就在保罗写给他们《帖前》之后不久,有些外来的假师傅出现,也有人冒保罗的名写信给他们,特别是对主的再来给了一些错误的道理教训(帖后二1~2),促使保罗不得不再提笔写后书,一面纠正那些错谬的教训,一面劝勉他们在主再来之前,要好好地过正常的等候主生活,不可游手好闲。

 

伍、前后书的重要性

 

        在保罗所写的书信当中,《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与《罗马书》和《以弗所书》并称新约三大教义书,各别着重强调『信、望、爱』三大信徒美德:()《罗马书》强调『信』──『因信称义』;()《以弗所书》强调『爱』──『爱中建造』;()《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强调『望』──『望主再来』。

        基督徒对于主的再来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主耶稣设立主的桌子,要我们信徒擘饼喝杯记念祂,用意是题醒我们等候主再来(林前十一26)。保罗说我们信徒若没有主再来时复活与主同在的盼望,而『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9)。因此,我们应当仔细查读《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才能准确地认识主的再来和主的日子,并且有正常的等候主再来的态度和生活。

 

陆、前后书主旨要义

 

        父神拣选并保守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世拯救我们并且还要再来提接我们,圣灵感动使我们蒙恩并带领我们;三一神运行作工,使我们有信心、爱心和盼望。

        信徒在地上教会中,行事为人应当对得起那召我们进祂国得祂荣耀的神;而神的旨意就是要我们成为圣洁,无可责备。所以我们要用圣洁尊贵,守住自己的身体;在教会中彼此相爱;在社会上亲手作工,向外人行事端正。

        我们活在地上,不是没有指望的人,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还要再来提接我们。因此我们虽然难免遭遇患难,被人苦害,却不被摇动;反而信心格外坚固,爱心更加充足,因盼望更有忍耐;借着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度此余生。三一神必要亲自成全我们。

 

柒、前后书的特点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特点至少有下列五点:

          ()前书清楚提到三个『三』:(1)三一神──父神、主耶稣基督和圣灵(帖前一19~10;三11;四8)(2)信心、爱心和盼望(帖前一3;五8)(3)灵、魂和身体(帖前五23)

          ()我们的救恩既然是源于神(14),因此我们得救之后的行事、工作与追求,样样都要向神负责,凡事讨祂的喜悦(帖前一9~10;二412;四6~8;五18)

          ()三一神乃是我们一切属灵美德的原因和依靠:(1)因盼望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3)(2)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帖前一6)(3)靠主站立得稳(帖前三8)(4)主叫爱心增长(帖前三12)(5)神召我们要我们成为圣洁(帖前四7)(6)神亲自使我们全然成圣(帖前五23)

          ()保罗在这两本书中具有极浓厚的牧养意识,他甚至将信徒们的属灵情况视为他自己性命交关的问题(帖前二8;三7~8)

          ()《帖前》每一章都以主再来的信息作结束(9~10;二19~20;三13;四13~18;五23~24);《帖后》又针对主的日子有详尽的解释。所以我们若想了解主再来的全貌,便须好好查读这两本书。

 

捌、钥节

 

        「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的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3)

        「你们若靠主站立得稳,我们就活了。」(帖前三8)

        「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四16~17)

        「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帖前五16~18)

        「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五23)

        「人不拘用甚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帖后二3)

 

玖、钥字

 

        「再来」或「降临」或「主的日子」(帖前一10;二19;三13;四15;五23;帖后一10;二12)

        「福音」(帖前一5;二289;帖后一8;二14)

        「信心」(帖前一358;三56710;五8;帖后一3411;三2)

        「爱心」或「相爱」(帖前一3;三612;三9;五813;帖后一3)

        「盼望」或「等候」(帖前一310;二19)

        「圣洁」或「成为圣洁」(帖前二10;三13;四37;五2325;帖后二13)

        「大难」或「患难」、「苦害」(帖前一6;二14;三34;帖后一467)

