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希利尼

 

{\Section:TopicID=2451}希利尼 Greek(地名)

字义:    不稳定的 Unstable,卑贱的人 The miry one

汇编:    3:6指希腊人,或希腊语,惟圣经中曾以希腊人称当时的希腊人。

―― 陈瑞庭

 

{\Section:TopicID=2446}希腊 Greece, Grecia(地名)

字义:    起泡 Effervescing,不稳定 Unstable,卑贱者 The miry one

汇编:    8:21欧洲东南部的一小国,在意大利之东,小亚细亚之西,面积仅九万方里,主耶稣在世时,希腊语通行于有教化之各国,新约圣经原文即希腊文。

―― 陈瑞庭

 

说希腊话的/希利尼人(Hellenists)这个字词直译是「希腊化者」,使徒行传六章1节和九章29节(也许还有徒十一20)用这个字来描述初期教会中,具希腊化思想的人。虽然和合本把这个字词译为「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但对这群人的真正身分,仍有许多争议。学者提出的可能性,有6个之多:(1)他们是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和说亚兰语的犹太人相对。但是,「希伯来人」一词(徒六1),很少用来分辨所说的语言。(2)他们是归信犹太教的外邦人或「希腊」人,和真正的犹太人相对。但使徒行传六章5节所选的7人,不大可能全是归信犹太教的外邦人。(3)散居各地,归回巴勒斯坦的犹太侨民。这个看法和使徒行传六章1-6节没有冲突,但和其他段落不合。(4)犹太教内希腊主义的支持者。这个观点和3段经文的要旨不符。(5)在很早期便加入了教会的外邦人。这和3段经文的上下文,都不符合。(6)这是一个概括性的字眼,并非专指某一群人。他们包括了所有说希腊话,或守希腊习俗的人。下面的讨论将会证实,这是最合适的看法。六章1节所指的这群人,很可能是住在巴勒斯坦、希腊化的犹太人。六章5节列出的执事,是一个证据。路加列出7位执事的希腊文名字,不是因为他们是希腊人,而是为了表示使徒们要保持教会合一的决心。当时大部分的犹太人,都有一个犹太名字、一个希腊名字和一个罗马名字;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证据,是六章9节所列的各会堂。希腊化的犹太人,各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崇拜习惯(特别是在运用希腊语方面)。故他们在不同的会堂敬拜;单在耶路撒冷,就有7所这类的会堂。初期教会的这个隐忧,当时便造成了分裂。「希伯来人」把公款分配给他们认识的人,是很自然的事;却由于他们之间早已存有分歧,致令问题变得严重。九章29节所提到的,也是同一群人。保罗自己也是散居在外的犹太侨民。他信主以后第一次回到耶路撒冷,先到相同背景的人中间,是很自然的事。在十一章20节,有古卷作「希腊人」,亦有作「希腊化者」。本节所指的,是安提阿说希腊语的人。这个词在这里泛指所有的外邦人,用法和六章1节和九章29节不同。GrantR.Osborne另参:「希腊化的犹太教」;「犹太教」;「使徒行传」。――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希腊(Greece,Greeks)在欧洲东南的一个国家。圣经有关希腊和希腊人的资料,往往含糊不清。在旧约若干经文,已证实所指的是希腊或希腊人。列国表所载(创十),雅弗第四个儿子雅完,似乎该是希腊人(24节;代上一57;赛六十六19;结二十七13)。希腊的名字在但以理书八章21节、十章20节、十一章2节和撒迦利亚书九章13节清楚显示;希腊人则在约珥书三章6节曾被提及。在新约,「希腊人」的名称有特殊的意义,指希利尼人,那是指住在希利尼城市中的犹太人(徒六1,九29,十一20)。这名称在约翰福音十二章20节和使徒行传十四章1节、十六章13节,似乎特别是指希腊人。但在新约,常用「希腊人」来指非犹太人,因为犹太人承认只有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区别。故此,这名实际上跟外邦人为同义词(罗一16,十12;林前一2224;加二3,三28)。有时「希腊人」是指希腊的语言(约十九20;徒二十一37;启九11)。叙利非尼基族妇人说成是「希利尼人」(可七26),可能是文化的名称。在使徒行传,希腊人在会堂里看作旁观者。这些可能是希腊人,虽然未能确定(徒十四1,十七4,十八4)。地理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包括巴尔干半岛南端。但在一个时期说希腊语的人,遍布在爱琴海、小亚细亚的西部、意大利的南部和西西里的岛屿。小希腊共和国也已在早期建立,从黑海地区和小亚细亚,至东部,及远至西部如马赛港和士班雅。

在亚历山大之后的年代,希腊的国境伸展至东部的印度。但一直以来,希腊文化的核心,是在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的众多岛屿。希腊和历史上的希腊人渊源希腊人的祖先究竟是甚么人,仍然是个谜。他们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古代草书体手稿,线条图案乃是主前十五世纪的产物,在希腊地和革哩底岛联同迈锡尼的文明,是原始的希腊文化。铜器时代,可能早在主前2000年,大批移民从小亚细亚涌入爱琴海。他们可能就是印欧语系的起源。他们把自己的文化传遍爱琴地区,且侵占了周围大小岛屿。移民潮共有4次:(1)在主前20001900年,从北方和东方来的亚该亚人,来到亚卡迪地亚中心区和费列、波奥提亚,和东北的爱琴海一带定居;(2)多里亚人住在伯罗奔尼撒东部和地峡,革哩底和爱琴海南部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南隅居住,时约于主前15001200年;(3)伊奥尼人住在雅提迦、埃维亚、爱琴海中间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的陆地;(4)埃托利亚人占据伯罗奔尼撒的北部,埃托利亚和海岸以外的岛屿。可惜这些移居的情况大多是传言,确实的日期和地点不得而知。米诺斯人在这些讲希腊语的人中,早期的文化是源自住在革哩底岛上的米诺斯民族,后为米诺斯人,是记念传说中革哩底王米诺斯。该地文化卓越,有若干华丽的建筑物,陶器、绘画、美术和专门技术都很精细。当时已采用文字书写,已发现的两份草书笔迹,线条图案,显示亚甲人的才华非凡。线条图案,是属早期的希腊人,这文明在主前约1400年崩溃了,原因无法查考。迈锡尼人他们的文明,与革哩底人和内陆的亚该亚人接触后,得到很大的益处。首批陆地的居民,建立了所谓希腊青铜时代的文化;虽然他们制造的陶器相当独特,但其文化并非至为出众。希腊青铜时代文化的中期(约主前2000-1500),受内陆与革哩底人的影响,自主前1500年起,一直至迈锡尼人的文化产生;迈锡尼是随着位于伯罗奔尼撒的迈锡尼堡垒而得名。这文明很优越,既有宏伟的王宫,坚固的堡垒,加上大量的财富和强大的军队,著名的作品线条图案的草书,在内陆和革哩底都能找到。推测米诺斯人的文明毁于主前1400年,部分原因是迈锡尼人的入侵,部分则由于本地人的争斗。及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无疑希腊人的入侵,劫掠和毁坏了革哩底的克诺索斯(米诺斯文化的中心),并把生还者分散到地中海的东部,有些到了巴勒斯坦沿岸。迈锡尼人的文明留下不少考古遗物,使考古学家能较详细地划分不同时代的事物。约主前1200年,希腊人远征亚洲西部的陆地,征服和毁灭了繁荣的伊利昂城(特洛伊),这地在小亚细亚西北海岸,靠近达达内尔海峡。这事故引发了诗人荷马笔下生动的故事,名为「特洛伊的海伦」。特洛伊战争使迈锡尼人衰弱,且导致他们在多里亚入侵之前败亡;虽然导致崩溃的部分因素是气候使然。那时,南欧的雨带转向北方,重要的中心像迈锡尼,因为人们都逃往滋润的地区,使人口大减。多利亚进入那地时,居民早已逃离。希腊和爱琴海地区进入长达4个世纪的黑暗时期。城邦约从主前800年,到希腊安定,重组国家,建造城邑,耕种田地,吸收余民在陆地及岛屿的早期文化。虽然人们采用不同的地方语言,惟发展希腊语作为普及语言。