 

拾、内容大纲

 

【使徒对教会的关怀和教导】

    一、引言(1~2)

    二、感恩与代祷(3~12)

        1.为教会感谢神(3~10)

        2.为教会代祷(11~12)

    三、纠正与劝勉(1~15)

        1.纠正有关主再来的谬误观念(1~12)

        2.劝勉靠三一神站立得稳并为主工人代祷(13~5)

        3.纠正不肯安静作工的谬误观念(6~12)

        4.如何对待不肯听主工人之教导的信徒(13~15)

    四、结语(16~18)

        1.祝福(16)

        2.嘱咐(17)

        3.再祝福(18)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注解》

 

帖撒罗尼迦后书(Thessalonians,SecondLettertothe)作者这信像帖撒罗尼迦前书一样,以保罗、西拉和提摩太的名字发出,而且也像前书一样,常使用众数代名词「我们」,但同时也有单数代名词「我」(例:帖后二5)。保罗在本信末说:「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凡我的信都以此为记,我的笔迹就是这样。」(三17)然而,有些学者怀疑保罗并非本书作者,主要由于本书中有关未来的教导跟前书有别。学者又辩称两书的语调和表达方法也有分别,至于主题内容的分别,极可能是由于一个人假借保罗的名义,故意模仿帖撒罗尼迦前书来写作。按三章17节来看,本书可能已被看穿是一篇伪作。然而,早期教会并没有怀疑保罗不是本书作者。写作年代、地点和对象本书第1节跟前书完全一样,是写给「帖撒罗尼迦的教会」,但跟前书不同的,是信中没有提供保罗及其同工的个人动向。因此,本书在日期和地点方面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正如本书在教导上与前书有别,令一些人怀疑保罗并非作者,这情况也使学者对其写作日期与对象作出许多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包括:本书在前书写成许久后才撰写。这解释的可能性很低,因为西拉与提摩太仍跟保罗一起。本书的完成年代早于前书。然而,二章15节提及一封先前写给帖撒罗尼迦的信,而早期教会自二世纪起便已称本书为帖撒罗尼迦后书。本书是写给在帖撒罗尼迦的犹太基督徒,前书则写给外邦基督徒。然而,这似乎不可能,因为保罗极之关注基督徒的合一(例:林前一至三),尤其是犹太人与外邦基督徒之合一(参弗二11-22),所以他绝对不会这样做。本书原是写给别的地方的基督徒(庇哩亚或腓立比),后来却落在帖撒罗尼迦信徒手中。现仍没有证据支持本信是送往帖撒罗尼迦以外的地方之说法。保罗写这信时,西拉和提摩太也正与他同工(一1)。可能在前书写成后不久,保罗便听闻信徒在帖撒罗尼迦所遇到的另一些问题,他出于关怀,便写了这第二封信。写作目的和教导保罗写这信时,心中所关注的事情主要有3项。正如保罗其他的书信一样,他表示希望能鼓励读者在信仰中站稳(二15)。保罗可以因神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感谢神(一3,二13),这是他们在面对逼迫时的信心、爱心和忍耐所证明的(一4)。保罗向他们保证,神在最后的审判中,要把错误的更正过来。信徒的任务是用他们的生命荣耀耶稣的名;那么,耶稣再来的时候,便要在「祂的圣徒」──祂忠心的子民──身上得荣耀(一5-12)。有虚假的教训──甚至称是从保罗而来的──说「主的日子现在到了」(二2)。保罗否定这说法,说主再来之前必有一些事情要发生。世上会有更大的罪恶,就是那「大罪人」或「沈沦之子」要显露出来。这人要抵挡所有真实的敬拜,显出神迹和奇事,并自称是神。现在他的影响力受到限制。然而,到了时候,「这不法的人必显露出来」。然后,主自己要来,征服和毁灭这「不法的人」。这教训(二1-12)跟福音书中指到那些自称是基督,用神迹和奇事来迷惑人之敌基督的教训相似(太二十四523-26;可十三5620-23)。