小城邦发展成分散的村庄,联合保护。雅提迦的众多村落跟雅典周围的城邦合拼。类似的发展组合也在底比斯和斯巴达邻近出现。开始时设立「诸王」,但君王制不久为寡头政治所取替,从中由贵族管理百姓。但贵族阶层往往腐败无能,尤其在危急时,人民集结周围的人,通常有一贵族倒戈相向,转向民主,推翻贵族统治。这些人是「暴君」(领袖或独裁者)。他们不一定是残暴的人,但时局促使他们变为腐败和专横的统治者,往往是自然的结果。雅典从主前630594年,抵挡暴君。一个新兴工业阶层的富有代表,授权组成立宪政体,以广泛的民主方式为基础,暴君有更多危机,但在主前507年,政治家克里斯提尼推行真正的民主宪政,聚集的群众具有统治主权。到了主前500年,结束了暴君统治。另一些城邦也有突破,得了自由。斯巴达跟随的步伐较慢,一群多利亚人吞拼斯巴达,压制百姓,建立起军队社团,在一场从主前431400年的大战中毁灭了雅典。城邦间彼此是独立的;所以在希腊的历史中,没有这些年间的历史,只有希腊人邦国的一段历史。即使如此,有些地方仍维持一致,就如全希腊化的竞赛、所有希腊人会参加的重要圣所、德尔斐的神谕──即百姓接受神谕之处,以及共同渊源、传统和命运的思想。殖民地化约主前770年以后,海运商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殖民地化在下列地方开始:士班雅、法国南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黑海及非洲海岸。殖民地化没有渗入内陆,但强大的城邦势力,发展到法国的马赛利、意大利南方太拉登、西西里的锡拉库萨和许多其他地方。罗马受希腊文明的影响甚大,并在意大利的沿海一带非常兴盛。主前五世纪的危机:波斯战争主前七世纪,希腊人在小亚细亚西岸的伊奥尼亚定居,伊奥尼亚落在以萨狄为根据的吕底亚王国所统管。但于主前546年,吕底亚被波斯所败。波斯向西伸展至爱琴海区域。于主前499年,伊奥尼亚的城邦叛乱,对抗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波斯和雅典,终被波斯攻占。主前450年,波斯王大利乌一世从海路来攻击希腊,但在主前486年被雅典人在马拉松所驱逐。10年之内波斯王薛西斯多次派军从陆路和海路入侵,但在温泉关只占领一短时期,就被支持雅典人的斯巴达城邦击退。但波斯人迫向雅提迦劫掠雅典人。那城的居民回到撒拉米岛,在该岛海峡重创波斯军,薛西王被迫退兵,他留在波奥提亚的军队,被雅典联军于主前479年在普拉蒂亚击败。同年,希腊人横渡小亚细亚,击败波斯军的残余势力,并焚烧他们的战船,至此,波斯面临解体。希腊就此脱离波斯人的威胁,希腊人得以自由沿用政治制度。提洛联盟希腊联盟决定要解放小亚细亚的希腊人,且集合一队海军,由斯巴达人保撒尼亚斯领导。他傲慢自大,又倾向波斯,与波斯人建立关系,被雅典的政治家亚拉突所取代,斯巴达人随之撤退。雅典和希腊联盟,每年在提洛的亚波罗神庙召开会议,征集钱银和舰只,直至把波斯人赶出小亚细亚为止;这目标在10年之内完成。于主前455年,当中心从提洛搬到雅典后,雅典人暴敛,竟利用每年征收的款项作该城之用。在雅典领袖伯里克利的日子,情况恶劣,达到高峰。终在主前431年,雅典与斯巴达人发生冲击,结束了雅典人的伟绩。雅典与斯巴达历时27年的灾难性战争,为马其顿腓力二世打开了危急之路,他把希腊拼入于马其顿王国之下。希腊文化的高潮波斯战争结束,雅典进入非凡的时期。雅典重建,比雷埃夫斯加强防卫成为要塞。