帖撒罗尼迦前书强调主再来的日子无人知晓,信徒必须随时准备迎接主。在这里,为了否定主已到来的谬论,保罗着重描述主再来前要发生的事。这两方面关乎未来的教导,在福音书所载耶稣的教训中,是一同强调的(太二十四;可十三;路二十一)。最后,在基督徒群体中,懒惰不作工的问题(在帖前四11,五14提及)仍然存在,并可能有增无减。因此保罗要再次提到他和众同工的榜样;他们在生活上可能要倚靠接受他们传福音的人时,他们宁可亲手作工。保罗用了一句格言:「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三10)。内容提要为信徒的生命感恩(一34)保罗要赞美神,并称赞信徒增长的信心、充足的爱,和受逼迫时的忍耐。在神的审判中,那逼迫人的和受逼迫的人之位置将要逆转(一5-10),现在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要受苦,但逼迫他们的人,在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降临时,要面对神公义的审判。那些不认识神和不听从福音的人,必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沈沦」。祂的子民要经历祂再来的荣耀,并知道他们并不是徒然相信和受苦。为主耶稣能在信徒身上得荣耀祷告(一1112)保罗为帖撒罗尼迦的信徒祷告,盼望他们的生命与蒙召相配,他们决心要作的得到成就,并因着神的恩典,使基督的名得着荣耀。基督再来前必要发生的事(二1-12)保罗在信中处理了一个假教训,就是说主的日子已经到了。基督徒的盼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和「我们到他那里聚集」。然而,在此之前,「那不法的人」,或称为敌基督的,必先显露出来(虽然新约也采用众数的「敌基督」和「敌基督者的灵」──(约壹二18,四3)。保罗谈到「现在有一个拦阻(那不法之人)的」,后来这拦阻要被除去的时候,他所指的显得十分模糊。自二世纪特土良的时候开始,许多人认为那拦阻的力量是保罗时代的罗马帝国,但有些人则认为「那不法的人」是后来逼迫信徒的罗马皇帝尼罗。有些人看那拦阻的因素是福音的传扬,有些则看是一个超自然的存在者,如捆绑撒但的天使(启二十),无论这拦阻那不法之人的是甚么或是谁,信徒必须好好准备,因为那「行虚假的神迹和奇事」的恶者必要显露,并且许多人会因此受骗。基督的再来意味着罪恶要被除灭,那些敌挡真理,在不义中寻乐的人必受审判。再次感恩、勉励和祷告(二13-17)保罗讨论过罪恶在人生命中的力量后,为神的灵在帖撒罗尼迦信徒身上的工作感恩。保罗勉励他们继续坚守他在见面时或书信上所教导的一切。保罗也为他们祷告,求那位将安慰和盼望赐给人的神,「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坚固你们」。彼此代祷(三1-5)保罗明言他需要信徒的代祷,以致神继续使他传的道能造就人,并拯救他脱离恶人的手。他向读者保证神是信实的。保罗为他们祷告的,是盼望他们继续遵行所领受的教训,主会引导他们,叫他们「爱神,并学基督的忍耐」。警戒不按规矩而行和懒惰的人(三6-15)保罗写这信的另一个特别目的,是强调基督徒在生活中,绝不可怠惰。他从前已提出这教训,并给他们立下了榜样。属基督的人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并且「行善不可丧志」。他们不应与反对这教导的人相交;但不要待他们如仇敌,却要劝他们如弟兄。结语(三16-18)保罗以祈求恩惠、平安的祷告(参一2的问安语),及私人的签名结束本书。保罗在第17节说他亲笔问安,可能指在此之前,本信是由别人代为抄写的(参林前十六21;西四18)。FrancisFoulkes另参:「保罗」;「主再来」;「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末世论」;「主的日子」。――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