当雅典的居民达至不受拘束的民主局面时,纷乱似乎逐渐威胁,但伯里克利是一位英明能干的领袖,很快使城邦和雅典之间回复平衡,重获她的光荣。亚科坡利城内竖立着巨大的建筑物,著名的有巴特农神庙(献给雅典女神阿西娜)。雅典变得富裕,部分是提洛联盟捐助的。雅典的海军力量亦日渐增强。雅典有许多商人、艺术家、诗人、哲学家、教师、文艺工作者、运动家、科学家、物理学家、医生、宗教教师,及海陆军事专家。主前四世纪初至五世纪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作家、戏剧家,如悲剧文学之父艾斯区罗,悲剧诗人沙孚克理,三大悲剧家之一的欧里披蒂;史学家如修西狄第斯和希罗多德;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艺术和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艺术、思想、文学和建筑上成就辉煌,这是希腊的黄金时期。希腊文化时期雅典辉煌超卓的成就,到了主前四世纪末已黯然消逝。马其顿的腓力具有建立王国的野心,他向西扩展,于主前338年,侵占雅典和底比斯,遂使希腊纳入马其顿联合王国之下。腓力于主前366年被杀,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在雅典接受传统教育。按照传统,亚历山大接续他父亲作王。亚历山大在主前323年死亡,在此之前,他征服了波斯,且挥军远达印度的旁遮普。在他将死之前,他的统治权力从高加索伸展到吕彼亚沙漠和埃提阿伯的边界。亚历山大驾崩时,他庞大的地区由其下4个将军管辖。经过一番调整后,演变为3个部分──埃及由多利买统治;小亚细亚、叙利亚和东部,由西流基统理;马其顿则交由安提柯管治。最后,整个希腊地区落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罗马人在主前198年进驻该地,多年来,设立了很多省份,如亚该亚(徒十八12)。原来希腊文化的世界,这时在罗马管辖之下,使基督徒到了主后一世纪,才把福音信息传至罗马。巴勒斯坦的希腊人从发掘的文物显示,巴勒斯坦和爱琴海之间的往来,已达多个世纪。从铜器时代中期(列祖时期),好些地方都发掘到米诺斯文化中期陶器。非利士人成为海上居民的一部分,他们在主前十三世纪居住在巴勒斯坦沿海一带,在那里发展他们的文化,留下了大批独特的陶器。约在主前13701200年,爱琴海和小亚细亚西部不同种族的人民,迁进巴勒斯坦。迈锡尼人的陶器,在不少地方发掘出来。稍后,仍然能找到很多例子,包括自主前六世纪在雅提迦挖出的黑色人像器皿,也有约于主前530300年红色人像的物品。同时期的银币也有模仿雅提迦的古希腊辅币。随着希腊文化的兴起,加上巴勒斯坦曾在多利买和西流基所统治,希腊的影响大增。从发现的希腊陶器,如罗底岛的瓶,以及不少建筑物带有希腊特色,可见到巴勒斯坦和整个利云特地区和内地,如何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及至罗马人管辖时,希腊文化的影响依然不绝,希腊语更是通商的语言。事实上,新约是由平民用希腊文写成的,与罗马时期出现的希腊碑文有很大的分别。JohnA.Thompson另参:「亚历山大」;「亚历山太」;「希腊主义」;「希腊化的犹太教」;「犹太教」。――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